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习坦学术论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张习坦学术论文集
  • 曹务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3108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79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698页
  • 主题词:流行病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张习坦学术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病毒性肝炎研究1

1.1 甲型肝炎3

1.1.1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的提取与鉴定&张习坦 朱明宝 窦凤琴等3

1.1.2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IgM抗体反应&张习坦 窦凤琴 朱明宝等11

1.1.3 应用快速免疫电镜方法检出甲型肝炎病毒&张习坦 朱明宝 李德荣15

1.1.4 应用微量固相放射免疫测验检测甲型肝炎抗原和抗体&张习坦 窦凤琴 朱明宝等18

1.1.5 应用固相放射免疫试验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张习坦 窦凤琴 朱明宝等23

1.1.6 甲型肝炎的早期实验诊断方法&张习垣27

1.1.7 甲型肝炎感染标记的早期诊断价值&张习坦 窦凤琴 朱明宝等34

1.1.8 北京郊区甲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王海涛 蒋豫图 马静37

1.1.9 部队新兵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张习坦 马静 朱明宝等40

1.1.10 STRAIN OF HEPATITIS A VIRUS CAUSING CYTOPATHIC EFFECTS ISOLATED IN A549 CELL LINE&吴镇 鞠连才 邵惠训等45

1.1.11 应用催化模型分析京沪城乡甲型肝炎流行趋势&张习坦52

1.1.12 应用BA-ELISA检测甲型肝炎IgM抗体&窦凤琴 初连瑞 吴晓明等56

1.1.13 某校甲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张习坦 马静 窦凤琴58

1.1.14 儿童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血清学分型&张习坦 马静 窦凤琴61

1.2 乙型肝炎64

1.2.1 应用大肠杆菌合成的HBcAg检测抗-HBc的结果&张习坦 马静 朱明宝等64

1.2.2 北京郊区农村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的调查&王海涛 蒋豫图 马静等67

1.2.3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慢性携带者的若干特征&王海涛 蒋豫图 马静等71

1.2.4 北京某郊区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王海涛 蒋豫图 马静等74

1.2.5 乙型肝炎的血清学标记及其意义&王海涛 张习坦 马静等79

1.2.6 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可逆催化模型分析&王海涛 张习坦 马静等83

1.2.7 海军某航校病毒性肝炎分型研究&窦凤琴 张习坦 马静等87

1.2.8 某校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窦凤琴 张习坦 马静等90

1.2.9 部队人群中HBV感染因素的分析&向启贵 张习坦 马静等95

1.2.10 部队人群中甲、乙型肝炎感染率的催化模型分析&窦凤琴 张习坦 马静等102

1.2.11 新生儿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后的免疫应答效应&殷书荣 董惠兰 王耀祖等107

1.2.12 检测血清中抗乙型肝炎X抗原ELISA夹心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吴在川 陈万荣 阎惠平等111

1.2.13 检测血清中抗乙型肝炎X抗体ELISA竞争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吴在川 金灵 陈万荣等115

1.2.14 抗HBx IgM的检测及临床应用&吴在川 金灵 陈万荣等119

1.2.15 乙型肝炎感染后血清HBx Ag和抗-HBx的动态观察&吴在川 王志明 田琦琦等122

1.2.16 乙型肝炎X抗原和抗-HBx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吴在川 蒋豫图 张习坦等124

1.2.17 抗乙型肝炎X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吴在川 金灵 陈万荣等127

1.2.18 原发性肝癌与血清中HBxAg和抗-HBx的关系&吴在川 汪爱勤 陈万荣等131

1.2.19 HBV基因分型方法在家系传播研究中的应用&王金立 蒋豫图 唐时幸等134

1.2.20 叶下珠对乙型肝炎病毒结构与复制的影响&米志宝 陈万荣 张习坦等139

1.2.21 中草药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米志宝 陈鸿珊 张习坦等143

1.2.22 上海、天津、太原三市部分农村人群HBsAg阳性者某些特征的比较研究&李敬云 鲁晏希 鲍作义等146

1.2.23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阴转的因素&米志宝 吴晓明 张习坦等150

1.2.24 抗嗜肝DNA病毒中草药的体外快速筛选&米志宝 蒋豫图 张习坦等153

1.2.25 以Pre S1合成肽为抗原检测Pre S1抗体&冯福民 米志宝 张习坦等157

1.2.26 DUCK HEPATITIS B VIRUS MODEL FOR SCREENING OF ANTIVIRAL AGENTS FROM MEDICINAL HERBS&米志宝 陈鸿珊 张习坦等162

1.2.27 用嗜肝DNA病毒模型筛选抗病毒中草药&米志宝 陈鸿珊 张习坦等168

1.2.28 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冯福民 米志宝 王洪莉等172

1.2.29 EXPRESSION OF HBV PRE S1 PEPTIDE IN E_COLi AND PRODUCT CHARACTERIZATION&米志宝 郭巨涛 冯福民等175

1.2.30 前S1蛋白的基因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冯福民 米志宝 张习坦等180

1.2.31 前S1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冯福民 徐应军 米志宝等183

1.2.32 乙肝患者血液、尿液和唾液中平行检出前S1抗原&冯福民 米志宝 张习坦等187

1.2.33 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标志&冯福民 米志宝 张习坦等191

1.2.34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冯福民 米志宝 张习坦等194

1.2.35 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冯福民 米志宝 张习坦等198

1.2.3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Meta分析&胡蓉 曹务春 张习坦等201

1.2.37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免疫效果&管荣斌 韩光红 张习坦等205

1.2.38 THE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PRES1/ANTI-PRES1 IN HBV INFECTION&冯福民 米志宝 张习坦等206

1.2.39 HBV感染者血、尿和唾液中前S1抗原检测&冯福民 米志宝 张习坦等212

1.2.40 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液、尿液和唾液中前S1抗原检测分析&冯福民 米志宝 张习坦等216

1.2.41 不同人群和标本中前S1抗原检测的意义&冯福民 孙淑丰 米志宝等220

1.2.42 3069名部队干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因素研究&管荣斌 韩光红 张习坦等223

1.2.43 147例小儿急性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分型及临床特点观察&张鸿飞 张习坦 窦凤琴等227

1.2.44 THE ROLE OF RECOMBINANT HUMAN FUSION PROTEIN IL-6/IL-2(CH925)IN HEPADNA VIRUS INFECTION TREATMENT&赵春华 米志宝 张习坦等229

1.3 丙型肝炎233

1.3.1 我国部分地区献血员HC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唐时幸 马贤凯 张习坦等233

1.3.2 医务人员HBV、HC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唐时幸 马贤凯 张习坦等237

1.3.3 抗HCV阳性献血员HCV RNA PCR检测和分型研究&唐时幸 马贤凯 孟庆华等241

1.3.4 河北省固安县某农村HAV、HBV、HCV感染比较流行病学研究&唐时幸 蒋豫图 张习坦等246

1.3.5 河北省固安县某农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研究&唐时幸 蒋豫图 张习坦等249

1.3.6 河北省固安县某农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横断面调查&唐时幸 蒋豫图 马贤凯等253

1.3.7 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抗体的检测研究&唐时幸 马贤凯 王金立等255

1.3.8 HCV感染者抗-HCV抗体产生的不均匀性与B细胞优势克隆&唐时幸 王海涛 鲍作义等258

1.3.9 中国藏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宋宏彬 王海涛 唐时幸等264

1.3.10 我国部分地区HCV感染者抗-HCV抑制率的研究&宋宏彬 王海涛 唐时幸等268

1.3.11 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者体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序列的分布&宋宏彬 王海涛 唐时幸等272

1.4 戊型肝炎273

1.4.1 我国流行性非甲非乙肝炎调查的初步报告&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273

1.4.2 新疆肠道传播非甲非乙肝炎研究——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殷书荣 田辛 鲍作义等278

1.4.3 恒河猴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保护性研究&殷书荣 田辛 鲍作义等284

1.4.4 恒河猴实验感染戊型肝炎的研究&殷书荣 田辛 鲍作义等288

1.4.5 肠道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在恒河猴中的传代研究&殷书荣 田辛 鲍作义等292

1.4.6 细胞分离戊型肝炎病毒的初步研究&殷书荣 田辛 刘玉堂等296

1.4.7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李敬云 张习坦 田辛等299

1.4.8 204例非甲、非乙、非丙、非戊型肝炎病例的特征和病因分析&李敬云 鲍作义 张习坦等302

1.4.9 新疆吐鲁番农村自然人群HE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周育森 张习坦 邓大荣等303

1.4.10 新疆某农村维吾尔族自然人群中HEV、HAV感染的比较流行病学研究&周育森 张习坦 王天祥等306

1.5 庚型肝炎及其他309

1.5.1 中国人庚型肝炎病毒(HGV)部分基因的克隆和cDNA序列测定&周育森 王海涛 唐时幸等309

1.5.2 HGV和TTV不是我国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杜兰英 董京芳 周育森等311

第二部分 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315

2.1 森林脑炎调查研究317

2.1.1 新疆森林脑炎的调查和防治(1973—1976)&艾承绪等317

2.1.2 森林脑炎血凝抑制试验&张习坦等324

2.1.3 影响森林脑炎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的某些因素的研究&张习坦等327

2.1.4 用滤纸片采微量血检测森林脑炎血凝抑制抗体的方法&张习坦等331

2.1.5 新源县那拉提地区人及动物森林脑炎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张习坦等333

2.2 莱姆病研究335

2.2.1 从新疆采集的全沟硬蜱中分离出莱姆病病原体&曹胡祥 张习坦 马静等335

2.2.2 我国莱姆病地理分布调查&张启恩 张习坦 张泮河等337

2.2.3 全沟硬蜱体内伯氏疏螺旋体的分离及特征&柴光军 张习坦 孔惟惟等341

2.2.4 莱姆病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柴光军 张习坦 张启恩等346

2.2.5 从全沟硬蜱分离的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学特征&柴光军 张习坦348

2.2.6 我国莱姆病螺旋体的免疫化学分析——全沟硬蜱分离株抗原的异质性&柴光军 张习坦353

2.2.7 伯氏疏螺旋体鞭毛蛋白特异性区段的基因克隆和表达&李新军 张启恩 张泮河等357

2.2.8 重组伯氏疏螺旋体鞭毛抗原用于莱姆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研究&李新军 张启恩 张泮河等362

2.2.9 大兴安岭林区人群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危险因素及防蜱措施调查&高东旗 曹务春 张习坦等365

2.2.10 用聚合酶链方法对北京林区莱姆病疫源地及莱姆病病原体基因型的探索性研究&李建民 曹务春 张习坦等368

2.2.11 莱姆病研究进展&何静 曹务春 张习坦等374

2.3 人埃立克体病研究379

2.3.1 蜱类及蜱媒疾病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曹务春 张习坦 许荣满379

2.3.2 人埃立克体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Ⅰ:蜱标本中病原体DNA检测&曹务春 张习坦 张泮河等382

2.3.3 蜱标本中查菲埃立克体的检测与鉴定&曹务春 戴晓红 张泮河等386

2.3.4 PCR检测蜱中查菲埃立克体DNA及其序列分析&曹务春 张习坦 张泮河等389

2.3.5 16S rRNA全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我国南方蜱中单核细胞埃立克体&曹务春 高玉敏 戴庆华等394

2.3.6 Identification of Ehrlichia chaffeensis by Nested PCR in Ticks from Southern China&WU-CHUN CAO YU-MIN GAO PAN-HE ZHANG等400

2.3.7 应用半巢式PCR检测我国北方一些蜱种中的查菲埃立克体&高东旗 曹务春 张习坦等406

2.3.8 我国北方蜱中人粒细胞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的检测&高东旗 曹务春 赵秋敏等411

2.3.9 半套式PCR检测蜱中查菲埃立克体的评价&戴庆华 曹务春 张习坦等416

2.3.10 用半套式PCR检测蜱和啮齿动物中查菲埃立克体&高玉敏 曹务春 张习坦等418

2.3.11 Granulocytic Ehrlichiae in Ixodes persulcatus Ticks from an Area in China Where Lyme Disease Is Endemic&WU-CHUN CAO QIU-MIN ZHAO PAN-HE ZHANG等423

2.3.12 DETECTION OF Ehrlichia Chaffeensis DNA IN TICKS FROM NORTH-EAST CHINA&Gai Dibgqu Cao Wuchun Zhang Xitan等430

2.3.13 野外采集标本中人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扩增方法及应用&高玉敏 曹务春 张习坦等435

2.3.14 大兴安岭地区人群埃立克体感染的调查&高东旗 曹务春 张习坦等440

2.3.15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埃立克体病自然疫源地的调查&高东旗 曹务春 张习坦等446

2.3.16 福建西北林区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高东旗 曹务春 张习坦等449

2.3.17 黑龙江全沟硬蜱中检测出类似人粒细胞埃利希体的病原体DNA&赵秋敏 曹务春 张习坦等452

2.3.18 粒细胞埃立克体444-Epank基因的检测与序列分析&赵秋敏 曹务春 李建民等455

2.3.19 北京林区蜱类和鼠类调查&李建民 曹务春 张习坦等459

2.3.20 三种蜱媒传染病在媒介蜱和鼠类中复合感染的研究&赵秋敏 吴晓明 张泮河等465

2.3.21 人埃立克体病的发现与研究进展&曹务春 张习坦471

2.4 蜱传斑点热477

2.4.1 我国斑点热立克次体新种检测及其rOmpA基因序列分析&张泮河 曹务春 张习坦等477

2.4.2 我国部分地区蜱传斑点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张泮河 曹务春 张习坦等482

2.4.3 吉林省长白山区斑点热立克次体自然疫源地调查&郝永建 曹务春 高淑萍等484

2.4.4 190 kD R.rOmpA基因序列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检测&郝永建 曹务春 高淑萍等488

2.4.5 某部驻区蜱传斑点热自然疫源地调查&郝永建 曹务春 高淑萍等492

第三部分 新发传染病防控及其他497

3.1 新旧传染病的威胁及对策&张习坦499

3.2 新传染病的出现及对策&张习坦503

3.3 近20年新发现的传染病及有关问题&张习坦506

3.4 警惕与防范新传染病的流行&张习坦509

3.5 警惕新传染病&张习坦511

3.6 发现和确认新传染病的策略与方法&张习坦514

3.7 应重视和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张习坦517

3.8 从SARS论及新发传染病&张习坦519

3.9 与新传染病结缘30年&张习坦521

3.10 新发传染病的威胁与对策&张习坦524

3.11 流行病学研究40年的回顾&张习坦527

3.12 组织研究室开展科学研究的要点&张习坦535

3.13 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展&唐时幸 张习坦538

3.14 流行病学知识问答A部分&张习坦541

3.15 世界结核病流行概况与DOTS推广进展&李升团 张习坦543

3.16 聚类分析对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分型的探讨&郭秀花 曹务春 胡良平等547

3.17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展望&郭秀花 曹务春 张习坦551

3.18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研究进展&郭秀花 曹务春 张习坦556

3.19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刘玮 张翠英 吴晓明等560

3.20 检验肉毒毒素的一种新方法——禽眼睑接种法&张启恩 张习坦 张绪团等565

3.21 SAMPLING SURVEY ON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0~6-YEAR-OLD CHILDREN IN CHINA&Z-H.Xie S-Y.Bo X-T.Zang X.L.Yang等568

3.22 SAMPLING SURVEY OF DISABILITY IN 0~6 YEAR-OLD CHILDREN IN CHINA&Hui Zhang Shao-hua BO Xi-Tan Zhang等579

第四部分 军队疾病监控及地理信息系统分析587

4.1 疾病监测的进展&张习坦589

4.2 开展军队疾病监测工作的设想&张习坦593

4.3 疾病监测概论&张习坦596

4.4 卫生防疫队流行病科的任务和建设&张习坦599

4.5 试论部队疾病监测试点工作&韩光红 张习坦 邓兵等604

4.6 疾病监测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韩光红 张习坦607

4.7 法定传染病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的比较研究&韩光红 张习坦 邓兵等610

4.8 试论军队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对策&韩光红 张习坦 邓兵等611

4.9 军队疫情监测系统的建立与监测方法的研究&614

4.10 军队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其预防对策探讨&617

4.11 部队肺结核病发病调查&620

4.12 部队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成本-效益分析&622

4.13 军队传染病防制及其流行病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626

4.14 部队肺结核发病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630

4.15 1992-1996年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634

4.16 部队结核病现状及其控制&638

4.17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642

4.18 我国重要自然疫源地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646

4.19 军队主要传染病流行状况和趋势&651

4.20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空间分布&656

4.21 部队东南沿海驻训卫生防疫问题及其对策&662

4.22 北京市卫生学流行病学信息系统的建立&665

4.23 军队疾病监测的现状分析及其建议&669

第五部分 附录673

附录A 撰写的战区、灾区及疫区疫情调查分析报告目录675

附录B 主编、参编及主审的专著目录676

附录C 获奖项目677

附录D 曾兼任的学术职务678

“论文集”出版感言(编后语)6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