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都市设计理论和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建国编著 著
- 出版社: 地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897628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都市设计理论和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二、都市原型理论分类2
上篇 从都市形态到都市设计3
第一章 都市形态的类型学分析3
一、都市形态的一般分类3
(一)聚落概念与都市形态3
(二)都市结构分类4
(三)都市形态沿革分类10
(四)都市位置地点分类11
(一)神秘主义——宇宙都市原型13
(二)理性主义——机器都市原型17
(三)自然主义——有机都市原型20
三、都市形态的三级复合分类23
(一)「型」23
(二)「类」27
(三)「期」27
四、结语28
一、都市形态与都市设计的力系同构现象30
第二章 都市形态与都市设计的互动30
二、两种典型的都市设计方法31
(一)「自下而上」的方法31
(二)「自上而下」的方法36
(三)特点之比较42
三、历史上的都市设计与都市形态42
四、结语46
中篇 现代都市设计的方法50
第三章 现代都市设计与城镇建设系统50
一、都市设计的学科性质及其内涵50
(一)作为理论形态的都市设计50
(二)作为应用形态的都市设计51
(三)都市设计的学科构成52
二、都市设计与都市规划53
(一)现代都市建设与都市规划54
(二)现代都市规划与现代都市设计63
(一)空间形态的连续性65
三、都市设计与建筑设计65
(三)松弛的限定和限定的松弛69
(二)知觉体验与社会文化的整合性69
四、结语71
(一)目标分类71
第四章 现代都市设计的目标价值取向73
一、都市设计目标的理论构造73
(二)四类基本目标75
二、都市设计的评价标准77
(一)可量度的标准77
(二)不可量度的标准79
(三)两者特点的异同80
三、结语82
第五章 现代都市设计的客体要素构成83
一、建筑形态及其组合83
二、土地使用86
(三)基础设施87
(一)土地的综合使用87
(二)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学条件的保护87
三、开敞空间89
(一)单一功能体系89
(二)多功能体系90
四、步行街(区)92
五、使用活动95
六、交通与停车97
七、保护与改造99
八、标志101
九、结语102
第六章 现代都市设计的基本方法104
一、物质——形体分析方法104
(一)视觉秩序分析104
(二)图形——背景分析106
(三)关联耦合分析110
二、场所——文脉分析方法114
(一)场所结构分析117
(二)都市活力分析120
(三)认知意象分析122
(四)文化生态分析125
(五)社区空间分析129
三、相关线——域面分析方法130
四、都市空间分析的技艺135
(一)基地分析135
(二)心智地图138
(三)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140
(四)序列视景分析142
(五)空间注记分析144
(六)空间分析辅助技术147
(七)电脑分析技术149
五、结语151
一、设计过程的意义——方法的方法153
第七章 现代都市设计过程的建构153
二、现代都市设计的方法论特征156
(一)第一代方法156
(二)第二代方法157
三、参与性设计158
(一)参与性主题的缘起158
(二)倡导性途径160
(三)公众参与设计160
(四)我国大陆的公众参与问题161
四、都市设计过程的机构组织164
(一)政治维度164
(二)经济维度165
(三)法律维度165
(四)现代都市设计的机构组织形式166
五、设计成果167
(一)设计对象167
(四)准则169
(三)规划设计169
(二)政策169
(五)维护程序173
六、结语173
下篇 应用研究——以江苏常熟为例177
第八章 常熟都市设计研究的时空框架177
一、常熟都市形态的发生与运动177
(一)城垣兴革177
(二)形态运动的背景条件181
(三)形态的嬗变演化182
(四)几点结论183
二、常熟古代都市设计的遗产185
(一)独特的都市空间标志185
(二)自由灵活的坊巷格局193
(三)几点认识196
三、现状的反思196
(二)尚未开展系统的都市设计研究197
(一)用地形态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197
四、结语198
第九章 常熟都市设计的对策研究200
一、常熟都市形态未来生长走向试析200
二、常熟新城区中心的都市设计203
(一)寻求公开化的都市设计过程204
(二)设计构思和规划方案204
(三)设计成果207
(一)「青山半入城」形态格局的保护214
三、古城区的更新改造对策214
(二)「断弦还是续弦」——琴川河地段的都市设计217
四、都市设计准则221
(一)新城区中心设计准则221
(二)古城区更新改造准则222
五、结语232
结论234
后记236
热门推荐
- 1539129.html
- 1828659.html
- 184279.html
- 1107834.html
- 1069612.html
- 1039471.html
- 1217443.html
- 2975808.html
- 1799485.html
- 270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6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1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0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1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2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7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7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7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6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