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文学通史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乔力,李少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9327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03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6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东文学通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编 现代山东文学(1916—1949)25
第一章 新文化的曙光25
第一节 现代新诗坛概述25
一 传统的“颠覆”26
二 意象与形象29
第二节 大时代揭开新的一页34
一 艺术的候鸟在漂泊中成长34
二 论王统照39
第三节 诗艺的流变43
一 论臧克家44
二 老舍和闻一多在山东的新诗创作50
第四节 文化环境的迁移53
一 臧云远:求学和战争对诗人的影响53
二 校园文化影响下的李广田55
第二章 战地诗坛的乡土性62
第一节 战时诗歌氛围63
一 部队诗歌和解放区诗歌63
二 论苗得雨66
第二节 审美时空的开拓69
一 诗人与时代共舞69
二 论塞风75
第三节 关山诗旅成绝唱79
一 战时宣传与朗诵诗艺术79
二 论高兰81
第四节 贺敬之:解放区的艺术新风范83
第五节 沦陷区、国统区与海外诗歌90
一 沦陷区与国统区:以海笛的诗为例91
二 海外诗人:以管管为例93
第三章 新文学运动中的山东散文98
第一节 概述:“五四”文学革命和现代散文的兴盛98
第二节 新文化启蒙作家与散文101
一 傅斯年早期的散文理念与创作101
二 杨振声的散文104
第三节 王统照的散文成就106
一 摇曳多姿的创作类型109
二 凝重奇崛的散文风格113
第四章 多元发展的30年代散文116
第一节 概述:散文发展与文体流变116
第二节 李广田的散文创作120
一 土地之子的歌吟122
二 质朴与绚烂:民族之根的寻觅与显现126
第三节 吴伯箫的散文129
一 生命的体验与升华129
二 精致自然余韵回甘132
第四节 老舍在山东的散文创作135
第五节 臧克家、李长之、季羡林的散文140
第五章 战时散文创作145
第一节 概述:战时散文的创作趋势及特点145
第二节 哲理性小品:《繁辞集》与《日边随笔》149
第三节 长夜疾风中“不偃”的野草:孟超的杂文151
第四节 感时忧国的心曲:田仲济的杂文小品156
第五节 血与火的时代画面:解放区散文159
第六章 “五四”思潮影响下的山东小说166
第一节 概述166
第二节 “民生疾苦”与“个性解放”169
一 沉樱的婚恋小说——“个性解放”的一种书写169
二 王思玷:“像彗星一样闪过夜空”的作家171
三 杨振声:“极要写出民间疾苦”173
第三节 王统照:从“爱”与“美”到关注人生与社会176
一 生平与初期创作——爱与美的追寻177
二 关注现实人生的苦难179
三 艺术探索与追求180
四 王统照对现代小说的贡献181
第七章 三四十年代的山东小说183
第一节 左翼作家的创作183
一 孟超的早期小说183
二 耶林的工人题材小说184
三 刘一梦和其他作家185
第二节 李广田的小说187
一 底层百姓的悲情人性187
二 知识分子的乱世人生189
三 可贵的小说艺术实践190
第三节 臧克家的小说192
一 民生形态与民间风情192
二 知识分子人生百态193
第四节 老舍在山东的创作194
一 老舍小说的山东题材194
二 山东七年:老舍小说创作的丰收期197
三 走上小说艺术成熟的时期198
四 其他旅鲁作家在山东的创作199
第八章 解放区小说:强烈的“阶级关注”201
第一节 鲜明的“阶级斗争”主题201
一 阶级压迫之苦的控诉201
二 翻身解放艰难历程的叙述203
三 英雄模范人物的颂歌205
第二节 “革命斗争生活”描写207
一 杨朔的小说创作207
二 王希坚的《地覆天翻记》210
三 其他作家的小说创作211
第三节 山东现代小说的艺术追求212
第九章 山东现代话剧的兴起与发展216
第一节 概说216
第二节 国统区话剧的发展217
第三节 解放区的话剧219
一 表现敌伪矛盾斗争题材的作品221
二 反映军民一家,人民群众踊跃支援部队的作品222
三 反映解放区人民土地改革运动的作品225
第四节 “杰出剧作家”宋之的和他的《故乡》227
第二编 当代前期山东文学(1950—1976)233
第十章 当代文学——新诗转型期233
第一节 和平带来的变化233
第二节 乡土诗的自我完善241
一 乡土观念的演进241
二 论王耀东245
第三节 都市的感情和体验251
一 都市的感情和体验251
二 论郭廓254
第四节 多样化的诗体258
一 山东诗坛的鲜明特色258
二 论纪宇262
第十一章 当代散文前期风貌269
第一节 概述:散文的勃发与缺失269
第二节 杨朔的散文272
一 “美”的讴歌及其写作的社会背景272
二 诗情馥郁、结构精美的诗体风格276
第三节 张歧的散文278
一 碧海波涛的忠实歌者278
二 由“观潮者”到“舟夫”280
第四节 峻青的散文282
第十二章 革命英雄的传奇和历史创造者的诉说286
第一节 概述286
第二节 刘知侠的小说288
一 《铁道游击队》及其成就289
二 中短篇小说及其艺术得失290
第三节 曲波的小说292
一 《林海雪原》——英雄的传奇293
二 被“神化”的传奇色彩293
三 从民间吸取的艺术营养295
第四节 冯德英的小说296
一 “三花”——充满人情味的革命妇女形象297
二 《染血的土地》——深刻的历史反思299
第五节 峻青、王愿坚笔下的革命历史300
一 峻青:革命英雄主义的歌者300
二 王愿坚:发掘革命者的人性美303
第六节 萧平的小说305
一 纯净、温馨而忧伤的儿童世界306
二 历史与现实的悲剧意味307
第十三章 新时代的主人翁的歌唱310
第一节 工农作家主宰历史的时代310
第二节 集体化道路的热烈反映313
一 王希坚的《迎春曲》和《变工组》313
二 王安友及其《李二嫂改嫁》和《海上渔家》314
第三节 农村新生活的颂歌316
一 郭澄清及其《社迷传》316
二 牟崇光及其《在大路上》318
三 姜树茂的《捕鱼的人》和《渔岛怒潮》320
四 曲延坤的小说322
第四节 其他题材小说323
一 林雨的军营题材小说323
二 李向春的工业题材小说325
第五节 山东籍台港作家的小说326
一 郭良蕙及其言情小说327
二 “军中小说家”朱西宁328
三 留学生作家丛掖滋、马森329
四 “新世代小说家”张大春、王幼华331
第十四章 当代前期话剧334
第一节 概述334
第二节 胡可和他的《战斗里成长》。336
第三节 王命夫和《皆大欢喜》341
第四节 蓝澄和《丰收之后》344
第五节 张耕夫和《卖马计》,张晶和《明月千里》345
第六节 李心田的话剧349
第三编 当代近期(新时期)山东文学(1977—2000)355
第十五章 新时期的情思355
第一节 从合唱到独白355
一 散文诗:孔林和耿林莽356
二 讽刺诗:姜建国、张维芳、陈显荣358
三 山水诗:孔孚和孙国章361
第二节 凝重与深沉366
一 诗艺的深入探寻366
二 论桑恒昌370
第三节 举起探索的旗帜376
一 告别僵化保守语境的青年前卫诗人376
二 从梁小斌到胡鹏380
第四节 开拓与整合的文化精神383
一 论赵镇琬384
二 论晨声386
第五节 校园的追求388
一 校园诗歌389
二 他们来自南方393
第六节 诗学的境界398
一 前行代诗学398
二 中生代诗学403
第十六章 新时期散文的缤纷景观407
第一节 概述:多元艺术思维与文体开放407
第二节 马瑞芳的散文409
一 亲情生活掇拾·为文化人画像·“野狐”禅409
二 明朗灵动、洒脱幽默的写作风格413
第三节 郭保林的散文416
一 自然之子的丰沛情思416
二 浓烈色彩与昂扬激情的交融420
第四节 海外散文名家王鼎钧422
一 乡土散文的新开拓422
二 东西融汇的艺术技巧424
第五节 其他散文作家作品427
第十七章 报告文学的繁荣431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兴起及特征431
第二节 李延国、李存葆、王光明等人的报告文学433
第三节 其他报告文学作品436
第十八章 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山东小说440
第一节 新时期山东小说的演变历程440
一 迟到的觉醒(1976—1984)440
二 在现代主义思潮中探索443
三 老、中、青作家“同台竞技”的文坛格局444
四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特点446
第二节 王润滋的小说创作446
一 初期创作的道德主题447
二 社会大变革时期的道德呼唤448
三 可贵的艺术实践449
第三节 矫健的小说创作451
一 社会转型期农民心态的审察451
二 反思历史与人性452
第四节 毕四海的小说创作454
一 审视农民文化的蜕变历程455
二 探讨“人”本身的复杂性457
三 其他作家作品的文化意味458
第五节 马瑞芳的小说创作460
一 当代大学校园生活的缤纷图画460
二 拷问儒林败类的灵魂462
三 不断拓展的艺术空间462
第六节 李存葆和其他作家的创作463
一 李存葆:直面现代军营生活的作家463
二 刘玉民与他的《骚动之秋》465
三 张宏森及其《车间主任》《大法官》466
四 赵德发及其农村题材小说467
五 其他作家作品468
第十九章 张炜470
第一节 张炜创作概述470
第二节 苦难、人性、人本质的思索473
第三节 坚守心灵圣地的痴情人476
第二十章 莫言478
第一节 莫言创作概述478
第二节 乡土社会的代言人481
第三节 继承与借鉴——莫言的艺术追求485
第二十一章 新历史机遇下的山东小说488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转向488
第二节 尤凤伟的小说490
一 早期创作——社会代言人角色491
二 创作“真正意义上的小说”492
第三节 左建明的小说495
一 从社会人生中提炼诗情与哲理496
二 历史与人性的诗性表达498
三 其他作家的诗意小说500
第四节 李贯通的小说501
一 前期创作的文化审视502
二 “天人合一”理想的追求503
第五节 刘玉堂的小说505
一 情系乡土506
二 温柔就是力量507
三 语言与叙事508
第六节 苗长水的小说509
第二十二章 多样化的题材样式考察512
第一节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512
第二节 重点作家及其作品515
一 邱勋:与祖国一起成长的儿童515
二 李心田:塑造逆境中成长的儿童形象517
三 王欣:重视儿童素质培养的小说519
第三节 女性作者的写作空间521
一 于艾香:探寻人类心灵的奥秘522
二 张海迪:塑造与不幸命运奋力搏击者的形象525
三 其他作家及作品527
第四节 历史小说与通俗文学529
一 穆陶:重温民族的悲患与风流529
二 其他作家的创作533
第二十三章 新时期的话剧535
第一节 概述535
一 反映改革题材的话剧:刘桂成及其《榆钱树下》536
二 80年代反映军人生活的剧作:殷习华和《绿色基因》540
三 新时期对话剧的创新和探索:葛树伟和《年轻的迷惘》542
四 少儿剧的繁荣:陈永娟和她的《小白龟》《宝贝儿》543
五 其他作家作品545
第二节 青岛话剧作家群547
一 概述547
二 业余话剧作家高思国548
三 黄小振和他的《四十不惑》551
四 钱涂和《西街108号》553
五 张志华和《定盘星》556
第三节 邹星枢557
第四节 代路562
第五节 从《命运》到《眷恋》:翟剑萍的话剧创作569
第二十四章 电视剧的兴盛572
第一节 初创与初创期的辉煌572
一 电视剧的初创572
二 三连冠的辉煌574
第二节 沉寂后的复苏578
一 单本剧的兴盛578
二 《孔子》581
第三节 电视剧的稳步发展与繁荣582
一 电视剧进入成熟期582
二 单本剧的繁荣585
三 《警方110》586
第四节 赵冬苓587
第五节 张宏森592
参考书目600
后记603
热门推荐
- 733134.html
- 3018644.html
- 2823261.html
- 2502184.html
- 2835183.html
- 857027.html
- 3789456.html
- 382096.html
- 3166422.html
- 3268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7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38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4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0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4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7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9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