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516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王瑶1
前言1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3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3
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3
二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10
三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15
四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19
附录 本章年表24
第二章 鲁迅(一)29
一《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30
二 说不尽的阿Q37
三《野草》与《朝花夕拾》39
附录 本章年表43
第三章 小说(一)45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45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47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56
附录 本章年表65
第四章 通俗小说(一)70
一 民国旧派小说71
二 新文学迫使旧派向“俗”定位72
附录 本章年表77
第五章 郭沫若80
一《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80
二《女神》的艺术想像力、形象特征与形式83
三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84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86
附录 本章年表89
第六章 新诗(一)92
一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92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94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96
四 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99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104
六 早期无产阶级诗歌107
附录 本章年表110
第七章 散文(一)113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114
二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116
三 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118
四 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121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122
附录 本章年表123
第八章 戏剧(一)126
一 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126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128
三 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130
四“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132
附录 本章年表142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147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147
一 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147
二 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149
三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155
四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160
附录 本章年表166
第十章 茅盾171
一 开创新的文学范式171
二 茅盾的小说成就173
三 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180
附录 本章年表183
第十一章 老舍187
一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188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192
三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194
附录 本章年表196
第十二章 巴金199
一 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200
二《家》的杰出成就201
三 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205
附录 本章年表209
第十三章 沈从文212
一 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212
二 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214
三 文学理想的寂寞220
附录 本章年表223
第十四章 小说(二)227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227
二 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241
三 海派小说247
附录 本章年表256
第十五章 通俗小说(二)260
一 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260
二 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261
三 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拓展266
附录 本章年表269
第十六章 新诗(二)271
一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271
二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276
三 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279
附录 本章年表286
第十七章 鲁迅(二)289
一 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289
二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291
三《故事新编》: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298
附录 本章年表302
第十八章 散文(二)304
一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304
二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306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309
四 报告文学与游记312
附录 本章年表314
第十九章 曹禺318
一从《雷雨》到《原野》318
二《北京人》与《家》323
三 曹禺剧作的命运325
附录 本章年表326
第二十章 戏剧(二)328
一 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328
二 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333
附录 本章年表338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343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343
一 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343
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353
三 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356
附录 本章年表363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366
一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366
二 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368
三 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372
附录 本章年表375
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378
一 暴露与讽喻378
二 体验与追忆387
三 通俗与先锋395
四 现实与民间401
附录 本章年表410
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三)415
一 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415
二 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417
三 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423
附录本章年表425
第二十五章 艾青427
一 艾青的历史地位427
二 独特意象与主题428
三 忧郁的诗绪430
四 诗的艺术与形式431
附录本章年表433
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436
一 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436
二 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444
三 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454
附录 本章年表459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463
一 报告文学的勃兴463
二 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465
三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468
附录 本章年表472
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475
一“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475
二 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再度兴起481
三 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492
附录 本章年表497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502
一 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502
二 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504
附录 本章年表510
后记512
热门推荐
- 2088645.html
- 2264649.html
- 954042.html
- 2394638.html
- 2098876.html
- 1521542.html
- 1707160.html
- 1256127.html
- 1713423.html
- 15733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6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4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4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4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6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7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1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79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90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