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气候与文化 基于多源数据分析方法的环境考古学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崔建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5877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河北省;新石器时代文化-文化遗址-环境地学-考古学-研究-河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气候与文化 基于多源数据分析方法的环境考古学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第2章 环境考古学与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3
2.1 环境考古的发展历史3
2.2 全新世气候研究5
2.2.1 全新世气候演化阶段5
2.2.2 全新世气候周期性及其驱动机制7
2.2.3 气候周期的检测方法13
2.3 全新世气候与环境考古的综合研究16
2.3.1 气候突变事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16
2.3.2 人类对环境变迁的调整与响应17
2.3.3 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与干预19
2.3.4 史前农业与气候环境的研究21
2.3.5 农业发展、传播与气候环境关系研究24
2.4 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新趋向26
第3章 遥感与GIS方法在环境考古中的应用30
3.1 遥感与GIS方法简介30
3.1.1 考古学视角的延伸30
3.1.2 为什么要将GIS和RS技术应用于环境考古呢?31
3.1.3 遥感考古原理31
3.1.4 各种遥感影像的应用范围32
3.2 GIS与遥感考古的具体应用实例分析33
3.2.1 遥感影像对于考古遗址的识别33
3.2.2 GIS空间分析方法35
3.2.3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的应用36
3.2.4 问题与展望38
第4章 研究区概况39
4.1 河北平原自然地理概况39
4.1.1 河北平原现代地貌格局39
4.1.2 河北平原全新世地层分布40
4.1.3 河北平原的气候41
4.1.4 河北平原黄河古水系及现代水系发育42
4.1.5 河北平原现代水系格局44
4.2 研究区位置及其地层特征46
4.2.1 研究区位置46
4.2.2 河北任丘剖面地层描述46
4.3 河北平原全新世环境研究概况49
第5章 14C测年原理及剖面年代体系的建立51
5.1 14C测年的原理及其误差来源51
5.1.1 Suess效应52
5.1.2 核爆效应52
5.1.3 同位素分馏效应及δ13C校正52
5.1.4 碳库效应53
5.2 14C年代校正的原理及其方法54
5.2.1 校正原理54
5.2.2 校正工作的进行55
5.2.3 14C年龄的不同表示方法的含义56
5.3 剖面年代序列的建立57
5.3.1 测年结果的可靠性57
5.3.2 年代序列的建立57
第6章 气候代用指标的指示意义59
6.1 粒度参数的指示意义59
6.1.1 研究区粒度特征61
6.1.2 粒度分析结果62
6.1.3 粒度其他参数特征64
6.2 粒度频率曲线与累积曲线66
6.3 磁化率特征分析73
6.3.1 湖泊沉积物磁性矿物来源73
6.3.2 磁化率参数意义74
6.3.3 研究区磁化率的指代意义76
6.4 碳酸钙、色度以及总有机碳的指代意义79
6.4.1 碳酸钙及色度79
6.4.2 总有机碳83
第7章 河北平原全新世气候及其区域对比84
7.1 湖面波动与河流作用(结果分析)84
7.1.1 河流作用与古湖泊演化86
7.1.2 平原中部全新世地层划分及环境演变87
7.1.3 小结89
7.2 河北平原全新世气候综合分析89
7.2.1 粒度资料89
7.2.2 孢粉资料93
7.2.3 总结101
7.2.4 河北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泥炭发育条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04
7.3 平原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107
第8章 全新世气候特征与文化发育110
8.1 全新世气候在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110
8.1.1 全新世温暖期统计113
8.1.2 全新世气候恶劣事件116
8.2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及其对环境的调整与响应118
8.2.1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及文化演变动力分析118
8.2.2 讨论129
8.3 河北及京津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及其分布规律130
8.3.1 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130
8.3.2 新石器时代文化早、中期之间的空白时期132
8.3.3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发展135
8.3.4 仰韶文化141
8.3.5 仰韶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地理分布144
8.3.6 龙山文化及其地理分布148
8.3.7 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商文化的地理分布153
8.3.8 本节小结157
8.4 聚落分析方法159
第9章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考古遗址研究164
9.1 数据准备和收集164
9.2 基于GIS遗址点空间分布规律166
9.2.1 基于GIS-SDA的遗址空间分布规律166
9.2.2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遗址点分布研究168
9.2.3 遗址分布环境参数统计169
9.3 遗址的可视域分析与生计模式探讨174
9.3.1 最早期遗址可视域分析175
9.3.2 较早期遗址可视域分析176
9.3.3 仰韶时期遗址可视域分析结果183
9.3.4 龙山时期遗址可视域分析193
9.3.5 新石器时代遗址生计模式与可视域关系探讨201
9.3.6 可视域分析存在的技术上的问题201
9.4 自然条件与遗址的空间分布202
9.4.1 研究区水热配置202
9.4.2 距水距离分析209
9.5 多要素分析方法的华北农业起源问题探讨211
热门推荐
- 1595157.html
- 1459409.html
- 36559.html
- 454594.html
- 82425.html
- 1428908.html
- 537477.html
- 899212.html
- 2339386.html
- 1717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0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9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2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0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0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2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5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2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8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