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管理学
  • 马义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3388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管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管理与管理学1

1.1.1 管理的定义2

1.1.2 管理的5项职能4

1.1.3 协调与柔性管理5

1.1.4 管理的基本特征5

1.2 管理的性质8

1.2.1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8

1.2.2 管理的普遍性与学科的综合性9

1.2.3 管理的重要性9

1.3 管理者11

1.3.1 管理层次与管理者技能11

1.3.2 管理者角色12

1.3.3 管理者道德13

1.3.4 管理者的社会责任14

本章总结16

讨论题17

第2章 管理理论的演进18

2.1 管理学发展史18

2.1.1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18

2.1.2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19

2.1.3 社会生产的发展与管理理论的产生21

2.1.4 管理理论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23

2.2 现代管理学的主要特征25

2.2.1 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含义25

2.2.2 中国管理现代化的实质25

2.2.3 现代管理学的构成方式26

本章总结31

讨论题33

第3章 管理理论综述34

3.1 古典管理理论34

3.1.1 劳动分工34

3.1.2 泰勒的科学管理36

3.1.3 经营管理理论和行政组织理论38

3.2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43

3.2.1 行为科学的早期研究44

3.2.2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45

3.3 其他管理理论学派46

3.3.1 社会合作系统学派47

3.3.2 经验或案例学派47

3.3.3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48

3.3.4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48

3.3.5 群体行为学派48

3.3.6 决策理论学派49

3.3.7 沟通信息中心学派49

3.3.8 数学学派49

3.4 统一的趋势54

3.4.1 系统管理理论54

3.4.2 权变理论55

3.4.3 过程管理理论56

3.4.4 管理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56

本章总结58

讨论题59

第4章 组织职能60

4.1 组织概述60

4.1.1 组织的概念60

4.1.2 组织理论研究内容61

4.1.3 组织建立过程62

4.1.4 组织工作62

4.2 组织理论63

4.2.1 组织系统论63

4.2.2 组织规模与组织生态65

4.3 组织结构类型66

4.3.1 组织结构的类型66

4.3.2 部门与岗位描述69

4.3.3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选择70

4.3.4 现代组织结构的新发展70

4.4 组织运行的基本原理73

4.4.1 目标统一性73

4.4.2 分工与协作73

4.4.3 责、权、利一致73

4.4.4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74

4.4.5 稳定与变革相结合74

本章总结76

讨论题77

第5章 组织设计参数78

5.1 管理层次和管理宽度78

5.1.1 管理宽度与组织层级78

5.1.2 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79

5.1.3 格拉丘纳斯上下级关系理论79

5.1.4 变量依据法80

5.1.5 组织层级81

5.2 部门的划分82

5.2.1 部门的划分方法82

5.2.2 部门划分的原则83

5.3 岗位职权与委员会管理84

5.3.1 岗位职权84

5.3.2 授权85

5.3.3 委员会管理86

本章总结89

讨论题89

第6章 计划91

6.1 计划概述91

6.1.1 计划的概念91

6.1.2 计划工作的任务92

6.1.3 计划的形成过程92

6.1.4 计划工作的性质92

6.2 计划的种类95

6.2.1 按计划形式分类95

6.2.2 按职能分类97

6.2.3 按计划期限分类97

6.3 计划工作的程序和方法98

6.3.1 计划工作的程序98

6.3.2 计划工作的方法99

6.4 计划工作原理103

6.4.1 限定性原理103

6.4.2 承诺原理104

6.4.3 灵活性原理104

本章总结105

讨论题106

第7章 目标与战略107

7.1 目标的性质和作用107

7.1.1 目标的性质107

7.1.2 目标的作用110

7.2 目标管理111

7.2.1 目标管理的过程111

7.2.2 目标管理的优点111

7.2.3 目标管理的前提112

7.2.4 对目标管理的讨论112

7.3 战略管理116

7.3.1 战略层次116

7.3.2 战略管理过程117

7.3.3 战略环境分析117

7.3.4 制定战略的原则119

7.3.5 常规可选战略121

本章总结124

讨论题125

第8章 预测126

8.1 预测在计划工作中的地位126

8.1.1 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126

8.1.2 预测的概念和重要性127

8.1.3 预测的程序127

8.2 预测的种类128

8.2.1 经济预测128

8.2.2 技术预测128

8.2.3 社会预测128

8.3 预测方法132

8.3.1 时间序列分析133

8.3.2 因果分析134

8.3.3 定性预测方法137

本章总结138

讨论题139

第9章 决策140

9.1 决策的基本问题140

9.1.1 决策的基本概念140

9.1.2 风险决策141

9.1.3 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142

9.1.4 决策合理性准则143

9.1.5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143

9.2 决策行为特性144

9.2.1 个人决策144

9.2.2 直觉决策145

9.2.3 群体决策146

9.3 风险决策方法146

9.3.1 风险决策的界定146

9.3.2 决策树147

9.3.3 不确定决策方法148

9.3.4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150

本章总结152

讨论题153

第10章 人力资源管理154

10.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154

10.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154

10.1.2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55

10.1.3 人才的重要作用155

10.2 人力资源计划156

10.2.1 人力资源计划过程157

10.2.2 人力资源预测分析157

10.2.3 人力资源计划原则158

10.3 员工的选聘159

10.3.1 选聘依据159

10.3.2 选聘的途径、程序和方法160

10.3.3 选聘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162

10.4 绩效考评163

10.4.1 绩效考评的必要性和作用163

10.4.2 考评指标体系165

10.4.3 考评标准168

10.4.4 考评的方式和方法169

10.5 员工培训171

10.5.1 培训的重要意义171

10.5.2 培训的对象和内容172

10.5.3 培训方式173

本章总结177

讨论题177

第11章 领导178

11.1 相关概念178

11.1.1 领导的概念178

11.1.2 领导的实质179

11.1.3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79

11.2 领导者的权力与责任180

11.2.1 领导者权力180

11.2.2 应用权力要诀181

11.2.3 领导者的责任182

11.2.4 领导绩效182

11.2.5 领导工作的基本原理183

11.2.6 做好领导工作的要求184

11.2.7 怎样才能走上领导岗位184

本章总结186

讨论题187

第12章 领导理论和领导方式188

12.1 有关领导理论的研究188

12.1.1 领导特性理论189

12.1.2 行为方式理论189

12.1.3 现代理论193

12.1.4 新理论194

12.2 领导方式196

12.2.1 独裁与民主196

12.2.2 事物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199

12.2.3 改革加战略型领导199

12.3 领导艺术205

12.3.1 加强领导艺术性的一些原则205

12.3.2 处理好上下级关系206

12.3.3 授权的艺术206

本章总结211

讨论题212

第13章 沟通213

13.1 概述213

13.1.1 概念、目的、作用213

13.1.2 沟通的原则与方法214

13.2 沟通渠道215

13.2.1 正式沟通215

13.2.2 非正式沟通217

13.3 沟通的障碍与促进有效沟通217

13.3.1 沟通的障碍217

13.3.2 克服沟通障碍218

13.3.3 促进有效的组织沟通219

13.3.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19

本章总结220

讨论题221

第14章 激励222

14.1 对人的认识222

14.1.1 经济人的假设223

14.1.2 社会人的假设223

14.1.3 自我实现人的假设223

14.1.4 X假设,Y假设224

14.1.5 复杂人224

14.2 激励理论225

14.2.1 满意理论226

14.2.2 当代需求理论228

14.3 激励方式方法232

14.3.1 激励的主要方式232

14.3.2 其他方法233

14.3.3 激励应注意的问题236

本章总结241

讨论题241

第15章 控制职能243

15.1 控制论与管理控制243

15.1.1 控制论及其应用243

15.1.2 控制职能与管理246

15.1.3 控制过程246

15.1.4 控制实例247

15.2 控制的类型及其概念248

15.2.1 控制的分类及各种类型的含义248

15.2.2 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249

15.3 预算控制251

15.3.1 成本控制的预算方法251

15.3.2 全面预算253

15.3.3 编制预算的组织255

15.3.4 预算时间期256

15.3.5 责任预算256

15.4 进度控制的网络方法257

15.4.1 工程分析257

15.4.2 估计各工序的完工时间257

15.4.3 绘制网络图258

15.4.4 时间参数计算259

15.5 质量控制与全面质量管理262

15.5.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0262

15.5.2 质量监督与质量认证264

15.5.3 质量的概念266

15.5.4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268

15.5.5 全面质量管理269

本章总结275

讨论题276

第16章 企业文化277

16.1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277

16.1.1 企业文化的概念278

16.1.2 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的最高境界279

16.1.3 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279

16.1.4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要求280

16.2 国际优秀企业文化281

16.2.1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281

16.2.2 日本企业文化概述282

16.2.3 松下企业文化283

16.3 中国优秀企业文化286

16.3.1 中国企业文化特点286

16.3.2 华为企业文化287

本章总结292

讨论题293

第17章 管理创新294

17.1 创新的概念294

17.1.1 创新的内容和类型294

17.1.2 管理创新295

17.1.3 创新的动力296

17.2 创新的基本内容297

17.2.1 技术创新297

17.2.2 制度创新297

17.2.3 组织机构的创新299

17.3 管理创新领域301

17.3.1 组织结构方面301

17.3.2 文化方面301

17.3.3 人力资源方面302

17.4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302

17.4.1 科技领先创新模式302

17.4.2 技术跟随创新模式303

17.4.3 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模式303

本章总结305

讨论题306

参考文献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