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教文化新典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卿希泰,詹石窗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116719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08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11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教文化新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道教文化释义1
二、道教文化研究的必要性6
三、道教文化研究的学术回顾15
四、道教文化研究的学术原则与方法30
子编 神仙37
引 言37
第一章 先民的心灵寄托——古老神仙信仰42
一、人类超越有限的渴望43
二、道教神仙信仰形成的原因分析47
三、道教神仙信仰的发展线索56
第二章 多层之塔:道教神仙体系68
一、众神共存的宗教——道教神系的渊源68
二、神仙体系的结构——道教神仙的分类74
三、激励与警戒——神仙体系的意义90
第三章 广泛渗透:道教神仙思想的影响95
一、神仙观在君主政治中的投影95
二、规范的强化:神仙观念与传统伦理的结合100
三、世人生活情趣与神仙境界106
四、理性、艺术世界与“神仙踪迹”111
五、对古代科技、医学发展的推动123
引 言125
丑编 道派125
第一章 早期道教组织的建立128
一、五斗米道的兴起与初步完善128
二、太平道的流布与黄巾大起义142
第二章 繁衍四方:道教组织的扩展155
一、魏晋社会政治与道教的分化155
二、天师道的传播与上清派的兴起160
三、灵宝派与楼观派的出现与流布170
一、北方新道派183
第三章 新的崛起:道教新派的产生183
二、南方新道派197
寅编 金丹209
引言209
第一章 “不死”观念推动的结果:金丹术的滥觞与发展211
一、原始金丹术的滥觞211
二、道教金丹术的崛起和兴盛217
三、道教金丹术的分化与衰微236
第二章 屡败·屡试——道教金丹术理论和方法之脉络239
一、道教金丹术的哲学理论基础240
二、道教三大金丹思想247
三、道教金丹术的方法、器具和步骤255
第三章 方术·科学——道教金丹术与中国古代化学270
一、道教金丹术与中国古代化学思想的萌芽270
二、道教金丹术与中国古代化学知识的孕育271
三、不尽的思绪:道教金丹术为何未能衍化出中国近代化学292
卯编 医药299
引言299
第一章 救己·济人——道教医药学源流追踪301
一、巫、医、道奇特结合的哲学探析301
二、道教医学的肇始与发展304
第二章 扶危·备急——道教医学思想和医学成就311
一、道教医学思想311
二、道教医学成就336
第三章 健身·延年——道教医学养生方法及其现代价值350
一、道教房中养生秘术透视350
二、道教服食养生方术探微371
辰编 气功397
引言397
第一章 生命之光初闪:道教气功溯源399
一、神仙家与道家对道教气功方法的启迪399
二、道教气功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思想基础405
第二章 枝干分明:道教气功的形成与完善414
一、从众术合修到内丹大道:道教气功发展轨迹414
二、存思通神、内丹修炼:道教气功的基本特色425
三、悟玄合道:道教气功的宗教体验441
第三章 永久魅力:道教气功的影响与价值449
一、道教气功在中华气功史上的特殊地位与贡献449
二、道教气功对中华医学养生学的影响455
三、中华武术对道教气功的融摄459
四、道教气功对人体生命科学的启示464
引言471
巳编 符咒471
第一章 心灵的律动:道教符咒及其历史演变473
一、玄妙的神秘世界:道教符咒与符箓道法473
二、奇特的历史产物:道教符咒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493
三、漫长的天路历程:道教符咒历史演变的基本趋势与特征502
第二章 密码的破译:道教符咒的理论观照524
一、道教符咒的哲学探讨525
二、道教咒语的文学价值539
第三章 跨越时空的沉思:道教符咒的历史文化影响与现代启示552
一、道教符咒的历史文化影响552
二、道教符咒的现代启示559
引 言567
午编 占卜567
第一章 求卦决疑:道教占卜的渊源569
一、道教占卜与周易占筮569
二、道教占卜与汉魏易学574
第二章 衍象推数:道教占卜主干584
一、从神仙故事看道教占卜585
二、以应用易象为主的道教占卜589
三、以应用易数为主的道教占卜604
四、象数并重、互为表里的道教占卜615
一、道教对遁甲占卜术的应用和发挥626
第三章 隐化无方:道教占卜的变体626
二、道教对太乙、六壬占卜术的应用和发挥638
三、走向未来的思索651
未编 辨兆655
引言655
第一章 直观·猜想——前道教征兆观658
一、黄帝至殷商时期的征兆观658
二、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征兆观662
三、秦汉之际的征兆观671
四、前道教征兆观的社会思想意义678
一、征兆观在神仙道士传记中的表现681
第二章 考察·思索——道教征兆思想体系的形成681
二、道教对天地实兆的关注与认识696
三、道教对人体实兆的辨别与总结716
第三章 观念的升华:道教拟兆与图谶723
一、从一个书生之梦看道教拟兆724
二、道教拟兆的原型及其组合系统特征728
三、道教图谶的拟兆意义738
辛编 堪舆747
引言747
一、道教堪舆学与生殖崇拜752
第一章 传统的沿袭:道教堪舆学渊源752
二、道教堪舆学与生殖崇拜的泛化762
三、道教堪舆学与传统卜居实践及意识773
第二章 两面观:道教堪舆实践与学说786
一、道教堪舆实践活动787
二、道教堪舆文献考查800
三、道教堪舆学之特征与要则824
第三章 奇特的交叉:道教·堪舆巫术·科学849
一、道教与堪舆巫术850
二、道教与堪舆科学870
引言881
酉编 禁忌881
第一章 趋吉避凶:宗教禁忌的理念与道教禁忌的缘起884
一、禁忌的含义与性质884
二、禁忌的起源885
三、禁忌的种类887
四、禁忌的功能889
五、道教禁忌的起源891
第二章 修行需要:道教禁忌的发展与完善894
一、道教禁忌的发展894
二、道教禁忌的逐步完善908
第三章 相互浸润:道教禁忌与民俗920
一、灶神禁忌920
二、海事禁忌923
三、岁时禁忌925
四、日常生活中的禁忌928
五、建舍禁忌931
六、蚕桑禁忌932
七、道教禁忌的基本特点概略933
戌缩科仪939
引言939
一、从古老宗教仪式谈起941
第一章 从简到繁:古老宗教仪式向道教科仪的转变941
二、以斋醮为主体的道教科仪之确立946
三、道教科仪的充实与完善950
第二章 道教科仪的类型与实施条件961
一、道教科仪的类型分析961
二、道教科仪实施的主要条件975
第三章 道教科仪的语言符号学研究986
一、道教科仪系统的符号性986
二、道教科仪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对立统一990
三、道教科仪是一种通讯语言994
四、道教科仪语言的内在结构999
引言1007
亥编 艺术1007
第一章 乐舞戏三联袂:率情任真的艺术积淀1010
一、道教音乐由传说到理念的实体化1010
二、心灵涌动:道教舞蹈与戏剧神韵1022
第二章 凝固的空间旋律:道教绘画、雕塑与建筑1035
一、道教绘画:众妙意趣的流泻1035
二、圆融的艺术载体:道教雕塑与建筑1051
第三章 静观玄览:道教艺术的美学阐释1063
一、道教艺术的符号象征1063
二、道教艺术审美情趣与人的精神1073
卷后语 詹石窗1083
热门推荐
- 147309.html
- 688128.html
- 1319293.html
- 1041861.html
- 143049.html
- 3807519.html
- 1596448.html
- 1645689.html
- 1595627.html
- 3351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94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2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2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7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59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4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3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9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9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