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玉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262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一)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难题1
(二)我国经济增长巨大的生态环境资源代价4
(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提上日程6
二 选题意义7
(一)实现发展模式由彼此割裂走向耦合统一8
(二)促进“经济人”到“生态经济社会人”的身份融合8
(三)注重国际贸易中市场和生态“双重竞争”模式9
(四)丰富和拓展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同理论的研究10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10
(一)研究思路10
(二)研究方法11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13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13
(二)本书的创新点15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17
一 认识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进展17
(一)传统的财富追求观17
(二)悲观的零增长论18
(三)乐观的经济发展论19
(四)辩证的耦合协调发展观20
二 耦合观——系统耦合衍生的复合生态型理念及其运行21
(一)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衍生的经济学新概念22
(二)生态系统与管理系统耦合下的管理学新理念24
(三)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耦合在运行层面的反映26
(四)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耦合在操作层面的反映29
三 方法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协调的测度30
(一)基于指数综合加成的耦合协调评价31
(二)基于功效系数的耦合协调性测度32
(三)基于空间变异和距离的耦合协调性测度33
(四)基于序列动态变化的耦合协调性测度35
(五)基于模糊理论的耦合协调性测度37
(六)基于灰色理论的耦合协调度测定38
(七)基于DEA模型的耦合协调性测度39
(八)基于系统演化及系统动力学的耦合协调度测量40
(九)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耦合协调测度42
(十)基于计量分析的耦合协调评价42
(十一)其他相关方法补充43
(十二)国内外研究评价44
四 时空域——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协同述评46
(一)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判定及问题46
(二)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单一维度研究48
(三)快速城镇化地区生态、环境、经济耦合关联与协同研究52
(四)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53
本章小结55
第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耦合理论基础57
一 相关概念界定57
(一)区域概念57
(二)生态、环境、资源范畴及关系梳理58
(三)耦合、系统耦合及协同相关概念61
二 耦合形成的交叉学科系统理论64
(一)环境—经济系统理论64
(二)生态—经济系统理论67
(三)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68
三 耦合系统研究的方法论体系70
(一)系统论70
(二)控制论73
(三)自组织理论体系75
本章小结77
第四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及协同发展内涵79
一 耦合原则与运行模式79
(一)耦合关系的确定及耦合效应分析79
(二)耦合原则81
(三)耦合模式82
二 耦合系统的结构与功能84
(一)耦合系统的组成与结构84
(二)耦合系统组成要素85
(三)耦合系统特征88
(四)耦合系统功能90
三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93
(一)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含义93
(二)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特征95
(三)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条件98
(四)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100
本章小结102
第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演化机理103
一 基于逻辑斯蒂方程的耦合系统演化趋势103
(一)耦合演化的基本假设条件103
(二)耦合系统的演化趋势104
(三)耦合系统的演化模式106
二 耦合系统的熵变模型108
(一)耦合熵的导入108
(二)耦合熵的分类110
(三)耦合系统熵变模型的建立112
(四)基于熵流的耦合演化阶段113
三 耦合系统的序参量演化模型116
(一)演化的理论模型116
(二)演化模型的理论分析117
本章小结122
第六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124
一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方法124
(一)系统评价概述124
(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应用125
二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的DEA模型127
(一)C2R模型127
(二)C2GS2模型129
(三)模型有效性130
(四)超效率DEA132
三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度133
(一)子系统内协同发展效度133
(二)子系统间协同发展综合效度135
四 指标的选取138
(一)指标设置原则138
(二)指标构建及筛选138
(三)输入输出指标集的确定139
本章小结141
第七章 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143
一 河南省耦合系统发展现状143
(一)人口要素及发展现状143
(二)资源系统发展现状146
(三)环境系统发展现状151
(四)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现状152
二 基于时间序列的河南省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161
(一)基础数据及指标选取162
(二)各子系统内协同发展评价结果167
(三)两两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评价171
(四)多个子系统间协同发展评价结果174
三 基于空间序列的河南省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176
(一)空间序列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176
(二)各地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聚类分析179
(三)地区聚类评价及结论182
(四)基于复合DEA方法的各地市耦合系统分析183
本章小结187
第八章 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路径及对策190
一 基于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190
(一)三化协调战略190
(二)产业带动战略192
二 基于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200
(一)社会保障对协同发展的支撑状况201
(二)推动河南省社会保障改革的建议204
三 基于资源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204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205
(二)提高资源综合使用率205
(三)推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改革205
(四)构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体系206
(五)发挥人力资本优势206
四 基于环境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207
(一)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207
(二)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进程208
(三)加快产业内及产业间循环经济建设208
(四)推行有利于环保的经济政策210
(五)完善预防性的环境管理措施210
(六)重点抓好工业污染防治211
本章小结212
第九章 内蒙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214
一 基于纵向评价的内蒙古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214
(一)纵向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214
(二)各子系统内协同发展评价结果220
(三)两两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评价224
(四)多个子系统间协同发展评价结果227
二 基于横向比对的内蒙古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230
(一)横向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230
(二)各地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聚类分析234
(三)地区聚类评价及结论237
本章小结239
第十章 内蒙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战略路径与对策241
一 构建科技支撑下的内蒙古生态经济功能区——战略层面241
(一)生态经济功能区含义241
(二)生态经济功能区构建目标和战略意义242
(三)生态经济功能区软环境与硬环境支撑系统245
(四)导入耦合分区规划与治理原则247
二 实现产业的生态化转型——路径选择250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草原碳汇250
(二)积极推进和完善生态工业253
(三)实现生态旅游与产业旅游的耦合发展256
三 多元措施推进内蒙古耦合系统协同发展——实施层面261
(一)发挥政府导向作用261
(二)使企业成为实施主体263
(三)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265
(四)在生态移民中引入三园互动机制267
本章小结270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272
一 重点工作及主要结论272
二 有待改进之处277
参考文献278
索引291
后记292
热门推荐
- 533492.html
- 3531369.html
- 1526372.html
- 1734798.html
- 3374780.html
- 1508819.html
- 2426983.html
- 905124.html
- 2845820.html
- 3238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4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10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3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8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2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0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7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3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4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