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 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 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
  • 冯宗宪,柯大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2366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6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80页
  • 主题词:国际贸易(学科: 研究) 国际贸易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 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前言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3

1.2.1 国外有关关税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状况3

1.2.2 国内有关关税理论与政策的研究状况5

1.2.3 国内外有关非关税壁垒研究状况7

1.2.4 国内外有关贸易壁垒的定量研究状况10

1.3.1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14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14

1.3.2 总体框架15

1.3.3 研究内容15

1.4 研究方法17

1.4.1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17

1.4.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19

1.4.3 对策论原理与冲突分析方法22

1.4.4 产业组织理论和贸易政策25

1.4.5 新制度经济学分析29

2.1 国际贸易壁垒的性质30

第2章 国际贸易壁垒及其经济效应30

2.2.1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假设32

2.2 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32

2.2.2 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33

2.2.3 关税的扭曲性34

2.2.4 关税减让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39

2.2.5 关税结构与有效保护率45

2.2.6 关税价格及其梯度场47

2.2.7 关税税率变动的影响49

2.3.2 非关税壁垒的分类及特点51

2.3 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51

2.3.1 非关税壁垒的含义51

2.3.3 非关税壁垒的应用56

2.3.4 非关税壁垒发展的新趋势58

2.4 传统非关税壁垒及其效应分析61

2.4.1 进口配额制效应分析61

2.4.2 “自动”出口限制效应分析67

2.4.3 补贴效应分析71

2.4.4 其他非关税壁垒76

2.5 无形的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78

2.5.1 技术壁垒的含义及其性质78

2.5.2 技术壁垒与技术差距80

2.5.3 技术壁垒的现状和历史回顾80

2.5.4 技术壁垒的形式和特点82

2.5.5 技术壁垒的发展新趋势88

2.6 技术壁垒的特殊形式、效应及影响91

2.6.1 技术壁垒的特殊形式——知识产权保护91

2.6.2 技术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92

2.6.3 技术壁垒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94

2.7 环境壁垒96

2.8 倾销与反倾销99

2.8.1 倾销与反倾销的含义99

2.8.2 倾销的确定100

2.8.3 损害的确定102

2.8.4 倾销与反倾销对经济的影响103

2.8.5 倾销界定标准的理论分析106

2.8.6 反倾销对进口国经济的影响108

2.8.7 反倾销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113

2.8.8 反倾销对第三国贸易的影响116

第3章 国际贸易壁垒对经济系统的作用机理118

3.1 关税壁垒影响产业结构的内在机理及途径118

3.1.1 关税壁垒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分析118

3.1.2 关税与进口商品结构的关联效应分析125

3.1.3 关税壁垒、产业结构和进口商品结构128

3.1.4 不同阶段关税、产业结构和进口商品结构的联系与特征131

3.2.1 关税、比较优势(劣势)和进口商品结构133

3.2 关税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作用机理133

3.2.2 关税、供需结构(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结构135

3.3 汇率与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142

3.3.1 汇率与关税的关系142

3.3.2 汇率的波动与产业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143

3.4 技术壁垒的作用机理146

3.4.1 技术壁垒的复合作用机理146

3.4.2 两种技术壁垒及其意义152

3.5 技术-环境壁垒:标准壁垒机理的递进分析154

3.5.1 技术-环境标准壁垒机理模型156

3.5.2 政府作用与社会福利最大化标准160

3.5.3 贸易保护标准的定义163

3.5.4 最低标准和市场规模164

3.5.5 社会福利和国外市场的相对规模166

3.5.6 小结169

3.6 技术-环境壁垒:商品检验检疫壁垒的设置170

3.6.1 加入WTO与建立商品检验检疫壁垒的必要性170

3.6.2 我国商品检验检疫工作的现状172

3.6.3 商品检验检疫模型的建立173

第4章 中国的关税制度、关税计征及关税水平的国际比较177

4.1 我国的关税制度及其演变177

4.1.1 我国关税制度的演变177

4.1.2 我国关税水平变化趋势179

4.1.3 我国关税税率区间分布183

4.2 关税计征标准及政策效应186

4.2.1 目的及意义186

4.2.2 从量税187

4.2.3 从价税191

4.2.5 混合税195

4.2.4 两种最基本的征税标准——从量税和从价税的比较195

4.2.6 滑准税199

4.2.7 建议202

4.3 我国产业关税水平及国际比较204

4.3.1 我国产业关税水平204

4.3.2 我国产业关税次序分布及国际比较206

4.3.3 纺织品关税水平及结构的国际比较208

4.4.1 1996年我国关税下调后的产业关税水平及其比较211

4.4 1996年关税下调的影响211

4.4.2 关税下调的影响212

4.5 关税下调的展望及对策217

4.5.1 关税下调的展望217

4.5.2 关税减让公式218

4.5.3 我国关税变动及模拟219

4.5.4 关税减让的措施建议221

5.1 关税有效保护理论223

5.1.1 有效保护理论的提出223

第5章 关税有效保护理论与我国关税有效保护结构分析223

5.1.2 关税有效保护与资源配置224

5.1.3 关税有效保护与产业结构228

5.1.4 有效保护率的数量分析229

5.1.5 关税有效保护理论的政策意义235

5.2 关税有效保护理论的扩展237

5.2.1 关于θij的计算237

5.2.2 考虑非关税壁垒影响的有效保护率237

5.2.3 aij可变的影响239

5.2.4 对非贸易投入物的处理240

5.2.5 汇率与有效保护率243

5.3 关税有效保护结构研究的新分析方法244

5.3.1 局部均衡条件下的有效保护246

5.3.2 一般均衡下的有效保护248

5.3.3 有效保护率与部门特定要素收入的变化250

5.3.4 分析的扩展251

5.4 影响关税水平的因素与关税水平的分析252

5.4.1 开放经济条件下确定关税水平的基点252

5.4.2 决定关税水平的保护性因素分析254

5.4.3 决定关税水平的竞争性因素分析257

5.4.4 我国关税保护水平的确定259

5.5 我国关税有效保护结构与减让方案模拟263

5.5.1 产业名义关税和有效保护率的计算263

5.5.2 我国关税有效保护水平及结构分析265

5.5.3 我国关税减让幅度分析271

5.5.4 关税减让方案模拟274

5.6.1 计算方法与模型277

5.6 通过有效保护率逆算名义关税率的模拟方案277

5.6.2 有效保护率的确定278

5.6.3 逆算名义关税率279

5.7 关税减让竞争效应的实证模拟280

5.7.1 基本模型280

5.7.2 弹性参数的估算281

5.7.3 不同关税减让方式下的竞争效应283

5.7.4 零关税的模拟287

5.8 案例分析:两个特殊行业的有效保护结构与政策模拟291

5.8.1 我国汽车行业的有效保护结构分析与政策模拟291

5.8.2 电视机行业的有效保护结构分析与政策模拟298

附录304

第6章 非关税壁垒的度量及综合性贸易壁垒的分析328

6.1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非关税壁垒329

6.1.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329

6.1.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现状330

6.1.3 贸易保护的发展趋势332

6.2 非关税壁垒的定量刻画333

6.2.1 定量转换所采取的分类方法333

6.2.2 价格费用型非关税壁垒对价格的影响334

6.2.3 数量限制型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商品数量的影响337

6.2.4 综合影响型非关税壁垒的刻画337

6.3 非关税壁垒的折算342

6.3.1 价格费用型非关税壁垒的折算342

6.3.2 数量限制型和综合影响型非关税壁垒的折算343

6.3.3 影响国内进口的非关税壁垒的折算346

6.4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综合运用与评估347

6.4.1 贸易壁垒保护效应的评估方法348

6.4.2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综合福利效果分析350

6.5 超越贸易壁垒的理论及方式分析360

6.5.1 跨越技术壁垒的理论分析——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效应360

6.5.2 跨越技术壁垒的方式363

6.6 超越贸易壁垒的成本-收益分析367

6.6.1 跨越贸易壁垒的竞赛分析与成本比较368

6.6.2 跨越壁垒的效益评价方法——NPV及Laplace变换370

第7章 贸易壁垒变动的投入产出与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375

7.1 进口关税下降的价格效应的投入产出模拟375

7.1.1 数据整合376

7.1.2 关税变动与价格变动378

7.1.3 若干重点部门进口关税下降后的局部均衡效应分析380

7.1.4 机械工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关税下降后对其他部门的价格影响389

7.1.5 进口的生产诱发系数分析393

7.2 关税壁垒减让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394

7.2.1 我国经济的独特性与CGE模型394

7.2.2 关于CGE模型中的数据来源与整合396

7.2.3 CGE模型的求解流程402

7.3 关税壁垒减让效应的政策模拟406

7.3.1 关税减让的政策模拟方案408

7.3.2 局部均衡条件下的关税减让影响412

7.3.3 对政策1)的模拟分析412

7.3.4 对一揽子关税调整政策2)的政策模拟421

7.3.5 对关税调整组合政策3)的模拟425

7.3.6 CGE模型结构中的有效保护模拟429

7.3.7 零关税政策模拟432

7.4 中国粮食与贸易政策模拟——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435

7.4.1 粮食生产及我国粮食贸易状况435

7.4.2 国内外关于中国粮食政策的CGE模型分析443

7.4.3 中国粮食政策的模拟(CGE分析)446

7.4.4 政策建议455

7.5 关税减让对我国轻工业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457

7.5.1 我国轻工业行业划分457

7.5.2 基年数据的收集与整理458

7.5.3 关税减让政策模拟463

7.5.4 各种关税减让效应的比较分析468

7.5.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471

7.6.1 模型中部门的划分及数据的准备477

7.6 技术壁垒与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477

7.6.2 国内技术壁垒变动对经济影响的模拟479

7.6.3 外部技术壁垒变动对经济的影响484

7.6.4 模型的假设及讨论487

7.6.5 政策建议488

附录491

第8章 贸易壁垒的冲突与对策分析499

8.1 我国贸易对手的特征499

8.1.1 竞争型对手的基本特征499

8.1.2 互补型对手的基本特征501

8.2 中美关税壁垒的冲突分析502

8.2.1 中美关税壁垒的冲突分析模型502

8.2.2 中美关税壁垒的冲突结局分析506

8.2.3 减让关税的影响及对策507

8.2.4 我国降低关税后的反倾销对策511

8.3 中美知识产权贸易的冲突分析513

8.3.1 中美知识产权贸易三次冲突的背景515

8.3.2 中美知识产权贸易的冲突模型518

8.3.3 中美知识产权贸易冲突的分析521

8.4 加入WTO过程中的贸易冲突分析及策略选择523

8.4.1 冲突焦点和中国立场523

8.4.2 中国加入WTO的条件与选择525

8.4.3 各国关于我国加入WTO的条件和态度526

8.4.4 理论模型分析及策略选择528

第9章 贸易壁垒及其变动下的产业组织与产业竞争力536

9.1 最优关税的理论分析536

9.1.1 最优关税的理论含义与政策目标537

9.1.2 最优关税结构的研究539

9.1.3 优化我国关税结构的思路措施543

9.2 关税减让与战略性关税政策548

9.2.1 关税减让对扭曲效应的矫正549

9.2.2 关税减让中的寻租竞争及其限制方式551

9.2.3 战略性关税政策的探讨556

9.2.4 战略性关税的模型与博弈分析561

9.2.5 贸易与竞争政策565

9.3 贸易壁垒及其变动下的竞争衡量570

9.3.1 市场结构标准571

9.3.2 市场绩效标准573

9.3.3 影响产业竞争的其他因素574

9.4 贸易壁垒下的企业行为576

9.4.1 传统企业行为576

9.4.2 贸易壁垒及其变动下的核心行为578

9.4.3 贸易壁垒下的企业外围行为584

9.5 贸易壁垒变动下的产业竞争效果理论分析590

9.5.1 贸易壁垒变动下的被动竞争效果590

9.5.2 贸易壁垒变动下的主动竞争效果595

9.5.3 FDI下的产业竞争效果599

9.6 中国产业竞争效果实证研究609

9.6.1 贸易壁垒下产业竞争效果的测度610

9.6.2 贸易壁垒下产业内竞争效果的实证分析613

9.6.3 贸易壁垒下产业间竞争效果的实证分析616

9.6.4 FDI下的产业竞争效果实证分析620

9.7 案例分析——中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624

9.7.1 中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框架627

9.7.2 中国纺织工业竞争力实现指标分析629

9.7.3 中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因素指标分析634

附录1645

附录2656

第10章 中国关税减让和国内税制改革的协同效应研究662

10.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662

10.1.1 研究背景662

10.1.2 关税的财政收入功能与关税减让及税制改革664

10.1.3 关税与国内税协同改革理论和政策的研究现状667

10.2.1 我国国内税制的建设发展历程669

10.2 我国税制结构的发展及存在的现实问题669

10.2.2 我国现行国内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672

10.2.3 国内税制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674

10.3 关税与国内各主要税种的协同改革679

10.3.1 关税与增值税的协同改革679

10.3.2 关税与消费税的协同改革685

10.3.3 关税与所得税的协同改革689

10.4 关税减让与国内税配套改革方案的模型分析708

10.4.1 背景介绍708

10.4.2 关税和国内税协调互动改革的基本模型710

10.4.3 基本模型的扩展714

10.4.4 小结717

第11章 政策与建议719

11.1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壁垒的变动719

11.1.1 关于建立我国竞争性贸易保护体系的政策建议720

11.1.2 关于我国关税政策的调整建议722

11.1.3 完善非关税壁垒保护体系的建议729

11.2 我国关税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730

11.3 跨越外部技术-环境壁垒的政策建议732

11.4.1 关于反倾销问题的政策建议734

11.4 关于反倾销、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的政策建议734

11.4.2 关于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的政策建议737

11.5 对若干重点产业提高竞争力的建议737

第12章 结语741

12.1 本书的基本结论741

12.2 本书的研究工作及创新之处744

12.3 问题与研究展望745

参考文献747

后记7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