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京百年城市史 1912-2012 1 综合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南京百年城市史 1912-2012 1 综合卷
  • 叶南客,谭志云,李惠芬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出版社
  • ISBN:978755330504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城市史-南京市-1912~2012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京百年城市史 1912-2012 1 综合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南京的区位环境6

第一节 优越的地理位置6

一、特征显著的气候6

二、发达便捷的交通体系9

第二节 独特的“山水城林”10

一、山水相映11

二、城在林中13

第三节 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14

一、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14

二、种类繁多的植物资源15

三、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15

第二章 古代南京都城的演变18

第一节 原始村落与早期城池18

一、原始村落18

二、冶城、越城、金陵邑、濑清邑、秣陵县城19

第二节 六朝建业与建康城21

一、政权更迭22

二、都城建设26

三、繁盛的文化32

四、江南的社会经济44

第三节 南唐江宁府48

一、都城建设49

二、词与书画52

三、南唐二陵56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南京城57

一、气势恢宏的明代都城58

二、两江总督署与太平天国天京城65

三、明清时期的文化与教育66

四、发达的手工业74

第三章 城市现代化的肇始77

第一节 清末西学传入南京77

一、南京开埠77

二、金陵机器制造局与近代军事工业80

三、新式教育的兴起82

第二节 首都与民国政治中心87

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87

二、南京国民政府90

第三节 民国文化重镇与科教中心91

一、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91

二、《学衡》与古典文学研究93

三、金陵四家与南京艺术94

四、中国科学社与中央研究院96

第四节 城市建设与社会事业的现代化99

一、《首都计划》与城市建设99

二、民国建筑102

三、社会事业的现代化104

第五节 首都沦陷与南京大屠杀109

一、南京保卫战与首都沦陷109

二、南京大屠杀113

三、南京受降与战后重建117

第四章 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与曲折121

第一节 南京解放与秩序重建121

一、南京解放121

二、城市接管126

三、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130

第二节 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137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37

二、重化电型工业体系的确立143

三、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发展152

第三节 城市的曲折发展157

一、“文化大革命”前城市建设的失衡157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南京160

三、动乱中城市发展的全面受阻162

四、拨乱反正164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的探索169

第一节 南京经济体制改革169

一、城市改革的主要阶段169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72

三、国有企业改革177

第二节 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183

一、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的社会保障183

二、社会救助制度的日趋完善190

第三节 “圈层式”城镇群体发展格局196

一、改革开放前不断变化的城镇规划196

二、城市发展与区划调整198

三、城镇体系的圈层式布局199

四、都市圈的规划与建设203

第六章 21世纪城市建设的腾飞206

第一节 城市发展理念的演化206

一、城市发展定位的变迁206

二、“都市发展区”的设定211

三、全方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建立214

第二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217

一、“五大战略”的制定217

二、“两个”率先目标的建设218

三、“三都市三名城”的提出219

第三节 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220

一、民生建设提升市民幸福指数220

二、文化建设彰显文化名城魅力227

三、生态建设助推城市可持续发展233

四、科教人才建设激发城市活力238

主要参考文献243

索引252

后记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