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医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医学概论
  • 张养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6295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社会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医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

一、社会医学的概念1

二、社会医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3

三、社会医学构成体系5

第二节 社会医学发展简史6

一、国外社会医学发展概况7

二、我国社会医学发展概况10

第三节 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4

一、社会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14

二、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16

三、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17

四、社会医学与医学心理学17

第二章 医学模式及其演变19

第一节 医学模式的概念19

一、医学模式20

二、医学模式的特征和意义21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演变22

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2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24

三、生物医学模式27

第三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0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文化背景31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31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特征33

第三章 健康与疾病及其评价37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历史概念37

一、健康与疾病的传统认识37

二、健康的现代概念41

第二节 社会医学的健康、疾病观42

一、健康、疾病、患病、病患的原意43

二、健康与疾病概念的社会医学认识44

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特征45

四、社会医学三维健康模型46

第三节 健康与疾病的评价48

一、健康评价指标体系48

二、疾病评价的指标体系54

第四章 社会因素与危险因素56

第一节 社会因素的概念56

一、社会因素56

二、社会因素产生和作用特点57

三、作用机制60

第二节 危险因素60

一、危险因素的意义61

二、危险因素作用过程62

三、危险因素的作用特点64

第三节 危险因素评价66

一、资料收集66

二、评价方法68

三、危险因素的个体评价71

四、危险因素的群体评价71

第五章 社会与人的关系74

第一节 社会及社会结构74

一、社会结构的层次性75

二、社会结构的形态性81

三、社会的本质性83

第二节 人的社会化85

一、社会化和社会化的条件85

二、社会化的内容87

三、社会化与个性发展89

第三节 人口问题与人90

一、人口与社会的关系90

二、人口特征91

三、人的属性特征94

四、人的生命周期及生理、心理特征97

第六章 文化因素与人群健康101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内容101

一、文化的概念102

二、文化的特征与结构102

第二节 文化因素与健康105

一、文化素质对健康的影响105

二、文化传统对健康的影响110

三、文化环境对健康的影响111

四、科学技术对健康的影响112

第三节 社会关系与健康113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113

二、人际关系对健康的影响114

第七章 生活因素与人群健康117

第一节 饮食方式的转型117

一、饮食方式的社会化表现118

二、饮食方式转化的危害性121

第二节 饮食方式与健康的关系123

一、摄食行为对健康的影响特点124

二、摄食行为与人群健康特征的关系125

第三节 特殊食品的摄取与健康的关系128

一、吸烟与健康危害128

二、饮酒与健康危害131

三、药品食用与健康134

第八章 心理行为因素与人群健康136

第一节 心理现象与心理学136

一、心理现象136

二、心理学138

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健康139

一、性格与健康139

二、情绪与健康142

三、应激与健康144

四、意志行为与健康144

第三节 心理因素与疾病145

一、社会心理因素与精神病146

二、心理因素与常见的心身疾病147

第四节 自杀与社会影响的关系149

一、自杀的分布特点149

二、自杀的原因150

三、自杀预防151

第九章 社会制度与人群健康153

第一节 社会制度的存在特征153

一、社会制度153

二、社会制度的特性与功能154

第二节 社会形态与人群健康158

一、社会制度的总体影响158

二、社会制度对卫生工作的影响160

三、社会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影响164

四、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群健康的保护165

第三节 法律制度与人群健康166

一、法律及其法律制度167

二、法律制度的作用167

三、现代医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170

第四节 婚姻家庭制度与健康170

一、婚姻与家庭的关系170

二、婚姻与家庭的功能作用171

三、婚姻家庭质量对人群健康的影响174

第十章 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178

第一节 环境因素的构成178

一、环境的结构与组成179

二、自然环境的功能特点180

三、环境问题182

第二节 环境污染的特征187

一、环境污染与时间、空间和污染物含量的关系187

二、环境污染物的综合效应188

第三节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189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189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191

第十一章 中国卫生工作方针198

第一节 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199

一、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199

二、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工作建设201

三、加强和提高农村卫生工作队伍建设203

第二节 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206

第三节 教育与科技在预防中的作用214

第四节 确立中国式的医学发展战略218

一、中西医临床工作并重219

二、人才培养与教育并重220

三、科研开发上的中西医并重221

第五节 人人参与 社会参与222

第六节 全面实现卫生工作为社会服务的目的226

第十二章 社会防治与社会性疾病229

第一节 社会防治的基本原则230

一、主观性原则230

二、系统工程原则231

三、效益原则233

四、量力而行原则233

五、广泛性原则235

第二节 社会防治支持体系与社会防治措施235

一、社会防治支持体系的内容235

二、社会防治措施238

第三节 社会性疾病的社会防治247

一、社会性精神病248

二、性传播性疾病253

三、青少年妊娠258

四、成瘾性疾病261

五、车祸266

六、其他社会性疾病271

第十三章 自我保健272

第一节 自我保健概述272

一、自我保健的概念272

二、自我保健的机制273

三、自我保健的内容275

四、自我保健的意义277

第二节 自我保健的方法与措施279

一、自我保健的方法279

二、自我保健措施284

第三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88

一、基本概念289

二、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289

三、健康教育的意义292

第四节 自我保健的发展与评价293

一、自我保健已经成为发展了的医学体系293

二、自我保健活动的开展使得卫生方面产业化体系迅速崛起294

三、自我保健朝着多样化、综合化与现代化方向发展295

四、自我保健活动将更加广泛和普及296

五、自我保健的评价297

第十四章 家庭保健298

第一节 家庭的结构与功能298

一、家庭结构与人的健康298

二、家庭功能与人的健康302

三、家庭关系与健康307

第二节 家庭保健内容308

一、家庭健康促进309

二、家庭保健重点317

三、家庭孕育生命及其指导319

四、开展家庭医疗保健320

第三节 家庭保健的意义328

一、有利于保健服务的进一步开展328

二、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329

三、有利于特殊人群健康的保护330

四、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330

第十五章 国家保健332

第一节 卫生保健现状333

一、城乡居民健康模式的转变335

二、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型336

第二节 市场与政府行为关系339

一、市场的作用与存在问题339

二、市场对政府行为的需要344

第三节 政府作用及其职能转变345

一、政府干预与干预失灵345

二、政府职能定位及其意义348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352

第四节 市场计划的卫生工作355

一、卫生服务提供上的协调作用357

二、卫生服务管理中的协调作用357

三、卫生资金筹措中的协调作用358

第五节 国家健康保障制度360

一、健康保障制度的系统结构360

二、健康保障制度的评价365

参考书目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