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
  • 高放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7300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关于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1

马克思:千年最伟大的革命家1

1.马克思冠盖千年六类革命家1

2.马克思毕生的六大革命活动3

马克思中年为什么后悔结婚9

马克思的女儿是否嫁给荷兰资本家1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兼评高朝明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16

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及其三大组成部分的要点17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法是选读原著19

3.需要增加一篇共产党最早的党章,供全党认真学习21

选读名言警句是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捷径23

当代要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27

1.为什么要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27

2.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28

3.在认清新时代中发展马克思主义29

4.推荐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本较好教材31

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的译文准确无误33

马克思主义难道没有理论来源吗——“三个来源”提法不能改译为“三种史料”35

马克思主义确有三个组成部分——兼谈马克思主义定义的三个要点和人类解放学的三个阶段41

1.马恩都是先学习哲学,再学习经济学,最后才完成社会主义学42

2.马恩早期和一生的著作都涵盖三个组成部分42

3.恩格斯对这三个组成部分有过较为系统和明确的表述43

4.马克思主义简明定义包含三个要点46

5.人类解放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47

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整体研究献议50

1.对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按三个组成部分研究,还要加强整体研究50

2.从整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即人的解放学53

3.以人的解放问题为轴心,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基础教学与研究大纲56

再谈“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62

“马克思列宁主义”提法的来龙去脉66

1.“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都是在马克思和列宁逝世后正式提出66

2.1924年共产国际五大为什么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68

3.1924年以后为什么又很少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提法70

4.1938年重新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因和这一提法的演变72

社会科学首要学科: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76

1.马克思主义研究76

2.列宁主义研究76

重新精学马列的点滴感悟——当今学马列有什么用79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82

1.要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82

2.怎样才能实现人的解放83

3.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84

4.共产党员怎样从理论上、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保持先进性86

理论联系实际,“清白”漂涤“杂色”88

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对“主客体关系学”的几点看法90

1.探索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古代起源和近代繁衍90

2.马克思主义为主客体关系学奠定了基础91

3.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不重视深入研究主客体关系问题93

4.创立主客体关系学有重大深远意义94

马克思主义人学独立研究的最新成果97

1.我国人学的兴起和本书作者的投入97

2.《人的哲学论纲》一书的四个突出特点和优点99

3.有待进一步充实和探讨的人学问题102

第二编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104

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104

1.科学社会主义是首要的一门新兴学科104

2.社会主义科学是首要的一门大学科109

也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未来社会名称的历史演变114

1.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如何、为何把共产主义下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115

2.恩格斯早期的独立见解和随后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统一117

3.从何时起何许人又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118

怎样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转变与发展——对两篇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文稿的看法122

1.《李文》提出正确的命题,但是论证有欠缺122

2.《鲁文》批驳有理,然而文风欠好,观点守旧125

3.从三个问题看,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思想确有转变126

4.挖掘老祖宗的宝贵思想遗产不能因循守旧,牵强附会128

5.许多人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看法是对马克思原意的莫大误解129

关于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宗教的对话132

社会主义与宗教不可分离——列宁著《社会主义和宗教》简析137

《中国大百科全书》词条:社会主义社会139

1.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139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41

3.社会主义社会的体制改革143

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145

1.科学社会主义者本来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145

2.把社会主义界定为独立社会形态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147

3.对社会主义独立社会形态论的六点补正151

4.当今确立社会主义独立社会形态理论的实际依据和深重意义155

以创新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理论研究159

社会主义国家仍然面临艰巨的改革任务166

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新近进展170

1.往事回眸: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70

2.近景扫描: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学作为新兴学科多方面取得进展174

我国当前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五个问题歧见述评181

1.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81

2.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有东方落后国家可以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183

3.如何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185

4.社会主义社会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187

5.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什么新阶段188

怎样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92

怎样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述评》198

怎样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疑难解析》202

第三编 关于世界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206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非功过和内在动力206

1.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206

2.资本主义是非俱有,功过分明208

3.逐步改进的具体体制是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内在动力210

对资本主义新阶段——社会资本主义的有益探索214

1.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的应有态度和重大意义214

2.本书有何创新以及作者为何能够创新215

3.社会资本主义论将引起共鸣和争论217

评介董崇山著《社会资本主义论》223

不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而是国际社会资本主义——评介《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论》225

1.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论的详细阐述225

2.对国际社会资本主义论的有力佐证226

如何认识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九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书的几点意见229

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命运235

1.社会主义是世界未来的出路:社会主义声望在回升,苏联东欧的失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克服教条主义的关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35

2.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蒸汽化的科技革命催生马克思主义,电气化的科技革命催生列宁主义,信息化的科技革命将催生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蒸汽社会主义、电气社会主义之后的信息社会主义将发展为智能社会主义240

全球一村大势所趋——漫谈两种社会制度的未来246

1.“三个解放”与“三个革命”246

2.斯大林模式的是非功过247

3.苏东演变原因及走向247

4.东西方私有化又可译为民有化、民营化248

5.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共同趋势248

6.社会主义照样可以和平演变资本主义249

新科技革命对两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与挑战250

1.观察当代世界问题应从新科技革命着眼,不能停留在阶级分析上250

2.三次新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三次发展到新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251

3.苏联因追赶不上第三次科技革命而终于资本主义复辟253

4.吸取苏联东欧剧变教训,加速新科技革命,21世纪社会主义定能复兴256

追赶全球化科技革命浪潮,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评《科技革命与两种社会制度的嬗变》258

1.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科技革命与社会制度嬗变,如何应对全球化,如何看待第三条道路258

2.需要争鸣的三个问题:什么是现代化、全球化的动力,什么是第四次科技革命,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什么新阶段261

如何看待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评介于洪君著《丰碑与警示——20世纪的社会主义》264

当今时代怎样认识世界社会主义267

1.我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历史阶段267

2.以宽广的目光由此及彼,通览世界社会主义271

3.以深邃的眼力由表及里,透视世界社会主义275

如何考察社会主义从西方到东方的演进——评介张光明著《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281

对东西方社会主义要比较借鉴,鉴往知来——林建华著《比较与借鉴:东西方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序言286

绿党政治和生态社会主义值得重视和借鉴——简评刘东国著《绿党政治》293

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三类国家的思考——从丹麦人的三幅漫画说起296

1.当今丹麦人为何敢于自诩为社会主义国家296

2.当今丹麦是社会资本主义国家298

3.当今由资本主义政党执政的国家也属于社会资本主义国家299

4.当今共产党执政的国家演变为社会资本主义或资本社会主义国家300

5.当今三类国家都有人在搞共产主义试验302

太阳能时代是世界大同时代304

1.世界能源危机与我国能源战略呼唤太阳能时代304

2.太阳能时代必将迎来世界大同时代306

第四编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9

要澄清对“中国特色论”的种种误解309

1.“中国特色论”不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310

2.“中国特色论”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310

3.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311

4.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看社会主义史上有三次飞跃312

5.“中国特色论”并非马克思讲述过的“中国的社会主义”315

6.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要从三方面来理解316

7.“中国特色论”是在当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319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320

邓小平理论开创了我国现代化新路322

辩证法的核心与核心的辩证法325

1.辩证法的核心及其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运用325

2.核心辩证法是邓小平对唯物辨证法的新发展327

对待邓小平理论旗帜的五对不同态度330

1.高举还是低举邓小平理论旗帜330

2.真举还是假举邓小平理论旗帜332

3.正举还是歪举邓小平理论旗帜332

4.全举还是半举邓小平理论旗帜333

5.前举还是后举邓小平理论旗帜334

追赶科技革命,加快改革开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包括社会科学在内337

中国的乡镇企业与对外开放340

1.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创造的奇迹340

2.乡镇企业在对外开放中最具有魅力和潜力341

关于“丁克”家庭现象的思考343

1.“丁克”家庭是日益兴盛的世界潮流343

2.悄然兴起的“丁克”家庭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家庭模式的补充346

加强社会工作,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兼谈如何加强“社会工作学”研究350

2001年几个重大理论问题之我见353

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体会357

1.要重视民主权利、民主渠道、民主机制和民主决策357

2.要发挥好党代表大会的作用359

高举改革旗帜,开拓前进道路——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江泽民七一讲话362

中共十六大的三大创新368

1.为什么要增加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368

2.13年来江泽民同志对党的历史经验的三次总结369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逐步发展起来并写进党章的371

4.“三个代表”思想究竟有什么创新372

5.“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地位373

6.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什么国际意义375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怎样逐步形成的?其内涵是什么376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困难379

9.十六大怎样实现了中央领导班子的大幅度更新381

10.对中央新领导班子有什么新建议3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法之我见386

1.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演变387

2.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提法,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主义已经建成387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既要遵循经典社会主义的某些基本原理,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超越经典社会主义的某些具体设想388

建设恢复“五五学习节”390

解决瓶颈问题,繁荣社会科学392

社区的由来和赤坎社区建设的起步395

1.历史上和现代外国社区的发展变化395

2.我国社区的崛起和赤坎社区的雏形397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加强社区建设402

1.社区建设应体现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402

2.汲取苏联实行国家垄断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促进社会本位社会主义的发展404

3.社区建设要把“异化人”逐步变为“自由人”406

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408

对“以人为本”认识不到位难以构建和谐社会410

准确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和谐社会412

1.人类社会经历了以神为本、以物为本、以人为本三个阶段吗412

2.以人为本只是价值观不是世界观吗414

3.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有根本区别吗415

4.不能口头上以人为本,实际上以官为本416

“官本位”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最大障碍419

1.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才能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419

2.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切实清除官本位421

3.解决官本位问题,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422

热门推荐