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次读完15位心理学大师经典讲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一次读完15位心理学大师经典讲义
  • 陈书凯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7350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一次读完15位心理学大师经典讲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1

《性学三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3

一、精神症中性变态盛行的原因3

二、童年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断4

三、原欲理论6

四、对性倒错的预防7

五、性本能 8

六、文明的三个阶段10

七、关于性的三个问题12

八、禁欲的后果16

《梦的解析》19

一、梦的解析方法20

二、心理结构的潜意识论21

三、心理动力的本能论22

四、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表达和实现26

第2位 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31

《理解人性》 弗雷德&阿德勒33

一、两性差异和劳动分工 33

二、性格的性质和起源35

三、社会感对性格发展的重要性37

四、性格发展的方向和类型39

五、气质和内分泌腺42

六、攻击性性格特征44

七、非攻击性性格特征48

第3位 乔治·哈伯德&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51

《心灵、自我与社会》 乔治·哈伯德&米德53

一、行为主义与心理学平行论53

二、心灵与符号56

三、心灵与反应及环境的关系59

四、自我与主体60

五、“主我”与“客我”61

六、个人主义自我理论与社会自我理论的对比64

七、冲突与整合66

第4位 皮亚杰(Piaget Jean,1896-1980)71

《发展认识论原理》 皮亚杰73

一、感知运动73

二、形式运思76

三、从本能到智力78

四、自我调节系统80

五、逻辑的认识论82

六、建构主义与新特点的创造84

第5位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87

《心理学原理》 威廉&詹姆斯89

一、对目的的追求和选择是心灵存在的标志 89

二、关于大脑半球的一般观点91

三、颅相学的观念93

四、局限于大脑半球的人的意识95

五、刺激的聚合96

六、灵魂理论97

七、心理学中的错误之源98

八、意识与空间的关系100

第6位 埃里奇&弗罗姆(Erich Fromm,1900-1980)103

《逃避自由》 埃里奇&弗罗姆105

一、人与自由105

二、工业制度对内在自由的影响108

三、逃避自由111

四、权威主义114

五、自由与自发117

第7位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Jung,1875-1961)121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123

一、梦的分析理论 123

二、集体潜意识学说125

三、心理类型的划分 126

四、中年期的重要性128

五、荣格与弗洛伊德的主要分歧129

第8位 查普林(James.P.Chaplin,1919年生)135

《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 查普林137

一、心理学各学派137

二、知觉与资讯加工论142

三、超感知觉143

四、《巴甫洛夫与条件反射》145

第9位 沃尔夫冈&苛勒(Kohler Wolfgang,1887-1967)149

《人猿的智慧》 沃尔夫冈&苛勒151

一、迂回法151

二、工具的利用152

三、物体的摆弄157

四、工具的制造158

五、工具的制造(续):建筑161

六、利用中介物体的迂回163

七、“机会”和“模仿”164

八、形的处理166

第10位 哈伯德&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169

《爱欲与文明》 哈伯德&马尔库塞171

一、自由与奴役172

二、爱欲与政治178

三、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180

第11位 卡伦&霍妮(Karen Horney,1885年生)187

《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 卡伦&霍妮189

一、关于精神症的几个观点189

二、霍妮对弗洛伊德思想的继承194

三、霍妮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分歧195

第12位 亚伯拉罕·H&马斯洛(Ahraham.H.Maslow,1908-1970)201

《存在心理学探索》 亚伯拉罕&马斯洛203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过渡性204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重点205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成就207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缺陷215

第13位 艾瑞克·H&艾瑞克森(Erik.H.Erikson,1902-1994)219

《童年与社会》 艾瑞克·H&艾瑞克森221

一、欲力和侵犯性222

二、苏语印第安儿童的教育226

三、自我、本我和超我230

四、摆脱焦虑232

第14位 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235

《科学与人类行为》 斯金纳237

一、人类行为的内部“原因”237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241

三、控制的技术244

四、思维中的创造性249

五、社会环境251

第15位 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255

《社会学习论》 班杜拉257

一、班杜拉的生平257

二、《社会学习论》的主要内容259

三、贯穿于本书的重要思想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