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苏省海岸滩涂及其利用潜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建主编;徐敏,刘兆普,葛晨东,杨山,白世彪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8447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64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海涂资源-研究-江苏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苏省海岸滩涂及其利用潜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绪论1
0.1 海岸滩涂定义及相关概念1
0.2 海岸滩涂研究基本内容2
0.3 国内外海岸滩涂研究进展及资源利用情况3
0.3.1 海岸滩涂研究综述3
0.3.2 海岸滩涂利用及研究情况5
0.4 我国的海岸滩涂类型、分布及利用方式8
0.5 江苏省海岸滩涂的研究意义8
0.6 主要结论10
0.6.1 海岸滩涂资源及其利用潜力10
0.6.2 海岸滩涂利用现状与问题11
0.6.3 海岸滩涂的可持续利用思路与策略11
第1篇 江苏省海岸滩涂的基本特征19
第1章 海岸滩涂的自然特征19
1.1 滩涂的位置和范围20
1.2 滩涂的面积24
1.3 滩涂的质地29
1.3.1 潮滩沉积物的地理分布29
1.3.2 潮滩横向剖面的分带性及沉积特征31
1.3.3 潮滩沉积物的化学环境特征37
1.4 滩涂的适宜性39
1.5 滩涂的灾害易损性43
1.5.1 相对海平面上升43
1.5.2 风暴潮灾害46
1.5.3 赤潮灾害47
第2章 海岸滩涂的形成演变52
2.1 滩涂演变的历史与过程52
2.1.1 中段和北段滩涂52
2.1.2 南段滩涂54
2.1.3 岸外辐射沙洲54
2.1.4 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演变57
2.2 滩涂形成的原因和机制60
2.2.1 潮滩的物质来源61
2.2.2 潮滩的形成和演化63
2.3 未来的发展趋势67
2.3.1 侵蚀和淤积状况67
2.3.2 滩涂资源的利用和变化趋势70
2.3.3 江苏省海岸线演变趋势71
2.3.4 江苏省潮滩的增长潜力73
第3章 海岸滩涂利用现状78
3.1 利用的数量及年际变化79
3.1.1 利用数量79
3.1.2 利用年际变化93
3.2 利用的结构94
3.3 利用格局与部位97
3.3.1 滩涂养殖98
3.3.2 交通运输用海99
3.3.3 围海造地用海99
3.3.4 旅游娱乐用海99
3.3.5 排污倾倒用海99
3.3.6 保护区用海99
3.4 岸线利用分析100
3.5 利用的效益与存在的问题103
第4章 海岸滩涂开发的人文环境105
4.1 滩涂开发与盐文化105
4.1.1 江苏省的盐文化105
4.1.2 盐文化与滩涂开发107
4.2 滩涂开发的经济基础109
4.2.1 江苏主要沿海城市的经济概况与其他省市区的比较110
4.2.2 省内主要沿海城市的经济概况与省内其他城市的比较111
4.3 滩涂开发的城镇发展基础113
4.3.1 江苏沿海城镇体系发展特征113
4.3.2 城镇发展水平特征115
4.4 滩涂开发的交通基础116
4.4.1 沿海公路116
4.4.2 沿海铁路118
4.4.3 沿海港口119
4.5 滩涂开发的科学教育基础121
4.5.1 科教力量与人才结构121
4.5.2 产学研结合与成果转化122
4.6 滩涂开发与人口迁移123
4.6.1 江苏沿海的人口结构123
4.6.2 劳动力就业及流动125
第2篇 江苏省海岸滩涂的利用潜力131
第5章 潜在的岸线资源131
5.1 海岸线长度与测尺、比尺的关系131
5.2 江苏粉砂淤泥质海岸带不同分带界线的分维值132
5.3 江苏大陆海岸线的长度及其变化规律132
5.4 江苏省海岸线的分形模拟135
5.4.1 模拟方法及算法135
5.4.2 在江苏省海岸线模拟中的应用136
5.4.3 程序功能分析138
5.4.4 结论与探讨138
5.5 江苏省海岸线的利用潜力139
5.6 科学利用海岸线资源的策略140
第6章 潜在的港口资源141
6.1 滩涂在港口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141
6.2 滩涂在港口开发中的利用形式142
6.2.1 提供港区和临港产业用地142
6.2.2 形成挖入式港口的港域142
6.2.3 岸外辐射沙脊群对港口的防浪掩护143
6.3 连云港滩涂区港口资源特征143
6.3.1 赣榆港区147
6.3.2 徐圩港区148
6.4 盐城滩涂区港口资源特征152
6.4.1 滨海港区153
6.4.2 射阳港区159
6.4.3 大丰港区165
6.5 南通滩涂区港口资源特征169
6.5.1 洋口港区170
6.5.2 吕四港区181
第7章 潜在的生物生态资源190
7.1 滩涂重要经济生物资源及其变化趋势190
7.1.1 底栖生物与浮游生物组成191
7.1.2 底栖生物与浮游生物密度及生物量191
7.1.3 底栖生物与浮游生物多样性192
7.1.4 底栖生物资源192
7.2 滩涂重要植被资源194
7.2.1 湿地植被类型194
7.2.2 湿地植被变化196
7.3 滩涂鸟类资源201
7.3.1 鸟类生境特征201
7.3.2 鸟类资源生物多样性评价202
7.4 滩涂大型动物资源203
7.5 湿地重要生态功能204
7.5.1 湿地植被的土壤改良功能204
7.5.2 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库功能分析208
7.6 江苏海滨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评价214
7.6.1 海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14
7.6.2 江苏海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方法215
7.6.3 江苏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基本特征与空间差异217
7.6.4 生物物种遗传信息价值218
7.7 典型保护物种生境适宜性218
7.7.1 研究方法218
7.7.2 结果分析219
第8章 潜在的渔业资源224
8.1 滩涂渔业资源基本状况224
8.1.1 滩涂底栖生物资源资本状况224
8.1.2 滩涂海水增养殖基本状况241
8.2 滩涂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44
8.2.1 滩涂海水增养殖开发利用现状244
8.2.2 滩涂底栖生物资源利用现状247
8.2.3 滩涂贝类的增殖放流247
8.2.4 滩涂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248
8.3 潜在滩涂增养殖区选划248
8.3.1 选划依据248
8.3.2 选划原则249
8.3.3 选划区域249
8.4 重点增养殖品种选划252
8.4.1 增养殖品种现状252
8.4.2 重点增养殖品种选划256
8.5 滩涂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257
8.5.1 滩涂渔业资源现状评价257
8.5.2 滩涂渔业资源存在的问题258
8.5.3 滩涂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260
第9章 潜在的旅游资源264
9.1 旅游资源分类与分级264
9.1.1 旅游资源分类264
9.1.2 旅游资源分级268
9.2 旅游资源结构与特征273
9.2.1 旅游资源结构273
9.2.2 旅游资源特征275
9.3 旅游资源地域分布与区际比较276
9.3.1 旅游资源地域分布276
9.3.2 旅游资源区际比较279
9.4 旅游资源潜力与开发方向281
9.4.1 旅游资源潜力281
9.4.2 旅游资源开发方向290
第10章 潜在的新型能源294
10.1 风能294
10.1.1 江苏省风能资源及其分布特征297
10.1.2 江苏省风能资源分区299
10.1.3 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300
10.1.4 沿海地区风能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前景303
10.2 潮汐能资源306
10.2.1 潮汐能的利用形式306
10.2.2 潮汐能的分布特征307
10.2.3 潮汐能的开发利用前景308
10.3 波浪能资源311
10.3.1 波浪能的特性与分布311
10.3.2 波浪能的利用特点312
10.3.3 波浪能的开发利用前景313
10.4 生物能源314
10.4.1 滩涂生物能源的利用形式314
10.4.2 滩涂生物能源的开发前景315
10.5 太阳能316
10.5.1 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特征316
10.5.2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317
第11章 潜在的土地资源320
11.1 江苏几千年来的成陆过程与滩涂的淤涨速率320
11.1.1 历史时期海岸线变迁320
11.1.2 现代海岸线变化及围垦成陆速率322
11.2 江苏海岸滩涂和近岸浅滩面积及其变化分析325
11.2.1 研究方法325
11.2.2 江苏省海岸滩涂及近岸浅滩动态变化326
11.3 江苏省海岸滩涂未来50年新增淤涨或围垦成陆面积预测327
11.3.1 根据历史时期岸线淤进和成陆速率进行预测327
11.3.2 根据现代海岸滩涂围垦成陆速率进行预测328
11.3.3 根据泥沙供应量的变化推算329
11.3.4 根据其他的估算结果推算329
11.3.5 未来50年新增滩涂或者新增土地面积的预测方案329
第3篇 江苏省海岸滩涂的可持续利用333
第12章 沿海地区发展对海岸滩涂的潜在需求333
12.1 潜在用海需求的调查方法333
12.2 潜在用海需求状况334
12.2.1 江苏省用海需求的基本情况334
12.2.2 连云港市用海需求状况335
12.2.3 盐城市用海需求状况337
12.2.4 南通市用海需求状况338
12.3 用海需求合理性分析340
第13章 海岸滩涂开发对周围海域使用潜力的影响342
13.1 围填海对邻近海域使用潜力的影响343
13.1.1 如东西太阳沙人工岛工程343
13.1.2 东台近岸高涂匡围工程344
13.2 其他海岸工程对邻近海域使用潜力的影响347
13.2.1 连云港西大堤工程347
13.2.2 大丰港引堤工程350
13.2.3 废黄河三角洲海岸防护工程353
13.3 各类用海之间的相互影响355
第14章 滩涂围垦规模适宜性评价361
14.1 围垦对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影响362
14.1.1 围垦对动力泥沙环境的影响362
14.1.2 围垦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363
14.1.3 围垦对资源综合开发的影响370
14.1.4 围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71
14.2 围垦规模适宜性评价模型372
14.2.1 评价模型理论基础372
14.2.2 围垦规模适宜性评价模型378
14.3 如东近岸浅滩适宜围垦规模研究382
14.3.1 研究区域概况383
14.3.2 围垦方案的初步筛选384
14.3.3 围垦规模适宜性评价388
第15章 海岸滩涂农业发展模式与策略397
15.1 发展滩涂农业的战略意义397
15.1.1 国家能源与粮食安全的需求397
15.1.2 发展新型现代海洋农业是江苏省的战略选择398
15.1.3 发展滩涂农业有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398
15.2 国际海岸滩涂农业发展模式398
15.3 江苏海岸滩涂农业的发展状况401
15.3.1 以滨海盐土高效利用与快速改良为特征的沿海现代滩涂农业401
15.3.2 海涂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清洁生产实践409
15.4 江苏省滩涂农业发展的目标419
15.4.1 江苏海涂盐土高效植物新品种选育420
15.4.2 耐盐高效植物海涂规模化种植与栽培技术体系集成421
15.4.3 高效植物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关键设备配制421
15.4.4 浅海滩涂开发信息管理技术421
15.4.5 构建海涂资源高效、安全、循环农业利用技术体系422
15.5 未来江苏海岸滩涂农业发展策略422
15.5.1 保护滩涂野生耐盐植物种质资源422
15.5.2 开发更多耐盐高效植物优良品种422
15.5.3 构建环境友好型滩涂农业生产体系423
15.5.4 促进耐盐植物生物质加工利用产业化423
15.5.5 重视盐土农业的基础建设423
15.6 江苏省海岸滩涂农业发展模式424
15.6.1 建立海涂农渔复合的生产模式424
15.6.2 江苏省海涂数字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建立424
15.6.3 建立海涂农业特色产业群424
第16章 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盐城自然保护区建设模式429
16.1 保护区的功能定位及动物的生境类型需求429
16.1.1 地理位置与功能定位429
16.1.2 盐城湿地的动物分布430
16.1.3 保护动物的生境类型需求433
16.2 基于物种保护的保护区生境面积需求436
16.2.1 目标物种的选择437
16.2.2 盐城保护区越冬丹顶鹤数量的年度变化及影响因素438
16.2.3 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承担丹顶鹤保护的数量与面积需求440
16.3 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原因与其协调的可行性分析441
16.3.1 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原因441
16.3.2 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可行性分析443
16.4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445
16.4.1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445
16.4.2 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盐城自然保护区建设模式446
16.4.3 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451
第17章 海岸滩涂管理技术与体系455
17.1 海籍与海籍管理455
17.1.1 海籍管理现状455
17.1.2 海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56
17.2 海籍测量457
17.2.1 海籍测量基准和投影457
17.2.2 海籍测量技术458
17.2.3 海籍测量的实施462
17.2.4 海籍测量数据处理462
17.3 海籍调查470
17.3.1 海籍调查概述470
17.3.2 海籍数据分类471
17.3.3 海籍权属调查473
17.4 海籍地理信息系统474
17.4.1 开发平台475
17.4.2 功能设计475
17.4.3 数据库结构477
17.4.4 海籍数据空间分析子系统479
17.4.5 海籍数据管理子系统485
17.4.6 海域使用现状调查表自动填写子系统490
17.5 海域使用管理三级体系建设500
17.5.1 总体框架500
17.5.2 功能结构501
17.5.3 系统体系结构502
第18章 海岸滩涂开发与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504
18.1 滩涂开发的方式504
18.1.1 盐业504
18.1.2 以粮棉为主的种植业505
18.1.3 水产养殖506
18.1.4 滨海滩涂旅游507
18.1.5 港口开发509
18.1.6 风能开发511
18.1.7 滩涂工业和城镇建设512
18.2 滩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与评价513
18.2.1 滩涂可持续发展理论513
18.2.2 滩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方法514
18.2.3 滩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515
18.2.4 滩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517
18.2.5 滩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518
18.3 滩涂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523
18.3.1 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523
18.3.2 区域经济的发展支撑沿海滩涂资源开发530
18.4 滩涂开发利用与区域城镇化532
18.4.1 主要沿海城市的城镇化533
18.4.2 主要沿海县(市)的城镇化535
热门推荐
- 1228737.html
- 1106045.html
- 224834.html
- 1958549.html
- 1045462.html
- 630877.html
- 3701096.html
- 349955.html
- 698542.html
- 1613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5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2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6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2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1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6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2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5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