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安徽历史 第2卷 1949-1978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50982525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60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5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安徽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10月一1956年9月)4
第一章 人民民主政权在安徽地区的建立和巩固4
第一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4
一、安徽全境解放4
二、军管会接管城镇7
三、全省党、政、军领导机构的建立8
第二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12
一、剿匪反霸斗争12
二、镇压反革命运动19
三、取缔反动会道门组织23
四、抗美援朝运动26
第二章 土地改革和其他各项革新32
第一节 土地改革32
一、土地改革的背景32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33
三、土地改革的成效38
第二节 其他各项革新39
一、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39
二、法制的改革与建设41
三、宣传和贯彻《婚姻法》44
四、禁娼、禁毒和禁赌45
第三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展开49
第一节 抗洪抢险和兴修水利49
一、治理淮河49
二、修筑长江大堤54
第二节 农业的恢复和发展56
一、生产救灾56
二、农业的恢复和发展59
第三节 工商业、交通运输业的恢复和发展61
一、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61
二、交通运输业的恢复和发展65
第四节 经济秩序的治理整顿和国营经济的初步建立67
一、统一货币,平抑物价67
二、统一财经,稳定市场70
三、初步建立国营经济72
第五节 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75
一、党的思想宣传、理论学习工作的开展75
二、人民文化事业的起步77
三、人民教育事业的初步发展79
四、医疗卫生体系的初步建立和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81
五、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84
第四章 党执政初期的自身建设和人民团体的建立88
第一节 党组织的发展壮大88
一、中共安徽省委的成立和中共安徽省第一次代表会议的召开88
二、党组织的公开和积极慎重地发展新党员90
三、大力培养新干部92
四、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建立93
第二节 整顿党的作风94
一、整风整党,改进思想作风94
二、“三反”运动101
三、“五反”运动103
第三节 党对人民团体的领导106
一、安徽省总工会的成立106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安徽省工作委员会的成立109
三、安徽省妇女联合会的成立112
第五章 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15
第一节 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安徽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115
一、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中共安徽省第二次代表会议的召开115
二、安徽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119
第二节 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123
一、加强国营重点企业的建设123
二、上海一批工业企业内迁安徽128
第六章 初步开展社会主义改造130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130
一、初步发展农业互助合作131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和整顿132
三、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35
四、初级农业社的整顿巩固工作138
五、农业合作化典型的出现和宣传推广141
第二节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45
一、试办个体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145
二、手工业合作社的全面发展148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51
一、私营工商业改造的准备152
二、对私营工商业的初步改造155
第七章 农业“三改”158
第一节 农业“三改”的提出158
一、“三改”提出的背景158
二、“三改”的主要内容160
第二节 农业“三改”措施的推行及经验教训161
一、在沿淮提高夏季收成比重163
二、在淮北进行稻改166
三、在沿江改种双季稻167
四、“三改”的经验教训169
第八章过渡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172
第一节 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民主政治制度173
一、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73
二、统战政协工作的开展177
三、安徽各民主党派组织的建立179
四、安徽省工商联组织的建立18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中党的建设183
一、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和发展183
二、“新三反”运动186
三、审查干部和内部肃反187
四、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188
五、选拔干部与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建立党内监督制度190
第三节 科教、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194
一、贯彻执行知识分子政策194
二、科教事业的发展进步196
三、文化、艺术、体育事业的初步繁荣197
四、卫生事业的新进步198
第九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安徽的初步确立200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加速完成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建立200
一、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加速发展和中共安徽省第三次代表会议的召开200
二、高级农业合作社的急速组建203
第二节 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完成206
一、手工业合作化的加速发展206
二、整顿和巩固手工业合作社207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209
一、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209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组和改造211
三、对私方人员的安排使用和思想教育213
第二编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9月-1966年5月)220
第十章 中共八大前后安徽的探索2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220
一、经济社会形势的新发展220
二、中共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222
第二节 贯彻落实中共八大精神224
一、传达学习中共八大精神224
二、积极推进工业建设226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227
四、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编制229
第十一章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231
第一节 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231
一、“双百”方针的贯彻231
二、开展整风运动232
第二节 反右派斗争236
一、反右派斗争的经过236
二、“李世农、杨效椿、李锐反党集团”错案239
第十二章 总路线、“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241
第一节 宣传贯彻总路线241
第二节 大规模兴修水利245
一、大兴水利和积肥245
二、淮北河网化247
三、淠史杭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249
第三节 农业“大跃进”251
一、农业高指标251
二、农业放高产“卫星”253
第四节 工业“大跃进”256
一、开展大炼钢铁运动256
二、掀起柑埚炼铁热潮260
三、继续大炼钢铁和短暂调整262
四、其他工业行业的“跃进”265
第五节“大跃进”期间的科教文卫事业268
一、科技建设与科普宣传268
二、全民办教育与教育革命269
三、文化普及与新民歌创作270
四、除“四害”与血防工作271
第六节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272
一、人民公社的建立272
二、大办公共食堂275
三、响山人民公社的供给制277
第七节 从纠“左”到“反右倾”279
一、初步纠“左”的努力279
二、“张恺帆、陆学斌反党联盟”错案283
三、“反右倾”运动及其后果286
第十三章 大挫折后的全面调整288
第一节 农村经济的初步调整288
一、城乡经济遭遇严重困难288
二、贯彻“十二条”,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困难问题291
三、整风整社,纠正“五风”293
四、组织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297
第二节 责任田的酝酿、试点和推行299
一、责任田的酝酿299
二、南新庄试点300
三、责任田的全面试行301
四、责任田的迅速普及303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306
一、中央调整安徽省委领导班子306
二、继续调整农业307
三、缩短工业战线310
四、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314
五、商业的调整315
六、开展小三线建设317
第四节 社会政治关系的调整319
一、开展甄别平反工作319
二、摘除部分右派分子的“帽子”322
三、调整知识分子政策324
四、中共安徽省第二次代表大会325
第十四章 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调整任务328
第一节 国民经济调整效果显著328
一、农村经济恢复发展328
二、工业生产全面好转329
三、经济比例趋向合理331
四、人民生活得到改善332
第二节 社会事业进步明显333
一、科技工作稳步推进333
二、教育事业调整发展334
三、卫生事业取得进展336
四、文艺创作趋于活跃337
第三节 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开展338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338
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339
三、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热潮341
四、学习英雄模范人物343
第十五章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45
第一节 责任田的“改正”345
一、省委决定“改正”责任田345
二、积极慎重“改正”责任田346
三、责任田的加速“改正”348
第二节 农村“四清”运动350
一、“四清”运动的开始350
二、贯彻“双十条”352
三、贯彻“二十三条”355
第三节 城市“五反”运动357
一、城市“五反”运动的初步开展357
二、重点城市“五反”运动的分批开展358
三、城市面上的“五反”运动360
第四节 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批判运动362
第三编 “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和对十年内乱的抵制与抗争(1966年5月—1976年10月)368
第十六章“文化大革命”开始至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成立368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在安徽的展开368
一、省委贯彻“五一六通知”,在全省开展“文化大革命”368
二、红卫兵运动的兴起和派性斗争局面的形成376
三、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和全省各级党组织的瘫痪381
第二节 造反派夺权和大规模武斗384
一、“夺权风暴”和安徽“一·二六”夺权384
二、中共中央作出“九条”决定和对安徽实行军管387
三、“全面内战”和大规模的武斗394
第三节 实行“三支两军”和全省各级革委会的成立395
一、“三支两军”和省军管会改组395
二、制止武斗和促成“大联合”398
三、解放干部和实行“三结合”399
四、省革委会及专、市、县各级革委会的成立401
第十七章 全面开展“斗、批、改”和中共安徽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404
第一节 开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404
一、广泛发动学习毛主席著作404
二、开展“忠”字化活动406
三、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407
第二节 全面进行“斗、批、改”408
一、批斗“走资派”409
二、“砸烂公检法”与“清理阶级队伍”410
三、开展“一打三反”运动414
四、开展“革命大批判”417
五、精简机构,干部下放劳动420
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422
七、进行“教育改革”424
八、开展“文艺革命”430
九、实行农村合作医疗431
十、农村的“斗、批、改”和农业学大寨运动433
十一、工厂里的“斗、批、改”和工业学大庆运动437
十二、“整党建党”,恢复组织生活440
第三节 中共安徽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和全省各级党委的重新成立442
一、省、专、市、县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成立442
二、省第三次党代会召开,第三届省委成立443
三、各专(地)、市、县党委和基层党委的重新成立445
第十八章 批判极左思潮 调整国民经济446
第一节 开展“批陈整风”和“批林整风”446
一、“批陈整风”446
二、“批林整风”446
第二节 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448
一、对基本建设进行压缩449
二、调整和落实农村经济政策449
三、发展轻工业和手工业450
第三节“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及纠“左”的中断450
第十九章 1975年的全面整顿453
第一节 全面整顿初见成效453
一、整顿铁路运输453
二、对其他行业的整顿456
三、整顿党的组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458
第二节 全面整顿的中断460
第二十章 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和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463
第一节 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463
第二节 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465
一、反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465
二、反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468
三、反对“四人帮”斗争的胜利469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的经济建设470
一、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工作和生产470
二、全省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471
第四编 进行拨乱反正 迎接伟大转折(1976年10月—1978年12月)478
第二十一章 清理队伍调整领导班子 平反错案落实干部政策478
第一节 中共中央解决安徽省委领导问题478
第二节 开展“揭批查”的群众运动 核查“三种人”479
一、深入开展“揭批查”的群众运动480
二、清理和核查“三种人”482
第三节 平反冤假错案 落实干部政策484
一、平反冤假错案484
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些重大问题487
三、落实干部政策490
四、恢复设立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省级机构492
第二十二章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加强党员教育和干部培训494
第一节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94
一、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94
二、联系实际深化讨论,推动各项工作496
第二节 进行党员教育和干部培训497
一、开展党员教育497
二、办好各级党校、干校,加强干部培训工作498
第二十三章 提出以生产为中心 转移工作重点500
第一节 “以生产为中心”的提出500
第二节 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501
第二十四章 以农业为突破口 全面进行拨乱反正503
第一节 对农村管理体制和农业政策进行拨乱反正503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经济政策503
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04
第二节 对工业、教育、科技等工作进行拨乱反正507
一、工商企业的拨乱反正508
二、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509
三、科技战线的拨乱反正511
大事索引515
中共安徽省级领导机构及领导成员概览549
后记557
热门推荐
- 2981772.html
- 204445.html
- 2094686.html
- 1034481.html
- 569273.html
- 2707180.html
- 870897.html
- 3131656.html
- 3748589.html
- 929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1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9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6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79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3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2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3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6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28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