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中共党史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田荣山主编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5950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中共党史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中国社会13
一、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13
二、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经济16
三、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19
第二节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0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0
二、五四爱国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23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6
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26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成立30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32
一、党的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32
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34
第二章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38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38
一、党的三大,革命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制定38
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41
三、国共合作开创革命的新局面42
四、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45
第二节 五卅运动和全国革命高潮兴起46
一、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46
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48
三、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50
第三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与党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探索53
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53
二、工农运动的迅猛兴起56
三、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58
第四节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危害,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62
一、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62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64
三、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66
第三章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71
第一节 党继续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独立领导革命斗争71
一、革命进入低潮和共产党人的武装反抗71
二、“左”倾盲动主义的发生和党的六大74
三、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75
第二节 土地革命的开展,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80
一、农村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80
二、古田会议的召开,加强党和红军的建设81
三、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83
四、“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及纠正85
第三节 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88
一、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88
二、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90
三、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93
第四节 遵义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95
一、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95
二、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抗日民族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00
三、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05
第四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13
第一节 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13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13
二、洛川会议,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军事战略方针116
三、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21
四、克服右倾错误,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123
第二节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126
一、抗战出现严重危机,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126
二、坚持敌后抗战,统一战线策略的发展127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形成130
第三节 战胜严重困难,巩固抗战阵地132
一、敌后战场出现严重困难,党战胜困难的政策132
二、敌后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135
三、党在国统区和敌占区的艰苦斗争136
四、整风和大生产运动138
第四节 敌后战场转入局部反攻,抗日战争的胜利141
一、敌后战场的再发展141
二、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党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43
三、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44
四、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46
第五章 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性胜利150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150
一、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和党的方针150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153
三、准备自卫战争159
第二节 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162
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我党打败国民党的方针162
二、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64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166
四、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和政策168
第三节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169
一、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169
二、第二条战线的开辟171
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173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75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75
二、粉碎国民党集团“划江而治”的阴谋,将革命进行到底178
三、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179
四、人民政协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81
第六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86
第一节 党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全面实施186
一、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186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的全面确立188
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9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207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构想207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思考与总路线的提出209
第三节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全面开始212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和工业化的起步212
二、思想文化建设215
三、政治建设216
四、党的建设219
五、外交工作220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21
一、社会主义改造稳步前进221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进行和急促完成224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和遗留问题225
四、“一五”计划建设的成就228
第七章 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231
第一节 党的八大,探索的良好开端231
一、“十大关系”和一系列新方针的提出231
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33
三、八大以后的进一步探索236
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23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和纠“左”的曲折241
一、党内“左”的思想的滋长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241
二、“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243
三、纠“左”的努力及其中断,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245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和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继续探索248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248
二、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250
三、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发展和经济上调整任务的胜利完成254
第四节 十年建设的成就和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259
一、十年建设成就259
二、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有两个发展趋向261
第八章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26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大动乱266
一、“文化大革命”爆发时的国内外形势266
二、党和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的政治状况267
三、“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269
四、两次中央会议与“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271
五、全国动乱局面的形成273
第二节 “全面夺权”的新阶段,全国动乱的升级275
一、“一月风暴”掀起夺权狂潮275
二、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276
三、全国动乱的升级277
四、“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279
第三节 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正“左”倾错误的受挫281
一、在“左”倾方针指导下的“斗、批、改”运动281
二、林彪集团的篡权阴谋及其失败282
三、林彪集团的覆灭284
四、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受挫286
第四节 打开外交工作的新局面288
一、“左”倾错误造成的外交纠纷的纠正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288
二、中美关系缓和和中日建交290
三、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与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292
第五节 江青集团的覆灭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293
一、动乱的再起和围绕四届人大的斗争293
二、1975年的全面整顿及其反复295
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298
四、“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300
第九章 拨乱反正与历史的伟大转折302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2
一、全党全国揭批“四人帮”反革命集团302
二、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新的冒进308
三、拨乱反正的初步展开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311
第二节 实现历史伟大转折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19
一、中央工作会议319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21
第三节 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和改革开放的起步326
一、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326
二、调整社会关系330
三、加强党的建设332
四、调整国民经济,农村改革开始起步334
第十章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337
第一节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337
一、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37
二、农村改革的突破与城市改革的起步340
三、“六五”计划的完成与“七五”计划的制定342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344
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44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347
三、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351
四、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基本路线355
第三节 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继续前进359
一、治理整顿的开始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359
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继续363
三、抓紧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366
四、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369
五、十年规划、“八五”计划的制定和开始执行371
第四节 新时期对外关系的调整372
一、新时期对外关系的方针372
二、党和国家的对外工作375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378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形成378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重大意义378
二、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的新部署382
三、党的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化384
四、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389
第二节 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9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390
二、改革的全面推进与跨世纪宏伟蓝图392
三、宏观调控的决策与“软着陆”的实现395
第三节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397
一、邓小平逝世与新的中央领导集团的庄严宣告397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开始变为现实399
三、党的十五大和跨世纪的战略部署401
四、经受风险考验,应对严峻挑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405
五、“三个代表”的提出与党80年的基本经验413
后记419
热门推荐
- 2401192.html
- 3474445.html
- 2227956.html
- 2779537.html
- 2571909.html
- 2869649.html
- 1056598.html
- 3690146.html
- 655681.html
- 2385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6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2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63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2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7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3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3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2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0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