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先哲纵览 思想文化三部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先哲纵览 思想文化三部曲
  • 王洪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言出版社
  • ISBN:978780256277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哲学家-人物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先哲纵览 思想文化三部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孔子是被扭曲的偶像1

孔子务实,老子空灵1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2

“君君臣臣”和“君为臣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

“民本思想”与“民主精神”异曲同工4

“改良儒术”篡改了孔孟之道5

“尊孔闹剧”扭曲了孔子形象6

孔子的“贵族情结”7

孔子的坎坷仕途8

“克己复礼”蕴含的民本思想9

司马迁敬仰的孔子,才是本色的孔子!10

老子的消极与积极之道1

老子与道教11

“有心栽花”与“无心插柳”12

为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13

将老子当作文章来读,不如当作自然去感受16

老子的知音16

“半部老子悟人生”17

墨子的“鬼神论”是倡导封建迷信吗19

严厉抨击“兼国覆军,贼虐万民”19

跳出儒家藩篱,挑起一杆大旗21

《非儒》为何反被“儒非”24

墨子的“鬼神论”是倡导封建迷信吗26

被冷落的科学巨星28

孟子“民本思想”的人文之光30

司马迁低估了孟子对于后世的影响30

“正宗”与“冒牌”31

从“仁”到“仁政”32

得民心者得天下33

养民、亲民35

反抗暴政,宣扬仁政36

中国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37

庄子缘何痴迷蝴蝶39

儒家与道家的区别39

至人·神人·圣人41

灵魂出窍般遨游心灵世界42

鹓刍鸟与鸱的对话43

智者改过,蠢材骄纵44

诸子寓言与庄子寓言的比较45

伊索和庄子的异同46

庄子缘何痴迷蝴蝶47

思想家哲学家为何高于作家诗人49

稷下学宫奠定学术基础49

不听告诫,齐闵王幻灭“霸主梦”52

冷落王道,大秦江山毁于一旦53

“最为老师”54

“削职为民”正好潜心著述54

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55

韩非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吗57

视君王为第一生命57

管仲、慎子、商鞅如是说60

管仲视君王为法的替身60

慎子视君王为国的代理人62

商鞅视君王为法的卫道士63

“偷梁换柱”法家精神66

李斯狠下毒手并非单纯的嫉妒67

商鞅才是法家理论集大成者68

“巫师神汉”董仲舒辨析70

关于班固“作伪”70

“三年不窥园”纯属炒作71

把皇帝抬上神位72

独尊“改良儒术”73

中国的“大一统”并非“独尊”之功74

“巫师神汉”效应76

扬雄是怎样在模仿中“举一反三”的78

“模仿大师”广受追捧78

“常拟之以为式”后来居上成“扬马”79

鄙夷“肤浅”追求“深奥”81

“莽大夫”之辩84

王充徘徊在神与鬼的边缘87

与其说是无神论者,莫如说是无鬼论者87

既推崇自然主义,也信奉神秘主义90

善于打“点射”,命中率忽高忽低92

著书立说是既无奈又明智的选择95

“哲学鬼才”王弼97

裹在桑叶堆里的蚕97

中国古代的文化沙龙99

初生牛犊不怕虎101

天妒英才103

范缜——特立独行的无神论者105

众人皆醉他独醒105

一比六十四108

真理重于权位110

“西天取经”改变了玄奘的初衷114

“汉明帝之梦”质疑114

三藏多窝囊怯弱,玄奘就多勇敢顽强117

漫游西域求真经119

拜谒佛庭赞菩提120

盛唐最有成就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121

中唐有个“三家村”123

为官一日、造福一方123

释老之害过于扬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126

古之所以言天者,盖以愚蚩蚩者耳128

天与人交相胜129

耐人寻味的“三家村”130

李觏为何要与佛教“过不去”132

北宋“没有对手”的大思想家132

慷慨陈词对佛教说“不”134

李觏排佛有何积极意义137

周敦颐被“追认”为理学鼻祖139

思想土壤刍议139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141

“存天理灭人欲”新解142

涉深海者得蛟龙144

张载——自学成才的哲学家146

谭嗣同的感叹146

范仲淹的指点147

俯而读,仰而思149

为生民立道151

被妖魔化了的“春风”“烈日”154

程颢强调为政者的素养154

程颐劝皇帝以王道为心155

二程具有浓厚的平民意识156

二程的科举之路160

程颢偏重“内省”,程颐偏重“外表”161

朱熹——被扭曲的理学大师163

白鹿书院163

“传教士”164

躬耕“寒泉精舍”165

为官刚正不阿166

“鹅湖之会”167

“十大罪状”168

三教合流168

为有源头活水来169

天大地大不如陆九渊的心大173

天地何所穷际173

须是大做一个人174

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176

许衡究竟为忽必烈做过什么谋划179

干戈姿烂漫,无人救时屯179

匡时有长策,虑远忧且深181

事物形虽同,中间势各异184

残酷迫害成就的哲学大师187

“阳明先生”187

伪装自尽逃魔掌188

蛮荒之城忽顿悟189

沿袭先哲授心得190

“福兮祸所倚”191

完善“心学”辟新路193

招抚安边遭诬陷194

一位具有“升值”空间的思想家196

开船打鼓碧云里196

灵岳神山在何处198

人豪意远词锦鲜200

江草江花满眼新202

耐人寻味的“李贽现象”204

几度坎坷如梦寐204

潜心修行辞官职205

“焚书”经典面面观207

李贽与培根209

坚其志无忧群魔210

方以智何以未能实现宏伟抱负212

古之儒者,载籍极博212

才须学也,学须静也214

远西学入,详于质测而拙于言通几215

惧伏穷巷,拊膺疾首217

生死一昼夜,昼夜一古今219

黄宗羲洞彻历史痛陈君主制弊端222

尔忘勾践杀尔父乎222

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为儒林223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225

不事王侯,待子陵之风节;招钞著述,同虞喜之传文227

中国近代的“精神领袖”——王夫之229

最初的“革命教材”229

跨越两个朝代、六位帝王230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32

王夫之与康德,东西方哲学史的两道叠影233

中国哲学史一瞥234

博大精深的船山思想体系235

“彼用剑锋未竟之事业,吾将以笔锋成之”237

由“颜李学派”的义利观链接杜威的实用主义239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239

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241

君子贵可常,不贵矫廉邀誉243

一切旧方法的新名称245

戴震与康德——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两个坐标249

平民烙印249

缺憾人生250

雪泥鸿爪251

帝王投影253

橘逾淮为枳255

龚自珍一身傲骨“劝天公”258

凤毛麟角的“狂士”258

不拘一格“劝天公”259

一生笃志改革261

探讨治乱兴亡之道263

著书都为稻粱谋264

负尽狂名十五年265

东西方思想文化史的巧合265

魏源因何“睁眼看世界”洗心编佛经267

尤精选理跞鲍谢,暗中剑气腾龙鳞267

“主动型人才”与“被动型人才”269

师夷长技以制夷272

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274

“有学问的革命家”章炳麟276

亦太史公所谓知死必勇者276

益奋然欲为浙父老雪耻278

排清主即排王权矣279

是以人类为公281

古文经典笃信如故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