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可知可用的华夏文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白雪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ISBN:978751081742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中华文化-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可知可用的华夏文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华夏乌托邦的文明史2
第一篇 地球开始产生人类2
第二篇 华夏的天皇氏时期4
第三篇 华夏的地皇氏时期8
第四篇 华夏的人皇氏时期10
第五篇 华夏文明遭遇没落13
华夏文明的理想追求20
第一篇 文化的起源20
第二篇 文化的演变22
一、春秋到西汉出现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轮回23
二、五代十国到北宋出现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轮回24
三、清末至今,翘首期盼没有完成的第三次文化轮回25
第三篇 文化的现状27
一、为人所需的儒家现状29
二、道亦有道的道家现状30
三、普度众生的佛家现状31
第四篇 文化的走向33
一、文化复兴者,未有不好古而成者34
二、文化复兴者,不可不趋于时事也35
三、文化复兴者,必须有的基本胸怀36
四、文化复兴者,必须有长久之决心37
华夏道学的理论方法41
第一篇 道学本体篇41
一、重新面对科学文明与道学文明的基本观点42
二、宗教上的“道”、“真心”在本体问题上的意义45
三、科学技术发展拓展了我们对宇宙人生本体的猜想48
第二篇 道学生化篇50
一、从一元本体到二元化相用衍生的属性:阴阳53
二、以时空数理描述事物存在属性的哲学:八卦62
三、以时空现象描述事物生克变化的哲学:五行69
四、阴阳时空体系下五行八卦的数理规律:河洛76
五、五行阴阳和六气阴阳规律的数据组合:干支84
六、阴阳五行六气在大宇宙时空下的记录:坐标91
第三篇 道学天文篇103
一、天空的时空虚拟坐标系104
二、天文三垣的伟大意义109
三、太阳系时空内的星体111
四、太阳系星体在五宫二十八宿宇宙时空下运作116
第四篇 道学地理篇124
一、地轴角度与地球环境物理学125
二、五行天地气息的演化:八风132
三、地质气息的变化观测:音律138
第五篇 道学身命篇148
一、身命的阴阳分类159
二、生理的六位时间结构物象168
三、精神意识的空间结构物象183
四、五脏六腑与天地相应的物象190
五、时空流转下的人体功能反应191
六、五行生克与五脏的生理生克192
七、身命宇宙——风者百病之长193
八、中西医是不同生命科学体系196
第六篇 文明对比篇197
一、东西方“分析”思维的各自特点205
二、东西方“作用”思维的各自特点208
华夏文明的社会应用213
第一篇 道学阴阳辩证法基础理论213
一、道学阴阳辩证法的基础概念214
二、道学阴阳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36
第二篇 道学社会实践的方法体系244
一、道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251
二、道学的社会规律和应用320
三、道法形而上管理形而下332
第三篇 人类经济组织的行为礼法342
一、工作行为考核促进人事优化342
二、工作行为考核的范围和标准343
三、经营业务中行为考核的重点344
四、在绩效考核中贯彻行为考核350
华夏人格的精神复兴355
第一篇 为什么需要道德355
一、道德与竞争尚贤的关系355
二、道德与融和协作的关系357
三、历史变革对道德的误会359
四、道德与文化追求的结合360
第二篇 道德现状的渊源362
一、批判与无安全感363
二、怀疑与崇拜权威365
三、现实与文化扭曲366
四、自我的衡量标准369
第三篇 现今的道德心态371
一、急功近利、丧失仁爱372
二、自我至上、不求和谐373
三、盲目攀比、永不满足375
四、利欲熏心、贪得无厌377
第四篇 道德现状的不良行为379
一、机会主义、紧跟权威380
二、好高骛远、师心自用382
三、玩世不恭、虚伪谦逊384
四、认潜规则、心照不宣386
第五篇 文化道德的回归388
一、树立生命的人文理想389
二、诚意己心的工作生活390
三、平和辩证的交流探讨393
四、朋而不党的个性主张395
第六篇 文化道德的人生397
一、道问学,一生的追求398
二、尊德性,现世的修养400
三、素其位,踏实的生活401
四、兴礼乐,社会的努力403
第七篇 人心创造的文明405
一、孔子忠恕,民族心态406
二、孟子气节,民族精神415
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绝学、开太平427
后序429
热门推荐
- 2660166.html
- 644452.html
- 1018939.html
- 921210.html
- 2399898.html
- 2999217.html
- 369939.html
- 681981.html
- 2891461.html
- 114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34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77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1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4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5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3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2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9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5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