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皖北奥陶系古岩溶及其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皖北奥陶系古岩溶及其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李定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3651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14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皖北奥陶系古岩溶及其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引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前人研究综述2

1.2.1 关于奥陶系划分2

1.2.2 岩溶和古岩溶3

1.3 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进展9

1.3.1 研究概况9

1.3.2 主要成果及进展10

2 奥灰古岩溶发育的基本背景12

2.1 区域地质背景12

2.1.1 区域地层12

2.1.2 区域构造背景13

2.1.3 地质构造发育简史15

2.2 区域奥灰(可溶)岩的基本特征15

3 奥灰古岩溶作用分期、分类及岩溶岩分类17

3.1 古岩溶作用分期17

3.1.1 沉积岩溶作用期(沉积水文地质期)17

3.1.2 暴露岩溶作用期(淋滤水文地质期)17

3.1.3 埋藏岩溶作用期(埋藏封闭水文地质期)17

3.1.4 半埋藏—构造岩溶作用期(二次淋滤水文地质期)18

3.1.5 二次埋藏岩溶作用期(二次埋藏封闭水文地质期)19

3.1.6 现代岩溶作用期(现代水文地质期)19

3.2 奥灰古岩溶分类19

3.2.1 沉积岩溶或层间岩溶19

3.2.2 风化壳岩溶或暴露岩溶19

3.2.3 埋藏岩溶或压释水岩溶19

3.2.4 构造岩溶或热水岩溶20

3.3 奥灰岩溶岩分类20

3.3.1 岩溶沉积岩20

3.3.2 岩溶改造岩21

4 奥灰古岩溶宏、微观特征与岩溶相模式22

4.1 沉积岩溶或层间岩溶22

4.1.1 岩溶相模式22

4.1.2 豹皮云(灰)岩的岩溶成因假说23

4.2 风化壳岩溶或暴露岩溶25

4.2.1 岩溶岩相模式25

4.2.2 几个特殊识别标志岩溶岩27

4.3 埋藏岩溶或压释水岩溶27

5 古岩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29

5.1 两剖面岩溶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29

5.1.1 两剖面奥灰岩沉积特征对比29

5.1.2 两剖面奥灰岩溶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32

5.2 岩溶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环境标志35

5.2.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35

5.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48

5.2.3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51

5.2.4 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55

5.3 奥灰岩溶岩剖面地球化学特征与古岩溶演化59

5.3.1 沉积间断问题59

5.3.2 沉积间断地层中元素地球化学的时空演变60

5.3.3 岩溶岩剖面地球化学特征与古岩溶演化60

6 奥灰古岩溶环境恢复72

6.1 沉积岩溶72

6.1.1 地质背景72

6.1.2 古水文地质条件72

6.1.3 沉积岩溶岩溶岩的形成73

6.2 风化壳岩溶或暴露岩溶73

6.2.1 地质背景73

6.2.2 古水文地质条件76

6.2.3 风化壳岩溶岩的形成76

6.3 埋藏岩溶77

6.3.1 地质背景77

6.3.2 构造特征78

6.3.3 古水文地质条件78

6.3.4 溶蚀机理及岩溶岩的形成80

7 构造(热液)期奥灰古岩溶发育特征的初步研究83

7.1 岩溶发育背景及岩溶作用亚期划分83

7.2 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恢复83

7.2.1 模拟边界条件分析与确定83

7.2.2 单元网格剖分及模型、介质参数确定84

7.2.3 模拟实验与结果讨论84

7.3 水动力场恢复及岩溶发育特征分析88

7.3.1 构造应变场特征88

7.3.2 水动力场恢复及岩溶发育特点89

8 奥灰古岩溶识别模式及其发育规律的初步认识94

8.1 奥灰古岩溶识别模式94

8.2 奥灰古岩溶储渗空间形成演化模式95

8.3 奥灰古岩溶发育规律的初步认识95

9 总结97

9.1 主要结论97

9.2 问题与建议98

参考文献99

图版109

图版说明1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