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utoCAD 2014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AutoCAD 2014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 丁源,高明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6325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00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AutoCAD软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AutoCAD 2014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AutOCAD 2014软件基础入门1

1.1 AutoCAD 2014的启动与退出1

1.1.1 AutoCAD 2014的启动1

1.1.2 AutoCAD 2014的退出1

1.2 AutoCAD 2014操作界面2

1.2.1 工作空间2

1.2.2 菜单浏览器3

1.2.3 快速访问工具栏5

1.2.4 功能区6

1.2.5 菜单栏6

1.2.6 工具栏6

1.2.7 状态栏6

1.2.8 绘图区6

1.2.9 命令窗口6

1.3 AutoCAD执行命令方式7

1.3.1 通过工具栏执行7

1.3.2 使用命令行执行7

1.3.3 使用透明命令8

1.4 文件管理8

1.4.1 新建文件【NEW】9

1.4.2 保存文件【SAVE】9

1.4.3 另存文件【SAVEAS】9

1.4.4 打开图形文件【OPEN】9

1.4.5 输入图形文件【IMPORT(IMP)】9

1.4.6 输出图形文件【EXPORT(EXP)】10

1.4.7 关闭图形文件【CLOSE】10

1.5 捕捉10

1.5.1 对象捕捉【OSNAP(OS)】11

1.5.2 手动捕捉11

1.6 对象的选择11

1.6.1 鼠标直接选择12

1.6.2 窗口选择【WINDOW(W)】12

1.6.3 交叉选择【CROSSING(C)】12

1.6.4 快速选择【QSELECT】12

1.6.5 连续选择【MULTIPLE(M)】13

1.6.6 栏选对象【F】13

1.7 系统配置13

1.7.1 文件选项13

1.7.2 显示选项13

1.7.3 打开和保存14

1.7.4 用户系统配置15

1.7.5 绘图16

1.7.6 选择集17

1.8 本章小节19

第2章 AutoCAD 2014绘图基础20

2.1 鼠标的基本操作20

2.1.1 鼠标左键操作20

2.1.2 鼠标中键操作20

2.1.3 鼠标右键操作21

2.2 设置单位【UNITS(UN)】22

2.3 设置图形界限【LIMITS(LIMI)】23

2.4 设置对象特性23

2.4.1 设置点型【DDPTYPE(DDPT)】23

2.4.2 设置线型【LINETYPE(LT)】25

2.4.3 设置线宽【LINEWEIGHT/LWEIGHT(LW)】30

2.4.4 设置颜色【COLOR(COL)】31

2.S AutoCAD坐标系36

2.5.1 世界坐标系WCS36

2.5.2 用户坐标系UCS37

2.6 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40

2.6.1 绝对直角坐标40

2.6.2 相对直角坐标41

2.6.3 绝对极坐标41

2.6.4 相对极坐标41

2.7 本章小结42

第3章 AutoCAD 2014二维绘图43

3.1 创建点【POINT】43

3.1.1 创建单点或多点【POINT(PO)】43

3.1.2 创建定数等分点【DIVIDE(DIV)】43

3.1.3 创建定距等分点【MEASURE(ME)】45

3.2 创建线性对象【LINER】47

3.2.1 创建直线【LINE(L)】48

3.2.2 创建射线【RAY】49

3.2.3 创建构造线【X LINE(XL)】50

3.2.4 创建矩形【RECTANG(REC)】51

3.3 圆【CIRCLE(C)】53

3.3.1 创建圆心+半径【CIRCLE(C→R)】54

3.3.2 创建圆心+直径【CIRCLE(C→D)】55

3.3.3 相切、相切、半径【CIRCLE(C→T)】57

3.3.4 两点直径圆【CIRCLE(C→2P)】59

3.3.5 三点圆【CIRCLE(C→3P)】61

3.3.6 三切圆【CIRCLE(C→3T)】62

3.4 本章小结64

第4章 AutoCAD 2014二维进阶命令65

4.1 多边形【POLYGON(POL)】65

4.1.1 内接正多边形【POL→I】65

4.1.2 外切正多边形【POL→C】65

4.2 椭圆【ELLIPSE(EL)】67

4.3 多线【MLINE(ML)】69

4.4 绘制多段线技巧【PLINE(PL)】73

4.5 样条曲线【SPLINE(SPL)】74

4.6 圆环【DONUT(DO)】75

4.7 圆弧【ARC(A)】76

4.7.1 三点77

4.7.2 起点、圆心、端点78

4.7.3 起点、圆心、角度79

4.7.4 起点、圆心、长度81

4.7.5 起点、端点、角度82

4.7.6 起点、端点、方向83

4.7.7 起点、端点、半径84

4.8 本章小结86

第5章 选择与编辑图形对象87

5.1 选择对象87

5.1.1 点选87

5.1.2 框选方式88

5.1.3 交叉框选方式88

5.1.4 组选取方式88

5.1.5 前一方式88

5.1.6 最后方式88

5.1.7 全选方式88

5.1.8 不规则多边形框选方式88

5.1.9 不规则多边形交叉框选方式89

5.1.10 栏选方式89

5.1.11 移除选取方式89

5.1.12 添加选取方式89

5.1.13 多选方式89

5.1.14 单选方式89

5.1.15 交替选取方式89

5.1.16 快速选择方式90

5.1.17 选择过滤器选取(FILTER)方式91

5.2 使用夹点编辑图形93

5.2.1 夹点94

5.2.2 使用夹点拉伸对象94

5.2.3 使用夹点移动对象96

5.2.4 使用夹点旋转对象98

5.2.5 使用夹点缩放对象101

5.2.6 使用夹点镜像对象104

5.3 删除对象【ERASE(E)】107

5.4 修剪【TRIM(TR)】108

5.4.1 手动边界修剪108

5.4.2 自动边界修剪111

5.5 延伸【EXTEND(EX)】113

5.5.1 手动边界延伸113

5.5.2 自动边界延伸115

5.6 拉长对象【LENGTHEN(LEN)】117

5.7 打断【BREAK(BR)】117

5.8 合并命令【JOIN(J)】119

5.9 分解对象【EXPLODE(X)】120

5.10 放弃操作【UNDO(U)】120

5.11 重做操作【REDO】120

5.12 本章小节121

第6章 AutoCAD编辑操作122

6.1 偏移对象【OFFSET(O)】122

6.1.1 指定距离偏移123

6.1.2 通过点偏移125

6.2 镜像命令【MIRROR(MI)】127

6.3 移动命令【MOVE(M)】130

6.4 复制命令【COPY(CO)】132

6.5 旋转命令【ROTATE(RO)】134

6.6 阵列命令【ARRAY(AR)】136

6.6.1 矩形阵列【ARRAYRECT(AR→R)】137

6.6.2 极轴阵列【ARRAYPOLAR(AR→PO)】139

6.6.3 路径阵列【ARRAYPATH(AR→PA)】140

6.7 缩放命令【SCALE(SC)】142

6.8 二维倒圆角【FILLET(F)】144

6.9 二维倒角【CHAMFER(CHA)】146

6.10 拉伸【STRETCH(S)】148

6.11 二维对齐命令【ALIGN(AL)】149

6.12 本章小节150

第7章 几何约束151

7.1 几何相对位置约束151

7.1.1 约束重合151

7.1.2 约束水平156

7.1.3 约束竖直157

7.1.4 约束垂直158

7.1.5 约束平行159

7.1.6 约束相切160

7.1.7 约束平滑162

7.1.8 约束同心162

7.1.9 约束共线164

7.1.10 约束相等166

7.1.11 约束对称168

7.1.12 约束固定170

7.2 约束几何尺寸标注172

7.2.1 约束对齐标注172

7.2.2 约束水平标注174

7.2.3 约束竖直标注175

7.2.4 约束角度标注176

7.2.5 约束半径标注179

7.2.6 约束直径标注182

7.3 本章小节184

第8章 图形尺寸的标注185

8.1 尺寸标注185

8.1.1 标注样式185

8.1.2 线性标注188

8.1.3 对齐标注191

8.1.4 直径标注192

8.1.5 半径标注193

8.1.6 角度标注195

8.1.7 坐标标注198

8.1.8 基线标注200

8.1.9 连续标注202

8.2 标注修改203

8.2.1 修改标注样式203

8.2.2 编辑尺寸标注206

8.2.3 编辑标注文字209

8.2.4 折弯线性标注211

8.3 本章小节215

第9章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216

9.1 形位公差216

9.1.1 形状公差218

9.1.2 位置公差228

9.2 尺寸公差273

9.3 本章小节276

第10章 面域与图案填充277

10.1 面域【REGION(REG)】277

10.2 面域运算279

10.2.1 面域布尔加运算【UNION(UNI)】279

10.2.2 面域布尔减运算【SUBTRACT(SU)】281

10.2.3 面域布尔交运算【INTERSECT(IN)】282

10.3 填充【HATCH(H)】283

10.3.1 图案填充284

10.3.2 渐变色填充286

10.4 本章小节288

第11章 辅助绘图和查询工具289

11.1 捕捉与栅格设置289

11.2 极轴追踪290

11.3 对象捕捉291

11.4 三维对象捕捉293

11.5 动态输入293

11.6 查询工具294

11.6.1 查询坐标【ID】294

11.6.2 测量距离【DIST(DI)】295

11.6.3 测量面积与周长【AREA】295

11.6.4 详细分析【LIST(LI)】296

11.7 本章小节296

第12章 文字和表格297

12.1 文字样式【STYLE(ST)】297

12.2 单行文字【DTEXT(DT)】299

12.2.1 设置单行文字对正方式【DT→J】299

12.2.2 设置单行文字样式【DT→S】300

12.3 多行文字【MTEXT(MT)】304

12.3.1 文字编辑器304

12.3.2 文字堆叠和堆叠特性306

12.3.3 自动堆叠特性307

12.3.4 文字符号参考308

12.4 编辑文字【DDEDIT(ED)】313

12.4.1 单行文字编辑和TEXTED系统变量313

12.4.2 多行文字编辑314

12.5 创建表格样式【TABLESTYLE】316

12.5.1 “表格样式”对话框316

12.5.2 “新建表格样式”对话框317

12.6 创建表格【TABLE(TB)】320

12.6.1 从Excel导入表格320

12.6.2 “插入表格”对话框321

12.6.3 使用表格单元中的公式322

12.7 编辑表格【TABLEDIT】322

12.7.1 编辑表格322

12.7.2 编辑单元格324

12.8 本章小节328

第13章 图块操作329

13.1 创建块329

13.1.1 块特点329

13.1.2 创建块【BLOCK(B)】330

13.2 写块【WBLOCK(W)】332

13.3 插入块【INSERT(I)】334

13.4 属性块336

13.4.1 属性336

13.4.2 “属性定义”对话框336

13.4.3 属性块编辑【EATTEDIT(EATTED)】338

13.5 本章小节344

第14章 图层管理和视图控制345

14.1 图层设置345

14.1.1 图层特性管理器【LAYER(LA)】346

14.1.2 “图层过滤器特性”对话框347

14.1.3 “选择线型”对话框348

14.1.4 设置线宽对话框348

14.1.5 “图层设置”对话框349

14.2 视图控制350

14.2.1 重画和重生成350

14.2.2 缩放视图【ZOOM(Z)】351

14.2.3 平移视图【PAN(P)】352

14.2.4 动态观察352

14.2.5 视图管理器353

14.2.6 视觉样式【VISUALSTYLES】354

14.3 本章小节355

第15章 三维基础和三维实体356

15.1 坐标系356

15.1.1 世界坐标系【WCS】356

15.1.2 坐标系轴向——右手法则356

15.1.3 用户坐标系【UCS 】357

15.2 ViewCube控件364

15.2.1 ViewCube重定向视图364

15.2.2 ViewCube自定义视图365

15.2.3 ViewCube滚动面视图365

15.2.4 ViewCube切换至相邻面365

15.2.5 ViewCube外观控制设置366

15.2.6 ViewCube指南针操控367

15.2.7 ViewCube UCS368

15.3 导航栏368

15.4 绘制基本实体369

15.4.1 长方体【BOX】369

15.4.2 球体【SPHERE(SPH)】370

15.4.3 圆柱体【CYLINDER(CYL)】373

15.4.4 圆锥体【CONE】376

15.4.5 圆环体【TORUS(TOR)】379

15.4.6 多段体【POLYSO LID(PSOLID)】382

15.4.7 楔体【WEDGE(WE)】384

15.4.8 棱锥体【PYRAMID(PYR)】385

15.5 绘制二维转换实体387

15.5.1 拉伸实体【EXTRUDE(EXT)】387

15.5.2 按住并拖动【PRESSPULL(PRES)】390

15.5.3 扫掠实体【SWEEP(SW)】393

15.5.4 旋转【REVOLVE(REV)】394

15.5.5 放样【LOFT】396

15.6 本章小节398

第16章 三维实体编辑399

16.1 实体编辑【SOLIDEDIT(SOLIDED)】399

16.1.1 拉伸面(E)399

16.1.2 移动面(M)400

16.1.3 偏移面(O)401

16.1.4 删除面(D)402

16.1.5 旋转面(R)403

16.1.6 倾斜面(T)404

16.1.7 复制面(C)405

16.1.8 着色面(L)406

16.2 实体倒圆角【FILLET(F)】407

16.3 倒角【CHAMFER(CHA)】409

16.4 抽壳【SHELL】410

16.5 实体布尔运算411

16.6 三维小控件413

16.7 本章小节414

第17章 三维曲面设计415

17.1 平面曲面【PLANESURF】415

17.2 创建拉伸曲面【EXTRUDE(EXT)】419

17.3 旋转曲面【REVOLVE(REV)】422

17.4 扫掠曲面【SWEEP(SW)】423

17.5 放样曲面【LOFT】424

17.6 网格曲面【SURFNETWORK(SURFN)】425

17.7 创建过渡曲面【SURFBLEND(SURFB)】428

17.8 修补曲面【SURFPATCH(SURFP)】431

17.9 偏移曲面【SU RFOFFSET】434

17.10 曲面圆角【SURFFILLET(SURFF)】434

17.11 曲面修剪【SURFTRIM】436

17.12 取消曲面修剪【SURFUNTRIM】439

17.13 曲面延伸【SURFEXTEND】440

17.14 曲面造型【SURFSCULPT(SURFS)】440

17.15 本章小节444

第18章 三维操作和三维渲染445

18.1 三维操作445

18.1.1 三维镜像【MIRROR3D】445

18.1.2 三维平移【 3DMOVE(3M)】449

18.1.3 三维旋转【3DROTATE(3R)】452

18.1.4 三维阵列【3DARRAY(3A)】452

18.1.5 三维对齐【3DA LIGN(3AL)】455

18.2 渲染459

18.2.1 光源459

18.2.2 材质浏览器【MATBROWSEROPEN 】461

18.2.3 新建和修改材质462

18.2.4 材质贴图【MATERIALMAP】463

18.3 本章小节466

第19章 AutoCAD与机械设计467

19.1 平面图绘制467

19.2 轴测图469

19.3 立体图473

19.4 本章小结476

第20章 AutoCAD与电气设计477

20.1 电气制图的分类477

20.2 电气工程图的特点478

20.3 电气制图综合运用479

20.4 本章小节487

第21章 AutoCAD与建筑设计488

21.1 建筑图488

21.2 建筑制图综合运用489

21.3 本章小节5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