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代博士文人群体与汉代文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洪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556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知识分子-研究-中国-汉代;文学史-研究-中国-汉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代博士文人群体与汉代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汉代博士制度与博士文人群体的形成1
第一节 秦代博士制度的创设及政治功能2
一 秦代博士制度的文化基础4
二 秦代儒生博士的政治际遇6
三 秦代博士制度的价值省察13
第二节 汉代博士与五经博士制度的建设16
一 汉初的博士官制17
二 五经博士的设立20
三 五经博士的极度扩张23
四 光武中兴与博士制度的恢复29
五 白虎观会议的政策导向36
第三节 汉代博士及博士弟子选拔与任用39
一 西京博士的策试与擢迁40
二 西京博士弟子的遴选与考核44
三 东京博士的选任与擢升46
四 东京博士弟子的选拔与任用53
第四节 汉代博士文人的地域分布与文化特色58
一 齐鲁“文学天性”的形成59
二 “蜀学比于齐鲁”的骄傲62
三 “南阳文学儒林”的夸赞66
四 “汝颍固多奇士”的追问70
第二章 汉代博士文人群体的知识构成与价值取向77
第一节 “杂学博士”的知识价值与战国遗风78
一 汉代博士文人的政治情怀80
二 “汤、武革命”与汉朝的历史正名85
三 藩府经学与文学的时代繁荣90
第二节 “专经博士”的政治诉求与性格趋向98
一 经典的张力与权威话语的构建99
二 儒学内部学术纷争与政治期望104
三 “纯用德教”:汉代政治衰败的起点109
第三节 经学的神学向度与经典性格的消解115
一 “受命之符”:倾听神明的政治召唤116
二 谶纬决疑:朱紫错用的政治发明123
三 “一禁绝之”:古文学家的谶纬批判129
第四节 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执著和价值自省135
一 “匡扶王室”:正义之士的激烈抗争136
二 “傲岸泉石”:人生况味的热烈追慕142
三 “操行俱绝”:特立独行的人文品格146
第三章 汉代博士文人群体的经学传播与文学传播156
第一节 两汉《诗》的传播谱系158
一 《鲁诗》的派别159
二 《齐诗》的传承166
三 《韩诗》的授受169
四 《毛诗》的谱系171
第二节 《诗》与汉代今古文之争177
一 《毛诗》的艰难跋涉178
二 三家《诗》与《毛诗》的异同185
第三节 《诗》纬文学价值观察194
一 “端门受命”:孔子形象的神化认知196
二 谶纬《诗》学:别开生面的阐释方式204
三 感生神话:玄妙幽远的政治意味208
第四章 汉代博士文人群体的经学阐释与文学解读215
第一节 “《诗》以正言”:汉代诗学的精神旨归217
一 “《诗》为天下法”:汉代政治的伦理基础219
二 “称《诗》以谏”:文学意义的政治遮蔽223
三 “赋以讽喻”:汉代士人谨慎的文学努力227
第二节 “诗以言情”:诗学观念的人性复归232
一 “民性固然”:先秦诗说的理论基础233
二 “吟咏性情”:汉代诗学的意义追寻237
三 “反情和志”:道德规范的郑重言说254
第三节 “抒中情而属诗”:诗学观念的重新审视259
一 “于焉逍遥,聊以娱情”260
二 “结微情以陈词”264
三 “诗言情,乐府极备景色”270
第五章 汉代博士文人群体的文学创作与艺术情怀281
第一节 诗心蕴藉的文学主题282
一 “非常之功”:博士文人的颂美情怀283
二 “与古诗同义”:辞赋创作的政治褒扬289
三 “褒德显容”:斗才逞志的时代赞歌293
第二节 雅乐俗化与汉代歌诗的情感空间299
一 汉代礼乐制度的建立300
二 汉代歌诗的情感维度306
三 汉代歌诗的诗学意义312
第三节 书画艺术的个性发展及影响316
一 书法艺术的自觉追求317
二 绘画意义的审美发现324
三 汉代书画艺术的影响332
第六章 汉代博士文人群体的精神转向与人格影响336
第一节 儒林传:传统经学士人的精神定位337
一 儒雅之林:“彬彬多文学之士”338
二 经学该洽:“焕乎其有文章”343
三 师资名家:“密尔自娱于斯文”350
第二节 艺文志:文学观念的全面展现355
一 艺文含义诠解357
二 诗赋略:雅集奇丽之观的嚆矢361
三 小说家:尚“有可观之辞”365
四 爰自目录:凝视文学发展的身影369
第三节 文苑传:传统士人的精神转向377
一 东观集韵:“洋洋乎其盈耳”379
二 幕府风雅:“展中情之嬿婉”386
三 名士风流:“纷纷欣欣兮其独乐”393
第七章 两汉博士的经学师承与魏晋世族的家学传承401
第一节 表彰六经与汉代经学世家的彰显403
一 孔氏:圣泽荫护的骄傲门第404
二 伏氏:光耀两汉的儒学世家408
三 桓氏:华盖盈门的经学新宠413
第二节 汉末世家的士林影响与士风丕变418
一 “德星聚”:社会期待的文化投影420
二 “清流”:砥砺名节的人格激赏426
三 品题:汉末士人的兴寄风流432
第三节 汉魏世家的经学传承与文学传承440
一 学业因袭:贵游子弟的家学传统441
二 荆州学派:卓立末世的经学救赎450
三 “遒章雅咏”:文学际会的诗情画意459
参考文献468
后记487
补记489
英文目录490
热门推荐
- 1737932.html
- 1198179.html
- 2051062.html
- 3565041.html
- 2526005.html
- 2487897.html
- 935387.html
- 1709159.html
- 274628.html
- 1042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7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7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10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9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84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5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8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48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27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