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亲属法讲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秀雄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公司
- ISBN:978957418156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亲属法讲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亲属法之基本构造1
第一项 亲属关系法——亲属法之特色1
第二项 亲属间之权利义务法——民法之共通点1
第三项 婚姻法与亲子法编排顺序之逻辑分析2
一、夫妻间之法规范3
二、亲子间之法规范6
第二节 亲属法之特殊性9
第一项 伦理道德性9
第二项 传统习俗性9
第三项 弱者保护性10
第三节 身分行为之特殊性12
第一项 要式性12
第二项 不得代理13
第三项 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13
第四项 身分行为之能力13
第五项 身分行为之撤销14
第四节 亲属法之立法沿革15
第一项亲属法之制定15
一、制定之过程15
二、立法之重点17
第二项 亲属法之修正18
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之修正18
二、民国八十五年九月之修正20
三、民国八十七年六月之修正20
四、民国八十八年四月之修正21
五、民国八十九年一月之修正21
六、民国九十一年六月之修正21
七、民国九十六年五月之修正22
八、民国九十七年一月之修正22
九、民国九十七年五月之修正22
十、民国九十八年四月之修正23
十一、民国九十八年十二月之修正23
十二、民国九十九年一月之修正23
十三、民国九十九年五月之修正23
第二章 通则25
第一节 总说25
第二节 亲属之范围及种类26
第一项 亲属之范围26
第二项 亲属之种类28
一、血亲28
二、姻亲30
第三节 亲系、辈分及亲等31
第一项 亲系31
一、血亲之亲系31
二、姻亲之亲系32
第二项 辈分32
第三项 亲等33
一、血亲之亲等33
二、姻亲之亲等33
第四节 身分关系之发生与消灭34
第一项 身分关系之发生34
一、出生34
二、认领34
三、收养34
四、结婚35
第二项 身分关系之消灭35
一、死亡35
二、收养之撤销与终止35
三、结婚之撤销与离婚36
四、婚姻视为消灭36
第三章 结婚39
第一节 婚约39
第一项 总说39
第二项 婚约之法定要件40
一、须由男女当事人自行订定40
二、须达法定订婚年龄41
三、未成年人订婚应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42
第三项 婚约之效力44
一、不发生身分关系44
二、不得请求强迫履行44
第四项 婚约之消灭45
一、婚约之撤销45
二、婚约之解除46
第五项 损害赔偿53
一、婚约无效之损害赔偿53
二、撤销婚约之损害赔偿54
三、解除婚约之损害赔偿55
四、违反婚约之损害赔偿57
第六项 婚约赠与物之返还58
第七项 短期消灭时效60
第二节 结婚之要件61
第一项 结婚之实质要件61
一、须有结婚之合意62
二、须非被诈欺或被胁迫64
三、须达法定结婚年龄67
四、未成年人结婚须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68
五、须不违反近亲结婚之限制71
六、须无监护关系74
七、须非重婚或同时婚76
八、须非不能人道77
第二项 结婚之形式要件80
一、总说80
二、民国十九年之规定81
三、民国七十四年之修正82
四、仪式婚主义之缺点83
五、民国九十六年之修正84
第三节 婚姻之无效与撤销88
第一项 婚姻之无效88
一、婚姻无效与婚姻不成立88
二、婚姻无效之事由90
三、婚姻无效之效力94
第二项 婚姻之撤销94
一、婚姻撤销之事由94
二、婚姻撤销之效力100
第三项 损害赔偿及离婚有关规定之准用101
一、损害赔偿101
二、离婚有关规定之准用102
第四项 重婚例外有效时之处理103
一、前婚姻视为消灭103
二、准用离婚效力之相关规定103
第四节 婚姻之普通效力106
第一项 总说106
第二项 夫妻之称姓106
一、立法沿革106
二、现行法之规定107
第三项 同居义务之履行109
一、夫妻互负同居之义务109
二、不能同居之正当理由110
第四项 婚姻住所之决定115
第五项 日常家务之代理116
第六项 家庭生活费用之负担与家事债务之清偿责任120
一、家庭生活费用之负担120
二、家事债务之清偿责任122
第七项 贞操义务123
第五节 夫妻财产制124
第一项 通常的法定财产制125
一、夫妻财产所有权之归属125
二、管理、使用、收益及处分权132
三、债务之清偿责任133
四、夫妻之财产报告义务134
五、剩馀财产差额之分配134
六、剩馀财产分配请求权之保全143
七、自由处分金145
第二项 非常的法定财产制147
一、当然的非常法定财产制147
二、宣告的非常法定财产制148
第三项 约定财产制151
一、通则151
二、共同财产制155
三、分别财产制161
第四章 离婚163
第一节 婚姻关系之消灭163
第二节 两愿离婚166
第一项 总说166
第二项 两愿离婚之要件167
一、实质要件167
二、形式要件173
第三项 法院之调解离婚与和解离婚176
第三节 判决离婚180
第一项 总说180
第二项 离婚原因181
一、具体的离婚原因182
二、抽象的离婚原因194
第三项 不得请求离婚之情形196
一、事前同意197
二、事后宥恕197
三、除斥期间之经过198
四、离婚请求权之抛弃199
五、夫妻一方之死亡200
六、民法以外之限制200
第四节 离婚之效力201
第一项 身分上之效力201
一、身分关系之消灭201
二、未成年子女亲权人之决定202
三、监护人之选定208
第二项 财产上之效力210
一、损害赔偿210
二、赡养费214
三、财产之取回217
第五章 自然血缘亲子关系之发生219
第一节 婚生子女219
第一项 婚生子女之定义219
第二项 受胎期间之推定220
第三项 婚生推定221
第四项 婚生否认223
一、否认子女之诉223
二、否认推定生父之诉227
三、否认之原因229
四、否认之诉的性质230
五、起诉期间之限制231
第二节 非婚生子女234
第一项 总说234
第二项 任意认领236
一、任意认领之意义236
二、认领之要件239
三、认领之无效242
四、认领之撤销243
五、认领之否认246
第三项 强制认领247
一、强制认领之意义247
二、认领诉讼之当事人249
三、强制认领之原因251
四、不贞之抗辩252
五、认领请求权之消灭252
第四项 认领之效力254
一、认领效力发生之时点254
二、第三人既得权之保护255
三、亲子关系之发生256
第五项 准正257
一、准正之意义257
二、准正之要件258
三、准正之效力260
第六章 收养261
第一节 总说261
第二节 收养之成立263
第一项 收养之实质要件263
一、须有收养之合意263
二、收养人与被收养人间须有一定年龄之差距266
三、须非近亲及辈分不相当亲属间之收养267
四、夫妻应共同收养270
五、一人不得同时为二人之养子女272
六、夫妻之一方被收养时应得他方之同意272
七、子女被收养时应得父母之同意274
第二项 收养之形式要件275
一、应作成书面275
二、应向法院声请认可276
三、法院不予认可之情形276
第三项 收养之无效及撤销278
一、收养之无效278
二、收养无效之主张280
三、收养之撤销282
四、撤销之方式及效力283
第四项 收养之效力285
一、收养效力发生之时点285
二、收养效力之内容286
第三节 收养之终止290
第一项 合意终止290
一、实质要件290
二、形式要件293
第二项 判决终止295
一、终止收养诉讼之当事人适格295
二、判决终止收养之原因296
第三项 死后终止300
一、总说300
二、死后终止之意义301
三、死后终止之要件303
第四项 终止收养之无效与撤销304
一、终止收养之无效304
二、终止收养之撤销305
第五项 终止收养之效力306
一、终止收养效力发生之时点306
二、对养方之效力306
三、对於本生方之效力308
第七章 父母子女间之权利义务311
第一节 子女之称姓311
第一项 总说311
第二项 婚生子女之称姓311
一、姓氏之取得311
二、姓氏之变更313
第三项 非婚生子女之称姓315
一、姓氏之取得315
二、姓氏之变更316
第四项 养子女之称姓317
一、养子女姓氏之取得318
二、收养登记后养子女姓氏之变更318
第二节 亲权320
第一项 总说320
第二项 行亲权之人与服亲权之人322
一、行亲权之人322
二、服亲权之人323
第三项 亲权之内容323
一、居住所指定权324
二、子女交还请求权325
三、惩戒权325
四、法定代理权327
五、子女特有财产之管理330
六、父母对於子女特有财产之使用收益权331
七、父母对子女特有财产之处分权331
第四项 亲权之行使336
一、民国八十五年之修正336
二、亲权行使之原则与例外336
第五项 亲权之停止339
第八章 监护与辅助343
第一节 总说343
第二节 未成年人之监护345
第一项 开始监护之原因345
一、无父母或父母均不能行使亲权345
二、父母之委托346
第二项 监护人之确定348
一、监护人之指定348
二、监护人之法定351
三、监护人之选定、另行选定或改定352
第三项 监护人之辞任与消极资格355
一、监护人之辞任355
二、监护人之消极资格355
第四项 监护人之职务355
一、法定代理356
二、身上之监护357
三、财产上之监护357
四、监护人之报酬请求权360
五、监护人之注意义务与损害赔偿责任360
第五项 监护关系之终止361
一、监护关系终止之原因361
二、监护关系终止后监护人之义务362
第三节 成年人之监护364
第一项 开始监护之原因364
第二项 监护人之选定、另行选定或改定364
第三项 监护人之辞任与消极资格366
第四项 嘱托登记366
第五项 监护人之职务367
第六项 监护关系之终止368
第四节 辅助369
第一项 开始辅助之原因369
第二项 辅助人之确定与辅助职务相关规定之准用370
第三项 辅助关系之终止370
第九章 扶养371
第一节 总说371
第一项 扶养制度产生之背景371
第二项 扶养义务之二大类型372
第二节 扶养关系发生之要件374
第一项 须有一定之亲属、家属或配偶关系374
一、直系血亲相互间374
二、夫妻之一方与他方之父母同居者,其相互间375
三、兄弟姊妹相互间375
四、家长家属相互间376
五、夫妻相互间376
第二项 受扶养权利人须有受扶养之必要377
第三项 扶养义务人须有扶养能力380
第四项 由法院裁判扶养义务之减轻或免除381
第三节 扶养之顺序383
第一项 扶养义务之顺序383
第二项 受扶养权利人之顺序384
第四节 扶养之程度与方法及其变更385
第一项 扶养之程度385
第二项 扶养之方法385
第三项 扶养程度与方法之变更387
第十章 家与亲属会议389
第一节 家389
第一项 总说389
第二项 民法上之家391
第三项 家之构成员392
一、家长392
二、家属395
第四项 家务之管理395
第五项 家属之分离397
一、基於家属之请求398
二、基於家长之命令399
第二节 亲属会议400
第一项 总说400
第二项 亲属会议之召集401
一、亲属会议之权限401
二、召集权人403
第三项 亲属会议之组成404
一、法定会员404
二、指定会员405
第四项 亲属会议会员之消极资格与辞任405
一、亲属会议会员之消极资格405
二、亲属会议会员之辞任406
第五项 亲属会议之开会与决议407
第六项 声诉不服408
主要参考文献410
热门推荐
- 3562547.html
- 2652806.html
- 2337227.html
- 2524640.html
- 2727481.html
- 3112698.html
- 835721.html
- 572001.html
- 1541962.html
- 2590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3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7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9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2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9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6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9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5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