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结构CAD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程结构CAD
  • 张玉峰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4120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00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719页
  • 主题词:电子商务-主页制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结构CAD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CAD概述1

1.1.1何谓CAD1

1.1.2 CAD的发展历史1

1.1.2.1 CAD的出现1

1.1.2.2 CAD的发展历程2

1.1.3 CAD的基本概念和优点3

1.1.3.1 产品设计的过程3

1.1.3.2 CAD的基本概念4

1.1.3.3 CAD的优点6

1.1.4 CAD技术的相关学科6

1.1.4.1计算机图形学6

1.1.4.2设计方法学6

1.1.4.3有限元法7

1.1.4.4计算机网络7

1.1.5 CAD技术的相关术语7

1.1.5.1 CAPP技术7

1.1.5.2 CAM技术7

1.1.5.3 CIM技术8

1.1.5.4 CIMS技术8

1.1.5.5 CAD/CAPP/CAM集成技术8

1.1.5.6 CAD/CAM集成技术8

1.1.5.7 CAE8

1.1.5.8 CAT8

1.1.5.9IGES9

1.1.5.10 STEP9

1.1.5.11几何建模9

1.1.6 CAE、CAD、CAPP、CAM的范围10

1.1.7 CAD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0

1.1.7.1CAD技术的现状10

1.1.7.2 CAD技术的发展趋势11

1.2 CAD系统的硬件13

1.2.1计算机系统(主机)13

1.2.2图形输入设备14

1.2.3图形显示设备15

1.2.4图形输出设备15

1.3 CAD系统的软件16

1.3.1系统软件16

1.3.1.1操作系统16

1.3.1.2编译系统16

1.3.1.3图形接口及接口标准17

1.3.2支撑软件17

1.3.2.1 计算机分析软件17

1.3.2.2集成化CAD/CAM/CAE软件17

1.3.2.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17

1.3.2.4网络服务软件18

1.3.3应用软件18

1.4 土木工程CAD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8

1.4.1 CAD技术在国内土建行业的应用现状18

1.4.2 土建行业CAD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20

作业21

第二章 AutoCAD软件基本功能介绍22

2.1 AutoCAD简介22

2.1.1 AutoCAD发展简史22

2.1.2 AutoCAD的功能、特点与应用简介24

2.2 AutoCAD操作基础25

2.2.1 AutoCAD的启动与退出25

2.2.2 AutoCAD的操作界面26

2.2.3 AutoCAD的基本操作过程31

2.2.4 AutoCAD命令的执行方式42

2.2.5点的坐标输入方式46

2.2.6 AutoCAD的坐标系47

2.2.7 AutoCAD的常用功能键56

2.2.8 图形单位与绘图界限60

2.2.9精确绘图工具(栅格、捕捉、正交、对象捕捉、自动追踪)的设置62

2.2.10 图层、颜色、线型、线宽及其设置71

2.2.10.1图层71

2.2.10.2线型81

2.2.10.3线宽86

2.2.10.4定义线型88

2.2.10.5颜色89

2.3 二维图形的绘制91

2.3.1 “绘图”下拉菜单及工具栏91

2.3.1.1 “绘图”下拉菜单91

2.3.1.2 “绘图”工具栏91

2.3.2绘制直线类对象92

2.3.2.1直线LINE92

2.3.2.2射线RAY93

2.3.2.3构造线XLINE93

2.3.2.4多线MLINE95

2.3.2.5多段线PLINE97

2.3.3绘制圆弧类对象100

2.3.3.1圆CIRCLE100

2.3.3.2圆弧ARC101

2.3.3.3圆环DONUT103

2.3.3.4椭圆ELLIPSE103

2.3.3.5椭圆弧ELLIPSE105

2.3.3.6样条曲线SPLINE105

2.3.4绘制多边形和点107

2.3.4.1矩形RECTANG107

2.3.4.2正多边形POLYGON108

2.3.4.3点POINT108

2.3.4.4定数等分DIVIDE109

2.3.4.5定距等分MEASURE110

2.3.5 注写文字及图案填充110

2.3.5.1注写文字概述110

2.3.5.2缺省文字样式111

2.3.5.3定义和修改文字样式111

2.3.5.4 注写单行文字(DTEXT、TEXT)113

2.3.5.5注写多行文字MTEXT115

2.3.5.6控制文本的显示方式118

2.3.5.7 图案填充(HATCH、BHATCH)118

2.3.6块124

2.3.6.1 块的概念与用途124

2.3.6.2块的定义BLOCK125

2.3.6.3保存块(WBLOCK、-WBLOCK)128

2.3.6.4 插入块(INSERT、-INSERT)130

2.3.6.5块的性质131

2.3.7外部参照XREF133

2.3.7.1 外部参照概述134

2.3.7.2创建外部参照134

2.3.7.3管理外部参照139

2.3.7.4控制外部参照的显示142

2.3.7.5编辑外部参照145

2.4显示控制与计算查询功能147

2.4.1 “视图”和“工具”下拉菜单147

2.4.1.1 “视图”下拉菜单147

2.4.1.2 “工具”下拉菜单148

2.4.2图形的显示缩放ZOOM149

2.4.3视图平移PAN155

2.4.4 鸟瞰视图DSVIEWER155

2.4.5命名视图VIEW158

2.4.6计算、查询和辅助命令159

2.4.6.1查看和编辑图形属性信息DWGPROPS159

2.4.6.2计算距离(DIST)、面积(AREA)和质量特性(MASSPROP)等161

2.4.6.3显示单个对象的信息LIST163

2.4.6.4显示点坐标ID164

2.4.6.5查询图形的时间TIME、状态STATUS等信息165

2.5图形的编辑168

2.5.1 “修改”下拉菜单及工具栏168

2.5.1.1 “修改”下拉菜单168

2.5.1.2 “修改”工具栏168

2.5.2构造选择集168

2.5.2.1 选择对象的方法169

2.5.2.2快速选择171

2.5.2.3对象编组173

2.5.3使用夹点进行编辑177

2.5.3.1夹点概念177

2.5.3.2夹点编辑的操作178

2.5.4使用剪贴板178

2.5.5删除对象ERASE180

2.5.6取消当前操作UNDO181

2.5.7调整对象的位置181

2.5.7.1移动MOVE181

2.5.7.2对齐ALIGN182

2.5.7.3旋转ROTATE183

2.5.8复制对象185

2.5.8.1图形内复制COPY185

2.5.8.2镜像MIRROR186

2.5.8.3阵列ARRAY187

2.5.8.4偏移OFFSET191

2.5.9调整对象尺寸192

2.5.9.1缩放SCALE192

2.5.9.2延伸EXTEND193

2.5.9.3拉伸STRETCH193

2.5.9.4拉长LENGTHEN195

2.5.9.5修剪TRIM196

2.5.9.6 打断BREAK197

2.5.10倒角与倒圆角198

2.5.10.1倒角CHAMFER198

2.5.10.2倒圆角F〓LET199

2.5.11编辑多段线、多线和样条曲线200

2.5.11.1编辑多段线PEDIT200

2.5.11.2编辑多线MLEDIT204

2.5.11.3编辑样条曲线SPLINEDIT206

2.5.12编辑文字208

2.5.12.1修改文字DDEDIT208

2.5.12.2修改文字的特性PROPERTIES、DDMODIFY209

2.5.12.3设置多行文字编辑器210

2.5.12.4特性匹配MATCHPROP、PAINTER211

2.6尺寸标注213

2.6.1 尺寸标注的类型与途径213

2.6.2设置标注样式216

2.6.2.1 “标注样式管理器”对话框216

2.6.2.2标注样式选项卡220

2.6.3标注长度型尺寸233

2.6.3.1线性标注233

2.6.3.2对齐标注235

2.6.3.3基线标注236

2.6.3.4连续标注236

2.6.4标注角度237

2.6.5标注直径和半径238

2.6.5.1标注直径238

2.6.5.2标注半径239

2.6.6引线标注239

2.6.6.1创建引线和注释240

2.6.6.2设置引线和注释240

2.6.6.3编辑引线和注释244

2.6.7坐标标注245

2.6.8快速标注246

2.6.9圆心标记249

2.6.10编辑尺寸标注250

2.6.10.1使用对象特性管理器250

2.6.10.2使用“标注”工具栏253

2.6.10.3利用夹点编辑尺寸254

2.6.11尺寸标注综合举例255

2.7三维图形与实体造型256

2.7.1三维图形绘制基础257

2.7.1.1三维图形概述257

2.7.1.2三维视图与三维坐标系257

2.7.1.3设置高度和厚度260

2.7.1.4绘制三维多段线260

2.7.1.5绘制三维面260

2.7.2绘制三维网格262

2.7.2.1创建三维网格262

2.7.2.2创建旋转曲面263

2.7.2.3创建平移曲面264

2.7.2.4创建直纹曲面264

2.7.2.5创建边界曲面265

2.7.3绘制三维曲面266

2.7.3.1 绘制长方体表面267

2.7.3.2绘制棱锥面268

2.7.3.3绘制楔体表面269

2.7.3.4绘制上半球面269

2.7.3.5绘制球面270

2.7.3.6绘制圆锥面270

2.7.3.7 绘制圆环面271

2.7.3.8绘制下半球面272

2.7.3.9绘制网格面272

2.7.4创建基本的三维实体273

2.7.4.1 创建长方体273

2.7.4.2创建球体274

2.7.4.3创建圆柱体274

2.7.4.4创建圆锥体275

2.7.4.5创建楔体276

2.7.4.6创建圆环体277

2.7.5将二维实体转换成三维实体277

2.7.5.1创建拉伸体278

2.7.5.2创建旋转体279

2.7.6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280

2.7.6.1 实体的并集操作281

2.7.6.2实体的差集操作281

2.7.6.3实体的交集操作281

2.7.7三维实体任意剖切282

2.7.8三维实体任意切断面283

2.7.9三维实体干涉检查284

2.7.10三维实体的编辑285

2.7.10.1 三维实体的阵列285

2.7.10.2三维实体的镜像286

2.7.10.3三维实体的旋转287

2.7.10.4三维实体的对齐288

2.7.11三维实体的面编辑290

2.7.12三维实体的边编辑294

2.7.13三维实体的体编辑295

作业297

第三章 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298

3.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和《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的有关基本规定298

3.1.1 图幅、标题栏、会签栏、线型、字体、比例、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定298

3.1.2施工图中常用符号的基本规定及画法306

3.1.2.1定位轴线编号306

3.1.2.2标高符号307

3.1.2.3索引符号、零件编号与详图符号308

3.1.2.4指北针、连接符号和对称符号310

3.1.2.5图名310

3.1.2.6剖面、断面的剖切符号310

3.1.2.7施工图中文字字号级配的选择312

3.1.2.8各种符号常见的错误画法举例312

3.2设置绘图环境(建立图形模板)314

3.2.1定义线型314

3.2.2设置图层315

3.2.3定义字样315

3.2.4定义尺寸标注样式315

3.2.5保存模板图316

3.3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316

3.3.1平面图的内容及有关规定316

3.3.2平面图的绘制步骤317

3.4建筑立面图的绘制方法321

3.4.1立面图的内容及有关规定321

3.4.2立面图的绘制步骤321

3.5建筑剖面图的绘制方法325

3.5.1剖面图的内容及有关规定325

3.5.2剖面图的绘制步骤325

3.6建筑详图的绘制方法327

3.6.1建筑样图327

3.6.2楼梯详图327

作业330

第四章 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331

4.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的有关基本规定331

4.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337

4.2.1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的绘制方法338

4.2.2构件配筋图的绘制方法341

4.2.3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的平面整体表示法——平法表示简介343

4.3钢结构图的绘制方法344

4.3.1焊缝及焊缝代号344

4.3.2焊缝的标注345

4.3.3螺栓、孔、电焊锚钉的表示方法346

4.3.4钢屋架节点详图的绘制347

作业349

第五章 给水排水工程图的绘制方法350

5.1概述350

5.2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的绘制方法350

5.2.1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图示内容350

5.2.2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的线型、比例要求351

5.2.3室内给水排水工程图的绘制步骤351

作业352

第六章 CAD软件的二次开发353

6.1 AutoCAD二次开发概述353

6.1.1 AutoCAD二次开发的主要途径、内容和方法353

6.1.2文件开发途径353

6.1.2.1线型文件353

6.1.2.2图案文件354

6.1.2.3形文件356

6.1.2.4菜单文件365

6.1.2.5脚本文件(.SCR)390

6.1.2.6幻灯片及幻灯片库391

6.1.2.7 DXF文件392

6.1.2.8命令的用户化——程序参数文件ACAD.PGP397

6.1.2.9对话框的设计与制作——DCL(对话框控制语言)文件405

6.1.3程序开发途径425

6.1.3.1 AutoLISP语言与程序设计425

6.1.3.2用Visual C++6.0开发ARX应用程序简介435

6.1.3.3 用Visual Basic5.0开发ActiveX Automation应用程序简介438

6.1.3.4 与其他高级语言接口444

6.2接口程序设计444

6.2.1 DXF接口程序设计444

6.2.2 SCR接口程序设计448

6.2.3 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实用的DXF文件接口子程序451

6.3 CAD软件二次开发实例——三峡工程临时船闸钢筋混凝土孔洞结构配筋CAD软件的开发457

作业459

第七章 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MCAD的使用方法460

7.1 PMCAD的基本功能及适用范围460

7.1.1功能461

7.1.2软件应用范围462

7.1.3主要的结构建模步骤463

7.1.4 PMCAD主菜单及操作过程464

7.2结构整体模型的输入466

7.2.1概述466

7.2.2基本定义和工作方式467

7.2.3轴线输入470

7.2.4网格生成481

7.2.5构件定义483

7.2.6楼层定义485

7.2.7荷载定义488

7.2.8楼层组装488

7.2.9设计参数489

7.2.10下拉菜单的使用492

7.2.11保存文件496

7.2.12退出程序496

7.2.13本章操作产生的文件497

7.2.14本节主菜单操作中的常见问题497

7.3次梁、预制板及其他楼层信息的输入498

7.4荷载信息的输入与检验505

7.4.1荷载的输入与导算505

7.4.2荷载校核514

7.5生成平面杆系程序计算数据文件(PK文件)515

7.6 画结构平面施工图518

7.6.1 输入计算和画图参数518

7.6.2钢筋混凝土楼板内力和配筋计算并显示现浇楼板弯矩图和计算钢筋图521

7.6.3交互式绘制结构平面图522

7.7砌体结构辅助设计530

7.7.1 画砖混节点大样图530

7.7.2砌体结构和底框——抗震墙结构抗震及其他计算536

7.8统计结构主要工程量544

7.9图形编辑工具包544

作业546

第八章 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排架及连续梁结构计算与施工图绘制软件PK的使用方法548

8.1结构计算的数据输入文件548

8.1.1框架数据文件548

8.1.2排架、框排架数据文件567

8.2结构计算输出结果说明568

8.3绘图数据输入文件574

8.3.1框架绘图数据文件575

8.3.2排架柱绘图补充数据文件583

8.3.3连续梁的计算与绘图补充数据文件586

8.4操作步骤587

8.4.1梁柱整体画时的操作587

8.4.2梁柱分开画方式画施工图602

8.4.3画排架柱施工图程序的操作605

8.4.4用户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605

8.4.5 PKPM系列CAD软件辅助绘图工具包——图形编辑打印及转换606

8.5画梁表、柱表施工图程序使用方法607

8.6例题610

8.6.1框架例题610

8.6.2排架例题619

8.6.3连续梁例题624

8.6.4框排架例题627

作业631

第九章 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件TAT的使用方法632

9.1 TAT的功能、使用范围和要求632

9.1.1 TAT的功能632

9.1.2 TAT的使用范围633

9.1.3 TAT的基本假定、单位、坐标系和名词说明634

9.1.4 TAT的使用要求635

9.2 TAT软件的主菜单和文件管理635

9.2.1 TAT的主菜单635

9.2.2 TAT软件的程序清单635

9.2.3 TAT的文件管理636

9.3 TAT计算的输入信息638

9.3.1数据文件的一般要求638

9.3.2几何数据文件DATA.TAT638

9.3.3荷载数据文件LOAD.TAT645

9.3.4 TAT多塔数据文件D—T.TAT646

9.3.5 TAT错层数据文件S—C.TAT647

9.3.6特殊梁、柱、支撑、节点文件B—C.TAT648

9.4前处理——数据准备650

9.4.1 接PMCAD生成几何数据和荷载数据650

9.4.2数据检查652

9.4.3多塔和错层定义654

9.4.4参数修正655

9.4.5 特殊梁、柱、支撑和节点平面和立面定义665

9.4.6特殊荷载定义667

9.4.7检查和修改各层柱计算长度系数669

9.4.8 检查和绘各层几何平面和立面图FP*.T670

9.4.9 检查和绘各层荷载平面和立面图FL*.T671

9.4.10空间线框图STRUC.T672

9.4.11文本文件查看672

9.5 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672

9.5 1结构分析672

9.5.2 PM混凝土次梁计算675

9.5.3 改柱钢筋并按双偏压、拉验算675

9.5.4 计算结果的图形输出及图示说明676

9.5.5文本文件查看684

9.6与PK连接绘制梁柱施工图685

9.6.1梁整体归并686

9.6.2选择梁的数据688

9.6.3梁支座的识别和修改689

9.6.4 梁内力、配筋及包络的图形显示690

9.6.5画梁施工图691

9.6.6梁裂缝、挠度计算及图形显示693

9.6.7柱整体归并694

9.6.8选择柱的数据694

9.6.9画柱施工图695

9.6.10选择画整榀框架立面施工图695

9.7 TAT运行注意事项696

9.8例题698

9.8.1 30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计算698

9.8.2 1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699

作业699

参考文献7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