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哲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其成主编;程伟,李其忠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5754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中医学:医学哲学-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哲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上篇 中国哲学5
第一章 先秦哲学5
第一节 原始宗教与神话传说5
一、原始宗教5
二、神话传说6
第二节 《周易》8
一、《周易》的构成与性质8
二、《周易》古经9
三、《周易》大传12
第三节 阴阳五行16
一、阴阳16
二、五行17
三、“和同”思想与阴阳五行20
第四节 儒家21
一、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21
二、孟子“人性善”为核心的哲学思想25
三、荀子以“礼”为核心的哲学思想28
第五节 道家32
一、老子以“道”为本的哲学思想33
二、庄子相对主义为特征的哲学思想37
第六节 墨家与名家42
一、墨家42
二、名家48
第七节 阴阳家与杂家52
一、阴阳家52
二、杂家54
第八节 法家与兵家57
一、法家57
二、兵家60
第二章 两汉哲学63
第一节 黄老哲学与《淮南子》64
一、汉初黄老之学64
二、《淮南子》的哲学思想65
第二节 董仲舒的儒家经学哲学66
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67
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社会观69
三、“三统论”的历史观69
四、“性三品说”的人性论70
第三节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71
一、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斗争71
二、谶纬之学的兴盛73
三、神学经学的权威——《白虎通义》74
第四节 王充的天道自然哲学76
一、“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自然观76
二、“学而知之”的认识论78
第五节 早期道教79
第六节 佛教的传入81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哲学83
第一节 魏晋玄学84
一、何晏、王弼的“贵无”论84
二、阮籍、嵇康的“自然无为”论88
三、裴頠、欧阳建的“崇有”论90
四、郭象及其“独化论”93
第二节 神仙哲学与道教改革94
一、神仙哲学94
二、道教改革与流变96
第三节 佛教的传播97
一、传播概况97
二、高僧僧肇98
第四节 范缜的“神灭论”100
一、形神相即101
二、形质神用101
三、生命特质102
第四章 隋唐五代哲学103
第一节 佛教哲学103
一、天台宗104
二、唯识宗104
三、华严宗106
四、禅宗108
第二节 道教哲学111
一、成玄英“重玄之道”111
二、司马承祯“主静修心”114
第三节 儒家哲学115
一、韩愈的哲学思想115
二、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关系论117
第五章 宋明哲学121
第一节 周敦颐道学121
一、“无极-太极-人极”的宇宙生成图式122
二、“中正仁义”的人伦世界123
第二节 邵雍象数学124
一、先天象数之学124
二、理数合一的数本论128
第三节 张载气学130
一、“太虚即气”的自然观130
二、“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131
三、“闻见之知”和“德性所知”131
第四节 程朱理学132
一、程颢、程颐的理学建立132
二、朱熹集理学之大成135
第五节 陆王心学139
一、陆九渊的心学139
二、王阳明对心学的发展141
第六章 清代哲学145
第一节 黄宗羲“理气心性一元”的哲学145
一、“气自有条理”的本体论146
二、理气心性一元论146
三、求实学风与批判专制147
第二节 方以智“质测藏通几”哲学148
一、“气-火”一元的宇宙观149
二、不落“有”、“无”的生成论149
三、推崇“一所统”的辩证法150
四、“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认识论151
第三节 王夫之“太虚一气”哲学151
一、“气满太虚”的自然观152
二、“天地日新”的发展观152
三、“能必副所”的认识论153
第四节 颜元“实学”哲学154
一、体用一致,形性不二155
二、手格其物,而后知至155
三、实学实行,经世致用156
第五节 戴震“分理”哲学157
一、注重“分理”的自然观157
二、“剖析至微,而后得理”的认识论158
下篇 中医哲学160
第七章 道论160
第一节 道160
一、道的涵义160
二、道与气、理、德162
第二节 医道164
一、中医学的本质164
二、中医学的文化特征167
三、中医学的思维特征170
第三节 天道172
一、天论172
二、天地生成174
三、宇宙结构177
四、天象历律182
第四节 人道185
一、人性185
二、人伦188
第五节 天人之道192
一、人与天地相参193
二、人与天地合德195
第八章 气-阴阳-五行论198
第一节 气198
一、气的涵义与特性198
二、气化与气机204
三、哲学之“气”与医学之“气”的关系206
第二节 阴阳208
一、阴阳的涵义208
二、阴阳的属性210
三、阴阳的关系211
四、三阴三阳215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16
第三节 五行217
一、五行的涵义218
二、五行的特征219
三、五行的分类221
四、五行生克制化223
五、五行生克异常225
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28
第四节 气-阴阳-五行230
一、“气-阴阳-五行”模型的特征230
二、“气-阴阳-五行”模型的意义232
三、“气-阴阳-五行”模型的不足235
第九章 生命观236
第一节 形神236
一、形神的涵义236
二、形与神的关系241
第二节 藏象247
一、藏象的涵义247
二、藏与象的关系252
第三节 标本255
一、标本的涵义255
二、标与本的关系261
第四节 正邪266
一、正邪的涵义266
二、正与邪的关系268
第五节 常变272
一、常变的涵义273
二、常与变的关系275
第六节 生死278
一、生死的涵义278
二、生命280
三、死亡285
第十章 思维方法289
第一节 象数思维289
一、象数概说290
二、中医学象数思维的运用293
三、评价304
第二节 整体思维305
一、人与环境的统一306
二、生命体的统一308
三、辨证诊断的整体性309
四、对证治疗的整体观310
五、评价311
第三节 变易思维312
一、人体气机的运动变化312
二、疾病的传变转化314
三、治疗的应变而动315
四、评价316
第四节 中和思维317
一、阴阳五行的动态平衡318
二、阴阳失调的发病机制319
三、调和致中的治病原则320
四、调和阴阳的养生学说322
五、评价323
第五节 直觉思维323
一、医者意也324
二、意解心知的四诊辨证325
三、神妙心悟的处方用药326
四、妙乎心手的运针调针327
五、评价328
第六节 虚静思维329
一、恬惔归元的养性延年330
二、清静安和的藏象情志330
三、虚静为保的脉法心要331
四、无营众物的上工针法332
五、太虚一气的运气之本333
六、评价333
第七节 顺势思维334
一、治疗中的顺势因时335
二、养生中的顺势因时340
三、顺势治疗与逆势治疗341
四、评价341
第八节 功用思维342
一、从功用上把握人体藏象342
二、从功用上认知病因病机343
三、从功用上调节气血偏颇343
四、评价345
第十一章 中西医学哲学比较346
第一节 哲学背景的异同346
一、中西医学术差异的思想基础347
二、古代早期的哲学对中西医学的影响348
三、“中世纪”哲学对中西医学的影响351
四、近代哲学对中西医学的影响353
第二节 思维方式的异同356
一、思维方式在医学研究中的作用356
二、西医学的还原论思维358
三、中医学的朴素系统论思维361
四、医学思维方式的发展方向363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异同364
一、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364
二、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367
三、黑箱研究与白箱研究370
第四节 人体认识的异同373
一、功能研究与形态研究373
二、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377
三、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379
第五节 疾病防治的异同381
一、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381
二、治病求本与特异治疗384
三、中药与西药的异同387
附录391
一、中国哲学主要参考书目391
二、医学哲学主要参考书目391
三、六经诸子原著参考书目392
热门推荐
- 2570936.html
- 1042609.html
- 1412260.html
- 75870.html
- 2195619.html
- 686885.html
- 3091284.html
- 1741521.html
- 2934719.html
- 1449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0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0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2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21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55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8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10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2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