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政工作实用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政工作实用手册
  • 《民政工作实用手册》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12431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654页
  • 文件大小:344MB
  • 文件页数:6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政工作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 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3

第一章 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3

二、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8

三、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9

四、党的群众路线11

第二章 党的方针1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指导方针13

二、改革的方针14

三、经济建设的方针23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28

五、其它方面的方针31

第三章 党的政策34

一、新时期的总任务与总政策34

二、我国的工业政策35

三、我国的农业政策36

四、我国的商业政策38

五、我国的财政金融政策39

六、我国的教育政策40

七、我国的文艺政策41

八、我国的知识分子政策42

九、我国的干部政策44

十、我国的统一战线政策48

十一、我国的民族政策51

十二、我国的宗教政策53

十三、我国的侨务政策55

十四、我国的外交政策56

十五、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57

十六、我国的人口政策58

十七、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政策59

十八、关于扶贫优抚的税收政策60

第二篇 民政工作65

第四章 民政史65

一、中国民政史研究的对象与范围65

二、中国民政的历史内涵65

三、民政职官与民政机构66

四、基层政权史71

五、行政区划史74

六、优抚史76

七、婚丧习俗79

八、荒政81

九、民政的活动方式与发展规律81

十、民政的社会作用83

第五章 救灾与社会救济84

一、救灾与救灾工作的意义84

二、新中国救灾同历史上荒政的根本区别84

三、救灾工作的方针和任务85

四、受灾、成灾面积和受灾、成灾人口的标准的确定88

五、农村救灾合作保险89

六、救灾扶贫组织91

七、社会救济93

八、扶贫96

第六章 社会福利事业102

一、社会福利事业102

二、老年人福利事业104

三、儿童福利事业107

四、精神病人福利事业110

五、残疾人福利事业113

第七章 优抚与复退军人安置118

一、优抚工作118

二、优抚工作的性质118

三、优抚工作的作用119

四、优抚工作的特征与方针120

五、优抚工作的任务121

六、优抚工作的服务对象124

七、复退军人安置的原则和政策125

八、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的作用和意义127

九、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条件128

十、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128

十一、军队离退干部的管理132

第八章 基层政权与群众自治组织136

一、政权与基层政权的涵义136

二、基层政权的地位和作用137

三、基层政权建设的内容138

四、基层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139

五、村(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及特征139

六、村(居)民委员会的设置原则及其组织机构140

七、民政部门在基层政权建设中的任务142

第九章 行政区划与社区服务143

一、行政区划143

二、边界纠纷145

三、社区服务146

第十章 婚姻登记151

一、婚姻登记制度的建立与意义151

二、婚姻登记的任务152

三、婚姻登记的作用153

四、婚姻登记机关及其职责154

五、婚姻登记员的条件155

六、婚姻登记条件156

七、特殊婚姻的处理157

八、婚姻登记的程序161

九、婚约与事实婚姻162

十、婚姻档案和婚姻登记资金管理163

第十一章 殡葬改革165

一、殡葬改革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65

二、殡葬改革的任务169

第十二章 收容遣送173

一、流浪乞讨是一个社会问题173

二、新时期的收容遣送工作176

第十三章 民政财务179

一、民政事业财务与组成179

二、民政事业财务的管理对象和任务180

三、民政财务的管理体制和形式181

四、民政事业费的使用原则183

五、民政事业费的使用范围184

六、民政财务的管理制度186

七、民政财经纪律187

八、民政会计与决算188

九、有关行政事业财务的管理使用办法193

第三篇 社会保障197

第十四章 国内外社会保障197

一、社会保障197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199

三、北美诸国的社会保障208

四、西欧诸国的社会保障212

五、日本的社会保障214

六、苏联及东欧诸国的社会保障217

七、第三世界诸国的社会保障221

第十五章 社会学224

一、社会学224

二、社会学与民政工作225

三、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226

四、社会227

五、社会群体229

六、家庭233

七、邻里及其社会功能236

八、社会发展协调规律237

九、社会问题239

十、社会变迁240

十一、社会生活与生活方式241

十二、社会指标242

十三、社会现代化的内容与标准245

十四、社会控制246

十五、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247

十六、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250

十七、社会调查的具体技术252

十八、社会调查中收集资料的方法254

第十六章 社会心理学257

一、社会心理与社会心理学257

二、社会心理的基本特征258

三、社会心理的社会职能258

四、社会认知259

五、社会印象262

六、社会态度263

七、人际影响266

八、人际关系268

九、爱情与爱情存在的形态269

十、群体内聚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270

十一、民族心理270

十二、大众心理与大众心理的种类271

十三、社会心理学的几例应用272

第十七章 灾害学与民俗学279

一、灾害学的涵义和研究方法279

二、灾害的成因280

三、灾害的社会后果283

四、灾害的预防和补救285

五、民俗学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围288

六、民俗的主要特征290

七、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和作用292

第十八章 财政与金融296

一、财政296

二、金融302

三、国际金融309

第十九章 社会统计318

一、统计与统计学318

二、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319

三、集中趋势量322

四、离散趋势量325

五、发展速度328

六、统计调查方法330

七、统计资料整理方法334

八、统计资料的分析339

九、民政福利企业统计342

十、农村双扶统计的有关指标344

十一、优抚统计345

十二、救灾统计347

十三、婚姻统计348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349

第四篇 管理、预测与领导科学353

第二十章 民政管理353

一、民政管理的研究对象353

二、民政管理的职能355

三、民政管理的组织机构与体制356

四、民政干部的素质357

五、民政决策358

六、民政人事及其基本任务359

七、民政人事工作的地位和作用360

八、民政工作人员的录用和调配361

九、民政工作人员的考核和奖惩362

十、民政人事工作的特点和原则364

十一、地名366

十二、地名学367

十三、民政法制监督与监督的原则369

十四、民政法制监督的种类和方法370

十五、民政诉讼372

第二十一章 乡镇管理375

一、乡镇管理的对象和原则375

二、乡镇组织的任务及活动原则376

三、乡镇领导结构科学化及领导者素养377

四、乡镇机关管理职能及管理内容378

五、乡镇民政管理的任务、特点及原则381

六、乡镇司法管理的内容和原则382

七、乡镇治安管理的任务、方针政策及组织领导383

八、乡镇农业管理384

九、乡镇企业管理388

十、乡镇文教、卫生、科技管理396

十一、乡镇财政金融及工商行政管理400

十二、乡镇建设管理410

十三、乡镇人口管理413

十四、民族乡的特点及其管理内容和形式415

十五、城关镇的特点及其管理内容和形式416

十六、工矿镇的特点及管理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417

第二十二章 社团管理419

一、社团的定义和分类419

二、社团的地位和作用419

三、社团管理的方式420

四、社团登记与管理421

第二十三章 社会福利企业管理425

一、社会福利企业管理425

二、社会福利企业的生产管理428

三、社会福利企业的利润及其分配431

四、社会福利企业的优惠政策433

五、社会福利企业的改革434

第二十四章 经济管理436

一、经济管理的基本涵义和主要职能436

二、经济管理的原则437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438

四、完善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441

五、经济信息、经济预测、经济决策445

六、经济管理的方法450

七、社会主义经济监督454

第二十五章 领导科学456

一、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456

二、领导457

三、领导者的素质459

四、领导者的选人用人460

五、科学决策464

六、思想政治工作468

七、领导组织及体制474

八、领导方法482

九、领导效能487

第二十六章 秘书学491

一、秘书学的涵义491

二、秘书工作的基本职能491

三、秘书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491

四、秘书工作的特点493

五、秘书人员在处理与领导班子的集体关系时应坚持的原则494

六、秘书人员与领导人配合应坚持的原则495

七、秘书部门工作的主要职责495

八、秘书工作的业务指导思想496

九、秘书工作中信息工作的特点497

十、秘书工作中使用信息应遵循的原则497

十一、在方案优选中秘书人员的主要工作498

十二、在管理控制工作中秘书人员的主要工作498

十三、在管理协调中秘书人员的工作任务499

十四、秘书人员进行协调工作的一般原则499

十五、公文与公文格式500

十六、公文写作的内容要求502

十七、公文处理的程序503

十八、公文处理的原则503

十九、公文立卷的要求504

二十、公文立卷的范围与方法504

二十一、公文归档的程序505

二十二、会议秘书的任务506

二十三、秘书工作的保密事项507

二十四、对秘书人员自身保密的要求507

二十五、对秘书人员的思想修养的要求508

二十六、秘书人员应具备的才能508

第二十七章 预测学509

一、预测和预测学509

二、预测的基本原理510

三、预测的分类511

四、预测的特点512

五、影响预测精确度的因素513

六、预测的组织机构514

七、调查预测法514

八、专家预测法516

九、时间序列预测法520

十、单相关直线回归预测法525

十一、增长曲线预测法530

十二、预测结果的验证和评价532

第五篇 法律知识与法规539

第二十八章 法律知识539

一、法理539

二、宪法548

三、行政法558

四、经济法573

第二十九章 刑事、民事法规582

一、刑事法规582

二、民事法规588

第三十章 民政法规598

一、总类598

二、基层政权建设600

三、行政区划605

四、婚姻登记609

五、殡葬管理615

六、优待抚恤619

七、安置632

八、城市福利635

九、残疾人事业645

十、计划财务647

十一、人事教育6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