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中的实务问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常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30355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中的实务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刑事侦查实务1
第一节 刑事强制措施问题6
一、刑事强制措施的基本内涵6
二、刑事强制措施的设定标准7
三、刑事强制措施立法比较研究9
四、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
五、完善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具体构想30
第二节 警察出庭作证问题36
一、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溯源和基本内涵37
二、警察出庭作证的制度性支撑38
三、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的域外考察40
四、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利弊分析42
五、警察出庭作证制度设计构想44
第三节 测谎结论46
一、测谎仪的相关原理46
二、测谎结论的基本特点属性分析48
三、测谎结论的证据属性分析50
四、测谎结论的证据种类归属52
五、规范测谎结论证据适用的制度设计54
第二章 刑事检察实务57
第一节 检察权的有效行使60
一、影响检察权有效行使的法律现象审视60
二、影响检察权有效行使的司法现象主要原因剖析64
三、检察权有效行使的具体路径67
第二节 证据法学视野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71
一、检察官客观义务的概念厘清71
二、检察官客观义务的证据体现73
三、我国证据运用过程中背离检察官客观义务的情形及原因分析78
四、彰显检察官客观义务的证据制度改革评析83
五、证据法学视角下的检察官客观义务的理性化86
第三章 刑事审判实务88
第一节 刑事审判方式的正当化问题90
一、刑事审判方式的理论界定91
二、现行刑事庭审方式的特点92
三、现行刑事审判方式存在的问题93
四、解决和完善的基本方法100
第二节 普通程序简易审问题106
一、普通程序简易审的相关背景107
二、普通程序简易审的特征108
三、适用普通程序简易审审理的具体规定108
四、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110
五、简易审程序的相关问题研究110
六、简易审程序的学术争议112
第三节 死缓案件应严格贯彻上诉不加刑原则113
第四节 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理性化——以判前评断制度为视角117
一、判前评断制度的具体内容、理论依据和意义117
二、判前评断制度之评断118
三、诉讼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127
第五节 刑事证明标准的几个理论误区——兼论刑事证明标准的设立基准131
一、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界定131
二、理论误区之一: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应高于其他普通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133
三、理论误区之二:“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比“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更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135
四、理论误区之三: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在证明标准上存在差别138
五、公诉证明标准是否应当与法院定罪的证明标准相区别的问题139
六、刑事证明标准设立基准的误读是误区形成的主要原因141
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143
第一节 死刑核准权归位后的程序正当性分析143
一、死刑核准权的理论定位144
二、死刑核准权归位的理论正当性146
三、死刑核准权归位后的正当性要求之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正当化改造151
四、死刑核准权归位后的正当性要求之二——复核前程序的正当性要求157
五、死刑核准权归位后的正当性要求之三——检察监督的正当化162
第二节 死刑案件二审开庭问题研究165
一、死刑案件二审开庭的功能分析165
二、死刑案件二审开庭中被告人的有效辩护权169
三、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判程序正当性分析171
第三节 死刑疑案裁处过程中的“留有余地”177
一、两个概念的厘清178
二、死刑疑案留有余地的深层次原因分析180
三、死刑疑案留有余地的利弊分析184
四、“留有余地”的适用空间187
第五章 量刑问题190
第一节 量刑问题的重要性191
第二节 我国量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93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93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196
第三节 量刑的原则200
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201
二、罪刑法定原则202
三、刑罚个别化原则202
四、刑罚谦抑原则204
第四节 量刑规则和量刑规范化问题205
一、量刑基准207
二、量刑方法213
第五节 刑事政策与量刑214
一、刑事政策的基本内涵214
二、“严打”刑事政策对量刑的影响217
三、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218
四、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220
第六节 刑事和解的两种模式与量刑222
一、刑事和解及其两种模式的理论界定223
二、刑事和解两种模式理论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225
三、两种刑事和解模式与传统刑事法学理论的冲突与融合228
四、纠纷终结型刑事和解模式的实践问题230
五、两种刑事和解模式的理性化建构232
第七节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与量刑235
一、自由裁量权的理论界定235
二、量刑自由裁量权存在之利弊分析236
三、量刑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规制237
第六章 社区矫正问题240
一、社区矫正的基本内涵240
二、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243
三、我国社区矫正的司法现状244
四、我国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50
五、解决我国社区矫正问题的基本构想252
参考文献254
热门推荐
- 2005285.html
- 1412458.html
- 887075.html
- 2646253.html
- 3489894.html
- 3831468.html
- 383523.html
- 2170695.html
- 555325.html
- 1604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7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8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6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0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4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7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5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4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