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兴起、变迁与模式转换 以武汉市为个案的制度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兴起、变迁与模式转换 以武汉市为个案的制度考察
  • 李占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ISBN:710402661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兴起、变迁与模式转换 以武汉市为个案的制度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基本概念诠释1

二、选题意义12

三、对已有研究的综述21

四、研究方法29

五、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31

第一章 中国现代城市的孕育成长36

一、中国的传统城市36

二、现代城市的孕育形成:国家、社会与公共领域的视角39

三、武汉现代城市的萌发与形成44

第二章 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兴起的背景50

一、历史背景:传统城市社会福利活动概述51

(一)传统城市社会福利活动的产生和兴起51

(二)传统城市社会福利活动的发展和成熟54

(三)小结:公共领域视野中的传统城市社会福利活动60

二、客观背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62

(一)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兴起的客观需要62

(二)民间举办的福利事业兴起的客观需要67

三、主观背景:现代与传统、中国与西方思想理念的交融71

(一)国家政府72

(二)民间社会76

(三)西方教会79

第三章 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兴起81

一、现代城市福利事业的发端:民国之前社会福利事业概略81

(一)国家举办的福利事业82

(二)民间社会举办的福利事业84

(三)西方教会举办的福利事业91

二、现代城市福利事业的活跃:民国时期的社会福利事业94

(一)国家举办的福利事业95

(二)民间社会举办的福利事业98

(三)西方教会举办的福利事业109

(四)国家、社会和西方教会合作举办的福利事业115

第四章 民国时期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模式分析123

一、福利事业中的国家与社会:结构、功能与互动123

(一)福利供给主体的角色:社会—国家型或大社会、小国家型模式124

(二)福利供给主体的关系:合作监督模式139

(三)国家对社会的改造、整合与调控146

(四)总结:公共领域视野下的国家与社会153

二、福利事业的社会福利学考察:对象、效果与功能155

(一)福利事业保障的对象:部分补缺模式156

(二)福利事业保障的水平和效果:救急生存型模式161

(三)福利事业的社会功能169

第五章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变迁与模式分析174

一、城市社会福利事业新型模式的建立176

(一)国家的扩张与社会的消亡176

(二)以就业为分野的两个福利体系的形成187

二、福利事业中的国家与社会:结构、关系与功能189

(一)福利供给主体的角色:国家型或主体—边缘型模式189

(二)福利供给主体的关系:同化控制模式192

(三)国家与社会的功能:基于公共领城的视角195

三、社会福利学的基本模式分析196

(一)福利事业保障的对象:补缺模式197

(二)福利事业保障的水平和效果:最低生活型模式202

(三)福利事业的社会功能:工业绩效模式204

四、总结:社会主义社会福利的理想与现实207

第六章 改革开放时期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变迁与模式分析216

一、新时期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217

(一)国家办福利事业的改革:社会化与市场化218

(二)社会力量的重新崛起:社区服务229

(三)福利产业的萌芽:营利性福利机构的出现235

二、社会福利事业中的国家与社会237

(一)福利供给主体的角色:国家—社会型或大国家、小社会型模式237

(二)福利供给主体的关系:行政督导模式241

三、社会福利学的基本模式分析247

(一)福利事业保障的对象:成长中的制度型模式248

(二)福利事业保障的水平:基本生活型模式250

(三)福利事业现有模式的缺陷与弊端251

第七章 基本结论、前景展望与政策建议258

一、百年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史的若干规律和启示259

二、新世纪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前景展望267

(一)福利供给主体的角色:小国家—大社会—小市场型模式268

(二)福利供给主体的关系:合作互制模式273

(三)福利事业保障的对象:统一的制度型模式278

(四)福利事业保障的水平:全面的发展型模式279

三、当前城市社会福利事业改革的政策建议280

(一)城市福利事业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281

(二)对当前城市社会福利事业改革的政策建议285

参考文献298

后记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