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 周玉梅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3575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1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分析7

1.1可持续发展7

1.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7

1.1.2可持续发展的内容10

1.1.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2

1.2经济可持续发展16

1.2.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7

1.2.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19

1.2.3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21

1.2.4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25

1.3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28

1.3.1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依据28

1.3.2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优势31

1.3.3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33

1.3.4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定位37

第2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人思想41

2.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41

2.1.1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41

2.1.2自然生产力的作用47

2.1.3人类生产对自然的影响52

2.2西方经济学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54

2.2.1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54

2.2.2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60

2.2.3当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62

2.3国内专家学者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68

2.3.1刘思华的“现代经济发展的三重转变”68

2.3.2戴星翼的“自然资源存量稳定”69

2.3.3潘家华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权衡”70

2.3.4诸大建的“减物质化经济增长”72

2.3.5厉以宁的“生态效益型发展道路”74

第3章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状况76

3.1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已初见成效76

3.1.1人口与经济关系得到控制76

3.1.2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提高78

3.1.3环境保护投资快速增长78

3.1.4生态环境建设成果明显79

3.1.5环境政策体系初步形成82

3.2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83

3.2.1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83

3.2.2传统发展模式的制约88

3.2.3经济结构的失衡91

3.2.4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99

3.2.5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滞后101

3.3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仍任重道远102

3.3.1人口压力持续巨大102

3.3.2自然资源相对短缺104

3.3.3生态恶化尚未遏制108

3.3.4环境污染依然严重109

第4章外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113

4.1美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113

4.1.1美国环境管理113

4.1.2美国环境产业116

4.1.3美国生态工业园区118

4.1.4美国环境影响评价120

4.2日本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122

4.2.1日本环境恶化趋势依然存在122

4.2.2日本环境投资123

4.2.3日本循环经济126

4.2.4日本环境保护法律131

4.3德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133

4.3.1德国环境管理手段133

4.3.2德国环境技术137

4.3.3德国循环经济139

4.4荷兰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143

4.4.1荷兰环境计划内容143

4.4.2荷兰环境责任系统143

4.4.3荷兰生态环境税收145

4.4.4荷兰环境成本信息147

4.5韩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149

4.5.1韩国的环境保护149

4.5.2韩国环境税费制度154

4.5.3韩国循环经济157

4.5.4韩国亲环境农业161

4.6新加坡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164

4.6.1新加坡环境保护机构164

4.6.2新加坡环保法律体系167

4.6.3新加坡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70

4.6.4新加坡循环经济173

4.6.5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176

第5章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179

5.1发展循环经济179

5.1.1循环经济的内涵179

5.1.2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181

5.1.3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183

5.2优化经济结构186

5.2.1提升产业结构186

5.2.2优化地区结构189

5.2.3优化城乡结构191

5.3推进绿色技术创新194

5.3.1绿色技术创新的含义194

5.3.2绿色技术创新的意义195

5.3.3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因素197

5.3.4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200

5.4建立生态环境税费制度203

5.4.1完善排污收费制度203

5.4.2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206

5.4.3建立生态税收制度209

5.5协调贸易与环境之间关系213

5.5.1世贸组织有关贸易与环境的规定213

5.5.2绿色壁垒对中国贸易与环境的影响215

5.5.3中国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对策218

第6章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系统221

6.1政府的生态职能221

6.1.1环境保护成为政府基本职能的原因221

6.1.2政府干预的环境负效应225

6.1.3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特殊功能227

6.1.4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231

6.2企业的生态责任234

6.2.1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阐释234

6.2.2企业承担生态责任的价值238

6.2.3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244

6.3民间环保组织的特殊作用249

6.3.1民间环保组织的目标和特征249

6.3.2民间环保组织的积极作用253

6.3.3民间环保组织存在的问题255

6.1.4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和完善258

参考文献262

后记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