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依法行政论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依法行政论丛
  • 陈洪波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6322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行政执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依法行政论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六十年湖北法制建设的成就与启示——以地方立法为视角&陈洪波1

一、六十年法制建设的主要历程和成就1

(一)探索起步(1979年至1987年)3

(二)加快发展(1988年至1997年)4

(三)全面推进(1998年至今)4

二、六十年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启示6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6

(二)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6

(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7

(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7

(五)必须坚持实事求是7

(六)必须坚持改革创新7

依法行政论纲&陈洪波 尹新民9

一、概述10

(一)行政和依法行政10

(二)依法行政的发展历程15

(三)依法行政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17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19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奋斗目标19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20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20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20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24

四、行政决策35

(一)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36

(二)重大行政决策一般程序中的若干制度38

(三)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几项地方特色制度41

五、行政执法47

(一)改革行政执法体制47

(二)坚持严格执法50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52

(四)改进行政执法方式方法57

(五)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60

(六)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64

(七)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65

六、行政监督66

(一)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66

(二)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67

(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67

(四)接受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68

(五)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69

(六)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的专项监督69

(七)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层级监督71

(八)加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层级监督75

七、组织领导79

(一)建立依法行政考核制度80

(二)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84

(三)建立健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告制度87

(四)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理论研究89

依法行政研究:体系构建&肖笛91

引言91

一、职权法定91

(一)职权梳理92

(二)分类标识92

(三)社会公示93

(四)动态跟踪94

(五)适时调整94

二、流程再造95

(一)定岗明责95

(二)流程设计95

(三)岗前培训96

(四)公开运行96

(五)流程优化96

三、绩效考评97

(一)明晰愿景97

(二)确定选项98

(三)细化分值98

(四)组织评估98

(五)结果利用99

四、行政问责99

(一)设计制度100

(二)搭建平台100

(三)理顺机制100

(四)完备程序101

(五)落实责任101

五、结论101

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五大差距”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影响&陈洪波 尹新民 朱德富103

一、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五大差距”104

(一)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有较大差距104

(二)行政管理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程度与市场主体希望一个自由宽松的发展环境的愿望有较大差距105

(三)行政执法理念、方式、手段、效果与行政法的基本价值目标有较大差距106

(四)行政执法保障的低标准与对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高标准、严要求有较大差距107

(五)政府法制监督的地位、作用与扼制权力冲动的艰巨工作需要有较大差距107

二、“五大差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影响108

三、产生“五大差距”的主要原因109

四、缩小和消除“五大差距”的对策措施110

(一)抓主要对象,注动力加压力,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110

(二)抓基础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尽快扭转依法行政工作的被动局面111

(三)抓关键环节,规范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工作上水平112

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若干问题研究&徐立 洪伟114

引言114

一、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现状116

(一)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可取之处117

(二)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18

二、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制度之完善122

(一)重大行政决策民主集中制度之完善122

(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之完善124

(三)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127

(四)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事后评估制度130

(五)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度131

三、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之提高133

(一)执法队伍之建设135

(二)执法方式之改善142

(三)执法独立性之保障145

四、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之完善147

(一)社会监督体系之完善149

(二)自我监督机制之完善152

(三)法律监督体系之完善155

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研究&陈洪波 费德平 戢浩飞159

绪论159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59

(二)研究方法160

(三)基本内容与框架160

一、法治政府概述161

(一)法治政府的源流161

(二)法治政府的内涵162

(三)法治政府的分类165

(四)法治政府的评判标准167

(五)法治政府与相关概念辨异169

二、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171

(一)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法治政府的普适性171

(二)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的技术基础:法治指标的功能172

(三)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的现实基础: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173

三、法治政府建设现状剖析174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简短回顾174

(二)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经验176

(三)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80

四、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181

(一)法治指标的发展概况182

(二)“世界正义论坛”的法治指数体系183

(三)香港的法治指数体系184

(四)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186

(五)法治余杭量化考核评估体系187

(六)法治建设指标体系的启示188

五、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190

(一)建构原则190

(二)基本内容191

(三)评估程序192

附: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表一)194

法治政府建设指标的比重、分数(表二)196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节约能源立法研究——以地方立法调整机制的完善为视角&陈洪波 陆宜峰 姚婷197

一、法律调整机制原理概述198

二、现行节能办法的修订背景198

三、现行节能办法的规定与不足200

(一)节能的定义与内涵200

(二)现行节能办法的基本制度200

(三)现行节能办法的缺陷200

四、现行节能办法调整机制的完善201

(一)行政强制201

(二)经济刺激202

(三)行政指导204

(四)公众参与205

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基本框架有关问题探析&陈洪波 王莉莉207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现状分析207

二、构建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框架应坚持的原则209

三、构建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框架应重点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211

(一)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问题211

(二)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213

(三)做实个人账户问题214

(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和监管问题215

关于规范性文件若干问题的探讨&陈洪波 尹新民 卢星216

引言217

一、规范性文件概述218

(一)规范性文件的发展历程218

(二)规范性文件的内涵219

(三)规范性文件的特征226

(四)规范性文件的性质228

(五)规范性文件的作用229

(六)规范性文件的种类231

二、规范性文件的界定232

(一)规范性文件界定的重要意义232

(二)规范性文件的成立与合法234

(三)规范性文件与相关文件的界定242

三、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243

(一)规范性文件的现状244

(二)规范性文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45

(三)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必要性247

(四)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方法措施249

四、规范性文件的行政救济251

(一)探讨规范性文件行政救济及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51

(二)规范性文件行政救济的基本原则254

(三)规范性文件行政救济的申请途径255

(四)规范性文件行政救济的工作程序256

结论259

行政复议: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法律制度——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施行十周年&陈洪波260

一、不断探索行政复议工作的规律261

(一)行政复议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服从并服务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263

(二)行政复议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复议为民263

(三)行政复议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把有效化解矛盾作为重点263

(四)行政复议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264

(五)行政复议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把能力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264

(六)行政复议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促进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264

二、进一步提高对行政复议工作的认识264

(一)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是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重要保障265

(二)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265

(三)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265

(四)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是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265

三、努力开创行政复议工作的新局面266

(一)创新受案方式,畅通行政复议渠道266

(二)提高办案质量,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267

(三)完善体制机制,发挥行政复议作用267

(四)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层行政复议工作基础268

(五)注重指导和宣传,营造有利于行政复议发展的良好氛围268

社会安全事件与政府危机管理研究&陈洪波 肖应文270

一、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270

(一)突发性271

(二)公共性271

(三)危害性271

(四)扩散性271

(五)敏感性272

(六)变幻性272

二、社会安全事件成因的新变化272

(一)行政机关的“不作为”与“乱作为”273

(二)利益诉求群体与无直接利益诉求群体273

(三)现实聚众行为与网络聚众行为274

(四)仇官心理与仇富心理275

三、当前政府危机管理的状况275

(一)缺乏防范社会安全事件的危机意识276

(二)处理社会安全事件缺乏群众意识276

(三)信息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277

(四)危机管理能力不强277

四、加强社会安全事件危机管理的思考278

(一)完善预警机制278

(二)完善信息处理机制278

(三)完善对话沟通机制279

(四)增强统筹协调能力279

(五)坚持依法处理280

湖北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监督体系研究&陈洪波 陆宜峰 吕文林281

一、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监督概述281

(一)知识产权法律实施281

(二)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监督283

二、湖北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监督现状分析284

三、湖北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287

(一)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287

(二)应然状态的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监督机制288

四、当前构建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监督体系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293

(一)高度重视权力机关对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的核心监督作用293

(二)进一步强化行政机关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的层级监督294

(三)努力营造公正高效权威的知识产权司法环境295

城市房屋拆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以公共利益、拆迁程序及补偿问题为中心&吴传彪297

一、绪论297

(一)问题的提出297

(二)选题意义299

(三)相关概念的解释299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300

(五)本文的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300

二、公共利益300

(一)问题的提出300

(二)公共利益的抽象属性与具体属性303

(三)公共利益的界定方法及其判定标准305

三、拆迁程序309

(一)对《条例》的检讨310

(二)拆迁应当有健全的法律程序保障314

(三)拆迁保障程序小结316

四、补偿原则和标准317

(一)征收补偿标准的国际潮流317

(二)拆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318

(三)拆迁补偿的原则与方法319

(四)对拆迁补偿不足的救济措施321

结论322

《湖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规定》立法后评估报告&湖北省地方政府立法后评估项目工作组324

一、评估工作介绍325

(一)评估的背景325

(二)评估的组织326

(三)评估的原则327

(四)评估的标准329

(五)评估的方法330

二、评估的主要内容333

(一)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333

(二)监督管理制度333

(三)跟踪服务制度334

(四)社会参与和举报奖励制度334

(五)法律责任制度334

三、制度的实施情况与问题334

(一)五项制度的实施情况33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352

四、评估结果356

(一)总体评价356

(二)基本结论358

五、建议360

(一)加强和完善立法360

(二)改进和创新执法365

(三)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366

附:《湖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规定》立法后评估工作方案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