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宦官制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宦官制度史
  • 余华青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6418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65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98页
  • 主题词:宦官-政治制度-历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宦官制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与宦官制度1

一、中国宦官制度概况1

(一)中国宦官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1

(二)中国宦官制度的基本特征4

二、中国历史上的宦官概况8

(一)宦官的称谓8

(二)宦官的来源10

(三)宦官的职掌13

(四)宦官的身份性质14

三、中国宦官制度的历史评价17

(一)宦官制度的评价17

(二)宦官人物的评价21

第二节 中国宦官制度生存的历史条件25

一、古代婚制与宦官制度25

(一)专制君主的多妻制与宦官的主要使命26

(二)宦官的婚姻家庭生活29

二、古代宫刑与宦官制度32

(一)中国古代宫刑阉割术的发展演化过程32

(二)中国历史上的自宫现象37

(三)宦官的生理心理特征40

三、君主专制与宦官专权46

(一)君主专制与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原因46

(二)宦官专权的方式渠道51

第三节 中国宦官制度史的历史资料及研究概况55

一、中国宦官制度史的主要研究资料55

(一)历代正史中的宦官人物传记55

(二)历代典志中的有关记载58

(三)其他有关资料60

二、中国宦官制度史的研究概况64

(一)中国宦官制度史研究的主要进展64

(二)中国宦官制度史研究的明显缺陷66

一、古代史籍中关于宦官制度起源的记载68

(一)“源于《诗》、《礼》时代”说68

第二章 先秦时代的宦官制度68

第一节 中国宦官制度的起源68

(二)“始于书契时代”说69

(三)“肇于秦汉时代”说69

(四)“取则天象”说70

二、夏商时期早期宦官的出现71

(一)阉割术的出现71

(二)专制王权的确立与强化74

(三)早期宦官的身份特点76

(一)《周礼》所反映的宦官制度78

三、西周时期宦官制度的正式形成78

(二)西周宦官制度概况80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宦官制度85

一、春秋战国时代宦官制度发展的原因85

(一)周天子王权的衰落与宦官使用范围的扩大86

(二)诸侯封建专制君权的确立与宦官预政行为的发生88

(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加剧与宦官势力的扩张90

(四)“任贤”观念的兴起与宦官身份地位的变化91

(一)宦官任职的情况93

二、春秋战国时代宦官任职及受爵情况93

(二)宦官受爵的情况94

(三)宦官的社会地位96

三、春秋战国时代宦官在政治舞台上的实际作用98

(一)参预国政98

(二)专擅把持朝政99

(三)参预举荐人才100

(四)参预军事活动101

(五)参预内廷争斗102

四、春秋战国时代有关宦官的其他管理制度103

(六)参预外交及其他礼仪活动103

(一)宦官的来源成分104

(二)宦官的管理机构105

第三章 秦汉时代的宦官制度107

第一节 秦汉宦官制度的发展阶段107

一、秦王朝宦官制度的创置定型107

(一)秦代宦官制度的发展概况108

(二)秦代宦官在政治舞台上的作用110

二、西汉王朝宦官制度的继续发展111

(一)西汉前期的宦官与宦官制度112

(二)西汉中期的宦官与宦官制度114

(三)西汉后期的宦官与宦官制度117

三、东汉王朝宦官势力的迅速膨胀119

(一)东汉宦官势力的发展过程119

(二)东汉宦官与外戚的斗争122

(三)东汉宦官与“党锢之祸”127

(四)东汉宦官集团的覆亡130

一、秦汉宦官机构概况132

第二节 秦汉宦官机构及其有关管理制度132

(一)秦汉宦官机构的基本特点133

(二)少府系统的宦官机构135

(三)大长秋系统的宦官机构140

(四)其他系统的宦官机构142

(五)新发现的封泥资料所反映的秦汉宦官机构145

二、秦汉宦官的秩等与爵位150

(一)宦官的秩等150

(二)宦官的爵位152

三、秦汉宦官的选用制度及其他有关制度158

(一)秦汉宦官的选任来源158

(二)秦汉宦官的升迁与兼领160

(三)秦汉宦官的黜免与论罪163

(四)秦汉宦官的其他制度165

第三节 秦汉宦官的实际权力地位及其干政方式167

一、秦汉宦官身份地位的重大变化167

(一)宦官身份性质的变化168

(二)宦官实际权力的扩张170

二、秦汉宦官干政擅权的方式和弊端176

(一)秦汉宦官干政的主要方式176

(二)秦汉宦官专权所造成的弊端179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宦官制度183

第一节 三国两晋时期的宦官制度183

一、曹魏政权的宦官制度183

(一)中常侍的省并183

(二)中书监令的设置184

(三)皇太后诸卿地位的下降185

二、刘蜀政权的宦官制度186

(四)宦官所任最高官职的限定186

(一)刘蜀政权前期对宦官势力的裁抑187

(二)刘蜀政权对东汉宦官制度的继承187

(三)刘蜀政权后期宦官势力的发展188

三、孙吴政权的宦官制度189

(一)孙吴政权前期的宦官制度189

(二)孙吴政权后期宦官势力的增长190

四、两晋时期的宦官制度192

(一)两晋宦官制度概况192

(二)两晋宦官的实际政治作用193

五、十六国政权的宦官制度195

(一)汉国及前赵政权的宦官制度195

(二)后赵政权的宦官制度197

(三)其他割据政权的宦官制度199

一、南朝的宦官制度201

(一)南朝宦官势力的衰落201

第二节 南北朝的宦官制度201

(二)南朝宦官势力衰落的原因203

(三)南朝宦官的使用范围204

(四)南朝宦官机构概况205

(五)南朝宦官对政事的干预206

二、北魏政权的宦官制度208

(一)北魏宦官制度的发展及其原因208

(二)北魏宦官任职情况213

(三)北魏宦官受爵情况217

(四)北魏宦官的来源与出身222

(五)北魏宦官的实际政治作用226

三、北齐与北周政权的宦官制度232

(一)北齐宦官势力的发展233

(二)北齐宦官机构概况236

(三)北周政权的宦官制度238

第五章 隋唐时代的宦官制度240

第一节 隋唐时代宦官势力的发展过程240

一、隋代及唐代初期对宦官势力的裁抑240

(一)隋代宦官制度发展概况240

(二)唐代初期裁抑宦官势力的措施243

二、唐代中期宦官势力的发展246

(一)武则天至中宗、睿宗统治时期宦官势力的发展246

(二)开元、天宝年间的宦官干政249

(三)肃宗、代宗时期宦官势力的急剧膨胀252

三、唐代后期的宦官专权254

(一)唐代后期宦官对禁军统领之权的专断255

(二)唐代后期宦官对中枢机要之权的把持256

(三)唐代后期宦官对君主的废立弑杀及操纵257

(四)唐代后期官僚集团与宦官集团之间的斗争259

(五)上层宦官集团的覆亡与唐王朝的崩溃261

第二节 隋唐时代的宦官机构及其有关制度263

一、隋唐宦官机构概况263

(一)内侍省264

(二)宦官的使职差遣与北衙诸司使267

二、隋唐宦官管理制度概况276

(一)宦官的选用制度276

(二)宦官的任职及品阶勋爵制度279

(三)宦官的其他管理制度285

(四)宦官的婚娶养子制度289

第三节 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及其影响294

一、唐代宦官专权的特点294

(一)宦官队伍的官僚化294

(二)宦官干政的合法化296

(三)宦官专权的延续化297

二、唐代宦官专权的原因298

(一)皇权的消长变化与宦官专权298

(二)藩镇势力的崛起与宦官专权300

(三)士人官僚的软弱与宦官专权301

三、唐代宦官专权的历史作用及影响302

(一)宦官专权在维护唐朝皇权方面的作用303

(二)宦官专权对唐朝政治的破坏作用304

(三)隋唐宦官制度的历史影响307

第四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宦官制度307

一、五代十国宦官制度概况307

(一)五代十国宦官的来源情况308

(二)五代十国的宦官机构及宦官任职情况310

(三)五代十国宦官干政预权的情况311

二、后唐政权的宦官与宦官制度313

(一)后唐宦官制度的发展过程313

(二)后唐宦官对政局的影响315

三、南汉政权的宦官与宦官制度318

(一)南汉宦官制度的特点318

(二)南汉宦官对政局的影响319

一、宋代宦官势力的发展概况322

第一节 两宋王朝的宦官制度322

第六章 宋辽金元时代的宦官制度322

(一)宋代裁抑宦官势力的措施323

(二)北宋前期宦官对军事活动的广泛参预328

(三)北宋后期宦官势力的一度兴盛331

(四)南宋初期宦官势力的严重受挫334

(五)南宋末期宦官势力的东山再起337

二、宋代的宦官机构及其有关管理制度339

(一)宋代的宦官机构339

(二)宋代的宦官选用制度342

(三)宋代的宦官叙迁任职制度348

(四)宋代的宦官奖惩制度以及其他有关制度358

第二节 辽金元诸朝的宦官制度362

一、辽朝的宦官与宦官制度362

(一)宦官制度在辽朝的出现363

(二)辽朝宦官制度概况365

二、金朝的宦官与宦官制度366

(一)宦官制度在金朝的出现366

(二)金朝宦官制度概况368

(三)金朝宦官在政治舞台上的实际作用370

三、元朝的宦官与宦官制度372

(一)宦官制度在元朝的出现372

(二)元朝宦官制度概况373

四、辽金元诸朝宦官制度的共同特点381

第七章 明代的宦官制度384

第一节 明代宦官势力的发展过程384

一、明代前期宦官势力的逐步兴起384

(一)洪武年间裁抑宦官势力的措施385

(二)洪武年间宦官势力的逐步兴起387

(三)永乐至宣德年间宦官势力的继续发展392

二、明代中期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396

(一)英宗朝宦官王振的专权396

(二)宪宗朝宦官汪直的专权399

(三)武宗朝宦官刘瑾的专权401

三、明代后期宦官专权局面的继续发展405

(一)神宗朝宦官矿监税使的横行肆虐405

(二)熹宗朝宦官魏忠贤的专权408

(三)明王朝的灭亡与宦官集团的崩溃411

第二节 明代的宦官机构及其有关制度414

一、明代宦官机构及职官设置概况414

(一)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司礼监414

(二)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其他监、司、局418

(三)明代二十四衙门之外的宦官机构421

(四)明代宦官提督的特务机构424

(五)明代京城之外的宦官派驻机构427

(一)宦官的选用制度436

二、明代宦官管理制度概况436

(二)宦官的管束惩罚制度441

(三)宦官的奖赏制度444

(四)宦官的其他管理制度449

第三节 明代宦官干政专权的特点及其作用451

一、明代宦官干政专权的特点451

(一)权阉威势气焰的极度嚣张451

(二)宦官机构职能的大幅扩张452

(三)专制皇权对宦官势力的有效控制458

(一)君臣隔绝与宦官专权460

二、明代宦官专权的原因460

(二)君主纵容与宦官专权461

(三)阉党附翼与宦官专权463

(四)相权衰落与宦官专权464

三、明代宦官专权的作用与影响466

(一)宦官专权对明代社会的破坏作用466

(二)宦官专权对明王朝统治的支撑作用471

一、清代初期宦官制度的建立472

第八章 清代的宦官制度472

第一节 清代宦官势力的衰落472

(一)天命至崇德年间宦官制度的雏形473

(二)顺治年间宦官制度的初建474

(三)康熙年间宦官制度的趋于完备476

二、清代裁抑宦官势力的措施478

(一)顺治、康熙朝裁抑宦官势力的措施478

(二)雍正、乾隆朝裁抑宦官势力的措施480

(三)嘉庆、道光朝裁抑宦官势力的措施482

三、清代裁抑宦官措施的特点及其作用483

(一)清代裁抑宦官措施的主要特点483

(二)清代裁抑宦官措施的效果与作用488

第二节 清代宦官机构及其有关管理制度492

一、清代宦官机构概况492

(一)宦官的品级职衔492

(二)宫廷宦官机构及其职掌494

(三)王公大臣私宅役使宦官的规定502

(一)宦官的选用制度505

二、清代有关宦官的管理制度505

(二)宦官的钱粮俸禄制度510

(三)宦官的惩罚制度512

(四)宦官的服饰制度517

(五)宦官的告假及退役制度518

第三节 中国宦官制度的灭亡522

一、太平天国政权的阉宦情况522

(一)太平天国对宦官制度的体制需求522

(二)太平天国建立宦官制度的计划的夭折524

二、清代后期上层宦官势力的增长525

(一)“母后垂帘”与清末权阉526

(二)清代后期宦官权势的增长变化530

三、中国宦官制度的最终灭亡537

(一)清王朝的崩溃与宦官制度的废除537

(二)紫禁城内宦官制度的残存540

(三)末代宦官的归宿542

索引547

后记5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