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05453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4
一 方法论的不同层次4
二 哲学方法论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0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0
二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必须重视其转化过程11
三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本特征13
第三节 领导者的素质是掌握科学方法的基础16
一 德才兼备是领导者掌握好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根本前提16
二 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统一,是掌握科学方法的保证17
第一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21
第二章 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一致21
一 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22
二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2
三 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24
第二节 情况、决心、计划28
一 目的的确定要既积极又切合实际28
二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方法30
三 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的计划才具有可行性32
第三节 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33
一 马列主义的一般原理必须同客观实际相结合33
二 学习外国的经验要根据我国的国情35
三 执行中央方针和上级指示必须因时因地制宜37
第四节 反对一切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倾向38
一 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39
二 反对主观主义倾向40
第三章 认识——思维过程44
第一节 首先是改革,然后是经验44
一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基础44
二 改革者的才智来自改革实践45
三 在实践中探寻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48
第二节 认识过程和思维模式49
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49
二 思维模式52
第三节 不断地总结新经验,认识新的真理54
一 理性认识向实践的返回55
二 认识的反复性56
三 研究新问题,进行新的探索58
第四节 认识的相对和绝对、有限和无限59
一 真理是不可穷尽的59
二 对马克思主义一要坚持,二要发展60
第五节 化谬误为真理,变失败为成功64
一 错误的难免和可免64
二 善于从本身的错误中学习67
三 掌握错误向真理转化的条件68
第六节 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69
一 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9
二 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71
一 从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必要性76
第一节 从联系中把握事物76
第四章 辩证地思考问题76
三 全面、正确地把握生产力标准76
二 怎样从联系中把握事物79
三 发展事物之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81
第二节 静态的分析与动态的考察84
一 克服僵化思想,促进观念更新84
二 把静态的分析与动态的考察结合起来90
第三节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想与现实93
一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93
二 适度原则96
三 理想与现实99
第四节 继承与创新,波浪式推进100
一 继承与创新101
二 波浪式推进105
第五章 驾驭矛盾,协调运转109
第一节 驾驭矛盾109
一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109
二 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112
三 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114
第二节 运用中介机制119
一 一切对立通过中介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119
二 运用中介机制,促进事物的发展121
第三节 内外因相结合125
一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125
二 促进内外交流130
一 确保重点,协调运转132
第四节 确保重点,协调运转,化被动为主动132
二 分清主流与支流,化被动为主动136
第六章 系统科学的方法140
第一节 系统设计140
一 系统及其特征141
二 系统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43
三 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方法149
第二节 结构分析152
一 结构与功能152
二 结构分析法157
三 功能模拟法159
四 模型法160
一 控制与反馈161
第三节 反馈控制161
二 控制的模式165
三 控制的程序和方法168
第四节 信息处理172
一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172
二 信息与科学管理175
三 信息与现代领导179
第七章 逻辑思维183
第一节 经验思维和逻辑思维183
一 经验思维185
二 逻辑思维185
三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186
四 经验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187
第二节 归纳和演绎188
一 归纳法188
二 演绎法190
三 归纳和演绎的统一192
第三节 分析和综合194
一 分析法194
二 综合法196
三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199
第四节 具体——抽象——具体200
一 抽象和具体201
二 具体——抽象——具体的方法202
第五节 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205
一 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206
二 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209
第八章 创造性思维212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和特征212
一 创造性思维的涵义213
二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215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217
一 创造性思维所依存的环境217
二 智力因素与创造性思维218
三 非智力因素与创造性思维222
第三节 改革开放呼唤创造性思维224
一 改革开放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前提224
二 创造性思维服务于改革开放225
第九章 调查研究229
第一节 调查研究是实现正确领导的前提229
一 调查研究是领导者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根本途径229
二 调查研究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中心环节231
三 调查研究是促进领导者自身建设的重要方法232
四 破除对调查研究的种种不正确认识233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继承和发展235
一 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优良传统235
二 现代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238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240
一 典型调查240
二 统计调查241
三 全面普查242
四 抽样调查243
五 重点调查244
第四节 调查报告的撰写246
一 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247
二 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248
三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技巧249
第十章 科学预测和决策251
第一节 领导预见和科学预测251
一 领导预见的特点和作用252
二 科学预测的基本原理254
三 领导预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56
第二节 科学决策的原则259
二 系统原则260
一 信息准全原则260
三 决策民主化原则261
四 对比选优原则261
五 可行性原则262
第三节 科学决策的一般程序263
一 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63
二 拟定各种备选方案264
三 选优和审定方案265
四 方案实施和反馈266
第四节 实现领导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267
一 增强领导者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观念267
二 完善决策体制268
三 提高决策者的素质269
第十一章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272
第一节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73
一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274
二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276
三 要解决群众观点的新问题,提高走群众路线的自觉性278
第二节 加强廉政建设,克服消极腐败现象279
一 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党政机关的廉洁状况280
二 必须充分认识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81
三 保持党政机关廉洁,防止和克服干部腐败行为的途径和办法282
第三节 发扬民主作风,积极疏通、拓宽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285
一 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285
二 要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287
三 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289
第四节 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办实事291
一 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292
二 关心群众痛痒,切实解决群众生产上和生活上实际问题293
三 抓住人们的最迫切需要,并尽可能予以满足,才能充分地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296
第十二章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全局和局部相统一298
第一节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299
一 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299
二 普遍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301
三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304
第二节 全局和局部相统一306
一 全局和局部必须统筹兼顾306
二 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相结合309
第一节 政治道德品质的素养312
第十三章 提高领导者科学方法论的素养312
一 政治素养313
二 道德品质的素养313
第二节 知识的素养314
一 政治理论知识与党的知识314
二 经济建设的知识316
三 教育、科技、文化建设的一般知识317
四 法律知识317
五 领导科学和科学管理的知识318
第三节 能力的素养和思想作风的素养318
一 工作能力319
二 思维能力320
三 思想作风322
热门推荐
- 2307515.html
- 1487961.html
- 3174513.html
- 1703835.html
- 3169764.html
- 2261754.html
- 2402810.html
- 2195730.html
- 3820081.html
- 1471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0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8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5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0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9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3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1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