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指导全书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钟明主编;杨薇薇,李锦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780132820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878页
- 文件大小:253MB
- 文件页数:927页
- 主题词:图象处理 Photoshop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指导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概述3
第一章 医疗卫生体制概述3
第一节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3
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性质3
(一)医疗卫生服务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4
(二)社会再生产不仅需要有物资的再生产,同时需要有劳动力的再生产4
(三)医疗卫生服务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4
二、医疗卫生服务5
(一)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需求与供给5
(二)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经营与管理7
三、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9
第二节 我国的社会医学11
一、社会医学的概念及地位与作用11
二、卫生保健12
三、社会医学研究13
(一)社会医学调查13
(二)医学人口学方法14
(三)疾病统计方法14
(四)生长发育评价方法15
(五)流行病学方法15
(六)卫生经济评价方法16
四、人群社会医学16
(一)农村社会医学16
(二)城市社会医学17
(三)职业社会医学17
(四)老年社会医学18
(五)婴幼儿社会医学18
(六)妇女社会医学19
(七)残疾人群社会医学19
第三节 医院管理体制概述20
一、区域卫生规划与现代医院20
(一)区域卫生规划20
(二)现代医院21
二、医院管理体制23
(一)概述23
(二)医院管理的基本职能23
(三)医院管理的基本方法27
(四)医院管理的任务和内容32
(五)医院分级管理34
第二章 卫生政策与法律法规39
第一节 我国卫生政策39
一、卫生政策的定义39
二、卫生政策的构成39
(一)卫生政策的要素构成39
(二)卫生政策的周期构成40
(三)卫生政策的总体构成40
三、卫生政策的特点40
(一)卫生政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40
(二)卫生政策具有特定的部门性40
(三)卫生政策具有相应的强制性41
(四)卫生政策具有很强的时效性41
四、卫生事业的地位、作用和性质41
(一)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41
(二)卫生事业的性质42
五、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43
(一)卫生工作指导方针的演变43
(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44
六、新时期卫生政策44
(一)卫生资源政策44
(二)医政管理政策45
(三)预防保健政策45
(四)医学教育政策46
(五)医学科技政策46
(六)药品管理政策46
(七)卫生经济政策46
(八)初级卫生保健政策47
第二节 卫生法律法规47
一、概述47
(一)卫生法的概念47
(二)卫生法的历史发展49
(三)卫生法规的作用50
二、卫生法规的实施51
(一)公民在适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51
(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52
(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52
(四)宣传教育与惩罚相结合52
第三章 药品管理制度改革概述54
第一节 药品与药品管理法54
一、药品的概述54
二、药品管理法54
第二节 药品管理的基本制度56
一、药品监督制度56
二、药品生产经营和制剂许可证制度56
三、药品标准制度56
四、新药审批制度56
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57
六、药品淘汰制度57
七、进出口药品管理制度57
八、从业人员定期健康检查制度57
九、特殊药品特殊管理制度57
十、药品商标广告管理制度57
第三节 药事管理体制57
第四节 药品生产企业的管理58
一、药品生产企业58
(一)概念、特点58
(二)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手续59
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60
(一)概念、特点60
(二)实行GMP制度的重要意义61
(三)我国GMP制度的主要内容61
(四)GMP和《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验收标准对药品生产企业厂房的要求62
(五)GMP对药品生产企业设备的要求63
(六)GMP对药品生产企业卫生的要求64
(七)GMP对药品生产的原料、辅料及包装材料的要求65
(八)GMP对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66
(九)确定药品的生产批号66
第五节 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67
一、药品经营企业67
二、开办药品经营企业要办的手续68
三、药品经营企业的人员70
(一)药品批发企业的人员70
(二)药品零售企业的人员70
四、国家对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检验机构的规定70
五、药品检测72
六、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养护制度与出库制度73
七、制剂质量的判断74
(一)片剂的质量判断74
(二)注射剂的外观质量判断74
(三)软膏剂的质量判断75
八、《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75
(一)原则75
(二)对医药经营企业人员的要求76
(三)对医药经营企业设施的规定76
(四)医药经营企业在采购药品过程中应掌握的原则77
(五)医药经营企业的商品质量管理制度78
第六节 药品管理78
一、对新药的管理78
(一)《新药审批办法》的依据78
(二)新药的概念与分类79
(三)新药的研究转让和生产应履行的申报程序80
(四)中外合资企业申报新药81
(五)新的药用辅料的审批82
(六)新药临床研究83
二、药品的进出口管理83
(一)我国进口药品许可注册制度的内容83
(二)申请与换发《进口药品注册证》84
(三)进口药品的检验程序与处罚85
(四)血液制品进口86
(五)精神药物进出口准许证制度87
三、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管理88
(一)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的概念与分类88
(二)对生物制品生产管理的要求88
(三)生物制品的分装和包装的要求89
(四)生物制品的贮存与运输90
(五)血液制品生产90
第七节 药品行政保护和中药品种保护92
一、药品行政保护92
二、中药品种保护93
第八节 相关的政策法规选编9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96
医疗机构管理条件107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6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171
医院药剂管理办法178
麻醉药品管理办法182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192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195
附录一 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00年2月底经国务院同意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国务院体改办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 财政部 劳动保障部 卫生部 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199
一、实行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199
二、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199
三、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体系200
四、加强卫生资源配置宏观管理200
五、改革预防保健体系200
六、转变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200
七、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201
八、规范财政补助范围和方式201
九、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1
十、加大药品生产结构调整力度202
十一、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整顿药品流通秩序202
十二、加强药品执法监督管理202
十三、调整药品价格203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203
附录二 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2000年6月7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204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204
二、机构设置及管理204
三、编制及干部管理205
四、财务经费管理206
五、其他有关问题206
六、组织实施206
第四章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2000年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7
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207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209
一、西药部分209
二、中成药部分289
三、中药饮片部分324
索引325
西药中文药名笔画索引325
西药中文药名拼音索引351
西药英文药名索引377
中成药中文药名笔画索引404
中成药中文药名拼音索引413
第五章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423
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423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424
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431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432
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435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436
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意见的通知440
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的意见441
附件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443
一、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范围443
二、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范围443
关于确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的意见445
关于印发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意见的通知447
关于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的意见448
第二编 医疗管理制度改革与指导453
第一章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改革与指导453
第一节 医院机构概述453
一、医院组织机构453
(一)我国医院组织机构一般模式453
(二)职能机构设置模式455
(三)医院组织机构的概念和特征458
(四)医院组织机构分类与设置模式460
(五)人员编制与人事制度改革465
第二节 合资医院的管理470
一、合资医院的概念470
二、合资医院的领导体制470
三、合资医院的管理470
第三节 股份制医院管理471
一、股份制基本概念471
二、医院股份制可行性471
三、医院股份制类型472
四、医院股份制运作473
第二章 医疗管理476
第一节 急诊医疗管理476
一、院前急救管理476
二、院内急救医疗管理479
三、全科医师概述484
第二节 门诊管理486
一、门诊类型与规模486
二、门诊科室管理488
第三节 病区管理493
一、病区管理的任务和特点493
二、病区医疗管理494
三、晨会与值班制度498
四、随访工作499
五、医疗质量和效率管理评价499
六、病人的入、出院(转院,死亡)管理500
七、病区的标准化管理500
八、医院临床科室管理502
第四节 护理管理517
一、护理管理的概念和范围517
二、护理组织管理518
三、护理工作业务技术管理530
四、护理质量管理532
五、护理制度管理535
第五节 社会医学和家庭病床管理537
一、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537
二、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538
三、社会医学的实施策略措施538
四、家庭病床的好处539
五、家床科(组)设置标准参考539
第六节 传染病管理540
一、传染病的管理541
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543
第七节 预防保健管理546
一、院内预防保健工作547
二、院外预防保健工作548
三、特殊医疗保健(高干、外宾)552
四、预防工作556
五、计划生育工作和妇幼工作管理560
第八节 医疗安全管理562
一、医疗事故563
二、医疗差错570
三、医疗意外570
四、医疗并发症571
五、医疗缺陷571
六、医疗纠纷571
第九节 医院内感染管理574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和类型574
二、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和途径576
三、医院内感染监测579
四、医院内感染的预防582
五、医院感染的控制588
第十节 医疗技术部门管理589
一、概述589
二、医院药事管理592
三、营养科室管理598
四、医学影像科室管理601
五、功能检查和内镜诊疗科室管理605
六、医院检验科室管理609
七、病理科室的管理612
八、输血科室的管理614
九、手术室管理616
十、消毒供应科室管理618
第十一节 康复医学管理620
一、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620
二、康复医学的诊疗对象620
三、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620
四、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621
五、康复医疗机构的设置622
六、康复医疗机构的设施623
七、康复科业务技术管理625
第三章 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与指导628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628
一、妇女保健628
(一)女性的生理特点628
(二)妇女各期保健629
(三)妇女劳动保护631
二、儿童保健632
(一)新生儿期保健及护理632
(二)正常新生儿的特殊表现633
(三)婴儿期保健633
(四)幼儿期保健635
三、老年保健637
(一)概述637
(二)老年人各器官系统的老化现象639
(三)老年人的心理卫生644
(四)老年人的饮食卫生646
(五)老年人的体育活动649
(六)老年人的服药问题652
四、职业病654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654
(二)职业病654
(三)常见的职业中毒656
(四)职业性肿瘤657
五、特需医疗服务管理658
(一)特需医疗的概念和范围658
(二)特需医疗服务适合我国基本国情659
(三)特需医疗的服务体系659
(四)特需医疗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660
(五)特需医疗的管理661
六、技术横向管理662
(一)技术横向的含意和认识662
(二)技术横向的重要性662
(三)技术横向与医院内涵建设662
(四)技术横向的管理663
七、支援基层卫生组织的建设664
(一)贯彻执行卫生部卫生支农的方针664
(二)健全支援基层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665
(三)完善支援基层卫生工作的计划和实施措施665
(四)考核与评估666
第四章 医疗管理信息化667
一、特点和作用667
(一)医院信息具有信息的一般特点即具有时效性、共享性、流动性、扩充性、无限性等,此外,尚具有其独特性667
(二)医院信息的作用667
二、信息来源及处理668
(一)医院信息可分为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668
(二)信息的采集669
(三)信息的传输669
(四)信息的存贮670
(五)信息的利用670
(六)信息的反馈670
(七)医院信息的处理670
三、信息管理机构及任务671
(一)医院信息管理机构671
(二)医院信息管理机构的任务671
四、各类档案的管理672
(一)病案管理672
(二)档案管理685
五、医院统计690
(一)医院统计的任务690
(二)医院统计对医院管理的作用690
(三)医院统计的特点691
(四)医院统计工作制度691
(五)医院统计工作范围692
(六)医院统计工作程序694
(七)医院主要统计指标的分析与评价696
六、图书与情报资料管理702
(一)医院图书馆(室)的任务和特点703
(二)医院图书与情报资料管理内容703
(三)医院图书管理制度704
(四)医院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责705
(五)医院图书馆绩效的评价705
七、摄影、声像部门管理706
(一)摄影、声像室的建设和设备706
(二)摄影、声像室的任务706
(三)资料的处理和保管707
八、学术会议、论文交流管理707
(一)学术会议的召开707
(二)学术论文的交流709
(三)学术论文的保管709
(四)学术会议、论文的登记709
九、计算机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710
(一)计算机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710
(二)计算机管理系统与金卫工程711
(三)计算机管理机构712
(四)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与保养714
第五章 卫生资源管理715
第一节 医疗设备物资管理715
一、医疗设备的计划管理与审批715
(一)医疗设备的计划管理715
(二)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审批717
(三)医疗设备的进口审批718
二、医疗设备使用管理719
(一)医疗设备的财产账目管理719
(二)医疗设备技术档案管理720
(三)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管理721
(四)医疗设备的使用率721
三、医疗设备维修管理723
(一)医疗设备维修组织723
(二)设备的定期保养和检查723
(三)设备维修724
(四)设备的完好率725
第二节 人才资源管理726
一、医院人员编设726
(一)人员编设的意义和原则726
(二)医院人员的组成728
(三)人员编制的测算方法729
二、医院人员知识结构733
(一)现代医学发展对医院人员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733
(二)临床医师的知识结构734
(三)医技人员的知识结构734
(四)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735
(五)后勤及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735
(六)实现医院技术人才群体结构优化的措施736
三、人事及劳资管理736
(一)人事管理的概念和内容736
(二)人事管理的一般原则737
(三)劳资管理737
四、选拔与任用738
(一)医院人才的选拔738
(二)医院人才的任用739
五、医院人才的培训740
(一)培训的原则、对象及内容740
(二)人才培训的方法和要求741
(三)在职人员的培训计划742
六、考核与晋级743
(一)人才考核的特点743
(二)人才考核的内容744
(三)人才考核的原则744
(四)人才考核的方法744
第三节 智力资源管理745
一、管理体制及各部门职责745
二、教学各类大纲的制定745
(一)本科教学大纲745
(二)实习大纲746
三、各类实习医生的管理746
(一)研究生746
(二)本科生747
四、进修医生的管理749
(一)制定招生计划和生活管理制度749
(二)岗前教育749
(三)基本功训练和业务讲座749
(四)定期考核和检查749
(五)进修生管理注意事项750
五、继续医学教育750
六、师资培训和质量管理750
(一)掌握全院师资状况和梯队建设750
(二)对新教员的教学基本功训练750
(三)师资外语培训751
(四)教师管理的激励政策751
七、教学质量的控制751
(一)任课教师名单的审查制度752
(二)教研室要建立备课、试讲及听课制度752
(三)建立教学评估制度752
(四)建立健全考试制度752
(五)建立教师教学工作档案752
八、教学的档案管理和试题库752
(一)教学档案752
(二)试题库752
九、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753
(一)培训基地与管理754
(二)培训与考核755
(三)组织领导及管理758
十、医院医学研究的意义、任务和特点759
(一)医院医学研究的意义759
(二)医院医学研究的任务760
(三)医院医学研究的特点761
十一、医院科研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761
十二、医院科研工作管理内容及实施764
(一)医院科研的组织管理764
(二)计划管理765
(三)课题管理768
(四)科研经费管理773
(五)物质条件管理775
(六)科技人才管理777
(七)科技成果管理778
(八)知识产权780
(九)科技合作与交流782
第六章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784
第一节 医院经营财务管理784
一、医院经营管理的概念784
二、医院经营效益的评估784
(一)医院经营效益评估的方法784
(二)医院经营效益评估的分析784
三、经济责任制管理787
四、医院经营管理788
(一)医院经营管理内容、原则788
(二)成本核算、分析及控制789
五、医院财务管理790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790
(二)医院财务制度790
(三)医院财务收支管理791
(四)医院资金管理792
六、引进外资管理793
(一)做好引进前的信息收集工作793
(二)要有正确的引进战略793
(三)把好涉外引进文书关793
(四)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793
(五)引进技术成果评价793
七、卫生产业管理793
第二节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794
一、医院精神概论794
(一)医院精神的涵义794
(二)医院精神的基本内容796
(三)医院精神的特性797
(四)培训医院精神的意义798
二、医院精神与医院文化的关系799
(一)“医院精神”与“医院文化”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不能互为代替800
(二)从时间上看医院精神的形成是相对落后于医院文化的800
(三)在医院文化的诸项内容中医院精神是主体和核心800
(四)医院精神与医院文化一样都反映出医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但医院精神又不等于医院文化801
三、医院精神的功能801
(一)导向功能801
(二)凝聚功能801
(三)激励功能802
(四)协调功能802
(五)规范功能802
(六)展示功能802
(七)辐射功能803
(八)组合功能803
四、医院精神的设计803
(一)设计医院精神应遵循的原则803
(二)医院精神命名方式的设计804
(三)医院精神文字表达方式的设计805
(四)医院精神传播方式的设计805
五、医院精神的树立807
(一)领导示范807
(二)典型引路807
(三)目标激励808
(四)“文”、“乐”熏陶808
(五)教育灌输809
(六)形象教育809
(七)感情投资810
(八)群众参与810
六、医院思想政治工作811
(一)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811
(二)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811
(三)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813
第三节 医院职业道德建设814
一、概述814
(一)医院职业道德的概念、基本原则及内容814
(二)医院职业道德规范及范畴815
(三)医院职业道德与深化改革816
(四)医院职业道德教育816
(五)医院职业道德修养817
(六)医院职业道德评价818
二、医务人员的良心818
(一)良心的概念818
(二)良心的作用819
(三)医务人员的职业良心819
三、医务人员的医德821
(一)医德的概念821
(二)医德的起源和发展822
(三)医德的对象和内容825
四、几种特殊情况的道德827
(一)计划生育中的道德827
(二)人体实验和器官移植的道德问题831
(三)“克隆人”的伦理道德834
(四)医学中的性道德问题835
第四节 医院文化建设836
一、医院文化的概念836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应遵循的原则837
三、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837
第五节 医院机构形象839
一、作用839
二、形象工程策划840
(一)医院形象调查840
(二)医院形象定位840
(三)医院形象建树841
(四)医院形象总结842
第七章 医疗管理难点透视843
第一节 人身权843
一、生命权843
(一)死亡学说843
(二)死亡分类845
二、健康权847
三、人身权的法律保护847
(一)人身权的刑法保护847
(二)人身权的民法保护848
(三)人身权的行政法保护850
第二节 劳动能力丧失850
一、劳动能力的概念850
二、劳动能力丧失的分类852
(一)按劳动能力丧失原因划分852
(二)按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划分852
(三)按劳动能力丧失的久暂划分852
(四)按工作性质划分852
三、劳动能力丧失的鉴定标准853
(一)革命军人评残标准853
(二)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853
(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855
(四)医疗事故鉴定中的伤残等级856
(五)轻重伤残鉴定856
(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858
第三节 安乐死858
一、安乐死的历史858
二、安乐死的概念860
(一)广义安乐死860
(二)狭义安乐死860
(三)安乐死对象861
三、安乐死的类型861
(一)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861
(二)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862
四、安乐死的评价862
(一)安乐死的伦理学评价862
(二)安乐死的道德评价863
五、安乐死立法864
第四节 自杀866
一、概述866
二、自杀的相关因素867
(一)社会性因素867
(二)遗传因素867
(三)神经内分泌因素867
(四)社会人口学因素868
(五)人格因素870
三、自杀与疾病870
(一)慢性疾病870
(二)肿瘤871
(三)老年病871
(四)精神病871
(五)酒精中毒871
(六)其他疾病872
四、自杀与医疗纠纷872
(一)自杀引起的医疗纠纷分析872
(二)医疗纪纷的防范873
(三)自杀病人的抢救874
五、自杀的预防875
(一)自杀的预测和先兆875
(二)自杀的预防875
第五节 临终关怀876
热门推荐
- 2889850.html
- 2673712.html
- 1076246.html
- 2861074.html
- 634124.html
- 2415425.html
- 3643402.html
- 1590013.html
- 915279.html
- 30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51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2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80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2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0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6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06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3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3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