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秉贤等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07895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律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概论2
第一章 法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2
第一节 法律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2
法律心理学的概念2
法律心理学研究的任务5
法律心理学的体系8
第二节 法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9
研究的基本原则9
研究的具体方法11
第二章 法律心理学发展简史16
第一节 法律心理学实践史16
在刑律制定中的心理学问题17
在刑律执行中的心理学问题23
第二节 法律心理学理论发展史25
法律心理学的探讨25
法律心理学的诞生26
第二编 犯罪主体的生理分析38
第三章 犯罪主体的生理分析38
第一节 遗传因素与犯罪行为39
性染色体异常与犯罪行为40
内分泌与犯罪行为44
脑电波异常与犯罪行为45
脑损伤与犯罪行为46
第二节 心理缺陷与犯罪行为53
心理缺陷与犯罪行为53
智力与智力差别58
心理缺陷犯罪主体的心理特点62
心理缺陷与犯罪的种类65
第三节 心理失常与犯罪行为67
精神障碍的分类68
心理失常与犯罪行为70
第四节 犯罪预防与优生立法79
犯罪预防79
遗传研究80
心理异常与优生立法85
第四章 犯罪主体的心理分析90
第一节 犯罪动机90
动机的一般概念90
动机的分类93
动机的冲突107
犯罪动机在犯罪过程中的表现形态110
影响动机模式的决定因素115
第二节 需要模式120
需要的一般概念120
犯罪主体的需要特点125
第三节 道德结构128
道德认识与道德信念脱节129
道德认识水准低劣132
易于波动的道德情感133
道德行为与道德认识脱节137
第四节 个性与行为138
个性的一般概念138
个性对行为的影响139
第三编 犯罪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157
第五章 环境与刺激157
第一节 犯罪与环境157
环境在法律心理学上的意义157
环境及其分类163
个人的适应165
第二节 犯罪与刺激167
法律心理学中刺激的含义167
刺激性质与犯罪行为的关系168
诱惑与暗示174
第六章 环境因素与犯罪行为177
第一节 家庭环境与人格形成177
亲子关系178
破裂家庭与人格形成184
文化、阶层与人格形成186
出生序列与人格形成187
亲子关系对人格影响191
第二节 学校环境与人格形成194
学校环境与人格形成的研究194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人格形成205
个体行为的社会化过程205
社会环境与人格形成207
第四编 刑事心理215
第七章 侦查心理215
第一节 勘查心理215
勘查心理的主要特点215
勘查过程的逻辑心理分析216
想象在勘查过程中的作用219
案情复析中的心理学问题221
第二节 侦查心理223
心理学在刑侦领域中的运用223
刑侦人员必备的心理素质226
第三节 审讯心理240
预审的心理特点240
审讯的心理特点243
辩冤释假的心理依据248
审讯阶段的教育工作251
第八章 证词与口供253
第一节 证词的可信度254
产生感觉失真的心理依据255
产生知觉失真的心理依据268
遗忘、暗示与证词的准确性281
情绪对证词准确性的影响286
顺序效果与证词可信度288
精神失常与证词效力289
第二节 取证方法293
证人证言形成的过程293
取证方法293
口供296
第九章 司法鉴定与心理测验302
第一节 司法鉴定302
司法鉴定的历史302
司法鉴定中的责任能力问题304
司法鉴定的程序与方式306
几种主要精神病的司法鉴定311
第二节 心理测验321
智力测验322
性向测验326
人格测验351
第十章 罪犯改造心理362
第一节 囚犯心理活动特点362
犯罪后心理活动的一般特点363
不同类型犯罪主体拘禁期间心理活动特点367
第二节 罪犯改造的心理依据383
建立感情消除疑惧心理385
抓住转变关键促其转化391
冲击旧定型形成新联系395
因人而异灵活施教401
影响改造效果的其他因素403
热门推荐
- 2668571.html
- 1509458.html
- 3033706.html
- 2368618.html
- 1773169.html
- 699235.html
- 2284685.html
- 499330.html
- 42184.html
- 787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22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8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0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3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02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6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2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1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2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9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