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领导学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续琨编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15230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领导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领导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领导科学的兴起和发展1
1.1.1 领导科学的创生及其背景1
1.1.2 领导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概况4
1.1.3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成果统计6
1.2 领导科学元研究和学科结构10
1.2.1 领导科学元研究概况10
1.2.2 领导科学的学科结构13
1.3 领导科学和公共领导学的研究对象15
1.3.1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15
1.3.2 公共领导学的研究对象19
1.4 公共领导学的学科定位23
1.4.1 公共领导学与公共管理学、公共行政学23
1.4.2 公共领导学与行政领导学25
1.5 公共领导学的前景和发展方略26
1.5.1 公共领导学的分立发展前景26
1.5.2 公共领导学的发展方略27
第2章 公共领导职责论30
2.1 公共领导职位、职权和职责30
2.1.1 公共领导职位概述30
2.1.2 公共领导职权概述32
2.1.3 公共领导职责概述33
2.1.4 公共领导职位与公共领导职责、公共领导职权的关系35
2.2 公共领导者的核心职责36
2.2.1 谋划发展36
2.2.2 更新规范38
2.2.3 指挥协调40
2.3 公共领导者的基础职责44
2.3.1 联系民众44
2.3.2 培育下属46
2.3.3 在岗学习48
2.4 公共领导问责制的建立和完善50
2.4.1 公共领导问责制概述50
2.4.2 公共领导问责制的初建和发展趋势52
2.4.3 公共领导问责制现存的问题54
2.4.4 公共领导问责制的完善55
[案例]问责风暴乍起56
第3章 公共领导素养论64
3.1公共领导素养概述64
3.1.1 公共领导素养的界定65
3.1.2 公共领导素养的特征68
3.1.3 公共领导素养的功能69
3.1.4 公共领导素养的分类构成70
3.2 公共领导者的德行素养72
3.2.1 坚定正确的政治取向72
3.2.2 无私奉公的职业精神73
3.2.3 高尚无私的道德品质75
3.2.4 诚信公平的职业操守76
3.3 公共领导者的意识素养78
3.3.1 公共领导者的问题意识78
3.3.2 公共领导者的服务意识79
3.3.3 公共领导者的节俭意识80
3.3.4 公共领导者的科学意识81
3.3.5 公共领导者的法制意识82
3.4 公共领导者的知识素养83
3.4.1 公共领导者的知识水平83
3.4.2 公共领导者的知识结构85
3.5 公共领导者的能力素养87
3.5.1 公共领导者能力形成的内生要素87
3.5.2 公共领导者的基本能力88
3.5.3 公共领导者的能力结构90
[案例]周恩来的故事91
第4章 公共领导创造思维论99
4.1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99
4.1.1 创造性思维的质疑性100
4.1.2 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101
4.1.3 创造性思维的开阔性101
4.1.4 创造性思维的随机性102
4.1.5创造性思维的权变性103
4.2 公共领导创造思维方法104
4.2.1 发散思维方法104
4.2.2 逆向思维方法105
4.2.3 侧向思维方法107
4.2.4 相背思维方法107
4.2.5 系统思维方法109
4.3 公共领导创造思维原则110
4.3.1 思维激励原则110
4.3.2 思维展拓原则111
4.3.3 思维综合原则112
4.3.4 思维集群原则113
4.3.5 思维适度原则114
4.4 公共领导创造思维诀窍115
4.4.1 克服惯性115
4.4.2 抓住关键116
4.4.3 转换视角117
4.4.4 舍弃庸余119
4.4.5 预估效果120
[案例]淮海战役中的毛泽东122
第5章 公共领导方法艺术论130
5.1 公共领导方法概述130
5.1.1 领导方法和公共领导方法释义131
5.1.2 公共领导方法的特征132
5.1.3 公共领导方法的分类133
5.1.4 公共领导方法的作用134
5.2 基本领导方法和具体领导方法137
5.2.1 基本领导方法137
5.2.2 具体领导方法143
5.3 公共领导方法的继承和创新148
5.3.1 全面继承传统公共领导方法148
5.3.2 发展完善传统公共领导方法149
5.3.3 系统科学背景下的公共领导方法151
5.4 公共领导艺术:领导方法的运用技巧153
5.4.1 领导艺术和公共领导艺术释义153
5.4.2 公共领导艺术的特征155
5.4.3 公共领导艺术的驾驭157
[案例]个性官员仇和158
第6章 公共领导风格论166
6.1 领导风格理论的演进发展166
6.1.1 领导风格、公共领导风格释义166
6.1.2 西方学者对领导风格的研究168
6.2 领导风格的若干基本类型179
6.2.1 魅力型领导风格179
6.2.2 交易型领导风格与变革型领导风格182
6.3 领导风格的影响因素185
6.3.1 成长经历185
6.3.2 性格气质188
6.3.3 品德修为190
6.3.4 基于领导风格影响因素的整合性思考191
[案例]魅力官员群英谱192
第7章 公共领导决策论201
7.1 公共领导决策概述201
7.1.1 公共领导决策的含义201
7.1.2 公共领导决策的意义204
7.1.3 公共领导决策的类型205
7.2 公共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和过程215
7.2.1 公共领导科学决策的原则215
7.2.2 公共领导科学决策的基本阶段217
7.2.3 公共领导科学决策的操作步骤218
7.3 公共领导科学决策的保障条件222
7.3.1 充分掌握信息223
7.3.2 科学预测未来224
7.3.3 依靠智囊专家225
[案例]三峡工程的兴建227
第8章 公共领导选才用人论235
8.1 公共领导者的人才观235
8.1.1 人才是第一资源236
8.1.2 没有无缺点的人才237
8.1.3 求才若渴则有人才239
8.2 选才用人的基础:类型分析240
8.2.1 人才的能力类型240
8.2.2 人才的导向类型241
8.2.3 人才的心理类型242
8.3 公共领导者的选才之道243
8.3.1 公共领导者的选才原则244
8.3.2 公共领导者的选才方法245
8.4 公共领导者的用才之道249
8.4.1 公共组织的用人制度建设249
8.4.2 公共领导者的用人原则252
8.4.3 公共领导者的用人诀窍253
[案例]董阳任免风波261
第9章 公共组织公众关系论269
9.1 公共组织公众关系概述269
9.1.1 公共组织公众关系概念释义269
9.1.2 公共组织公众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270
9.1.3 公众关系活动的模式274
9.1.4 公众关系事业的起源和发展277
9.2 公共领导者与内部公众关系工作280
9.2.1 推进公共组织文化建设280
9.2.2 加强公共组织内部沟通283
9.2.3 保障公务人员合法权益285
9.3 公共领导者与对外公众关系工作287
9.3.1 积极推行公务信息公开288
9.3.2 强化对外公众关系管理290
9.3.3 积极应对公众关系危机293
[案例]平民总理温家宝297
第10章 公共领导群体论305
10.1 公共领导群体概述306
10.1.1 领导群体的含义和特征306
10.1.2 公共领导群体的特征306
10.1.3 公共领导群体类型307
10.2 公共领导群体的结构309
10.2.1 公共领导群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09
10.2.3 公共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309
10.2.4 公共领导群体结构优劣的判定标准315
10.3 公共领导群体的优化组合316
10.3.1 公共领导群体优化组合的原则316
10.3.2 加强公共领导群体优化组合建设321
10.4 公共领导群体中的主要领导者327
10.4.1 主要领导者在公共领导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327
10.4.2 公共领导群体中主要领导者的任职要求328
10.4.3 公共领导群体中主要领导者的监督问题329
10.4.4 公共领导群体的和谐共事问题330
[案例]嶝江市委班子331
第11章 公共领导绩效论340
11.1 绩效、领导绩效和公共领导绩效340
11.1.1 绩效和领导绩效概述340
11.1.2 公共领导绩效及其特征343
11.1.3 科学发展观与公共领导政绩观345
11.2 公共领导绩效的考评347
11.2.1 公共领导绩效考评的特征348
11.2.2 公共领导绩效考评的作用349
11.2.3 公共领导绩效考评的原则351
11.2.4 公共领导绩效考评的内容356
11.2.5 公共领导绩效考评的方法359
11.2.6 公共领导绩效考评应避免的倾向363
11.3 提高公共领导绩效的途径364
11.3.1 全面提升公共领导者素养364
11.3.2 完善领导绩效考评制度366
11.3.3 加强负激励机制建设367
[案例]官员政绩面面观368
第12章 公共领导监督论374
12.1 公共权力监督的重要性374
12.1.1 马克思主义公共权力观374
12.1.2 公共权力的异化现象376
12.1.3 公共权力监督的意义378
12.2 公共领导监督的原则和程序379
12.2.1 公共领导监督的原则379
12.2.2 公共领导监督的程序381
12.3 公共领导监督体系382
12.3.1 执政党监督382
12.3.2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383
12.3.3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384
12.3.4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385
12.3.5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386
12.3.6 社会监督386
12.4 公共领导监督机制388
12.4.1 公共权力制约机制388
12.4.2 公共权力阳光运行机制391
12.4.3 领导责任追究机制394
12.4.4 腐败惩治机制397
[案例]王怀忠的戏剧人生399
参考文献408
后记412
热门推荐
- 1229178.html
- 2597958.html
- 905493.html
- 2177948.html
- 1214588.html
- 3240709.html
- 2474190.html
- 3748085.html
- 1508263.html
- 2878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8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9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93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4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0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5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8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3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