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语文知识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汪丽炎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ISBN:750624392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8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语文知识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语文知识篇1
第一章 汉语拼音知识1
序 [钱梦龙]1
一、音节·拼音·声调2
(一)音节2
(二)拼音3
(三)声调3
二、声母·韵母·音变5
(一)声母5
(二)韵母7
(三)音变10
三、“y、w”用法13
四、大写字母·隔音符号14
(二)声母表16
五、汉语拼音方案16
(一)字母表16
(三)韵母表17
(四)声调符号18
(五)隔音符号18
六、普通话语音音节表18
第二章 汉字知识23
一、汉字的作用和性质23
二、汉字的构造和形体24
三、汉字的改革及其简化30
四、汉字的认识和书写33
五、汉字常识表36
(一)汉字笔画名称表36
(三)汉字笔顺例表37
(二)汉字笔顺规则表37
(四)汉字偏旁表39
(五)汉字间架结构表42
六、杜绝错别字44
(一)字形相近、字音不同的字45
(二)字形相近、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46
(三)字形不同、字音也不同的字48
(四)字形不同、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49
七、学查字、词典50
(一)字典、词典51
(二)学习使用字典和词典52
(一)标号用法简表54
二、标点符号用法表54
一、标点符号作用和种类54
第三章 标点符号知识54
(二)点号用法简表56
三、准确运用标点符号56
(一)句号、问号、叹号56
(二)顿号、逗号、分号57
(三)冒号59
(四)引号59
(五)省略号、括号、破折号60
(六)连接号60
(七)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61
四、标点符号书写位置61
第四章 词汇知识63
一、词·词义63
(一)同义词66
二、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同音词66
(二)反义词68
(三)多义词69
(四)同音词71
三、成语·谚语·歇后语72
(一)成语72
(二)谚语72
(三)歇后语73
四、词语的感情色彩74
五、词语的语体色彩75
第五章 逻辑常识76
一、概念常识76
(一)怎样明确概念77
(二)熟悉概念的种类与概念之间的关系78
(三)明确概念的一般逻辑方法81
二、判断常识83
(一)简单判断85
(二)复合判断87
三、推理常识91
(一)演绎推理91
(二)归纳推理98
(三)类比推理99
四、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常识99
(一)同一律100
(二)矛盾律100
(三)排中律101
第六章 文体知识103
一、小说103
二、散文107
三、诗歌109
四、戏剧117
五、报告文学·纪实文学121
六、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123
七、杂文124
八、中国古代文体常识125
第七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28
一、古代神话与朝代常识128
二、官职常识131
三、宗法常识133
四、文史典籍常识134
五、天文历法常识135
六、地理位置常识136
七、封建科举常识138
八、音乐声律常识139
九、礼仪风俗常识140
十、其他一般常识141
第八章 古文阅读常识145
一、常见古今词语异义145
二、常见文言句式148
(一)判断句式148
(二)疑问句式148
(三)否定句式149
(四)被动句式149
(五)倒装句式149
(六)省略句式149
(一)代词150
三、常见文言虚词(附:实词活用)150
(八)状语后置句式150
(九)宾语前置句式150
(七)定语后置句式150
(二)介词151
(三)助词151
(四)叹词151
(五)副词152
(六)连词153
四、常见文言通假字、古今字160
附:上海市教材文言通假字表164
五、古文翻译一般方法168
第九章 现代文阅读常识与方法170
一、记叙文阅读170
二、议论文阅读171
三、说明文阅读173
四、小说阅读175
五、散文阅读176
六、诗歌阅读178
七、戏剧阅读179
第十章 先秦两汉文学常识181
一、先秦两汉文学史常识181
二、作家与作品分析182
(一)《诗经》182
(二)屈原与《楚辞》183
(三)孔子及弟子与作品《论语》184
(四)庄子及后学与作品184
(五)孟子与作品185
(六)荀况与作品186
(七)韩非与作品187
(八)列御寇与作品188
(九)孙武与作品188
(十)吕不韦与作品189
(十一)左丘明与作品190
(十二)刘向与作品190
(十三)司马迁与《史记》191
(十四)贾谊与作品193
(十五)刘安与作品194
(十六)汉乐府诗195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常识197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常识197
二、作家与作品分析198
(一)曹操与作品198
(二)陶潜与作品199
(三)北朝民歌200
(四)诸葛亮与作品201
(五)吴均与作品202
(六)范晔与作品202
(七)刘义庆与作品203
(八)邯郸淳与作品203
第十二章 隋唐文学常识205
一、隋唐文学史常识205
二、作家与作品分析206
(一)王勃与作品206
(二)骆宾王与作品207
(三)李白与作品207
(四)杜甫与作品209
(五)白居易与作品211
(六)高适与作品212
(七)岑参与作品213
(八)王昌龄与作品213
(九)王之焕与作品214
(十)孟浩然与作品214
(十一)王维与作品215
(十二)张志和与作品216
(十三)贺知章与作品216
(十四)刘禹锡与作品216
(十五)杜牧与作品217
(十六)韩愈与作品218
(十七)柳宗元与作品219
(十八)李煜与作品219
(十九)李贺与作品220
(二十)李商隐与作品221
第十三章 宋元文学常识223
一、宋元文学史常识223
二、作家与作品分析224
(一)柳永与作品224
(二)苏轼与作品225
(三)李清照与作品226
(四)姜夔与作品227
(五)辛弃疾与作品227
(六)陆游与作品229
(七)杨万里与作品230
(八)文天祥与作品230
(九)范仲淹与作品231
(十)王安石与作品232
(十一)欧阳修与作品233
(十二)沈括与作品234
(十三)周敦颐和作品235
(十四)司马光与作品235
(十五)苏洵与作品236
(十六)岳飞与作品237
(十七)朱熹与作品237
(十八)马致远与作品238
(十九)张养浩与作品238
(二十)王磐与作品239
(二十一)睢景臣与作品239
(二十二)关汉卿与作品240
一、明清文学史常识241
第十四章 明清文学常识241
二、作家与作品分析243
(一)宋濂与作品243
(二)于谦与作品244
(三)罗贯中与作品244
(四)施耐庵与作品245
(五)吴承恩与作品246
(六)冯梦龙与作品247
(七)归有光与作品247
(八)刘基与作品248
(九)张溥与作品249
(十)崔铣与作品250
(十一)魏禧与作品250
(十二)姚鼐与作品251
(十三)方苞与作品251
(十四)蒲松龄与作品252
(十五)曹雪芹与作品253
(十六)吴敬梓与作品255
(十七)袁枚与作品256
(十八)彭端淑与作品257
(十九)洪亮吉与作品258
(二十)刘开与作品259
(二十一)李渔与作品259
(二十二)纪昀与作品260
(二十三)林嗣环与作品261
(二十四)全祖望与作品261
第十五章 近代文学常识263
一、近代文学史常识263
(一)李宝嘉与作品264
二、作家与作品分析264
(二)龚自珍与作品265
(三)林觉民与作品265
(四)梁启超与作品266
(五)孙中山与作品267
(六)刘鹗与作品268
第十六章 现代文学常识269
一、现代文学史常识269
二、作家与作品分析270
(一)鲁迅与作品270
(二)郭沫若与作品275
(三)茅盾与作品276
(四)叶圣陶与作品277
(六)朱自清与作品279
(五)巴金与作品279
(七)冰心与作品280
(八)鲁彦与作品281
(九)老舍与作品281
(十)曹禺与作品283
(十一)郁达夫与作品283
(十二)赵树理与作品284
(十三)孙犁与作品284
(十四)丁玲与作品285
(十五)贺敬之与作品285
(十六)周立波与作品286
(十七)夏衍与作品287
(十八)李季与作品287
(十九)唐弢与作品288
(二十一)臧克家与作品289
(二十)艾青与作品289
(二十二)萧乾与作品290
(二十三)闻一多与作品290
第十七章 当代文学常识292
一、当代文学史常识292
二、作家与作品分析294
(一)柳青与作品294
(二)杜鹏程与作品295
(三)王愿坚与作品295
(四)杨沫与作品296
(五)峻青与作品296
(六)王润滋与作品297
(七)罗广斌、杨益言与作品297
(九)杨朔与作品298
(八)魏巍与作品298
(十)秦牧与作品299
(十一)刘白羽与作者300
(十二)碧野与作品300
(十三)袁鹰与作品301
(十四)方纪与作品301
(十五)彭荆风与作品301
(十六)徐迟与作品302
(十七)刘绍棠与作品303
(十八)吴伯箫与作品303
(十九)李健吾与作品304
(二十)张洁与作品305
(二十一)韩少华与作品305
(二十二)毛泽东与作品306
(二十四)何为与作品308
(二十三)柯岩与作品308
(二十五)舒婷与作品309
(二十六)沙叶新与作品309
(二十七)李準、李存葆与作品309
(二十八)李瑛与作品310
(二十九)马南邨与作品310
(三十)流沙河与作品311
第十八章 外国文学常识313
一、外国文学史常识313
二、作家与作品分析316
(一)伊索与作品316
(二)阿拉伯民间故事《天方夜谭》317
(三)莎士比亚与作品317
(四)安徒生与作品318
(六)都德与作品319
(七)王尔德与作品319
(五)巴尔扎克与作品319
(八)莫泊桑与作品320
(九)海涅与作品321
(十)契诃夫与作品321
(十一)马克·吐温与作品322
(十二)欧·亨利与作品323
(十三)高尔基与作品324
(十四)奥斯特洛夫斯基与作品325
(十五)伏契克与作品325
(十六)亨·特罗亚与作品326
(十七)茨威格与作品326
(二十)普希金与作品327
(十八)芥川龙之介与作品327
(十九)弗·达尔与作品327
(二十一)惠特曼与作品328
(二十二)壶井荣与作品328
(二十三)栗良平与作品329
下篇 掌握运用篇330
第一章 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330
一、语音330
(一)语文测试一般要求330
(二)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330
(三)练习与解答330
二、文字、词典332
(一)语文测试一般要求332
(三)练习与解答333
(二)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333
三、词汇336
(一)语文测试一般要求336
(二)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336
(三)练习与解答337
四、语法340
(一)语文测试一般要求340
(二)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340
(三)练习与解答340
(二)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344
(三)练习与解答344
(一)语文测试一般要求344
五、修辞344
六、标点符号348
(一)语文测试一般要求348
(二)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348
(三)练习与解答348
七、文学文化常识351
(一)语文测试一般要求351
(二)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351
(三)练习与解答351
八、修改病句357
(一)语文测试一般要求357
(二)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357
(三)练习与解答357
一、记叙文362
(一)语文测试要求及阅读理解掌握运用362
第二章 现代文阅读理解的掌握与运用362
(二)练习与解答363
二、议论文374
(一)语文测试要求及阅读理解掌握运用374
(二)练习与解答375
三、说明文388
(一)语文测试要求及阅读理解掌握运用388
(二)练习与解答389
四、散文403
(一)语文测试要求及阅读理解掌握运用403
(二)练习与解答403
五、小说、戏剧、诗歌412
(一)语文测试要求及阅读理解掌握运用412
(二)练习与解答413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423
B.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423
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掌握与运用423
(一)文言实词423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测试要求及掌握运用423
C.练习与解答424
附1 常用通假字429
附2 偏义复词431
附3 单音词与双音词432
附4 词类活用433
(二)文言虚词436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436
B.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436
C.练习与解答436
附5 文言代词简表437
附6 常见文言虚词简表438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443
(三)文言句式443
B.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444
C.练习与解答445
二、认识古代作品中的一般积极意义和消极因素447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447
B.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447
三、文言综合练习与解答448
第四章 写作知识的掌握与运用476
一、记叙文476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476
B.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476
C.练习与解答476
B.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479
二、议论文479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479
C.练习与解答480
三、说明文483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483
B.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483
C.练习与解答483
四、应用文485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485
B.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485
C.练习与解答487
五、命题作文489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489
B.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489
C.练习与解答490
六、材料作文493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493
B.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493
C.练习与解答493
七、看图作文496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及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496
B.练习与解答496
八、一料(材料)多题(小作文、大作文)501
A.语文测试一般要求及知识要点掌握与运用501
B.练习与解答501
第五章 中、高考语文知识试题及解答506
附录一 语文重点作品篇目达标纲要简介(包括上海新增教材内容)517
(一)中国古代作品555
附录二 文学常识简表555
(二)中国现代作品558
(三)外国作品560
附录三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562
附录四 高中文言文成语、典故568
附录五 名言佳句举例572
附录六 语法复习表576
(一)语素576
(二)词的构造576
(三)词类577
(四)短语580
(五)单句582
(六)复句582
(七)句群583
附录七 修辞复习提纲584
热门推荐
- 1066241.html
- 2454132.html
- 1439967.html
- 3698323.html
- 3053662.html
- 218136.html
- 3172203.html
- 424760.html
- 3891487.html
- 476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62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9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4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4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86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2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3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6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