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宋长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9379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1
第二节 研究意义3
一 理论意义3
二 现实意义4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5
一 货币政策效应5
二 货币政策差异效应6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7
一 研究思路7
二 研究方法7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9
一 研究内容9
二 研究框架11
第六节 主要创新点12
第二章 文献综述14
第一节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之争15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经济结构关系的研究综述20
一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综述21
二 货币政策城乡效应研究综述26
三 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研究综述28
四 货币政策不同类型企业效应研究综述32
第三节 对已有研究的简单评述35
第三章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38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38
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38
二 货币政策差异效应形成机理43
第二节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特殊性分析57
一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实践的历史变迁57
二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特点62
三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特殊环境66
四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复杂性69
第三节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的一般分析72
第四节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的数理分析74
一 研究思路的借鉴74
二 模型的拓展76
第五节 本章小结79
第四章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81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不平衡现状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81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描述81
二 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87
第二节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检验88
一 模型的选择90
二 变量的选取92
三 实证检验98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形成原因103
一 经济因素103
二 政治因素109
第四节 本章小结110
第五章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城乡效应分析112
第一节 城乡经济不平衡现状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112
一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描述112
二 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116
第二节 货币政策城乡效应的实证检验118
一 数据选取118
二 平稳性检验119
三 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120
四 检验结果分析122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城乡效应的形成原因122
一 城乡金融二元结构122
二 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负效应123
三 金融发展水平的城乡差异124
四 循环累积因果效应128
第四节 本章小结129
第六章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分析130
第一节 行业发展不平衡现状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130
一 我国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现状描述130
二 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132
第二节 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实证检验134
一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134
二 变量的选取135
三 面板数据实证分析136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形成原因143
一 行业贷款率143
二 行业企业平均规模144
三 价格形成机制144
四 出口依存度146
第四节 本章小结147
第七章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不同性质企业效应分析149
第一节 不同性质企业发展不平衡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149
一 我国不同性质企业发展的不平衡现状描述149
二 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152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不同性质企业效应的实证检验154
一 变量选取154
二 平稳性检验155
三 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156
四 检验结果分析159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不同性质企业间差异效应的形成原因159
一 融资环境不同160
二 政策环境不同161
三 经营约束不同162
第四节 本章小结164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166
第一节 研究总结166
第二节 结论与创新167
一 主要结论167
二 主要创新点169
第三节 政策建议170
第四节 局限性和研究展望174
一 本书局限性174
二 研究展望174
附录176
参考文献190
相关研究成果204
热门推荐
- 1675663.html
- 2424576.html
- 3020041.html
- 2176407.html
- 2664527.html
- 2123159.html
- 947834.html
- 3720971.html
- 1683062.html
- 3729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9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9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3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0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5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0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6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