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进流体动力控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先进流体动力控制
  • 郭生荣,訚耀保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3484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液压传动系统-流体动力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先进流体动力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概述1

1.2导弹舵机系统技术2

1.2.1导弹技术的发展2

1.2.2导弹的组成4

1.3火箭飞行控制技术5

1.3.1火箭的原理5

1.3.2火箭的历史5

1.3.3火箭的分类6

1.3.4运载火箭6

1.4航天飞机控制技术7

1.5先进流体动力控制技术9

1.5.1概述9

1.5.2国外研究现状11

1.5.3我国研究与发展现状12

参考文献12

第2章 工作介质15

2.1液压油15

2.2磷酸酯液压油17

2.3喷气燃料(燃油)18

2.4航天煤油19

2.5自然水(淡水与海水)20

2.6压缩气体(空气、氮气、惰性气体)21

2.7燃气发生剂22

参考文献23

第3章 液压蓄能器系统25

3.1液压蓄能器25

3.1.1液压蓄能器的分类、原理及功用25

3.1.2蓄能器的容量27

3.1.3蓄能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8

3.1.4蓄能器的应用30

3.2液压蓄能器系统案例48

3.2.1液压蓄能器用于储存能量时的分析案例48

3.2.2液压蓄能器用于吸收脉动压力时的分析案例67

3.2.3液压蓄能器用于吸收冲击压力时的案例74

3.2.4液压蓄能器用于吸收系统管路热膨胀的案例76

3.2.5液压蓄能器性能试验及换算案例77

3.3极端温度环境下的飞行器液压蓄能器与气瓶特性83

3.3.1极端温度下的应用84

3.3.2真实气体的范德瓦尔斯方程84

3.3.3高压气瓶充气质量85

3.3.4高压气瓶和气腔的气体压力特性86

3.3.5蓄能器特性87

3.3.6结论88

参考文献88

第4章 飞行器电液伺服控制技术90

4.1概述90

4.1.1发展概况90

4.1.2机载电液控制技术91

4.1.3发展动向91

4.1.4新材料——电液技术进化的重要促成因素93

4.1.5电流变流体技术93

4.2弹性O形圈密封技术94

4.2.1 O形圈的构型和密封原理94

4.2.2 O形圈密封的特点95

4.2.3 O形圈材料95

4.2.4 O形圈的选取和设计96

4.2.5 O形圈的保护和故障防止98

4.3飞行器电液伺服技术98

4.3.1大功率99

4.3.2高压、高温100

4.3.3高速102

4.3.4高可靠性102

4.3.5数字化、信息化104

4.4防空导弹控制执行系统106

4.4.1设计综合要求106

4.4.2必要性、可行性论证过程108

4.4.3设计准则110

4.4.4性能试验115

4.4.5结论117

4.5防空导弹辅助能源117

4.5.1能源方案分类118

4.5.2应用实例121

4.6飞行器燃气涡轮泵液压能源应用技术127

4.6.1燃气初级能源的应用127

4.6.2燃气涡轮泵的应用128

4.6.3燃气涡轮泵液压系统工作区域129

4.7液压舵机系统功率匹配设计131

4.7.1液压舵机系统负载模型131

4.7.2伺服机构输出特性与负载轨迹最佳匹配133

4.7.3实际舵机系统能源需求状况134

4.7.4工作压力变化因素与系统频率特性134

参考文献136

第5章 飞机液压能源系统137

5.1概述137

5.1.1液压系统的定义137

5.1.2液压能源系统的功能要求138

5.1.3主流机型的液压能源系统液压泵分配比较139

5.2飞机液压系统热分析与油液温度控制技术140

5.2.1飞机液压系统热分析基础140

5.2.2飞机液压系统静态热分析建模与静态温度计算方法141

5.2.3飞机液压系统动态热分析建模与动态温度计算方法143

参考文献150

第6章 海洋波浪能摆式能量转换元件152

6.1概述152

6.2摆式能量转换原理及其波浪能发电系统153

6.3波浪能与液压能的转换元件155

6.3.1波浪能转换元件结构155

6.3.2数学模型156

6.3.3关键技术164

6.4实践案例169

参考文献171

第7章 液压泵172

7.1概述172

7.2基本特性176

7.2.1压力176

7.2.2排量和流量177

7.2.3功率177

7.2.4效率177

7.3数学模型与基本方程179

7.3.1轴向柱塞泵179

7.3.2外啮合齿轮泵187

7.4考虑热传递的恒压柱塞泵温度特性评价191

7.4.1柱塞泵效率特性191

7.4.2考虑热传递时的柱塞泵特性193

7.4.3模型仿真实例196

7.5液压泵的选型200

参考文献201

第8章 非对称液压阀控非对称液压缸动力机构202

8.1零开口非对称液压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动力机构202

8.1.1液压缸换向前后的压力突变204

8.1.2负载边界206

8.2非对称液压阀控制系统速度增益特性206

8.2.1零开口阀控液压缸动力机构速度增益特性207

8.2.2正开口阀控液压缸动力机构速度增益特性209

8.2.3负载力边界211

8.2.4实践案例211

8.3液压缸和气缸的固有频率212

8.3.1液压缸和气缸的分类212

8.3.2活塞初始位置对气缸固有频率的影响213

8.3.3活塞初始位置对液压缸固有频率的影响216

8.3.4液压缸系统和气动气缸系统比较218

8.4对称不均等正开口液压滑阀218

8.4.1对称不均等液压滑阀及其压力特性219

8.4.2零位压力值及零位泄漏量222

8.4.3应用事例223

参考文献223

第9章 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225

9.1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及其演变过程225

9.1.1电液控制技术225

9.1.2电液伺服阀的历史227

9.1.3电液伺服阀结构演变过程230

9.1.4极端环境下的电液伺服元件237

9.2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238

9.3力反馈电液伺服阀的基本方程238

9.3.1永磁式力矩马达的基本方程238

9.3.2双喷嘴挡板阀的基本方程243

9.3.3衔铁组件的力矩方程246

9.3.4主阀芯力平衡方程246

9.4力反馈电液伺服阀的传递函数247

参考文献248

第10章 射流管电液伺服阀250

10.1概述250

10.2射流伺服阀国外专利254

10.3射流伺服阀在航空飞行器上的应用259

10.4射流伺服阀基本原理与结构266

10.4.1分类及工作原理266

10.4.2结构与特点275

10.5射流管伺服阀射流前置级压力特性276

10.5.1接收器接收孔的接收面积276

10.5.2射流管前置级模型与压力特性277

10.5.3射流旋涡与射流负压现象279

10.5.4阀体疲劳寿命定量计算281

10.6射流管伺服阀零偏零漂产生机理与抑制措施282

10.6.1零偏零漂的定义及其产生机理282

10.6.2零偏零漂抑制措施287

10.6.3实践案例287

10.7三维离心环境下射流管伺服阀的零偏特性289

10.7.1三维离心环境下射流管伺服阀力学模型289

10.7.2三维离心环境下射流管伺服阀的零偏值291

10.7.3案例讨论294

10.7.4三维离心环境下零偏的抑制措施298

参考文献299

第11章 电液伺服阀优化设计301

11.1基于幅值裕度的电液伺服阀优化设计301

11.1.1概述301

11.1.2理论分析302

11.1.3优化设计305

11.2电液伺服阀力矩马达综合刚度优化设计306

11.2.1概述306

11.2.2理论分析306

11.2.3力矩马达设计309

11.3带补偿节流器的电液伺服阀310

11.3.1结构原理310

11.3.2理论分析310

11.3.3特性分析314

11.4非对称喷嘴挡板式单级电液伺服阀315

11.4.1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结构316

11.4.2理论分析316

11.4.3应用分析320

11.5力反馈两级电液伺服阀喷嘴挡板阀的非对称性321

11.5.1喷嘴挡板初始间隙对称与不对称特性321

11.5.2喷嘴直径对称与不对称特性324

参考文献327

第12章 极端温度环境下的电液伺服阀328

12.1温度对电液伺服阀配合间隙的影响328

12.2温度对液压油黏度的影响330

12.3温度对阀腔流场的影响331

12.4温度对磁性材料的影响334

12.5试验案例及其结果分析335

参考文献336

第13章 振动、冲击、离心环境下的电液伺服阀337

13.1振动、冲击环境下的电液伺服阀337

13.1.1振动、冲击环境下的电液伺服阀数学模型337

13.1.2单位阶跃加速度环境下的电液伺服阀338

13.1.3单位脉冲加速度环境下的电液伺服阀341

13.1.4振动条件下的电液伺服阀347

13.2离心环境下的电液伺服阀355

13.2.1牵连运动为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355

13.2.2离心环境为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电液伺服阀355

13.2.3离心环境为匀加速圆周运动时的电液伺服阀359

13.2.4一维离心环境下电液伺服阀的零偏值364

13.2.5离心环境下电液伺服阀的性能371

13.3三维离心环境下的电液伺服阀特性372

13.3.1电液伺服阀的特征位移与三维离心环境372

13.3.2三维离心环境下的电液伺服阀数学模型373

13.3.3试验案例结果及其分析381

13.4振动、冲击、离心环境下电液伺服阀布局措施383

参考文献384

附录385

附录1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特殊电液伺服阀385

附录2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液压泵4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