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认识的科学性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璧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311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史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认识的科学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席泽宗1
导论 历史认识的科学性何以可能?1
一、历史学的学科性质之争1
二、历史学的科学性标准4
三、历史认识科学性之可能5
四、历史认识科学性之历史梳理7
五、本书的几个基本定义8
上篇 历史认识的科学思想13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认识中的实录思想13
第一节 先秦史学“书法不隐”的客观性13
第二节 秦汉史学的求真精神18
一、司马迁的历史求真19
二、班固的实录25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实录31
第三节 唐刘知几的实录思想34
一、实录的撰述原则34
二、实录的史料方法36
三、实录的表述方法41
四、史家修养52
第四节 宋史学的求实与格物致知60
一、郑樵史学认识的科学精神60
二、朱熹的历史认识论69
第五节 清章学诚的史学求真84
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84
二、据事直书86
三、无一言之或遗而或溢也87
四、“慎心术”与“养心术”88
五、史家素养89
六、“辨心术”90
七、史学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93
第二章 中西传统史学科学思想比较95
第一节 中国传统史学的整体历史观95
一、从以史为鉴到“藏往识来”96
二、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99
三、郑樵的“会通”102
四、清考据史学的整体观103
第二节 中西传统史学求真精神之迥异105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求真精神105
二、希腊史学的求真观念与理性精神111
三、历史事实的“真”、价值判断的“真”与历史理性的“真”115
第三节 中西传统史学求真方法比较117
一、中国传统史学的求真方法118
二、希腊史学的求真方法125
第四节 中西传统史学中的史籍体例比较127
第三章 中西近代历史认识论所蕴涵的科学思想135
第一节 中国近代历史认识论的科学化历程135
一、艰难世纪的“经世致用”史学135
二、“西学东渐”科学意识的影响137
三、实证主义史学的传入139
第二节 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的客观性方法140
一、兰克客观主义史学141
二、实证主义史学145
第三节 梁启超中西融会的历史认识论149
一、历史认识论149
二、历史方法论159
第四章 中国现代史学的科学性169
第一节 20世纪史学发展的主要思潮169
一、实证主义史学思潮170
二、相对主义史学思潮172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175
第二节 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论意义177
一、历史认识的方法178
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论意义182
第三节 顾颉刚的历史认识论187
一、“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理论187
二、古史认识的方法191
第四节 傅斯年“史学便是史料学”的科学性195
一、“史学便是史料学”的基本内涵196
二、“史学便是史料学”的“史料”观198
三、“史学便是史料学”的科学观202
第五节 李大钊的历史科学思想209
一、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论210
二、历史学的科学性探索217
第五章 当代西方史学认识论的科学性评价220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史学主体认识论的思想方法220
一、现代西方史学主体认识论的总体评价221
二、凸显认知方法的主体性225
三、张扬当代性的主体认识论233
四、凸显相对性的主体论238
第二节 历史解释理论的科学性244
一、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245
二、卡尔的双向交流说253
三、伽达默尔现时意域与历史意域的融合258
四、波普尔的历史认识方法265
下篇 历史认识的科学性阐释279
第六章 历史认识的层次性279
第一节 人类历史的复杂性280
一、历史研究什么280
二、历史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283
三、历史的内涵287
第二节 历史研究对象的类别性与层次性295
一、历史研究对象的类别性295
二、历史研究的层次性298
第七章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与合理性303
第一节 考实性历史认识的客观性303
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阐释303
二、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解释311
三、历史事实客观性的实现途径315
第二节 抽象性历史认识的真理性317
一、抽象性历史认识的真理性317
二、历史规律的可获得性321
第三节 评价性历史认识的合理性331
一、评价性历史认识331
二、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普遍性与评价的科学合理性334
第八章 历史认识过程的科学性342
第一节 历史认识的主体性认识特征342
一、主体介入的历史认识特征342
二、主体性的认识特征344
第二节 历史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与认识过程的科学性348
一、历史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348
二、历史认识过程的科学性350
第三节 历史认识的客观真实性357
一、历史的客观性357
第九章 历史认识结果的科学检验363
第一节 史学研究在验证上的困境364
一、史学证据验证的间接性364
二、史学叙述整体的验证困境366
三、历史理论的验证困境368
第二节 “证实与证伪”是历史认识检验的基本方法368
一、历史证据具有“证实与证伪”的二重作用369
二、证伪检验的科学特征371
第三节 历史认识结果的不同检验方法372
一、单称判断历史认识的检验373
二、日常话语式日常概念历史认识的检验374
三、概念化历史认识的检验376
四、规律性历史认识的检验379
五、评价性历史认识的检验379
第四节 历史认识的实践检验路径380
一、考实性认识与实践检验381
二、抽象性认识与实践检验383
三、评价性认识与实践检验384
四、史学的检验特征388
结束语390
主要参考文献392
后记413
热门推荐
- 1734267.html
- 2255735.html
- 3603996.html
- 3007346.html
- 2676143.html
- 2793745.html
- 3338452.html
- 499098.html
- 3641872.html
- 3396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51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4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2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7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8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4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7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4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3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