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职业素质构成与综合培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崔国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06928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儒家-思想史-研究-中国;道家-思想史-研究-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生职业素质构成与综合培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大学组织的性质与大学教育的实质再思考1
一、严峻的现实:就业难是当代社会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1
二、历史的启示:大学的发展演变与大学专业教育的职业特性5
(一)大学发展历史回顾5
(二)大学组织机构的性质和特点10
(三)关于大学本质属性问题的讨论12
三、反思与求解:大学专业教育的实质与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破解13
第一章 社会职业与大学专业的关系新探16
第一节 人的生存:劳动与职业16
一、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类型结构分析17
(一)人类基本生存实践领域的划分17
(二)对日常生活领域的关注19
二、人类生存实践的演化20
三、现代人的生存实质是职业生存22
(一)人类生存实践的职业化22
(二)人的职业生存基本特性分析23
四、当代人的生存状态26
(一)职业逐步专业化26
(二)生活趋向体验化28
第二节 社会职业专业化发展与现代教育29
一、现代社会的劳动分工与职业分化29
二、社会职业专业化发展与现代教育体系的建构32
(一)从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看33
(二)从现代教育体系级别上看33
(三)从现代教育的学校系统上看34
三、社会职业专业化与现代大学的职业教育特性36
(一)大学的专业设置与职业分类的关系36
(二)大学专业教育与社会职业的预分配39
第三节 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新探40
一、“职业”与“专业”辨析40
(一)“职业”的内涵40
(二)“专业”界说42
二、“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重新解读43
(一)“职业教育”的重新审视43
(二)“专业教育”内涵的新解读45
三、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与联系46
第二章 大学生职业素质构成与综合培养概述50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素质构成分析50
一、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内涵50
(一)职业素质概说50
(二)职业素质的特征53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素质构成分析55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构成要素55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结构分析56
第二节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生成与演变57
一、人的职业素质形成过程57
二、各阶段教育与职业素质的生成58
(一)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素质培养责任58
(二)高等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素质专业化59
(三)继续教育与职业素质的不断调适60
第三章 大学生职业基础素质培养61
第一节 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61
一、身心健康的职业生存意义62
二、大学生体育的现状与改进对策63
(一)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63
(二)改进大学体育的对策64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改进对策65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65
(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66
第二节 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69
一、公民道德素质概说70
(一)公民道德的内涵70
(二)公民道德素质的职业生存意义72
二、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现状透视82
(一)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现状82
(二)影响公民道德教育的因素84
三、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86
(一)观念先行,突出以人为本86
(二)构建“四举并重”的德育体系87
(三)改进德育课堂,发挥主渠道作用90
第三节 大学生通识教育92
一、通识教育的职业生存意义92
(一)通识教育涵义92
(二)通识教育的时代意义93
二、通识教育的现状95
(一)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认识模糊不清95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95
(三)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96
(四)学生思想上重视不够且学习意愿不强96
(五)缺少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97
三、加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对策与建议97
(一)整合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97
(二)探索整合通识教育的有效机制100
第四章 大学生职业核心素质培养103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103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概念界说104
(一)生涯概念104
(二)职业生涯概念108
(三)职业生涯规划概念109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概念109
(五)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系110
二、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与方法111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111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模式112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与任务113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115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117
(一)厘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17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改革119
(三)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途径122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123
(一)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意义123
(二)对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意义124
(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意义125
第二节 大学生专业教育126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的专业化126
(一)个体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126
(二)个体专业技能的形成128
(三)个体专业情意的养成129
二、大学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129
(一)关于专业划分和设置问题129
(二)关于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问题132
(三)关于专业教学改革问题133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指导135
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135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135
(二)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存在的问题137
(三)我国现行的有关大学生就业制度139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149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149
(二)大学生就业技能指导152
(三)大学生就业信息指导154
(四)大学生自我推销指导155
(五)大学生创业指导157
(六)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159
(七)大学生角色转换指导161
(八)大学生人际关系指导162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施途径163
(一)个别指导163
(二)集体指导164
(三)专业指导164
(四)网络指导164
(五)实践指导165
(六)专栏指导165
四、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分类指导166
(一)面向公务员职业的就业指导166
(二)针对入职国有企业的就业指导170
(三)针对入职非国有企业的就业指导172
(四)针对自主创业的就业指导173
(五)考研的指导174
(六)出国留学的指导175
第五章 大学生职业拓展素质培养176
第一节 大学生创业教育176
一、创业教育概说176
(一)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176
(二)创业教育与相关教育的关系181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182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概述182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184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185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征189
(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190
(六)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194
三、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195
(一)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195
(二)有利于高等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196
(三)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196
(四)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197
(五)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198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教育199
一、大学生就业难呼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99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透析199
(二)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诉求203
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205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205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207
(三)转变传说封闭的教育方式,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208
三、加强大学生创新指导210
(一)创新指导的内容210
(二)创新指导的方式211
第三节 大学生终身学习与信息素质培养212
一、时代快速发展带来人的职业生存危机212
二、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人的生存方式213
(一)终身学习思想概说213
(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215
(三)终身学习的使命216
三、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者必备的生存能力220
(一)信息素养概说221
(二)职业生存能力与信息素质培养223
第六章 大学生职业辅助素质培养226
第一节 大学生诚信教育226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226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实现大学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226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成人立业的内在需要227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意义228
二、大学生的诚信现状令人堪忧229
(一)信用意识缺乏229
(二)弄虚作假现象严重230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231
(一)加强学校诚信教育,突出培养诚信素质232
(二)加强家庭诚信教育,夯实诚信教育基础237
(三)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助推大学生诚信教育239
第二节 大学生理财教育241
一、开展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242
(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要求大学开展理财教育242
(二)理财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243
(三)理财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245
二、大学生理财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45
(一)大学生理财教育存在的问题245
(二)大学生理财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47
三、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对策250
(一)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250
(二)构建大学生理财教育体系251
(三)倡导大学生职业教育,提高理财教育实效253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教育253
一、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54
(一)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职业生存价值254
(二)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社会意义255
二、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257
(一)教育者自身法律素质不高257
(二)法治教育侧重法律知识,内容单257
(三)教学方法手段简单,教学形式死板258
(四)职业指导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意识不强259
(五)学校和家庭、社会教育缺乏合力259
三、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对策260
(一)改革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措施260
(二)加强职业指导中法治教育工作的建议265
总结与展望:全球化职业流变的时代与大学的社会责任268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职业的变迁268
一、社会职业流变的历史沿革269
(一)社会职业流变的产生269
(二)社会职业流变的发展270
(三)社会职业流变的特点274
二、社会职业流变的现状透视275
(一)单一基础向跨专业、复合型转化276
(二)传统工艺型向信息化、智能型转化277
(三)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277
(四)继承型向知识创新型转化277
(五)市场经济“复兴”一部分职业278
(六)第三产业、社会服务业发展壮大278
第二节 大学在市场社会生存的策略278
一、充分发挥国家政府在市场化社会中的宏观调控作用280
(一)通过立法,明确用人单位承担就业责任280
(二)建立政府“埋单”的人才储备制度280
(三)改革管理体制,破除就业壁垒281
(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281
(五)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便于人才流通282
二、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283
(一)明确学校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283
(二)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各学科的专业设置283
(三)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285
(四)树立“大就业观”,完善就业指导服务287
(五)加强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丰富就业指导手段290
(六)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建立校企合作模式291
三、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291
(一)职业生存是当代大学生就业理念的基础291
(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综合能力296
(三)加强归因训练,树立科学的择业观297
(四)强化自主学习与发展,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299
(五)转变就业观念,及时调适就业心理300
第三节 当代大学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306
一、大学的社会责任概述307
(一)“责任”解读307
(二)大学社会责任的实质309
二、当代大学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311
(一)大学应成为社会职业的“预配器”311
(二)大学应成为和谐社会的“调音师”313
(三)大学应成为时代风尚的“引领者”315
(四)大学应成为知识创新的“加速器”316
(五)大学应成为国家建设的“人才库”318
参考文献320
后记324
热门推荐
- 2027819.html
- 1324036.html
- 2059952.html
- 2339954.html
- 1459921.html
- 1493219.html
- 1014755.html
- 1407436.html
- 1673779.html
- 27183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2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0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1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3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6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1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4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52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5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9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