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论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恒瑞等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5155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新起点2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当代新形态7
三、指导中国又快又好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12
第一章 发展与发展观:新时代的普世性课题16
第一节 当代发展观念的普世性反思17
一、对发展问题的历时性关注与共时性思考17
二、当代发展的状况:成就与危机并存的世界19
三、当代发展的反思:新发展观的普世性探讨23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31
一、中国的发展:时代辉煌与盛世危情32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历史演进41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4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发展的科学学说51
第二章 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51
一、观察、研究发展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52
二、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55
第二节 真理认识与价值追求相统一的社会发展观58
一、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指南58
二、价值取向: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60
三、科学方法:社会认识论和社会规律论6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70
一、社会发展认识视野的新拓展70
二、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新认识74
三、对社会发展主体认识的深化76
第三章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79
第一节 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本质规定79
一、以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标79
二、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82
三、人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84
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85
第二节 以人为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阐释87
一、对中外思想史上“人本”、“民本”思想的扬弃87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直接现实要求90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以人为本原则的新认识92
第三节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的核心96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整体结构的核心96
二、“以人为本”决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97
三、“以人为本”是指导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99
第四章 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探索10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新选择100
一、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世纪难题”的解决10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与经济制度的创新104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10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道路的新拓展109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110
二、民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113
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与实践的新拓展1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道路的新探索117
一、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观118
二、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的深化与扩展122
三、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思想的新认识、新概括124
第五章 基本要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129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是统一的过程129
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人的发展创造客观条件130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进步创造主体条件132
第二节 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34
一、发展的全面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134
二、发展的协调性:社会的普遍繁荣和结构要素协调135
三、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139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促进社会和谐141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的新论断141
二、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社会建设144
三、和谐社会建设是涵盖社会各领域的系统工程146
第六章 科学评价: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152
第一节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152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科学的发展评价153
二、我国当前社会评价活动的现状155
三、社会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161
一、坚持社会进步与发展评价的唯物史观导向162
二、社会进步与发展评价的根本尺度164
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171
第三节 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176
一、社会转型期发展的代价177
二、GDP指标在衡量社会发展中的局限性182
三、政绩评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186
第七章 创新精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品格191
第一节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弘扬创新精神192
一、创新、创新精神与民族创新精神192
二、创新精神: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品格194
三、以创新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196
第二节 重点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创新197
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进理论创新197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制度创新199
三、推进以先进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创新201
四、推进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205
一、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倡导社会人文关怀208
第三节 创新精神、人本理念与人文关怀208
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关怀人的全面发展209
三、倡导人文关怀与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创新精神211
第八章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214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新理念214
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历史演进215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治国新理念221
第二节 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执政行为的价值规范225
一、权为民所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225
二、情为民所系:保持亲民忧民的“公仆”情怀227
三、利为民所谋: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政绩观229
第三节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行为的制度规范231
一、以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去指导执政行为232
二、按民主政治的规律和原则去规范执政行为234
三、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领导235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38
第一节 指引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思想法宝239
一、胡锦涛同志广东考察明确提出“全面的发展观”239
二、广东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实践基础241
三、广东率先行动,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247
第二节 广东向科学发展转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249
一、广东工业化面临环境与资源的双重约束249
二、城乡、地区差距严重制约着全面协调发展251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有待提升253
第三节 落实科学发展观广东要走在全国前列255
一、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55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57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民主政治保障261
主要参考文献267
后记272
热门推荐
- 3581238.html
- 3656431.html
- 75540.html
- 2628428.html
- 437641.html
- 1664898.html
- 3598755.html
- 567373.html
- 1443769.html
- 2400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5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5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7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4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1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1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4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0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