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马正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4130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1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走向非构思写作的研究、教学与训练1
第一节 写作是怎么回事:在场论写作学批判1
一、 写作行为难在何处?1
二、 在场论的现代主义写作学无法提示写作能力生成的内在机制2
三、 从在场性研究走向不在场性研究:当代写作学的写作原理观3
第二节 写作主体性和写作思维模型建构——写作能力生成的奥秘5
第三节 写作过程:从构思写作到非构思写作7
第四节 怎样进入非构思写作的美妙境界11
上编 写作操作动力/写作思维模型建构17
第一章 渲染成文 错综成采——写作赋形思维模型的建构训练17
第一节 写作赋形思维的操作模型18
一、 什么是“赋形思维”18
二、 写作赋形思维的操作模型18
三、 “重复”与“对比”性赋形思维操作模型、技术的分析21
第二节 作为赋形思维最优模型的“起、承、转、合”23
一、 对“起、承、转、合”章法理论的重新解读23
二、 “起、承、转、合”章法结构思维模型的终结27
三、 赋形思维操作模型的分析训练28
第三节 赋形思维的文体特征29
一、 赋形思维操作中主题内涵的文体意识29
二、 赋形思维操作中材料范围的文体意识和思维方法的特征30
三、 分析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33
第四节 写作赋形思维的综合训练33
一、 赋形思维操作分析:演示、模仿、实践33
二、 赋形思维操作运用:演示、模仿、实践33
三、 写作实践尝试34
四、 从修改中学习写作34
五、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34
第二章 分合自如 思如泉涌——逻辑性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36
第一节 因果思维的分析与综合37
一、 什么是“因果分析”与“因果综合”37
二、 因果分析与因果综合在写作中的功能与运用37
三、 因果分析的基本操作模型38
四、 因果分析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40
第二节 构成思维的分析与综合40
一、 什么是“构成分析”和“构成综合”40
二、 构成分析与构成综合在写作中的功能、用途40
三、 构成分析与构成综合的基本操作模型41
四、 构成分析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44
第三节 过程思维的分析与综合44
一、 什么是“过程分析”与“过程综合”44
二、 过程分析与综合在写作中的功能、用途45
三、 过程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操作模型45
四、 分析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46
第四节 程度思维的分析与综合46
一、 什么是“程度分析”与“程序综合”46
二、 程度分析和程度综合在写作中的功能、用途46
三、 程度分析的思维操作模型47
四、 程度分析和程度综合的思维模型建构训练47
第五节 路径思维操作模型建构的综合训练47
一、 路径思维操作模型分析:演示、模仿与实践47
二、 路径思维操作运用:演示与模仿48
三、 路径思维写作实践尝试48
四、 从修改中学习写作48
五、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48
第三章 见微知著 浮想联想——形象性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51
第一节 相似关系的分析与综合52
一、 什么是相似分析与综合52
二、 相似分析与相似综合在写作中的功能与用途52
三、 相似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操作模型53
四、 分析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55
第二节 相似操作模型建构的综合训练55
一、 路径思维操作模型分析:演示、模仿与实践55
二、 路径思维操作运用:演示与模仿56
三、 路径思维写作实践尝试56
四、 从修改中学习写作56
五、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57
第四章 深刻灵活 敏捷独创——写作思维优秀品质与写作思维操作模型58
第一节 写作思维品质与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训练59
一、 充分性思维操作模型:多维分析与多维综合60
二、 深刻性思维操作模型:剥笋式分析与综合60
三、 灵活性思维操作模型(1):角度分析与角度综合61
四、 灵活性思维操作模型(2):时机分析与时机综合61
第二节 联想与想像的思维操作技术模型训练62
一、 什么是“联想”与“想像”62
二、 联想与想像的思维操作模型63
三、 联想和想像的关系66
四、 联想与想像与写作中的功能67
第三节 写作思维操作模型建构的综合训练67
一、 路径思维操作模型分析:演示、模仿与实践67
二、 路径思维操作运用:演示与模仿67
三、 路径思维写作实践尝试67
四、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67
第五章 明察禁忌 消解阻碍——“协调”与“对抗”的写作策略思维模型的建构训练69
第一节 写作策略思维操作模型69
一、 什么是策略思维69
二、 写作策略生成的内在机制70
三、 写作策略的范畴71
四、 写作策略或策略性思维的功能72
第二节 策略思维操作模型建构的训练72
一、 写作思维中的写作策略分析:演示、模仿与实践72
二、 写作路径思维操作运用:演示与模仿73
三、 写作策略思维写作实践尝试73
四、 从修改中学习写作73
五、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73
第六章 线性整归 文清气爽——“渐进”与“平列”文本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训练75
第一节 文体思维的思维操作模型75
一、 文本思维的概念76
二、 文本思维的功能76
三、 文本思维的思维操作模型76
四、 文本思维的本质:渐进思维76
五、 渐进与平列的几种形态77
六、 路径思维:将赋形思维转化为文本思维的中介78
第二节 文本思维操作模型建构综合训练79
一、 写作思维中的文本思维分析:演示、模仿与实践79
二、 文章文本思维操作运用:演示与模仿79
三、 文章文本思维写作实践尝试79
四、 从修改中学习写作79
五、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80
中编 写作思维动力/写作主体性建构85
第七章 人格恢恢 文格恢恢——写作人格动力和心灵空间培养与训练85
第一节 写作主体人格的构成85
一、 写作表达的人格化85
二、 写作主体性86
三、 写作人格88
第二节 写作主体人格心灵背景的结构91
一、 求真——理性智慧心理结构的构建91
二、 向善——道德心理结构的建构96
三、 创美——审判心理结构的建构102
第三节 写作主体人格心灵背景的建构106
一、 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浸润思想106
二、 在鉴赏中纯化心灵,升华人格108
三、 丰富的经历与阅历塑造辉煌的写作人生109
第四节 写作人格心灵背景控制与建构训练110
一、 写作人格心灵背景分析:演示、模仿与实践110
二、 写作人格心灵背景控制:演示与模仿110
三、 写作策略思维写作实践尝试110
四、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110
第八章 其心切切 其文煌煌——写作主体心理动力的培养与训练112
第一节 写作兴趣的激发113
一、 兴趣是一切事业成功的胎胚113
二、 写作兴趣产生的来源115
三、 写作兴趣:生成写作主体精神、智慧的胎胚117
四、 写作兴趣与写作行为118
五、 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升腾119
第二节 写作意志力的培养122
一、 写作意志力与事业成就122
二、 写作意志力的构成123
三、 写作意志力的自我培养125
第三节 写作动力(兴趣与意志)的激发训练128
一、 通过出题艺术激发写作兴趣的训练:演示、模仿与实践128
二、 写作事业心、意志力的激发训练129
三、 写作实践尝试129
四、 写作动力课后培养129
第九章 天人之际 仰观俯察——写作观察/写作信息动力的激发与培养(上)131
第一节 为写作而观察132
一、 写作观察的概念132
二、 观察主体的形成与成熟:写作观察品格训练133
三、 观察渗透理论:观察目的训练138
四、 写作的深度观察方法143
第二节 写作观察能力的建构训练146
一、 写作信息动力背景培养训练146
二、 写作思维中写作信息的控制性动力问题的演示146
三、 写作实践尝试146
四、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147
第十章 源头活水 得意忘言——写作阅读/写作信息动力的激发与培养(下)148
第一节 阅读的策略:阅读为了写作,写作创新阅读148
一、 阅读的策略即是选择的策略148
二、 为写作而阅读即是为问题而阅读150
三、 培养和拓展“问题兴趣”即是强化阅读的动力151
四、 阅读的起点:根底之学与入门之书152
五、 “约”与“博”:阅读中的互补策略153
六、 从“执言无意”向“得意忘言”154
第二节 阅读的方法:类型、目的及其训练155
一、 陶冶性阅读训练155
二、 积淀性阅读训练156
三、 理解性阅读训练157
四、 模仿性阅读训练158
五、 读书方法训练160
第三节 思维之场:写作阅历的培养162
一、“阅历”为何162
二、“阅历”的内涵构成及其形成特征163
三、阅历的功能:写作人生的思维磁场167
四、阅历的训练168
第四节 写作信息动力背景的建构训练169
一、 写作信息动力背景培养训练169
二、 写作思维中写作信息的控制性动力性问题的演示169
三、 写作实践尝试169
四、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169
第十一章 时空体验 自由之证——写作思维审美动力的培养与建构171
第一节 写作美学的形态与理想171
一、 作为写作审美本体的时空171
二、 写作的时间之美——节奏美173
三、 写作的空间之美——境界美174
四、 写作审美理想175
第二节 作为控制机制的写作美学175
一、 写作行为中产生空间之美的方法175
二、 写作行为过程中产生时间之美的方法180
三、 写作行为中时空之美的转换与融合185
第三节 写作者主体写作审美意识与思维训练187
一、 文章写作美学分析:演示与模仿187
二、 写作审美意识的控制:演示与模仿187
三、 写作实践尝试187
四、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187
第十二章 感悟趋势 领引新声——写作主体文化精神的培养与训练189
第一节 写作文化的概念190
一、“写作文化”问题的提出190
二、 什么是“写作文化”190
三、 “写作文化”的结构191
四、 写作文化:主体的、主体的和文体的191
五、 写作文化的体现191
六、 写作文化在人类写作活动中的功能192
第二节 写作文化精神的感悟与掌握194
一、 感受特定时代社会的时空情绪194
二、 其他文化形式中感悟、理解时代写作文化精神195
第三节 写作行为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196
一、 立意的写作文化(应该/不应该)196
二、 写作作文的写作文化(应该/不应该)197
三、 文体的创生演变200
第四节 写作文化意识与思维的培养训练201
一、 文章写作文化意识与思维分析:演示、模仿与实践201
二、 写作思维中写作文化控制:演示和模仿202
三、 写作实践尝试202
四、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202
第十三章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数字化时代写作主体的处境与对策204
第一节 数字化时代一般文章的电脑写作205
第二节 数字化时代的英特网络208
第三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网络写作210
第四节 数字化背景下写作的文化观216
第五节 数字化时代的写作思维素质训练219
一、 班级“大专辩论会”219
二、 谈谈怎样在数字化写作时代加强写作主体的人文精神和思维素质、写作思维219
三、 写作实践尝试219
四、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219
下编 写作思维过程能力训练行为动力/写作过程能力建构223
第十四章 瞬间洞察 全息贯通——写作感思/立意思维操作技术训练(上)223
第一节 写作感思概述223
一、 写作感思的概念223
二、 写作感思的功能225
三、 写作感思的思维环节227
第二节 信息刺激:文章形态的胚胎性生成228
一、 文章胚胎的生成途径228
二、 胚胎生成中的写作文化意识训练231
第三节 价值评估:立意思维的胚胎234
一、 真的价值评估234
二、 善的价值评估235
三、 美的价值评估236
四、 利的价值评估237
第四节 文体酌定:形式审美规范与写作胚胎同步239
一、 据文章胚胎的特征来酌定239
二、 根据作者的才情禀赋来酌定240
三、 根据读者的需要来酌定241
第五节 写作感思操作训练设计242
一、 写作感思演示与模仿实践242
二、 写作感思操作技术:演示与模仿实践244
三、 评改检测247
四、 写作感思素质课后培养247
第十五章 立意之本 攀越极限——写作炼意/立意思维操作技术训练(下)248
第一节 立意思维操作的基本原理248
一、 立意的概念、理想与本质248
二、 写作立意思维操作技术250
第二节 立意思维中的写作智慧255
一、 立意思维中的写作智慧:写作文化意识256
二、 立意中的写作智慧:写作禁忌(障碍)意识256
三、 立意表现中的应对智慧:写作策略意识257
第三节 作为过程和系统的立意257
一、 立意是一个思想的网络、系统258
二、 立意中一个文章内容展开的过程259
三、 立意是写作生长中的一个尺度261
第四节 立意与标题262
一、 标题的概念和功能262
二、 标题和立意的关系264
三、 标题思维的写作文化控制265
第五节 立意思维操作训练设计267
一、 立意思维分析:演示与模仿实践267
二、 立意思维操作技术:演示与模仿实践271
三、 改中学写273
四、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273
第十六章 文调和鸣 开笔传神——写作试思/行文思维操作技术训练(上)275
第一节 文章基调的确立276
一、 文章基调的概念276
二、 文章基调的性质277
三、 文章基调与写作试思278
四、 文章基调的形成280
第二节 文章开笔的生成283
一、 文章开笔的概念283
二、 文章开笔的特征284
三、 文章开笔:文章基调的语词化287
第三节 写作试思中的写作智慧289
一、 开笔——定调思维中的写作文化意识289
二、 开笔——定调中的写作禁忌意识与写作策略意识291
第四节 文章开笔的生成基础292
一、 渐进的层次292
二、 平列的层次295
第五节 定调思维操作训练设计296
一、 定调思维分析:演示与模仿实践296
二、 定调思维操作分析:演示与模仿实践303
三、 写作实践尝试305
四、 改中学写305
五、 写作习惯与素质课后培养306
第十七章 以一分万 枝繁叶茂——写作章法/行文思维操作技术训练(中)307
第一节 行文的概念、理想与基本原理307
一、 行文的概念307
二、 行文的理想308
三、 行文的本质309
四、 行文的基本原理309
第二节 行文展开的思维操作技术310
一、 赋形意识与赋形思维:重复与对比310
二、 路径意识与路径思维:分析与综合315
三、 文本意识与文本思维:渐进与平列320
四、 文本贯通思维:过渡与照应321
第三节 行文思维中的写作文化控制326
一、 写作文化对行文思维的影响326
第四节 行文思维中的行文策略329
一、策略意识与思维操作:协调与对抗329
二、节奏意识与节奏思维:语调与变化332
三、修辞意识与修辞思维:具体与生动333
第五节 行文思维操作技术的训练335
一、写作行文思维操作:演示与模仿335
二、在互评自改中学习训练行文思维349
三、写作习惯与素质培养349
第十八章 遗字砌句 文气郁郁——写作措词/行文思维操作技术训练(下)351
第一节 行文思维:从措词生句出发351
一、生句行文:造句中功能性语义的生成352
二、生段行文:阶段性行文功能性语义的完成356
三、生章行文:写作行文中的文章段落结构的生成操作359
四、 生篇作文:写作行文中篇章结构的生成原理361
第二节 行文中的文体思维特征的控制364
一、 记叙文行文思维展开的特征控制364
二、 抒情文行文中思维展开的特征控制365
三、 议论文行文中思维展开的特征控制366
四、 说明文行文中思维展开的特征控制366
第三节 行文思维操作技术的训练367
一、 行文思维分析实践367
二、 在互评自改中学习训练行文思维373
三、 写作习惯与素质培养374
第十九章 字斟句酌 尽善尽美——写作修订/文章完善化思维操作能力训练(上)376
第一节 修改思维习惯和养成377
一、 修改的意义377
二、 修改的智慧377
第二节 修改的原则和步骤382
一、 修改的思维知识382
二、 修改的思维特征383
第三节 不同文体修改举例384
一、 文章修改的方法384
二、 不同文体修改例说386
三、 自学小结389
第二十章 赏心悦目 先声夺人——写作清誉、编辑/文章完善化思维操作训练(下)391
第一节 文章清誊、编辑的审判理想与思维操作391
一、 清誊的概念391
二、 清誊的功能392
三、 清誊(编辑)中的文面布白美的思维操作393
第二节 清誊(编辑)书法美的理想和实践396
一、 书写的美感:空间美与时间美396
二、 字体的选择:字体情调与文章内容和读者对象的和谐397
三、 字号的选择:文章主要信息的突出和主次秩序的和谐401
第三节 文章清誊、编辑意识与思维训练401
一、 文章文面(版式)的美学分析:演示、模仿与实践401
二、 文面审美化清誊与排版操作:演示与模仿401
三、 写作实践尝试402
四、 在修改中学习清誊402
五、 写作素质课后培养402
主要参考文献404
附 重塑中国写作学的当代形象 马正平408
后记416
热门推荐
- 1916374.html
- 3108574.html
- 529147.html
- 2073530.html
- 1784815.html
- 670999.html
- 2849093.html
- 2870703.html
- 3264464.html
- 494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1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5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0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3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4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5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50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1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