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澳)尼克·奈特著;汪信砚,周可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339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李达(1890-1966)-生平事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战争与革命年代的哲学家生涯1
一、导言1
二、早年生活3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余波6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及李达离开共产党8
五、党外的真诚信仰者12
六、党外生涯:“同路人”13
七、北平时期16
八、抗日战争时期17
九、重新入党18
十、解放后的哲学与政治19
十一、最后篇章2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理论:李达思想的来源25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论社会变革与哲学28
二、普列汉诺夫和列宁: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确立与辩护36
三、苏联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2
四、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正统”的辩证唯物主义(1931—1936)44
五、辩证唯物主义:与日本的联系49
六、李达与“正统”52
第三章 李达与马克思主义(1919—1923)55
一、《什么叫社会主义?》55
二、马克思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57
三、《社会革命底商榷》60
四、批判梁启超和无政府主义者63
五、《马克思派社会主义》65
六、《马克思学说与中国》67
七、结论72
第四章 李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1923—1932)77
一、《现代社会学》:社会结构和社会变革78
二、《现代社会学》:社会发展和社会意识82
三、阶级、法律和政治85
四、辩证法和哲学87
五、结语91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翻译95
一、李达论翻译99
二、考茨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郭泰和唯物史观101
三、高畠素之与社会问题104
四、杉山荣的《社会科学概论》107
五、塔尔海玛、卢波尔和河上肇论马克思主义哲学111
六、西洛可夫和爱森堡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116
七、译著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23
第六章 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128
一、写作与出版129
二、影响131
三、作为“作者”的李达135
四、毛泽东论唯物辩证法:《社会学大纲》的影响137
五、毛泽东读《社会学大纲》的批注139
六、《社会学大纲》:来自中国的看法146
七、结论149
第七章 《社会学大纲》:唯物辩证法的历史、法则和范畴152
一、导论152
二、人类认识史上的唯物辩证法154
三、当作哲学的科学看的唯物辩证法156
四、本体论:物质与运动158
五、唯物辩证法的对象159
六、唯物辩证法的法则和范畴162
七、《社会学大纲》与文本间一致性(intertuxtual congruence)175
第八章 《社会学大纲》:认识论和逻辑学177
一、当作反映论看的认识论178
二、当作认识的出发点看的感觉179
三、感觉与思维181
四、表象与概念182
五、判断185
六、推理186
七、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187
八、形式逻辑批判189
九、历史唯物论191
十、《社会学大纲》与中国马克思主义192
第九章 李达与毛泽东思想195
一、李达、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197
二、读毛泽东的《实践论》199
三、读毛泽东的《矛盾论》205
四、怎样学习毛泽东思想213
五、结论216
第十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理论著作218
一、20世纪50年代批判胡适的著作219
二、20世纪50年代批判费孝通的著作225
三、“大跃进”时期的理论著作229
四、《唯物辩证法大纲》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238
五、《唯物辩证法大纲》:辩证法的规律242
六、《唯物辩证法大纲》的命运246
第十一章 结论: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249
参考文献257
译后记269
热门推荐
- 183639.html
- 754906.html
- 497237.html
- 649980.html
- 3388678.html
- 1343114.html
- 520712.html
- 556195.html
- 3361623.html
- 1861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1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7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5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4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8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8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3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0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