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活动的现场扫描 基于经济-哲学视角的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侠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08812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科研活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活动的现场扫描 基于经济-哲学视角的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从学院写作到启蒙写作1
导言1
第一部分 科学建制与运行的经济学分析1
1.警惕科研基金运行中的两大毒瘤4
2.如何评价科研投入回报5
3.科技活动中应设立小额贷款制度7
4.学术规范:徘徊在理想主义与犬儒主义之间9
5.重大项目“后评估”应该评估什么10
6.后常规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12
7.评审的困境与第三方鉴定何以可能14
8.科研中的不确定性该如何分担15
9.风险社会中的学术安全:虚拟与现实之间16
10.科研团队一定要阵容豪华吗18
11.谁是科技资源分配中的“控股公司”20
12.重大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应公开22
13.由拉弗曲线想到的科技投入与产出问题23
14.学术荣誉的剩余价值还有多少25
15.科研经费投入中有多少泡沫经费26
16.饶毅之矛能否刺穿没落的科技体制之盾28
17.科学界需要什么样的啄木鸟30
18.扩大科研资助来源,抑制选题实用主义33
19.透视中国科研环境存在的问题34
20.科技体制改革的边界:范式之内还是范式之外36
21.警惕学术界口味全面西餐化38
22.捍卫科研诚信的经济学意义39
23.重大项目的激励作用到底有多大41
24.打破中国科学场域的封闭特性43
25.科技奖励的“通货膨胀”亟待遏制45
26.应设立国家级高校管理奖46
27.科学传播困境的一种经济学解释模式48
28.是什么因素让科学论文沦落为草包科学55
29.谁绑架了中国的科技评审体制57
30.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科研奖励系统60
31.项目评审应建立申诉机制62
第二部分 科学共同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62
1.科学共同体的缘起与边界约束——基于经济学视角的阐释64
2.科技界“雇佣军”与“麦客”透视67
3.科学冲突视角下的承认与蔑视69
4.“郑人买履”、“三寸金莲”与中国的人才政策76
5.政策歧视视角下的科学界“走西口”现象78
6.科学界分层现象的一种经济学解释82
7.“千人计划”与中国人才政策的碎片化格局84
8.中国科学界需要科学骑士86
9.炫耀性科技项目与迷失的守门人87
10.科技“雇佣军”与科学地图上的“飞地”现象90
11.我们为何要尊重权威——解构权威与重塑“承诺—信任”机制94
12.项目博弈背后的学术资本炼金术96
13.学术兼职:伦理问题还是经济问题99
14.科学界的自律与苏格拉底悖论100
15.科学共同体的困境:群体密度与道德密度102
16.从他律到自律:重建规范的科研诚信结构104
17.人才的学术资本增量测评与边际产出率的分析107
18.后现代:科学资本怎样积累112
19.人才队伍建设的两种模式:曼联or皇马114
20.职称的最高境界:培养无用的好奇心116
21.撤稿:不应沦落为一种行为艺术117
22.科学的进化之路:从私人科学到公共科学119
23.科技伦理研究的误区121
24.科技界的利益集团形成机制:从寄生到共生123
25.中国科技事业已经开始全面起飞125
26.60年回眸:审视中国科技发展的速度与质量126
27.国际会议的贬值与思想的缺席128
28.科学的伦理关怀是一种人道主义130
29.进步与问题:美国眼中的中国科技现状131
30.科学传播徘徊于政府与市场之间133
31.学术浮躁的经济学分析135
第三部分 科技政策制定与运行过程的经济学分析1.科技政策制定:研究纲领与结构138
2.关注科技政策变迁中的不可通约性问题139
3.科学是可以规划的吗?141
4.科技政策如何克服“升级”饥渴症143
5.还有多少政策法规待“升级”144
6.谁来评价政策的质量146
7.科技政策质量的守门员147
8.警惕政策修订中的保守主义倾向149
9.关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最小公正量”151
10.科技评审的防线是如何被穿越的153
11.评审质量:隐秘的科学之痛154
12.群体迷思困境下的政策质量粗糙化趋势157
13.制度性诚信赤字的成因与防治159
14.构建中国科技政策质量测度体系162
15.论构建中国科技政策的质量测度体系的一些思考163
16.重视科技政策敏感性分析的研究171
17.功利主义战略迟滞人文社会科学发展173
18.科技行业协会的休眠与制度性利他的两难困境174
19.《科技进步法》修订:一个需要更多关注的话题177
20.关于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的结构的一些思考178
21.科技投入总量与结构安排的矛盾有待厘清181
22.如果种子不死183
23.警惕科技政策制定中的高级寻租现象186
24.中国科技政策的路标与里程碑188
25.应急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是风险社会的最后一道屏障190
第四部分 高等教育、创新与科学文化的经济学分析190
1.中国大学流行两种富贵病:炫耀与冷漠193
2.西西弗斯的石头与迷失的大学197
3.大学的精神镜像198
4.“塞壬”歌声环绕下的大学精神生活200
5.“钱学森之问”的结构与被切割的历史感202
6.一流以后还要怎样: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204
7.我们为何缺少杰出的教育家207
8.被利益扭曲与透支理想的大学208
9.被围困的大学从哪里突围210
10.创建一流大学需要真正的竞争211
11.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出路:旧瓶装新酒212
12.捍卫教育评价体系的最低公平214
13.从索洛余值看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215
14.中国自主创新基础条件诊断217
15.创新:一种介于本能与制度之间的活动219
16.中国是否已经陷入创新饱和状态?220
17.“五四”的遗嘱与未了的契约222
18.文化复古主义是一种伪装的时代精神224
19.经验主义是创新的扶手还是绊脚石226
20.请经常用“奥卡姆剃刀”清理我们的思想227
21.应对恐慌有赖提升科学人文素养228
22.科学素养为何跟不上经济发展230
23.重拍与文化创新空间232
24.韦伯命题与中国创新文化重构234
25.困扰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三种思潮236
26.真理只是权力游戏的标签吗?238
27.“钟形曲线”与科学解释的限度239
28.作为地方性知识中医该如何超越自身241
29.“五四”精神该升级了243
30.学而优之后当选择什么246
31.华南虎照与怀疑主义时代的出路247
32.廉价是科学的美德而不是罪过249
33.为未来投资:科技界更需要扩大内需250
34.被收买的科学还是科学吗252
35.技术进步、犬儒主义与启蒙的幻象253
36.六十年的叙事与表达:从政治乌托邦到文艺复兴260
参考文献264
本书部分文章出处268
后记275
热门推荐
- 1927030.html
- 1183054.html
- 2361463.html
- 1588089.html
- 3534323.html
- 3486682.html
- 1112918.html
- 2887862.html
- 2467668.html
- 2955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5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05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9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8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58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68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9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7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