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3卷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11664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79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816页
- 主题词: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第3卷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关于本卷的内容1
三 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国内市场5
三 手工业和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7
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1
五 民族资本主义15
第二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22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外国在华资本的扩张22
一 对外贸易的发展22
二 外国在华资本的扩张37
三 外国在华投资和中国的国际收支51
第二节 南京政府时期官僚资本的发展58
一 南京政府的财经政策59
二 金融垄断资本的建立74
三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85
四 工矿企业的发展100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15
一 概述116
二 工业129
三 航运业168
四 银行业172
第四节 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发展185
一 纺织手工业187
二 食品手工业204
三 出口为主的手工业212
四 手工矿冶业218
第五节 国内市场的变化和商业资本的发展220
一 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商品结构220
二 商品流向和价格结构228
三 商业资本的发展239
四 主要商业行业概况246
第三章 近代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60
第一节 近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占有关系261
一 人口与耕地面积261
二 农业生产275
三 土地占有关系和近代农村的性质286
第二节 经营地主295
一 近代农业中的雇佣劳动295
二 经营地主的发展300
三 经营地主的生产力313
四 经营地主的性质319
第三节 富农经济324
一 富农的类型及其性质324
二 富农经济的发展330
三 富农的生产和经营337
第四节 农业公司和农场343
一 农业公司和农场的发展343
二 江苏的盐垦公司和农场351
三 东北的农业公司和农场369
四 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小结377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381
第一节 日军占领下东北的资本主义经济381
一 “九·一八”事变变前东北的资本主义经济381
三 伪满对外贸易和日本在伪满投资386
三 伪满洲国资本395
四 伪满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资本401
第二节 华北华中沦陷区的资本主义经济419
一 华北华中沦陷区的对外贸易和日本投资420
二 沦陷区的民族资本430
三 民族资本主要行业概况435
第三节 抗战后方的外贸、外资和国家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454
一 抗战后方的对外贸易454
二 战时外债和国民政府的金融政策458
三 国民政府的财政和战时的通货膨胀466
四 国家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479
第四节 抗战后方国家产业垄断资本的形成491
一 国民政府的战时产业政策491
二 资源委员会495
三 国民政府其他机关经营的企业506
四 地方政府经营的企业513
五 国家工矿业资本的垄断地位517
六 后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521
第五节 抗战后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533
一 民营工厂的内迁533
二 后方民营工业的发展537
三 主要工业概况552
四 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发展560
五 后方民营航运业569
六 商业和银行业的发展572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582
第一节 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独占582
一 战后的对外贸易582
二 美援589
三 战后外国在华投资595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膨胀603
一 接收敌伪产业和日本赔偿物资603
二 工矿业国家垄断资本的膨胀615
三 交通运输业国家垄断资本的膨胀625
四 金融业国家垄断资本的膨胀631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困境和投机资本的活跃639
一 战后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639
二 主要工业概况651
三 商业和金融业的虚假繁荣667
四 投机资本的活跃672
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的崩溃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胜利676
一 国家垄断资本的崩溃676
二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689
三 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态700
第六章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718
一 产业资本的发展和变化719
二 商业资本和金融业资本的发展和变化730
三 资本主义生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738
附录文献简称745
第六章 附录甲 资本估值746
一 外国在华企业资本估值746
二 官僚资本估值748
三 民族资本估值760
第六章 附录乙 1936年总产值的估计773
一 农业产值及商品值估计773
二 手工制造业产值及商品值估计777
三 近代化工厂制造业产值估计787
四 矿冶业产值估计789
五 交通运输业产值估计790
六 战后国统区生产指数793
表(图)目录23
表2—1 中国对外贸易值及物量指数(1920—1936年)23
表2—2 银价、汇率和进出口价格的变动(1920—1936年)27
图2—3 银价、汇率和进出口物价指数的变动(1920—1936年)28
图2—4 进出口商品的实际价格和理论价格指数(1926—1936年)30
表2—5 关税自主中的财政收入(1927—1936年)33
表2—6 主要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1920—1936年)36
表2—7 各国对华贸易的比重(1935—1936年)37
表2—8 外国在华投资的扩张(1902—1935年)39
表2—9 1936年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资本结构43
表2—10 煤矿业中的外国资本(1919—1936年)48
表2—11 中国国际收支(1920—1936年)52
表2—12 外国在华投资与中国国际收支(1894—1936年)57
表2—13 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收支(1929—1937年)60
表2—14 银元价格和白银购买力的变动(1930—1936年)68
表2—15 货币流通量估计(1931—1937年)73
表2—16 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银行的发展(1928—1936年)76
表2—17 历年铁路修筑里程(1927—1946年)87
表2—18 国有铁路的营运(1924—1947年)88
表2—19 国有铁路的收支和收益率(1924—1936年)92
表2—20 招商局经营概况(1927—1935年)98
表2—21 江南造船所的生产和财务收支(1927—1937年)104
表2—22 汉冶萍公司的铁矿砂产量和输日量(1927—1937年)106
表2—23 资源委员会抗战前设立的企业事业单位(1936—1937年)111
表2—24 历年工矿企业的设立及其投资(1914—1934年)118
表2—25 华商工矿企业历年生产设备和产量(1921—1936年)120
表2—26 国内物价指数(1921—1936年)124
图2—27 价格指数(1921—1936年)125
表2—28 中外纱厂对比(1921—1936年)131
表2—29 棉花、棉纱、棉布价格(1920—1936年)133
表2—30 中国纱厂与日本在华纱厂的比较(1930、1933年)134
表2—31 主要纱厂的资本纯益率(1922—1936年)138
图2—32 纱厂纯益率(1922—1936年)140
表2—33 华商机制面粉工业(1921—1936年)142
表2—34 面粉、小麦比价(1921—1936年)145
表2—35 上海、无锡、广东的机器缫丝业(1921—1936年)148
表2—36 上海华商卷烟厂(1920—1936年)153
表2—37 华商火柴业(1921—1936年)155
表2—38 水泥业产量估计(1920—1936年)160
表2—39 华资银行的发展(1912—1937年)174
表2—40 华资银行存款估计(1921—1936年)179
表2—41 南京的丝织业(1928—1936年)189
表2—42 1936年江苏、浙江的丝织业191
表2—43 杭州丝织业的织机数(1911—1936年)194
表2—44 各类型生产者的面粉生产量(1913—1936年)205
表2—45 榨油业概况(1933—1935年)207
表2—46 8种出口手工业品出口量值(1921—1936年)213
表2—47 煤铁的手工采冶(1921—1936年)219
表2—48 市场交易量的增长(1900—1936年)222
图2—49 市场交易量的增长(1900—1936年)223
表2—50 国内市场商品值估计(1920、1936年)224
表2—51 国内生产的大宗商品(1936年)227
图2—52 布、纱、丝、茶的国内市场流通(1936年)232
表2—53 上海米价与外国、外地米价的相关分析(1927—1934年)234
图2—54 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1895—1936年)237
表2—55 各省商店营业状况(1930—1935年)243
表2—56 上海西药商业(1920—1936年)254
表3—1 中国近代人口估计(1840—1953年)262
表3—2 中国近代耕地面积估计(1812—1953年)269
附表A 22省耕地面积(1873—1949年)270
附表B 东北等7省区耕地面积(1812—1949年)271
表3—3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估计(1914—1952年)278
表3—4 粮食产量估计(1914—1952年)279
表3—5 主要农作物产量估计(1914—1952年)280
表3—6 抗日战争前的土地占有情况287
表3—7 各类农户比重的变化(1912—1937年)293
表3—8 山东省经营地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303
表3—9 河北省经营式农场主(1935—1942年)305
表3—10 东北的地主经济(1909—1935年)307
表3—11 地主出租地和自营地的比较(1944—1950年)311
表3—12 富农地位的变动(1928—1933年)322
表3—13 抗日战争前的富农经济估计334
表3—14 土地改革前富农经济比重336
表3—15 河北丰润县米厂村各类农户的生产经营(1937年)340
表3—16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垦殖事业350
表3—17 苏北盐垦公司概况(1937年)355
表3—18 苏北盐垦公司生产情况363
表3—19 苏南农场概况(1949年)368
表4—1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的外国资本382
表4—2 伪满对外贸易和日本对伪满投资(1932—1944年)387
表4—3 伪满主要商品出口量(1932—1944年)390
表4—4 日本在伪满投资各会社资本额的部门分配(1931—1941年)393
表4—5 日本和伪满洲国的企业资本(1945年6月)398
表4—6 伪满工矿业的生产(1930—1944年)406
表4—7 “满洲国”的私营工厂(1934—1936年)409
表4—8 伪满的商业(1939年)417
表4—9 华北华中沦陷区的对外贸易(1938—1945年)421
表4—10 华北开发公司的投资与贷款(1939—1945年)427
表4—11 华北沦陷区的工矿业生产(1936—1944年)429
表4—12 抗战后方的对外贸易(1938—1945年)456
表4—13 战时国民政府的外国借款(1938—1944年)459
表4—14 战时国民政府的财政收支(1937—1945年)468
表4—15 战时后方的通货流通量和物价指数(1937—1945年)478
图4—16 法币发行额指数和物价指数(1937—1944年)474
表4—17 四联总处的贷款(1937—1945年)482
表4—18 战时中国银行的投资(1937—1943年)487
表4—19 战时国家银行在银行存放款中的比重(1937—1945年)490
表4—20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的发展(1938—1945年)496
表4—21 资源委员会所属企事业(1945年底)501
表4—22 抗战时期交通部门所属主要企业508
表4—23 抗战时期经济部的工矿投资及贷款(1938—1945年)510
表4—24 抗战时期地方公营工矿企业资本估计515
表4—25 抗战时期后方的工业资本(1937—1945年)518
表4—26 抗战后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937—1945年)522
表4—27 抗战时期民营工厂的内迁(1940年)535
表4—28 抗战后方的民营工业(1944年)537
表4—29 抗战后方主要工矿产品产量和产值估计(1938—1945年)542
表4—30 抗战后方的民营纱厂(1942年)557
表4—31 抗战后方的民营面粉厂(1929—1945年)559
表4—32 抗战后方的轮船(1937—1945年)570
表4—33 抗战后方的农业生产(1937—1945年)574
表4—34 抗战时期重庆市的商业资本(1942年)576
表5—1 解放战争时期的对外贸易(1946—1948年)584
表5—2 美援一览表(1941—1948年)591
表5—3 外国在华投资估计(1936—1948年)600
表5—4 南京政府接收敌伪产业的估值(1945—1947年)604
表5—5 接收敌伪工矿企业的处理情况(1946—1947年)610
表5—6 战后南京政府统治区的交通运输业(1936、1945—1947年)626
表5—7 战后国家行局的存放款(1937、1946—1948年)636
表5—8 战后四联总处的贷款(1945—1948年)637
表5—9 抗战前后华资工业概况(1933—1949年)644
表5—10 战后主要工矿业产量及产值估计(1936、1946—1947年)646
表5—11 战后工业的地区集中和生产结构(1933、1947年)649
表5—12 战后的棉纺业(1936、1946—1949年)651
表5—13 战后的面粉工业(1936、1946—1948年)658
表5—14 民营机器造纸业的变化(1936—1948年)663
表5—15 战后南京政府的财政收支(1945—1948年)678
表5—16 战后的通货流通量和物价指数(1945—1949年)684
图5—17 上海批发物价指数的逐月变动685
表6—1 产业资本估值722
表6—2 产业资本中的中外比重726
表6—3 产业资本的平均年增长率(%)727
表6—4 资本估值731
表6—5 国内市场的商品结构733
表6—6 民族资本的部门比重734
表6—7 各类资本的平均年增长率(%)734
表6—8 金融业资本的平均年增长率和中外比重736
表6—9 总产值的估计739
表6—10 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所占产值比重740
表6—11 资本主义经济所占产值比重743
甲表一 外国在华企业资本估值747
甲表二 1947/1948年外商企业财产747
甲表三 官僚资本估值748
甲表四 1936年地方公营工业资本估值751
甲表五 1936年电力事业752
甲表六 1933年公营自来水业752
甲表七 1936年电信资产估值755
甲表八 1936年官僚资本银行756
甲表九 1947/1948年官僚资本工矿业资产估计758
甲表十 民营面貌出现的官僚商业资本759
甲表十一 民族资本估值761
甲表十二 1936年5家纱厂资产值762
甲表十三 1932年3家面粉厂资产值762
甲表十四 1936年机器缫丝业762
甲表十五 1936年民营自来水业766
甲表十六 1948年机器缫丝业769
甲表十七 1947年国内市场商品值772
乙表一 农业产值及商品值估计(1936年)774
乙表二 农产品价格估算(1936年)776
乙表三 手工制造业产值估计(1936年)778
乙表四 丝织业生产力的资本主义成分估算(1936年)780
乙表五 榨油业生产值估算(1936年)784
乙表六 近代化工厂制造业产值估计(1936年)788
乙表七 矿冶业产值估计(1936年)789
乙表八 交通运输业产值估计(1936年)791
乙表九 战后农业生产指数(1947年)793
乙表十 战后近代化工厂制造业生产指数(1947年)794
乙表十一 战后矿冶业生产指数(1947年)795
乙表十二 战后交通运输业生产指数(1947年)796
热门推荐
- 2320242.html
- 2779136.html
- 3227041.html
- 1402719.html
- 968150.html
- 2579876.html
- 3843553.html
- 2851342.html
- 3094398.html
- 1105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1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4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8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3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84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4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4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1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6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