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300年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经济学300年 修订版
  • 何正斌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4825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18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740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西方国家-近代;经济思想史-西方国家-现代;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经济学派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学300年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 财富是怎样增长起来的(1556~1870年)1

一、从蒙克莱田谈起——300年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1

最初的经济学1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3

凯恩斯革命与新自由主义5

向精确的、实用的经济科学迈进6

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9

二、以金钱为唯一财富的学说12

重商主义的兴起12

少输出货币,多吸收金银12

贸易出超,生财之道12

对重商主义的透析18

三、发行钞票能够增长财富吗——约翰·罗的货币思想20

发行钞票的药方20

是设想错了,还是做法失误21

四、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威廉·配第24

政治上无气节,经济学上是天才24

奠定劳动价值论的基础25

由地租理论引起的工资、利息思想28

简要的评论30

五、农业和商业是财富的两个乳头32

法国为什么会民穷财尽32

振兴之路:发展农业和商业33

什么是财富34

勿使权力涉足其间35

简要的评论35

六、魁奈医生寻找“自然秩序”38

魁奈和他的重农主义集团38

寻找“自然秩序”39

《经济表》40

理论特色和政策实践43

七、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46

一个本分而又爱好思考的平常人46

《国富论》的经济原理47

马克思的评价52

八、“看不见的手”54

“经济人”54

“看不见的手”57

九、国家作用的新定义:“守夜人”61

天赋自由权61

自由企业制度中的政府职能63

“小政府”与赋税65

十、彻底的劳动价值论者李嘉图68

从股票交易所成长起来的著名学者68

比较彻底的劳动价值论69

以利润为中心的分配论70

比较成本和货币数量说73

十一、马尔萨斯的人口论76

贵族们的经济学家76

人口与生计76

报酬递减律79

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评论80

十二、都是财富的创造者吗83

萨伊83

财富就是“效用”84

创造效用的劳动就是创造财富的劳动85

产值统计口径与三产业划分88

十三、财富的增长问题就是生产问题——萨伊定律91

“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91

“一荣俱荣”93

萨伊定律的缺点和它的价值95

十四、浪漫主义经济学说98

一方水土,一种学说98

消费是财富的促进剂99

分配——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基石100

要大致拉平收入100

到底谁错了102

十五、德国人的传统分析:从历史角度看经济问题105

德国人经济学的哲学渊源105

新旧历史学派106

十六、李斯特与发展民族经济110

以统一、发达的德国为毕生事业110

财富的生产力远比财富本身重要111

对外贸易保护,对内工商自由113

要重视发挥民族国家的作用115

十七、理想主义者对社会的描述118

早期乌托邦118

实业制度、合作社和公社制119

普鲁东和勃朗的社会改革设想123

十八、古典学派和它的贡献127

一组人物图127

两方面的成就129

经济学走向它的第一个高峰131

卷二 边际主义称雄的时代(1870~1936年)135

十九、由三个人发起的所谓边际主义革命135

不谋而合136

漫长的理解过程138

边际主义是经济学的一场革命吗139

二十、杰文斯和他的效用论143

短暂而富于创造的一生143

边际效用价值论144

杰文斯的其他理论观点147

二十一、门格尔和他的财货论150

奥地利学派的宗师150

财货论153

二十二、瓦尔拉和他的一般均衡论158

洛桑学派的创始人158

一般均衡论160

瓦尔拉的纯粹经济学的应用主张162

二十三、维塞尔的“新价值论”165

消费品价值的决定:边际效用定律166

生产要素的价值决定:归属理论168

成本理论的贡献:机会成本170

边际效用价值论能撑起经济学大厦吗170

二十四、独特的资本利息论——庞巴维克的《资本实证论》174

以往的利息理论175

庞巴维克的利息论176

边际对偶律178

二十五、帕累托对边际主义的贡献181

一个为政治信念而研究经济的人181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偏好序列182

分配论和社会福利论185

二十六、因综合而成名的大经济学家马歇尔188

马歇尔的光辉188

学术特色:什么都没首创,但什么都成为他的体系的一部分189

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192

二十七、局部均衡论192

需求曲线195

供给理论198

均衡价格201

二十八、美国人的进展(一):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204

分配论的进展205

静态动态分析与边际生产力分配论208

二十九、美国人的进展(二):费雪论货币购买力212

以往的货币理论213

费雪的交换方程式215

与剑桥方程式的比较217

三十、从另一个角度研究经济——制度经济学219

制度主义的领袖人物凡勃伦220

《有闲阶级论》221

一个简短的评论224

三十一、累积过程原理——瑞典学派的创始人维克塞尔226

平生少得意226

累积过程原理227

维克塞尔理论的新贡献230

三十二、卡塞尔与他的购买力平价说233

一个得志者233

购买力平价理论234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意义236

三十三、管理科学的兴起239

泰罗:从工人中成长起来的管理大师239

科学管理理论240

这是一场管理“革命”242

三十四、边际效用与福利经济学244

忠于老师而又有自己的创见244

福利,一个古老的话题245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247

三十五、确实存在经济周期——这种商业周期的理论分析251

消费不足说:马尔萨斯、西斯蒙第、萨伊和李嘉图252

设备更替和技术创新论:朱格拉、马克思和熊彼特253

货币数量论和银行信用说:从休谟到维克塞尔255

三十六、新古典经济学回顾:从杰文斯到庇古259

经济学的第二个春天259

从基数效用到效用偏好260

经济自由主义传统的进一步发挥262

卷三 西方世界的凯恩斯主流(1936~1970年)265

三十七、凯恩斯革命265

一本著作掀起了一场所谓革命265

具有贵族气质的学者268

这个影响如此巨大的思想的形成270

三十八、为什么消费越多财富会增长越快——《通论》的一个基本思想274

是储蓄不足还是消费不足274

影响消费的因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275

影响储蓄转变为投资的因素:资本边际效率倾向下降277

引起需求不足的另一个因素:灵活偏好278

结论:需要刺激消费或调节有效需求279

三十九、有两个办法刺激有效需求——《通论》的政策含义282

最好的办法是增加消费开支282

增加货币发行284

由此而来的两大宏观调节政策287

凯恩斯“处方”的效用有多大288

四十、国家作用的再定位:由“守夜人”变为调节者——《通论》的社会哲学和国家职能292

管理人性的社会哲学292

要重新认识重商主义295

政府职能的新界定296

一个评论:经济发展与哲学革命298

四十一、经济学的演绎推理能够测量和计算——计量经济学家弗里希、丁伯根和克莱茵302

以数学语言说明经济问题是一个早有的想法302

弗里希——计量经济学的创始者304

丁伯根和他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306

战后计量经济模型:克莱茵时代307

四十二、不是自由竞争而是“不完全竞争”——琼·罗宾逊和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310

经济学必须面对实际310

琼·罗宾逊与“不完全竞争经济学”311

张伯伦和他的《垄断竞争理论》314

四十三、经济自由+秩序——德国经济学的新特色317

欧肯和他的弗莱堡学派317

现行经济秩序的弊端究竟在哪里320

为竞争建立规则323

四十四、联邦德国复兴与社会市场经济——“来自竞争的繁荣”327

具有组织实践才能的经济学家327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329

四十五、希克斯在经济学上的贡献334

具有某种创造天赋的人334

价值论335

IS-LM模型338

四十六、新自由主义的“斗士”——哈耶克343

哈耶克的简单生平343

奥地利学派的忠实追随者344

为捍卫经济自由而奋斗345

如何评价哈耶克347

四十七、为什么自由市场制度是最有效率的制度——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学说349

经济必须是自由的350

中性货币理论353

法治、私有制和货币非国家化354

四十八、“理性所指导的有意识行动”——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经济学360

以“经验内容”充实“经济理论空匣”360

投入-产出平衡表362

“理性判断”多大程度上可信365

四十九、管理科学的新进展:行为科学367

行为科学的兴起367

霍桑实验与“人群关系说”368

需要层次论370

X-Y理论371

Z理论373

一点评论373

五十、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375

第一次提出经济增长理论模型375

实际增长率公式376

保证增长率377

自然增长率378

五十一、走向繁荣的道路——刘易斯的发展经济学380

一个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偏见的学者380

要培养这样的价值取向:通过努力而致富380

制度:给予经济自由和保护努力而获得的成果384

新模式:小规模经营下的大生产386

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构想389

经济自由与大政府391

五十二、萨缪尔逊对经济学的再次“综合”395

一个非常卓越的阐述者395

新古典综合397

《经济学》399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402

一点看法405

五十三、回到李嘉图去——“左派”凯恩斯主义408

一个向李嘉图学说靠拢的凯恩斯主义学术团体408

琼·罗宾逊回到李嘉图的分配中心论409

卡尔多和帕西内蒂的收入-分配理论411

盖莱斯基的国民收入分配理论414

一个评论416

五十四、新版价值论:《用商品生产商品》419

一本小书,扬名天下419

价格(价值)是如何决定的420

不变的价值尺度422

如何评价斯拉法的价值论424

五十五、赫克雪尔-俄林模型——一种国际贸易理论427

青年才俊427

比较利益与要素禀赋差异428

里昂惕夫之迷与以后的修正431

限制条件和结论432

五十六、加尔布雷思与新制度主义436

喜欢学术,但也喜欢政治436

新制度学派438

抗衡力量、丰裕社会和新工业国440

“二元系统”与“趋同论”443

五十七、库兹涅茨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447

一个强调以数字事实说话的学者447

现代经济增长:人均国民收入持续增长449

经济增长的核心: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452

需要一种适应技术、制度创新的价值观念454

转变传统产业结构的意义456

五十八、一个重视国家作用的时代——凯恩斯以来四十年经济学的回顾461

市场不是万能的461

国家干预学说的影响并非那么大462

后起国家经济增长与国家的作用463

争论还只是开始465

卷四 诸子百家(1970~1998年)468

五十九、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起468

芝加哥学派468

对“经济人”假定的重新解释469

新自由主义的国家470

实证主义方法470

新自由主义的庞大阵营470

六十、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说474

身材矮小,但智慧超人474

现代货币数量论476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478

货币政策主张481

弗里德曼学说的启示484

六十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托宾、马科威茨和夏普的资产选择理论488

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488

马科威茨的资产组合模型491

夏普对资产选择理论的发展492

对资产选择理论的评价493

六十二、科斯定理——一种关于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的学说496

罗纳德·科斯496

什么是科斯定理498

零交易费用500

产权界定501

科斯定理的贡献502

六十三、西蒙与他的决策理论506

一个博学的经济学家506

难以达到“最优”,但可做到“满意”507

个人与“组织”508

决策过程理论510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511

六十四、对经济增长原因的一种解说——罗伯特·索洛514

青年成名的经济学家514

对经济稳定增长条件的考察516

条件变化情形下的经济稳定增长518

技术进步对经济稳定增长的影响521

有利经济增长的政策522

需要采用的更好理论工具523

六十五、科技优先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和斯考特526

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论526

斯考特:要抛弃生产函数论528

一个简短的评论530

六十六、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诺思对历史的经济学分析533

以奇取胜的学者533

经济增长取决于有效率的产权制度535

国家的作用:界定产权和安排产权结构537

意识形态的作用:克服“搭便车”和降低交易费用539

一个评价540

六十七、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是一致的吗——阿罗定律544

从习以为常的观念切入544

“不可能性”的证明546

“一致性”存在于什么地方548

阿罗定律的启示550

六十八、向人投资——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554

从李斯特到舒尔茨554

无心插柳柳成荫555

向人投资胜过向物投资557

对人力资本论的一个评价558

六十九、有什么不能以经济原理分析562

经济人行为无处不在562

新消费理论564

对家庭行为的经济分析565

社会相互关系行为的经济分析568

人类行为都是出于理性的算计吗570

七十、用经济方法分析政治问题——公共选择学派573

公共选择学派的兴起573

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576

政治行为其实就是经济人行为577

公共选择规则579

简要的评论582

七十一、布坎南与宪制经济学586

勇敢的学者586

最优宪法选择588

重要的是制约政府的行为591

为货币财政政策立宪593

七十二、国家机构为什么膨胀和低效率596

问题的起因596

官僚实际上拥有自主权597

政治寻租599

怎样制止国家机构的膨胀601

七十三、重新发现萨伊定律——所谓供给学派革命604

由官方推动形成的经济学流派604

回到萨伊去605

还是“供给”和“生产率”决定经济发展607

费尔德斯坦曲线609

有没有提出什么新东西611

七十四、拉弗曲线——一种说明税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615

酒席间的灵感615

拉弗曲线616

税率机制是怎样影响供给的617

减税效应的实践评价618

七十五、管理思想的新进展622

企业是一个系统622

以创造顾客为目标624

为适应环境而变化626

精确地管理627

七十六、有没有最好的经济制度——格鲁奇和林德伯格的比较制度分析630

从敏感的话题到放开讨论630

什么是经济制度632

经济制度模式634

经济制度的趋同与混合经济636

七十七、阿明的不平等发展理论639

激进的发展经济学家639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640

摆脱依附性地位642

简要的评论643

七十八、市场如牌局——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运用647

小技艺,大学问647

“纳什均衡”与卖方寡头垄断分析649

“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650

阻挠进入市场博弈树651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与信息经济学652

博弈论的运用根本改造了经济学654

七十九、如何与比你信息多的人打交道656

莫里斯和维克里656

信息不对称与激励机制657

要鼓励人们说实话658

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660

八十、投机与风险防范——一个期权定价公式663

一个公式推动起了一个巨大市场663

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664

是减少了风险还是加大了风险667

八十一、阿马蒂亚·森与“贫困经济学”670

新风味经济学670

学成于印度,成名于欧美671

解决阿罗“投票悖论”673

个人的目标会不会相同674

社会福利的可评价性676

八十二、理性预期革命(一):理性预期学派与理性预期680

理性预期的“革命性”681

是什么意义上的革命685

八十三、理性预期革命(二):从微观经济分析引出宏观经济总量688

社会总需求688

社会总供给690

社会总需求对社会总供给的影响692

简要的评论692

八十四、理性预期革命(三):宏观经济政策的无效性695

菲利普斯曲线695

自然率696

货币中性697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周期699

政策的无效性700

能回到自由市场经济中去吗702

八十五、新凯恩斯主义——工资、价格粘性和信货配给理论704

市场能够迅速自动出清吗705

工资黏性与高工资、高失业并存706

价格黏性与“滞账”710

借贷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配给713

能复兴凯恩斯主义吗715

后记7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