图书介绍

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
  • (美)杜拉克(Peter F.Drucker)原著;苏伟伦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ISBN:780114623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3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杜拉克管理思想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改变世界的管理大师1

第一章 管理的要义2

一、管理的决定意义和任务2

(一) 在当今世界,管理人的素质、能力决定企业的成败存亡2

(二) 企业管理的三项职能3

1.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求取经济绩效3

2. 企业管理首要职能的两种含义4

3. 管理的第二职能亦即经理人员的职责6

(三) 管理的三大任务及有关方面8

4. 管理的第三职能是管理工人与工作8

1. 宗旨及使命9

2. 生产性的工作及员工的成就9

3. 社会冲击和社会责任10

4. 管理的时间范围11

5. 守业者与创业家13

6. 管理人的工作综述16

(四) 管理人的具体任务17

1. 管理人的特定任务17

2. 管理人的工作五要素19

3. 管理人的资源:人22

4. 并非人人能当管理者23

(五) 高层管理的任务24

1. 6项任务25

2. 高层管理应否从事实际“业务”28

3. 高层管理的任务特点及性格要求30

4. 高层管理的任务必须明确、落实31

二、管理职位的设计及内容33

(一) 印度民政局的启示33

(二) 管理职位设计上常见的6种错误35

1. 最常见的一项错误,是职位设计时其涵盖太小,使优秀人才无以成长和发展35

2. 管理职位设计的另一项错误,是管理职位称不上是一个“职位”,只能算是“副手”的职位37

4. 管理人不是精心工作,而是应付人际关系等杂务38

3. 管理人在位却无专业之事可做38

5. 管理职位设计的又一错误,是用“职衔”来作为对人的奖励39

6. 有些职位是“守寡式的职位”,令常人不能做好,是一种害人的职位40

(三) 职位结构与在职人的性格41

(四) 管理关系的幅度43

(五) 管理人职位的界定45

(六) 管理人的职权47

(七) 管理人对上级主管与下级部属的关系49

三、朴实高效的管理法则50

1. 管理人的工作是什么?52

2. 管理人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52

(一) 三个关键问题的答案52

3. 有哪些可依照的原则?53

(二) 违反原则的错误管理54

(三) 纠正会计结算56

(四) 实现效益目标的四条准则57

(五) 勿求产品杂多57

(六) 改善管理的三大步骤58

1. 第一步:分析事实59

2. 第二步:资源配置61

3. 第三步:优先决策61

(七) 管理人须牢记一条配置原则63

四、家族企业的五条管理规则64

(一) 家族成员一般不宜在本企业工作65

(二) 非家族成员出任高级职位66

(三) 非家族专业人士身居要职66

(四) 让外聘管理者享有“主人感”67

(五) 找好仲裁者67

第二章 在动荡变化中管理72

一、着眼未来变化的管理72

(一) 善于集中使用资源72

(二) 善于运用抛弃政策73

(三) 善于制定增长战略74

(四) 善于制定创新战略76

(五) 不同于“计划”的战略思维81

(六) 从四个方面评价和提高管理水平86

二、传统文化:利用它而不要改变它88

(一) 日本德国的例子89

(二) 怎样改变企业不良习惯90

第三章 决策与经营94

一、企业宗旨及使命的重大意义94

(一) 创办企业的第一问题94

(二) “本企业是个什么企业?”95

(三) 意见分歧是好事97

(四) 方法和出发点98

(五) 谁是顾客?100

(六) 顾客眼中的价值是什么?103

(七) 何时探讨“本企业是个什么企业”?106

(八) “本企业将是个什么企业?”107

(九) 顾客未满足的需要111

(十) “本企业应该是个什么企业?”112

(十一) “计划性撤退”的必要114

二、目标的力量和意义:马克~史宾塞公司的故事115

(一) 以社会革命为企业使命115

(二) 马克-史宾塞公司成功的意义119

(四) 如何运用目标122

(三) 工作及工作配置的基础122

三、经营假说是成败之源123

(一) IBM和通用汽车:成也萧何,败也萧何124

(二) 经营假说的三个组成部分与四个基本要求128

(三) 两种预防经营假说失败之策132

(四) 三种警讯提醒你:及早诊断并校正经营假说133

(五) 管理人的先见之明就在抓经营假设的运筹135

四、基础性决策136

(一) 确定经营概念的三个基本问题137

(二) 自身的卓越139

(三) 优先的决策140

(一) 决策要以见解为先141

五、有效决策的“见解”与“衡量”问题141

(二) 解决问题要先确定衡量问题之法142

六、有效决策的系统程序144

(一) 最佳决策个案分析145

(二) 有效决策五要素151

1. 把握问题的性质151

2. 找出解决问题的规范156

3. 思考的正确方向160

4. 决策案的可操作性161

5. 评价决策的有效性与适用性164

(一) 企业规模与策略166

七、规模与经营166

(二) 小型、中型、大型企业的经营168

1. 如何界定规模的大小168

2. 小型企业170

3. 中型企业176

4. 大型企业184

5. 规模的误区188

八、成长(增长)的管理189

(一) “倚同危机”是成长障碍189

(二) 知识因素是今后成长的关键193

(三) 成长目标的认识194

(四) 企业成长的准备197

(五) 控制性的因素:高层管理198

(六) 增长战略三步骤203

1. 确知增长目标203

2. 制定增长战略204

3. 区分健康增长、肥胖和癌肿206

九、成功兼并须遵循五条原则207

(一) 摩根时代以来的成功原则207

(二) 反驳不同的争辩209

十、企业联合的问题210

(一) 联合的方式211

(三) 解决的方法212

(二) 出现的问题212

十一、霸主的衰落:五种致命的经营错误215

(一) 崇奉高额利润及“溢价定价”215

(二) 以“最高承受度”定价216

(三) 按成本推动定价217

(四) 旧的成果妨碍新的创业218

(五) 沉湎老问题错过新机会219

一、战略计划:创业的技能222

(一) 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222

第四章 战略运筹222

(二) 战略计划的四个“不”224

(三) 战略计划的“是”228

(四) 跳出昨天的圈子228

(五) 我们应做些什么新的--何时做?229

(六) 一切均须化为工作231

二、战略选择应考虑四个问题233

(一) 平衡机会与风险的关系233

(二) 平衡专门化与多样化的关系236

(三) 选择何种方式实现目标238

(四) 组织结构服从战略239

(一) 制定以战略为基础的工作计划240

三、战略规划的运行管理240

(二) 下放决策、激励成功241

第五章 组织管理244

一、组织的砖瓦244

(一) 关键业务分析245

(二) 贡献分析248

二、砖瓦如何拼结251

(一) 决策分析251

(二) 关系分析253

(一) 明确255

三、组织设计的七个规范255

(二) 经济256

(三) 眼光的指引256

(四) 了解本身的任务及整体的任务257

(五) 决策258

(六) 稳定性及适应性258

(七) 长存性及自行更新259

四、不良组织的病征260

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265

一、人事决策265

(一) 四条准则265

(二) 五个步骤267

(三) 决策失当的高风险269

二、着眼长处的思维方法271

(一) 长处思维的几个要点272

(二) “因事用人”和“因人设事”274

(三) 长处思维的四个实践原则276

1. 不设无人胜任的职位276

2. 职位要求要严涵盖要广278

3. 用人应先看人的本事,而非先看职位的要求280

4. 用人之长,必容其短283

(四) 管理好自己的上司287

(五) 管理好自己290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新问题及明智措施292

(一) 工作与人错位293

(二) 三条举措295

第七章 绩效的辨识与提高298

一、正确清醒的利润计算法298

(一) 利润实际是一种成本298

(二) 三个重要结论301

二、有效的成本削减法302

(一) 撤销、调整工作乃削减成本的最有效方法303

(二) 早知减肥,何必当初?306

(一) 提高资本生产率是改进企业赢利能力的快易方法307

三、提高资本生产率的基本规则307

(二) 应该学会管理资本生产率的基本规则308

四、测定白领职工的生产率311

(一) 总产出量与白领总人数之比312

(二) 三个非常有用的测定指标314

第八章 目标管理319

一、目标的五个任务319

(一) 找到真实具体的目标319

(二) 目标与战略顺序320

(三) 分配资源322

(四) 准确的测评法322

(一) 理解324

二、管理的五个成果324

(二) 自觉与自主326

(三) 人事观念、决策的改变326

(四) 组织结构的改革327

(五) 行动决定328

第九章 信息管理330

一、信息化组织与传统组织的区别330

(一) 七个优点330

(二) 前提条件333

(一) 新的成本核算法334

二、管理人所需要的信息工具334

(二) 经济链成本法337

(三) 四组诊断工具性信息341

1. 基础性信息341

2. 生产力信息341

3. 竞争性信息343

4. 资源配置的信息345

(四) 怎样全面掌握和理解信息346

第十章 新对策与商机352

一、五大现象是经营理论和对策的基础352

(一) 理论决定策略,策略检试理论352

(一) 今后的策略必须基于人口萎缩353

(二) 尽快思考五大现实353

二、生育率下滑:意义、问题和商机353

(二) 四点社会意义355

(三) 商业预测357

三、未来何处好花钱?何处好赚钱?358

(一) 可支配所得比例是经营策略最可靠的基础358

(二) 策略上要首先考虑四个门类的趋势359

(三) 区分三种产业,以不同方式管理之361

四、传统的“绩效”观念过时365

(一) 企业经营宗旨发生争辩365

(二) 策略需以新的绩效观为据366

五、放弃保护,确立全球竞争的上乘战略367

(一) 旧的发展模式已经失效367

(二) 保护主义也在失败,出路是追求最高标准368

六、政治实体与经济实体不相适应在扩大369

(一) 经济全球化、政治地域化使企业抉择艰难369

(二) 杜拉克的紧要告诫371

第十一章 市场创新376

一、策略之一:无限扩张--抢占统治权376

(一) 该策略的利与弊376

(二) 成功案例分析377

(三) 该策略的运作条件380

二、策略之二:攻其不备--模仿与柔道385

(一) 模仿高手是更好的创新385

(二) 柔道术:使用巧力以柔克刚,以弱胜强389

三、策略之三:构筑要塞--防守战术396

(一) 关卡战术396

(二) 技术要塞399

(三) 市场要塞405

四、创造新客户--一种商业创新策略407

(一) 邮政故事:创造“实用性”408

(二) 刮胡刀片的来历:价格创新410

(三) 依客户的处境创新销售方法412

(四) 满足顾客的价值感:让他觉着值!414

第十二章 创新机会418

一、机会一:意外的事情418

(一) 意外的成功419

(二) 发掘意外成功的三步骤421

(三) 意外的失败422

(四) 做有心人,故意寻找意外事件424

(五) 意外的外在事情424

二、机会二:不协调427

(一) 不协调的经济现状427

(二) 现状与设想之间的不协调429

(三) 设想客户与实际客户价值期望的不协调430

(四) 程序步骤或逻辑中的不协调432

三、机会三:程序需要434

(一) 发现程序创新的两个原因434

(二) 程序创新常见的困难因素435

(三) 程序创新成功的五个基本要素436

四、机会四:产业和市场结构438

(一) 汽车业的创新案例438

(二) 圈外人的好机会442

(三) 判断变化来临的四个指标443

(四) 利用强大者的迟钝顺利创新445

(五) 创新必须求简单,忌复杂447

五、机会五:人口变化448

(一) 人口变化带来的创新机会448

(二) 利用人口变化的创新案例451

(三) 创新所需的人口分析453

六、机会六:认知的变化456

(一) 杯子,是“半满”,还是“半空”456

(二) 利用认知变化创新的四要素457

七、机会之七:新知识459

(一) 知识创新的四个基本特征459

1. 对所有必要的因素作出细致的分析469

(二) 知识创新的三个具体要求469

2. 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471

3. 知识创新者需要学习并实践企业家管理472

八、创新性公司经营之道473

(一) 创新思想的运作方法473

(二) 创新预算法475

(三) 创新工作程序及管理477

第十三章 知识生产力及其管理480

一、靠知识赚钱的主流时代来临480

二、知识生产力的来历481

(一) 体力工作者的生产力特点482

(二) 知识工作者生产力的六个要素485

1. 任务是什么486

2. 质量是什么488

3. 知识工作者是“资本”489

(三) 技术人员是优先关键491

三、期待像《资本论》一样伟大的《知识论》495

(一) 知识经济的理论将面目全新495

(二) 现在写《知识论》是放肆草率的497

四、知识生产力的开发及借鉴497

(一) 提高知识收益是提高竞争力的决定因素497

(二) 知识生产力需要管理创新499

五、知识生产力的管理501

(一) 对知识工作者有效管理的四个方法501

1. 提高知识工作者生产率的关键是强化责任心502

2. 让知识工作者对所作贡献自我评估502

3. 使知识工作者务其正业503

4. 给知识工作者最恰当的工作岗位503

(二) 使知识富有生产力的五条管理规则506

(三) 知识工作需要组织成为一个体系507

(四) 公司管理的种种新问题510

六、创造聪明工作方法的五个步骤511

(一) 明确任务512

(二) 专注本业514

(三) 搞清什么是工作业绩515

(四) 与企业成员建立伙伴关系516

(五) 建立学习型组织517

七、企业必须掌握知识秘诀518

(一) 怎样探知企业知识奥秘521

(二) 确定知识现实的五个基本原则523

(三) 如何检测企业运用知识的情况525

一、中国的崛起及不足530

(一)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腾飞的意义530

第十四章 杜拉克论中国530

(二) 从三强鼎立到多元中心531

(三) 经济势力的移转532

(四) 中国人经营的秘诀何在?532

(五) 海外华人的兴起533

(六) 缺乏受过教育的人才534

(七) 中国的高等教育535

(八) 无所事事的农民535

(九) 建立中国的流通业536

二、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应对及机会537

(一) 不会成为泊来品的大市场537

(二) 服务业可大显身手5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