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协调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国家协调论
  • 杨紫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5154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经济法-法的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协调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经济法学的概念和地位1

二、经济法学与经济法的关系5

三、研究经济法的指导思想和方法7

四、研究经济法总论的意义15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18

一、经济法产生18

(一)在经济法产生问题上的不同观点18

(二)对经济法产生问题上的不同观点的评析20

二、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22

(一)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内容22

(二)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特征27

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28

(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内容28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特征31

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32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内容32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特征38

第二章 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上)40

一、外国经济法学产生的概况和评析40

二、外国经济法学发展概况41

(一)西欧一些国家和日本经济法学的发展42

(二)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学的发展50

三、对外国经济法学发展的评析53

(一)对外国经济法学主要观点的简要分析53

(二)对外国经济法学发展的总体评价56

第三章 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下)60

一、中国经济法学产生的概况和评析60

二、中国经济法学发展概况62

(一)中国经济法学初步发展的阶段62

(二)中国经济法学走向成熟的阶段70

三、对中国经济法学发展的评析80

(一)对中国经济法学主要观点的简要分析80

(二)对中国经济法学发展的总体评价85

第四章 经济法的概念91

一、经济法概念的语源91

(一)摩莱里首先提出和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德萨米发展了摩莱里的经济法思想91

(二)最早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的不是博多92

(三)对普鲁东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的评析92

(四)20世纪以来经济法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94

二、对经济法这一概念下定义应该注意的问题95

(一)要明确经济法的定义与经济法的概念的关系95

(二)经济法的定义与对经济法的有关论述要相互一致96

(三)在经济法的定义中,要正确地概括经济法的调整对象97

(四)在经济法的定义中,不需要讲各种法律规范共有的属性99

(五)在经济法的定义中,不必列举经济法的主体100

(六)在经济法的定义中,不应当使用含混的概念101

(七)在经济法的定义中,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该相等101

(八)在经济法的定义中,要指出经济法是以特定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02

三、经济法的定义及其基本含义105

(一)本书关于经济法的定义105

(二)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105

(三)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107

(四)经济法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108

第五章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109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上的观点正确与否的衡量标准109

(一)明确衡量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上的观点正确与否的标准的重要性109

(二)衡量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上的观点正确与否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109

(三)对不符合“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的一些观点的评析110

二、经济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112

(一)为什么说经济法具有特定的调整对象112

(二)对否认经济法具有特定调整对象的观点的评析113

三、经济法的特定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115

(一)如何理解经济关系这一概念115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不调整一切经济关系,更不调整非经济关系121

(三)经济法也不调整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124

(四)经济法更不调整行为规范124

四、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的内容124

(一)研究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的内容应该明确的几个问题124

(二)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是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127

第六章 经济法的地位145

一、经济法地位的概念145

二、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148

(一)独立的法的部门的概念148

(二)为什么说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149

(三)对否认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的观点的评析155

三、经济法是一个重要的法的部门157

(一)为什么说经济法是一个重要的法的部门157

(二)对如何看待经济法的重要性的一种观点的评析157

四、经济法与相关法的关系158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158

(二)经济法与“商法”的关系164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171

(四)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175

五、经济法的法域属性187

(一)公法和私法的概念187

(二)对否认经济法属于公法范围的观点的评析189

(三)经济法属于公法的范围192

第七章 经济法的体系之一:经济法体系的概念和结构194

一、经济法体系的概念194

(一)研究经济法体系的概念以承认经济法的存在为前提194

(二)对经济法体系概念问题上的不同观点的评析194

(三)本书对经济法体系的概念的认识196

(四)经济法体系的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98

二、经济法体系的结构202

(一)经济法体系的结构的概念202

(二)形成经济法体系的结构的依据202

(三)经济法体系的结构的内容203

第八章经济法的体系之二:市场监管法207

一、市场监管与市场监管法的概念207

(一)市场监管的概念207

(二)关于“市场监管法”这一语词的使用207

(三)市场监管法的定义208

二、市场监管法的地位210

(一)市场监管法是经济法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210

(二)市场监管法是经济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法的部门210

(三)市场监管法与其他法的关系210

(四)市场监管法的法域属性211

三、市场监管法的体系211

(一)市场监管法体系概论211

(二)市场准入与退出法214

(三)竞争法218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48

(五)产品质量法259

第九章 经济法的体系之三:宏观调控法267

一、宏观调控与宏观调控法的概念267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267

(二)关于“宏观调控法”这一语词的使用268

(三)宏观调控法的定义269

二、宏观调控法的地位271

(一)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271

(二)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法的部门271

(三)宏观调控法与其他法的关系272

(四)宏观调控法的法域属性273

三、宏观调控法的体系273

(一)宏观调控法体系概论273

(二)计划法276

(三)财政法283

(四)中央银行法310

(五)价格调控法315

第十章 经济法的主体321

一、经济法主体的概念321

(一)经济法主体的定义及其基本含义321

(二)经济法主体与相关主体的区别321

二、经济法主体的体系322

(一)经济法主体体系的概念和结构322

(二)市场监管法主体323

(三)宏观调控法主体323

(四)行业性中介组织在经济法主体体系中的地位324

三、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325

(一)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的概念325

(二)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法律依据326

(三)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方式327

四、经济法主体的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328

(一)经济法主体的权利(职权)和义务(职责)的概念328

(二)国家协调主体的职权和职责329

(三)国家协调受体的权利和义务333

第十一章 经济法的理念337

一、经济法理念的概念337

(一)理念的概念337

(二)法的理念的概念338

(三)经济法的理念的概念338

二、经济法理念的内容340

(一)经济法宗旨的概念和内容340

(二)经济法宗旨的实现途径的概念和内容344

三、经济法理念的意义344

(一)加深理解和切实实施经济法344

(二)健全经济法制,推动经济法的制度创新345

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法的理念345

(一)科学发展观的概念345

(二)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经济法主体利益的协调发展347

(三)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对本国经济运行依法进行国家协调349

第十二章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51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351

(一)对经济法基本原则这一概念下定义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351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定义及其基本含义353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认355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确认的标准355

(二)经济法基本原则确认的方法358

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359

(一)对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的研究概况359

(二)对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应该怎样认识361

四、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作用362

(一)有助于加强经济法的创制和实施,维护经济法制的统一362

(二)有助于推动经济法制度的破旧立新,健全经济法制363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经济法基本原则363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363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原则364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原则365

第十三章 经济法的渊源和经济法的制定367

一、经济法的渊源367

(一)法的渊源与经济法渊源的概念367

(二)经济法渊源的种类368

二、经济法的制定375

(一)经济法制定的概念和意义375

(二)经济法制定的现状376

(三)经济法制定的基本经验377

(四)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法规范性文件体系381

第十四章 经济法的实施和经济法的责任制度388

一、经济法的实施388

(一)经济法实施的概念和意义388

(二)经济法实施的现状389

(三)经济法实施的基本经验392

(四)实施经济法的审判机构的设立396

二、经济法的责任制度404

(一)法律责任与经济法责任的概念404

(二)法律责任的形式与经济法责任的形式407

(三)建立和完善经济法责任制度的意义410

(四)建立和完善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对策411

结论“国家协调论”的主要观点413

一、经济法学的概念和地位413

二、经济法学与经济法的关系413

三、研究经济法的指导思想和方法414

四、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414

五、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415

六、经济法的概念417

七、经济法的调整对象418

八、经济法的地位419

九、经济法的体系420

十、经济法的主体422

十一、经济法的理念423

十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425

十三、经济法的渊源426

十四、经济法的制定427

十五、经济法的实施428

十六、经济法的责任制度429

后记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