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惠金融发展的模式和路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惠金融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 田剑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7426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金融体系-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惠金融发展的模式和路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1章 普惠金融及其在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发展10

1普惠金融的概述10

1.1 普惠金融的内涵10

1.2 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11

2国内外普惠金融研究述评13

2.1 国内外关于普惠金融基本内涵的研究13

2.2 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14

2.3 国内外关于微型金融机构(MFIs)与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16

2.4 国内外关于金融深化与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17

3金融改革试验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18

3.1 国家、地方各级普惠金融的改革实践18

3.2 浙江省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实践20

4国内金融改革试验区发展普惠金融特点21

4.1 在原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实践普惠金融21

4.2 金融改革试验区引导民间金融阳光化22

4.3 金融改革试验区推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22

4.4 金融改革试验区创新小微金融服务23

4.5 金融改革试验区实现农村普惠金融24

5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启示25

5.1 将金融试验区的实践经验辐射周边地区甚至全国25

5.2 发展民营银行,引导民间金融阳光化运作26

5.3 发展农村微型金融机构26

5.4 创新小微金融模式,深入推动小微企业发展26

5.5 健全普惠金融配套政策,构建均衡的普惠金融体系27

5.6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7

附件27

参考文献30

第2章 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惠金融发展效率与协同度33

1浙江省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33

1.1 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33

1.2 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34

1.3 金融集聚强化产业链金融,创新民间融资平台35

1.4 贸易链金融创新36

1.5 小微金融改革创新的实践37

1.6 建设移动金融服务体系普惠民众39

2浙江金融改革试验区发展普惠金融的特点40

2.1 有着丰富的民间资本是设立民营银行的基础40

2.2 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金融改革与创新41

2.3 金融改革试验区民营新兴小型金融机构或金融中介的出现41

2.4 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惠金融体系建设42

3浙江省金融改革试验区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证研究42

3.1 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惠金融机构的绩效评价42

3.2 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惠金融与传统的金融服务机构的协同度46

4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54

4.1 健全配套政策以构建均衡的普惠金融体系54

4.2 形成并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55

4.3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节奏,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56

4.4 推进利率市场化,促进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57

4.5 健全普惠金融监管体制57

4.6 强化政策引导,推进普惠金融示范化建设58

4.7 加强较发达地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58

参考文献59

第3章 普惠金融指数与微型金融机构的布局61

1宁波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现状61

1.1 微型金融机构是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61

1.2 具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城商行分行62

1.3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64

1.4 专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65

2宁波普惠金融体系的实证研究66

2.1 宁波普惠金融指数的实证研究66

2.2 宁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的实证研究70

3宁波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76

3.1 对宁波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调查76

3.2 对宁波专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的调查79

4微型金融机构布局的策略85

4.1 构建正金字塔金融体系发展包容性金融85

4.2 发展移动金融85

4.3 培育行业标杆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86

4.4 推进微型金融的数字化、电子化、信息化、城镇化87

4.5 渐进式推进并扩大民营银行的数量与规模87

4.6 统筹规划发展专营金融机构88

4.7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89

4.8 合理进行网点布局提高普惠金融覆盖率90

4.9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小微金融创新监管机制91

附件93

参考文献96

第4章 微型金融机构与民营中小银行98

1民间资本设立中小银行的必要性98

1.1 民营中小银行是微型金融机构的表现形式98

1.2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给予民间资本准入银行业的机会99

1.3 民间资本投资意愿强烈,民间资本金融化倾向显著100

1.4 设立民营中小银行,能够引导民间金融阳光化101

2民间资本设立中小银行的可行性102

2.1 制度变迁化解民间资本金融化的路径依赖102

2.2 民间资本是亟待加大力度挖掘的金融资源103

2.3 民营银行具有创新发展小微金融服务的自发性103

3民营中小银行案例:温州民商银行服务小微企业104

3.1 温州民商银行释放民间资金活力104

3.2 温州民商银行的草根性有效支持小微企业融资106

3.3 温州民商银行发展中可能的障碍109

4民间资本设立中小民营银行的对策110

4.1 将基于互惠准则的民间金融活动转化为民营银行的经营创新110

4.2 借助上海自贸区的辐射效应稳妥有序地设立民营银行111

4.3 以科技银行为突破口设立中小民营银行112

4.4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并进行合法的金融经营113

4.5 制定设立民营中小银行准入、监管和退出的法规114

附件114

参考文献115

第5章 普惠金融支点与助农金融服务点117

1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的背景与意义117

1.1 助农金融服务点的基本含义117

1.2 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的背景119

1.3 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的意义122

2助农金融服务点的普惠金融功能124

2.1 顺应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农村普惠金融体系124

2.2 具备微型银行的基本组织形态125

2.3 实现农村金融网络的高覆盖125

2.4 向村民提供均等的金融服务126

2.5 发挥精准扶贫的金融包容性126

2.6 为村级电商O2O运作提供便捷支付127

3助农金融服务点延伸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基础与路径127

3.1 助农金融服务点延伸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基础127

3.2 助农金融服务点延伸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路径130

4助农金融服务点延伸农村普惠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134

4.1 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致的操作风险134

4.2 设施配置不到位135

4.3 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不完整135

4.4 可能存在隐形套现、洗钱等风险136

4.5 助农金融服务点功能边界模糊137

5助农金融服务点延伸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138

5.1 加强政府对助农金融服务点的扶持力度138

5.2 推进普惠金融示范点建设138

5.3 实现村民手机移动端安全支付139

5.4 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确保规范运行139

5.5 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服务平台140

附件141

参考文献143

第6章 小微金融与普惠金融技术145

1研究小微金融的必要性145

1.1 小微金融演化的相关研究145

1.2 各级政府政策支持推动小微金融发展与创新146

1.3 台州农商行具有小微金融创新的实践经验与示范效应147

2临海农商行小微金融创新的表现形式148

2.1 创新普惠型小额贷款产品与服务148

2.2 开展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实现信用贷款149

2.3 注重小微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方式多样化149

3临海农商行小微金融普惠技术创新模式151

3.1 小微金融产品开发技术152

3.2 小微金融贷款差别定价技术153

3.3 小微金融风险识别技术154

3.4 小微金融信用技术154

3.5 小微金融覆盖技术155

4小微金融创新发展对策155

4.1 设立政府引导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小微金融创新发展155

4.2 发展移动金融,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普惠金融156

4.3 开展银保等模式的微贷技术创新156

4.4 积极推进大众创业和草根创业,开展创业普惠金融157

4.5 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157

4.6 加大商业银行的总行建设和网点转型158

4.7 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完善信用担保体系159

附表159

参考文献161

第7章 便捷融资与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的运行162

1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的研究162

1.1 国外学者对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的研究162

1.2 国内学者对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的研究163

2国内外小微企业融资平台方式164

2.1 国外小微企业融资平台164

2.2 国内小微企业融资平台167

3德清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发展的背景171

3.1 德清金融改革171

3.2 财政支持小微金融平台的发展171

3.3 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补助和优惠172

3.4 德清农信社引进“台湾微贷技术”172

3.5 小微企业凭诚信获得商业银行贷款融资173

4德清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的融资流程174

4.1 德清民间服务融资中心174

4.2 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175

4.3 德清融资网177

5德清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的特点178

5.1 政府扶持178

5.2 企业创办民间融资服务中心或入股178

5.3 重视搭建金融中介平台179

5.4 注重风险防范179

6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的普惠性分析180

6.1 小微企业融资便捷180

6.2 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借贷双方操作透明,撮合快捷180

6.3 小微企业融资程序简单且成本降低181

6.4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低181

7完善与发展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的对策182

7.1 创新财政支持182

7.2 规范发展P2P融资平台183

7.3 开办P2B融资平台降低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183

7.4 建立信息数据库184

7.5 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的信用评价体系建设184

参考文献185

第8章 便捷支付与移动金融187

1国外学者对移动金融业务的研究187

1.1 国外学者对移动金融业务的研究187

1.2 国内学者对移动金融业务的研究188

2移动金融业务发展过程和模式189

2.1 移动金融的发展与功能推进189

2.2 移动金融运行模式分析191

3宁波地区移动金融业务发展现状194

3.1 全国移动金融试点城市194

3.2 NFC手机移动支付随时随地快捷安全195

3.3 金融IC卡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196

3.4 建立移动金融公共服务平台197

4移动金融成为宁波市普惠金融发展的创新点198

4.1 贴近民生,金融IC卡已成为金融服务民生的“宁波模式”198

4.2 以手机为载体的金融创新,保障移动金融的安全性198

4.3 移动支付平台成为打造宁波智慧城市的重要路径199

4.4 以场景为驱动,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应用199

5宁波地区移动金融业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原因200

5.1 宁波地区移动金融业务发展中的问题200

5.2 宁波地区移动金融业务发展中产生问题的原因201

6解决宁波地区移动金融问题的对策203

6.1 加强移动金融服务技术风险管理203

6.2 移动金融融合实体经济普及推广204

6.3 继续创新移动金融业务与模式205

参考文献207

第9章 贸易金融与贸易链便捷金融新业态209

1贸易金融的概述209

1.1 什么是贸易金融?209

1.2 国内外学者对金融服务贸易的研究210

2义乌贸易链金融开展的必要性212

2.1 义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亟须与之配套的金融服务212

2.2 义乌市具有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213

2.3 义乌市正在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专项214

3义乌贸易链便捷金融新业态215

3.1 “国贸通”便捷金融服务案例剖析215

3.2 “义乌通”贸易金融一体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案例剖析219

3.3 义乌贸易链便捷金融新业态的作用221

4义乌贸易链金融具有金融的便捷性222

4.1 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使国际贸易更便利222

4.2 中小企业享受无抵押低成本贷款223

4.3 创新多元化的贸易金融产品与服务223

5义乌贸易金融发展的路径224

5.1 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提供更多的导向性和倾斜政策224

5.2 降低授信准入门槛,政策支持贸易融资授信224

5.3 建立网上融资平台,有序建立全球供应链融资体系225

5.4 推出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225

附件227

参考文献228

第10章 数字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229

1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运行229

1.1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运行229

1.2 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运行232

2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对接235

2.1 第三方支付与实体经济的对接235

2.2 P2P与实体经济的对接237

2.3 众筹与实体经济的对接239

2.4 信息化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对接242

3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对接的障碍与风险245

3.1 第三方支付存在的信息外泄与监管不力245

3.2 P2P存在的失信与监管空白245

3.3 众筹存在的责任缺失与经营的持续性问题246

3.4 信息化金融机构存在信息技术风险与黑客病毒247

4促进互联网金融对接实体经济的对策247

4.1 支持发展在线供应链金融,使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247

4.2 实现互联网金融的转变升级,培育行业标杆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248

4.3 进行网络诚信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249

4.4 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注重内部风险控制249

4.5 加快金融法律建设,不断优化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250

参考文献251

后记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