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和平跨居论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建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09781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民族关系-研究-中国、东南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和平跨居论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内容提要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个人历程与选题由来1
第二节 跨国民族只是全球性众多跨国现象之一5
第三节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相关研究成果回顾11
第四节 在夹缝中寻找理论19
一、族群关系理论与跨国民族研究20
二、国际政治理论与跨国民族研究24
三、民族社会学理论与跨国民族研究28
第五节 概念尺度与理论创新29
第六节 关于田野调查32
第二章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36
第一节 中国南方的地理概念36
第二节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的地理概念38
第三节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的地理概念39
第四节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41
一、地形复杂多样41
二、山体垂直落差巨大42
三、地理单元高度破碎43
四、气候复杂43
五、水力资源丰富44
六、生态资源丰富44
七、耕地面积小45
第五节 大陆东南亚各国与中国南方边界接壤地区地理概况46
一、越南北部地理概况46
二、老挝北部地理概况47
三、缅甸北部地理概况48
第三章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特殊的人文生境50
第一节 从环境与文化理论看人文生境50
一、环境与文化51
二、人文生境概念62
第二节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人文生境的基本特征64
一、人口密度相对较大65
二、各民族多样性立体分布66
三、松散的族群分布与联系68
四、传统社会及其逐步瓦解69
五、多样性文化共生交融76
第三节 大陆东南亚各国与中国南方边界接壤地区特殊的人文生境77
一、越老缅三国与中国情况的相同相似之处78
二、越老缅三国与中国情况的主要差异84
第四节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的密切联系以及文化的兼容共生87
一、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各国的密切联系87
二、中印文明在本地区的影响90
三、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文化的兼容共生现象98
第四章 中缅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105
第一节 缅甸概况105
第二节 中缅国家关系及其历史边界的形成108
一、中缅国家关系108
二、中缅边界112
第三节 缅甸各民族研究状况119
一、缅甸究竟有多少个民族119
二、缅甸各民族概况124
第四节 中缅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167
一、中缅跨国民族167
二、中缅跨国民族现实互动关系184
第五章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内外互动基本模式196
第一节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多样性文化共生与互动196
一、复杂地理环境因素与多样性民族文化共生共存196
二、多样性民族文化互动的基本特征199
三、多样性民族文化互动对民族认同的影响201
四、关于当代社会多样性民族文化存在的理论探讨204
第二节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族群内外互动的基本特征207
一、以血缘姻缘关系为纽带的跨国民族亲情联系紧密207
二、以地缘条件为基础的跨国民族经济交往频繁密切212
三、以民族文化认同为主要条件的跨国民族婚姻普遍220
四、以地缘族缘等因素为便利条件的跨国犯罪231
五、边民积极参与政府或民间组织的各种边境地区活动236
第三节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内外发展的基本趋势240
一、中越、中老、中缅跨国民族族群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40
二、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族际族内关系未来发展243
第六章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发展中的问题255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255
一、多样性生态资源的破坏255
二、开发性建设造成的破坏263
三、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267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问题272
一、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普遍破坏272
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273
第三节 几个突出的社会问题275
一、走私问题275
二、毒品问题285
三、性病与艾滋病问题291
四、非正常人口流动问题298
第四节 民族、宗教问题316
一、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民族、宗教问题现状317
二、维护民族团结、保护合法宗教活动的对策建议326
第五节 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现实问题综合分析334
一、多样性生态和文化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334
二、本地区社会问题属于特殊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的一般性社会问题335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联动,本地区社会问题是可防可治的335
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将使本地区社会问题面临新的挑战335
五、本地区民族宗教问题将持续弱化为一般性社会问题336
六、加强国家政治文化建设是进一步稳定本地区“和平跨居”模式的有效途径336
第七章 跨国民族类型与“和平跨居”模式337
第一节 跨国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337
一、认同与认同要求337
二、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341
三、跨国民族的文化认同345
四、跨国民族的国家认同348
五、跨国民族族群认同的分层定位与发展趋势353
第二节 跨国民族类型划分与互动关系354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354
二、跨国民族类型与互动关系360
第三节 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概念的提出及其讨论365
一、从“和平跨居”概念的提出到“和平跨居”模式的探讨365
二、“和平跨居”现象与中国“和”文化传统368
三、大陆东南亚文化与“和平跨居”的真实性370
四、国内“和谐”与国际“和平”的追求目标372
第四节 “和平跨居”两种模式的基本形式和内容374
一、政治机制规约的“和平跨居”模式374
二、文化机制调适的“和平跨居”模式376
第八章 跨国民族问题与“和平跨居”文化模式381
第一节 世界民族问题中的跨国民族问题381
一、世界民族问题中的跨国民族问题382
二、跨国民族问题日显突出的世界社会背景386
三、跨国民族问题产生的若干原因388
四、跨国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与主权国家的应对392
第二节 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和平跨居”文化模式395
一、“和平跨居”文化模式存在的一般条件395
二、混合社会与混合文化401
三、各民族传说中的共生精神409
四、共母传说的文化价值412
五、结论415
第三节 “和平跨居”文化模式的启迪意义416
一、对文明冲突论的质疑416
二、“和平跨居”文化模式的启迪意义423
参考文献430
一、著作(按出版先后排序)430
二、外文翻译著作(按出版先后排序)433
三、外文原版著作(按出版先后为序)434
四、论文(按发表先后排序)436
五、外文翻译论文(按发表先后排序)438
附表1440
附表2447
后记449
热门推荐
- 2032469.html
- 3397862.html
- 1509889.html
- 2403569.html
- 1456310.html
- 2945624.html
- 3474746.html
- 397997.html
- 3804151.html
- 2273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8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8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2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3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9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6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2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6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