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学”与“西学” 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学”与“西学” 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
  • 方朝晖著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8833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学”与“西学” 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中学”、“西学”与历史文化传统 何兆武1

导论: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1

一1

二9

三16

四25

“哲学”范畴的中国化及其内在问题29

“爱智慧”与“世界观的学说”31

哲学的目的在于指导人生吗35

且看这一理解来自何种传统37

PHILOSOPHY:作为一门学科与作为一个日常用语39

PHILOSOPHY:求“知”而未必求“用”41

PHILOSOPHY:以思想的自由为根本特征47

以何为准:思维方式?研究对象?51

接受了是否等于理解了57

儒学是哲学学说吗63

问题的缘起64

“知”与“做”:人类学校的两条路径68

从“知”的两种含义到学术的两种类型77

且看“四书”是怎样论“学”的80

义理之学:对“学”的进一步发挥84

再看“四书”是怎样论“知”的88

义理之学:对“知”的进一步发展92

儒学真的可称为“哲学”吗96

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历史后果101

儒学是宗教学说吗110

关于“儒教”的各种争论111

宗教乎?哲学乎?113

争论的若干焦点117

飘荡在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儒学122

什么是宗教思维128

宗教与哲学思维方式之别134

儒学代表典型的宗教思维139

重新定位“中学”与“西学”143

从ontology看中学与西学的不可比性151

ONTOLOGY=“是”之学154

求“是”:希腊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特征158

求“是”:整个西方学术的主要特征之一168

中国古代学说也以求“是”为旨归吗174

从“是”与“应该”看中学与西学的不可比性180

西学范畴可以用来整理国学吗186

科学可以解决人生观问题吗190

哲学与宗教是一回事吗194

中学与西学中的哪一支更有可比性200

“辩证法”与西方学术传统208

“辩证法”概念的形成208

古代世界的辩证法大师:柏拉图215

如何理解“辩证法”221

对“辩证法”的误解227

柏拉图与孔子234

智慧与知识236

知识、科学与辩证法240

“哲学”的科学特征244

《美诺篇》中的辩证法250

孔子有无辩证法253

“形而上学”:中国的?西方的?262

“玄学吃饭的家伙”是“离心理而独立的本体”264

“凡属官觉以上者,概以归之玄学”267

来自《周易·系辞》的话语269

“形而上学”≠“形而上”之学276

西方人心目中的METAPHYSICS279

如何理解METAPHYSICS282

形而上学是一门“科学”吗286

英国经验论中的形而上学291

当代形而上学中的特例295

理解西方两千多年来的“学统”300

从辩证法看西方学术的精神价值基础301

城邦、辩证法与希腊哲学304

辩证法与思想的自由306

人性的自由与学术的独立308

从形而上学看西方学术的精神价值基础311

什么是形而上学的理想314

形而上学是科学的精神价值基础316

形而上学与人性的价值317

人的自我确证与尊严319

唐君毅与牟宗三:从新儒家看现代中国学术的方向323

唐君毅的心灵九境说325

“中学”的境界比“西学”高吗327

牟宗三的“自我坎陷”说330

是国家需要还是人性的理想333

科学的人性论基础336

民主的社会文化基础339

儒家没有民主观念说明了什么341

儒学:亟待重新定位自身343

不是“坎陷”、“暂忘”,而是相辅相成346

重建内圣外王之道的基本思路350

论中国学术未来的三个方向356

附录一 参考文献362

附录二 人名索引385

跋397

对“中国哲学史”这一学科的反省397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400

现代化:中国知识分子的巨大困境404

解构现代化:目的、手段与意义危机406

关于本书参考文献的补充说明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